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巖哥
-
2 # 經查詢沒有此人
首先,朋友,你必須要明確自己的選車方向,是SUV還是轎車,X5m和GLS AMG我還是推薦X5m,我本人有一輛X6m,580匹馬力,750牛米扭矩,在效能上足夠了,GLS這種全尺寸SUV我認為不適合中國國情,體積過於龐大,相對於中國越來越緊張的車位來說並不是理想的選擇,M5和RS6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二者在動力上相差不多,但是如果你對操控更嚴格,還是M5,CLS AMG和RS7這個比較難以抉擇,操控也都差不多,二者外形都很漂亮,動力也都非常強勁,但是二者目前在市場上的都是老款,不如先等等,等新款出現再做判斷,S63就不用考慮了,外觀內飾動力可以說都是非常極致了,是一輛幾乎完美的車,這個級別能和它一分高下的也只有老大哥S65和M760Li了,但後面二者都是V12發動機,而你應該是想買一輛大排量V8,所以你不如這麼選擇,SUV就買X5m,轎車就買S63。
-
3 # 哇啊哦好大
你列舉的這些車 完全沒有可比性 或者說沒有比較的必要 你站在這些車面前 想為那輛車子買單 買就好了 沒有人能改變你內心的看法 那輛合適你只有你自己明白
-
4 # 老毛說車
R 但凡對汽車有點了解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寶馬M、賓士AMG以及奧迪RS。以寶馬為例,這些披著和3系、5系看似差不多外衣的M3、M5,比他們有著更強大的內心(動力),以及不輸於跑車的非凡運動效能,同時更具個性化。你可能會問,那為何不直接買跑車?因為這些效能車擁有著跑車無法比擬的實用性,能夠兼顧你平時上下班代步,甚至讓外出自駕也變得悠然自得。
M、AMG、RS作為高效能運動車這個領域的核心軍團,相信很多朋友對它們都多少有所瞭解。我們在這裡就只簡單羅列一下目前它們各自在國內銷售的車型。
寶馬M包括:M3、M4、M5、M6、X5M、以及X6M。
傳奇十年,特請成龍代言!
廣告
M3
1M
賓士AMG包括:A45、CLA45、C63、E63、CLS63、S63/65、SL63、GLA45、ML63、GL63、G63、以及AMG GT。
A45 AMG
AMG GT
S63 AMG Coupe
奧迪RS起步相對寶馬、賓士略晚,目前投入國內市場的車型僅有:RS5、RS7、以及R8(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RS車型,但都是由負責RS車型的quattro部門打造)。
RS 5敞篷
RS 6 Avant
三家德國廠商的高效能版車型已經遍及它們旗下的多數車系,足以體現出來這幾家廠商在這個領域的主導地位。然而,其實還有一些廠商也在涉足這個領域,但你可能並不那麼瞭解它們。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除了德系三駕馬車以外的效能車部門及車型。
1、美式肌肉篇
克萊斯勒SRT
SRT的全稱為"Street RacingTechnology"是克萊斯勒旗下一個高效能部門。SRT起步於道奇Viper的開發,後來又開發出了普利茅斯Prowler。當時它被稱為"SVE",之後改為"PVO",直到2004年才被正式命名為SRT。SRT不僅針對克萊斯勒旗下車型進行強化,同時還兼顧了道奇和JEEP品牌。
SRT的車都配備了大排量、大馬力、大扭矩的發動機。經過專業的調教,再加上對底盤的調整強化,使得SRT的車輛效能進一步的提升。
例如:克萊斯勒300C SRT
道奇Charger SRT 蝰蛇 挑戰者SRT
Jeep Grand CherokeeSRT(國內有售)
道奇Charge SRT Hellcat
Grand CherokeeSRT8
凱迪拉克 V
誕生於2004年的這支團隊,負責凱迪拉克高效能車的改裝和研發, 其前身是一支以凱迪拉克量產車為原型打造高效能專業賽車的專業隊伍。2008年5月9日,CTS-V在紐伯林賽道(紐北)進行單圈極速測試時,創造了當年量產豪華車型採用常規輪胎實現的單圈速度紀錄:7分59秒32。比起當時M5(E60)的8分12秒9要快上不少。
