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川美學
-
2 # 豫菩提圓一
所有的天才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和百分之一的天分。可見後天努力的重要。就像魯迅說的,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
大凡藝術家都是志存高遠,苦心勵志的結果!
沒有志存高遠就很難苦心勵志,也就難成為藝術家!任何光鮮的背後都是痛苦的疊加,沒有竅訣,只有殘酷的現實。
毛主席二十四歲寫了心之力,因為他解密了心的力量,才有萬里長征走泥九的風度,才有可上天上撈月,可下大洋捉鱉的豪邁。因此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偉人,軍事家,哲學家藝術家……!
總之,藝術家必須志存高遠,耐住孤獨,如果認識心之力,定會出神入畫,光彩照人。再加上百分之一的天份!
天份就是前生的等流果,習氣和願力的聚合,也至關重要!
總之任何事物都逃不出因果法則
-
3 # 林默之健龍達人
成為藝術家需要天分嗎?這個問題,我們先不急於回答。且先看看,什麼叫天分?天分哪裡來的?
天分,天賦,真的是與生俱來的嗎?是孃胎裡帶來的嗎?是父母的基因遺傳的嗎?或許有那麼一點,但覺得不可依賴。
如果天分是孃胎裡帶來的,或者說胎教有效果,或者父母的基因比較好,這恰恰證明父母本身就比較注重教育,尤其注重幼兒,兒童期,對孩子的啟蒙教育,學前教育,有的更激進,提前到胎教。
最近電視節目和各網路媒體爭相報導,一位年僅3歲、名叫王恆屹的萌娃,他認識3000多個漢字,能夠在短時間內記憶古詩,聽一秒前奏便能識別歌曲,堪稱最小的“中華曲庫”。
才3歲就認識超過3000個漢字的王恆屹在節目中的表現的確令人驚歎。江蘇衛視主持人孟非在《了不起的孩子》節目中,隨機從書中抽取一段話,王恆屹都能準確斷句並讀出;他還能準確地識別出200多個國家的國旗、國徽。更亮眼的是,他“聽歌識曲”方面的能力已經近乎“超能力”:一首歌曲,小屹僅聽一秒前奏就能辨別出歌曲,搶答環節機敏迅捷,讓孟爺爺和依霖姐姐輸得“慘不忍睹”。這應該算很有天賦了吧?
在接受採訪時,王恆屹的奶奶分享了她的育娃經驗:“我們家長從來都沒有逼迫小屹幹什麼事,一切都是他順其自然地學會的,他有興趣的事就會學的很快。他很小的時候我給他講故事,雖然他剛開始不認識多少字,但是他不是像別的小孩,只是坐在那裡聽,他必須要看著書本,跟著我念的故事,捧著書一個一個字的去辨識。然後慢慢的這些字他就認識了,日後遇到不認識的字他還會主動來問。路上碰見了就會告訴我們,這是什麼字。他差不多兩歲開始就不用我們大人陪著,自己養成了看書的習慣。”
而小屹聽歌識曲的技能則是他擺弄奶奶的播放器時被發現的。“他喜歡的歌他就一直聽,不喜歡的前奏一響他就換,直到聽到自己喜歡的。”奶奶解釋,這個習慣久而久之家裡人都知道了,小屹肯定聽到這首歌的前奏就知道這首歌是什麼。到後來播放器只要播放一秒的前奏,他就明白這首歌是什麼了。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王恆屹的奶奶非常注意觀察孫子的情緒及愛好,非常耐心的陪伴和解釋答和引導。這聽一秒歌曲前奏,就知道什麼歌,這個報導中輕描淡寫了幾句。但是本人相信孩子即使不喜歡,還是聽下去了,才知道是否好聽以及記住是什麼歌名。否則就覺得媒體報導或他奶奶的回答得不真實,對吧?!
小屹奶奶說:“我們基本上也不會刻意的對他進行特殊教育,他從小就記性特別好。小屹他爸爸小時候也很聰明,小屹的媽媽從小也是學霸,但記性都沒有小屹這麼好。我們只是對孩子的興趣給予尊重和鼓勵,從孩子的興趣出發,適時適當地引導,不會刻意去逼迫孩子和教育孩子。”這說明,孩子的天分是有父母遺傳因素,但是記憶力這東西,需要認真反覆才得到加強,而王恆屹的奶奶實際有意或無意地充當了孫子記憶力訓練的導師。可見天分還得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理念和實際行動,才能得到加強和提高。如果家庭成員對孩子天分的不當應對,那麼就會產生另一個《傷仲永》的故事。
中國的家庭,歷來多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如今的家庭,更加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國還有一句古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大概意思就是說,從3歲的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
那麼這句話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儘管倫敦精神病學研究所教授卡斯比曾經做了這樣的一份報告稱,透過3歲幼童的言行就可預示他們成年後的性格。這一報告為“3歲看大”的說法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曾經引起世界轟動。雖然如此,還需要機率統計資料方可瞭解其機率有多大。
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
把一條大魚放進有許多小魚的水池裡,大魚餓了就游上去捕小魚,沒有一隻能逃得過它的捕捉。過了一段時間,科學家用一個玻璃瓶罩住了大魚,再放進水池裡。開始,當小魚在瓶子外面游來游去,大魚就迎上去咬,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大魚的衝撞越來越少。最後,它完全絕望了,直到人們把玻璃罩給拿開,備受打擊的大魚看到很多小魚在面前游來游去,也不願意再張張嘴,它就這樣放棄了捕食小魚的所有努力,最終餓死。
可見,天分是存在的。耐心的陪伴,正確的啟蒙教育理念和措施,反覆的心理暗示和引導,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才是天分得以加強和提高的保證。
小孩的識字,聽歌的技能,及池魚的實驗案例,都證明不斷的嘗試和心理暗示,行動成敗及因此形成的慣性思維和認識,會影響日後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這才是“天分”、“天賦”的重點。
識字如此 ,聽歌如此,覓食如此,相信學習藝術,藝術創作也一樣,需要天分天賦,更需要的是反覆不斷的正確學習和訓練和實踐探索,才是重點。
也就是說,想成為藝術家,需要一點天賦 更需要系統的學習和不間斷的正確訓練。古今中外都有很多案例說明這點。這裡就不再展開論證。
圖1王恆屹;圖2一位書友,退休後開始到老年大學接觸書法,如今已是中書協會員.
