-
1 # 文化領域學習愛好人員
-
2 # 笑看東籬
歷史上的真實存在,與後來社會流傳演繹截然相反的人物,大有人在!人們所知的喜新厭舊、欺上滅子的陳世美;白臉奸臣、亂世賊子的曹操,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歷史上的曹操: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建安文學的創始人之一,對音樂也有相當的天賦。
曹操,東漢未期朝廷權臣。那時,朝廷昏暗,戰亂頻繁,皇帝東流西遷。曹操去洛陽,將漢獻帝迎到許(許昌),用皇帝名義向其他軍閥發號施令,“挾天子以令諸侯”。
公元200年,曹操透過“官渡之戰”,大敗袁紹。又陸續消滅一些軍閥,東征烏桓,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在208年,曹操率20萬大軍南下,目的是統一南北。結果在“赤壁之戰”中,敗給了孫劉聯軍,末能實現統一大業。
曹操:重視農業生產,興修水利,移民屯田,戍邊墾荒,鞏固邊疆。
曹操:愛惜人才,重視人才。提出了“唯才是舉”之策,身邊集結了眾多各類人才賢士。在戰亂中,想方設法從匈奴手中迎回東漢的大才女——蔡文姫(蔡琰)……
曹操:又是一位著名的詩人,在中國詩歌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的詩歌《東臨碣石》,唱出了:“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星漢燦爛,若在其裡”。他的詩歌《龜雖壽》,吟詠出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昂揚進取,激勵後人。
曹操:又與其子曹丞、曹植,共同創立了“建安文學”,豐富發展了秦漢文化。他們的文學主張與創作,在文學史上稱為“建安風骨”,長久被後人效仿和傳承。
為什麼會有相反相悖的評價呢?其根本原因在於人們的封建正統傳統觀念和對歷史的認知(時代原因);又因為元末明初的作家羅貫中,把長篇小說《三國演義》寫得太好,寫成名著,深入人心啦!(文化與論原因)。
隨著《三國演義》的問世和廣泛傳播,接著出現了各種各樣版本的話本丶連環畫(小人書)、人物宣傳畫、故事專集、各種節目或劇目……尤其是京劇的產生,把各種場合出現的劇中曹操,妝扮成奸臣、畫成白臉。由此沿襲下來,成了白臉曹操,演繹成為“白臉奸臣”,“亂世賊子”等可惡可憎的反面人物。
當真理剛剛準備穿鞋的時候,流言已經跑遍了半個世界!與論作用不可不視;第一印象往往最深刻。但史實畢竟是史實。
其根源是:只信其書,不顧其史!有歷史上的曹操,也有文學戲劇中的曹操!文學作品可以虛構,史學文獻必須真實!
回覆列表
歷史比較典型的是曹操。
曹操:真實的曹操是北方雄主,政治家,經濟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打擊匈奴把北方治理的條條有序各個方盛興為晉的統一夯實基礎。
為什麼後人歪曲演義曹操,是歷代統治者給臣民灌輸忠君愛國之意願,扣帽子造成民間民意洩憤奸權風氣維護統治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