在經過了幾年的沉寂之後,凱迪拉克於去年釋出了全新的CTS-V(6.2升V8機械增壓)和ATS-V(3.6升V6雙渦輪增壓)。對於那些喜歡美式肌肉車的朋友來說,現在剩下的問題只有這兩款車會不會引進,什麼時候引進了。
ATS—V
CTS—V
2、日系效能篇
日產NISMO
Nismo成立於1984年,是日產汽車運動國際公司的簡稱,專門致力於發展日產的汽車運動。以改裝日產汽車參加賽事而聞名。說到日產就不得不提GTR,從最早的Sykline到後來的GTR,正是NISMO的改裝,使得GTR在各大國際賽事中不斷披荊斬棘,從此造就了一個東瀛戰神的神話。這與NISMO的成功是分不開關係的。
正是看中了中國的這塊市場,日產已經在今年的上海車展引入了終極戰神GTR NISMO以及極富操控樂趣的370Z NISMO。
370Z NISMO
GTR NISMO
雷克薩斯F
這個商標第一次出現是在2006年,字母F象徵著雷克薩斯高效能車的發源地——富士賽道(FujiSpeedway),商標中字母的線條也是受賽道上1號彎的曲線啟發而來。
關於F的前源,要追溯到雷克薩斯IS430。該車源自於一位名叫矢口幸彥的工程師,他秉著“打造一臺自己想要的車”的理念,設計出了一輛搭載了第二代GS應用的3UZ-FE 4.3升V8自然吸氣發動機,配備Supra 6速手動變速箱的IS。2004年,第二代IS設計定稿後,矢口幸彥便開始帶領團隊著手開發第一款真正的F車型。2007年,搭載了全新2UR-GSE 5.0升V8發動機的ISF正式亮相。
IS F
雷克薩斯當然不會止步於此,在孕育了10年之久,終於在2010年迎來了雷克薩斯的巔峰之作--LFA。以65%的碳纖維和35%的鋁合金材料構成的LFA車身結構,比同樣的鋁製車身輕100多公斤,而且更加堅固。這不僅是技術上的改進,更是最大程度上降低了LFA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另外,與雅馬哈共同研發的,重量比V6發動機還要輕的V10發動機,也充分告訴了世人雷克薩斯獨具“匠”心的造車工藝。其598.8萬的國內售價也告訴你,他並不比那些來自義大利的牛馬弱。你無法想象,全球限量500輛以及如此高昂售價的LFA,竟然是虧本的。由此可見雷克薩斯在LFA上的執著。
LFA
現在,全新的RCF已經於今年正式登陸國內銷售(109.8萬—126.8萬),而最新的GSF也已經於年初發布,相信離我們在國內與它見面的期限也不遠了。
RC F
3、歐洲篇
大眾R
說起R,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國內知名度非常高的Golf R,就是大眾R的代表作,最早僅僅作為GTI的一個分支的存在。從70年代的GTI到VR6,再到R32,Golf車型一直是R運動部門得以施展的傑作。而越來越多R車型的出現,也足夠說明大眾對高效能轎車這一細分市場的關注。這裡要和大家說明的是,R不同於大眾某些車型的R-Line版本,R是對於整輛車從內到外的調教改裝。而一些R-Line更多的則是外觀細節上的變化,和普通車型並無本質區別。
R36
Golf7 R
沃爾沃Polestar(北極星)
說起沃爾沃,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肯定就是安全了,是不是沒想到,一向專注於安全的沃爾沃,也會走效能這條路?其實早在1996年,瑞典房車錦標賽(STCC)上就已經嶄露頭角了。2005年,經過了10年STCC的磨練Polestar正式成立,寓意這支車隊在賽事中的表現猶如瑞典夜空中皎亮的北極星般耀眼。
2009年,Polestar成為了沃爾沃官方合作伙伴,不僅承擔著賽事合作伙伴的角色,更擔綱了沃爾沃量產發動機的早期測試工作。2010年,沃爾沃以C30北極星概念車,宣告了沃爾沃汽車走上了新的效能化道路。2013-2015年,沃爾沃終於推出了S60和V60 Polestar量產車型(很遺憾,國內無緣)。這兩款量產車型更加註重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和可靠性,摒棄了先前概念車上的手動變速箱設計,改為6速自動變速箱,發動機效能也有所降低,最大馬力是350馬力,百公里加速時間變為了4.9秒。即便如此,這樣的效能也足以比肩那些德國馬車了。