-
4 # 瓔珞仙珠寶微雕
有天分(天賦)更好,在這方面,古人早就把人的職業進階分成了七層:奴、徒、工、匠、家、師、聖。
並做了如下解釋:
奴: 非自願和靠人監督的人
徒: 能力不足,肯自願學習的人
工: 老老實實,按規矩做事的人
匠: 精通一門技藝或手藝的人
師: 掌握了規律,又能將其傳授給他人的人
家: 有固定的信念,讓別人生活得更好的人
聖: 精通事理,通達萬物的人
這個世界絕大多數人,都要在“奴”的層次過一輩子,他們本職工作完全沒有主觀能動性,純屬為了養家餬口。
不僅看不到職業的上升通道,思想上還毫無改變的意識。
要麼直接庸庸碌碌終其一生,要麼嘗試走捷徑賺快錢,然後失敗,接著庸庸碌碌過完一生。
相比而言,“徒”是一個進步者,能意識到自己能力不足,去學習去改變,境況要好一些,假以時日會遇到改變的機會。
至於“工”,可以說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他們所做的一切。但對個人而言,如果滿足於此,就只是維持而已,不會帶來進更大步或改善,是被動的生存策略。
到了“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專業人士了,他們對本職業務達到了精通,做出來的東西,普通人都能看出其質量,一般來說,這是普通人的職業天花板。
“師”相當於現在教授級的人,不但業務能力非常出色,還能長期不斷地給其他人傳授規律和知識。
而“家”,就是業內的頂尖人物,像畫家、音樂家、作家,他們有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
最後是“聖”,這是全人類極少數人的境界,不但在所屬領域出類拔萃,無人能敵,前無古人,後難有來者,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還要有高尚品格和極具睿智,有一顆高貴的不同凡響的心,具備常人難以抵達的善和超越。
前人早就告訴我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
5 # 朱雲峰鋼筆畫
藝術家的範圍比較寬泛,其中包括美術和音樂吧。音樂是聽覺藝術,如果是歌唱家或歌手,天賦是起決定性的,嗓子天生好,就是不學也唱的好,加以學習,錦上添花,嗓子天生不行,怎麼學都是沒用的。美術是視覺藝術,不得不承認美術也很需要天賦的,但一開始沒表現出有很大天賦,後來成為大畫家的人才也很多,比如齊白石,梵高……所以,相比之下,美術,主要是靠後天努力的,天賦不能起決定性作用
-
6 # 李禾書畫藝術
肯定需要天分,但是後天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做藝術更需要認真和堅持,認真的人改變了自己,堅持的人改變了命運。
-
7 # 浪險哥店長
不管什麼藝術家天分都很重要,但你生活的大環境更重要。比如你家人對你支援和引導,可使你把自己的天分充分發揮出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更有動力,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堅持下去,不斷創新,才能取得成功。
如果藝術沒有天分的人,只是盲目努力也很難成功,就算你有了肉體,也是沒有靈魂。
-
8 # 麻山MARTHAN
不管是99%的汗水加1%的天分,還是1%的汗水加99%的天分,有天分就有可能成為藝術家,沒有天分,1000%的汗水也成不了藝術家。達芬奇能4年畫出蒙娜麗莎是因為他是達芬奇,換成在下畫40年,400年也只能畫"蒙娜麗傻",世界就是這麼殘酷!
不過,每個人的才能都不一樣,幹嘛非得當藝術家,找到自己的長處,活出自己的人生最重要!
我的畫和大師們的畫,除了當代藝術,很容易找出來吧!基本是送分題,這就是天賦的差距。
-
9 # 藝術大衛
成為藝術家有天賦可以讓你有方向,但並非沒有天賦就不能成為藝術家,藝術家是孤獨的,它是一種生活的態度,藝術家是勇敢的,藝術家是堅毅的,藝術的道路很酷切孤獨。
-
10 # 無心齋侃畫
造就一個真正的藝術家除了勤奮之外,還需要天賦,而且還需要一點運氣(時代環境)。
首先有了足夠的勤奮,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好工匠,但不一定能成為藝術大家或藝術大師。但沒有勤奮努力,就一定不可能成為真正的藝術家。
其次就是成就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天賦非常重要,就像你縱使堆積了很多很多的木柴,如果沒有火種點著,也不可能燃起熊熊大火。天分就猶如這個火種。
最後只有有了適合藝術家生長的土壤,藝術家的種子才有機會發芽、成長,最後長成參天大樹。也只有時代需要藝術家、呼喚藝術家的時候,藝術家才有可能出現。在一個不需要英雄的時代,英雄是不會出現的。對於藝術家來說,也是這樣。說到底,藝術家還是時事、政治、經濟大環境之下的產物。
回覆列表
原文是“天才靠99%汗水和1%天分”,但決定最後結果的恰恰是那1%。”
我不知道成為藝術家是否需要天分,但是我知道每一分天分在投入適量的努力時,都能得到撫慰自己的答案。賈島是個很沒天分的人,這並不妨礙他留下詩名,但是他所取得的成就,卻永遠也達不到李白杜甫的境界。
醜小鴨變天鵝,因為小天鵝被誤以為是醜小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