雖然無緣國內市場,不過喜歡沃爾沃的車主,仍然可以透過官方途徑使用北極星動力提升軟體,可以在不損耗發動機、不增加油耗的同時提升動力。
V60 Polestar
XC90 Polestar 假想圖
捷豹路虎SVO
成立於2013年11月的捷豹路虎特別車輛運營團隊(Special Vehicle Operations)主要負責設計捷豹路虎旗下最高效能、最豪華的車型的打造和生產,其前身是捷豹路虎ETO定製化部門和賓士AMG等高效能品牌在發展策略上最大的不同,是SVO把他的高效能版本車型分為三條線:SVR、SVA、SVX,分別代表性能極致、豪華極致、越野極致,這在每款車尾部的車標上也會分別體現。
Range RoverSVR在紐博格林北環賽道的成績也印證了這一點。在2014年7月31日,Range RoverSVR原型車在北環賽道測試中,跑出了單圈8分14秒的最佳成績,在此前的所有量產SUV中排名第一。
Range Rover sportSVR
-
5 # 帝三冥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奧迪RS7顏值與實力兼備的擔當!奧迪RS7,寶馬M5,賓士AMG都是有名的西裝暴徒,而奧迪RS6則被譽為地表最強買菜車,但是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奧迪RS7,因為在國內奧迪相對於賓士寶馬品牌還要低一些,奧迪RS7顯得低調一些,哥就是低調的人動力強勁,顏值高,可以秒殺眾多跑車的百公里加速,配置也相當豐富,這樣一款轎跑哪個男人不心動
-
6 # 湯吉柯徳
胡亂聊兩句,價格150-200左右,不談價效比。個人認為奧迪6/7不如m5,s8倒是好車!m5內飾不喜歡!x5m和gls63都面臨換代不考慮,這裡面最好是s63,當然也最貴。但,如果我選G500。
-
7 # 阿呦萊嘞
提這種問題的人百分之99.999不會買其中的任何一輛,過過嘴癮罷了,真實有實力的買什麼車早就心裡明鏡似的,M5,X5M,S63,GLS63,RS6,RS7全是8缸車,但這覆蓋的領域太廣了,M5(C級中大型高效能轎車),X5M(C級中大型高效能SUV),S63(D級大型高效能轎車),GLS63(D級大型高效能SUV),RS6(C級中大型高效能旅行車),RS7(C級中大型高效能轎跑),車身尺度分為2個等級,車型卻包括了轎車,SUV,旅行車,轎跑,既然說到這了,那就來分析一下到底買哪款,身為老闆請司機開商務接待用的選S63,GLS63,氣場絕對的足,豪華,優雅,舒適,動力集於一身,平時自己開追求操控,駕駛樂趣的選M5,X5M,短處在於內飾太過一般,既沒有賓士的那種豪華感,也沒有奧迪的那種科技感,RS6目前只生產旅行版,褒貶不一,有些人喜歡,有些人覺得醜,這也是旅行車在國內冷門的原因,追求操控,顏值的話新款RS7絕對是不二之選,所以自己開轎車選M5,RS7,目前新款M5雷霆國內落地160個左右,新款RS7引進國內預測比M5貴個十來萬,畢竟是轎跑,SUV選X5M,號稱公路之王,新款X5M雷霆引進國內落地沒個200萬就不要想了
回覆列表
哥們兒,說句實話,您的選車方向有點兒模糊,但是能明顯看出來,您肯定想選擇一輛八缸大馬力的效能車。首先我先要為您這種忠於大排量的情懷點贊!但是您選的車型中,既有SUV,又有轎車,所以您首先要確定一下選車的方向,到底是SUV還是轎車!因為兩者在玩兒車的形式上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而且寶馬X5M和賓士GLS 63 AMG這兩款SUV,不是一個級別的車型,GLS 63 AMG屬於大型SUV,尺寸又寬又大,他的主要客戶群體和銷售市場是北美。雖然有著強勁的動力,但是在操控性和駕駛樂趣上,沒有寶馬X5M好。畢竟尺寸和車重在那擺著呢,CLS 63 AMG屬於那種土豪公路暴走範兒,氣場絕對夠強,宜商宜家,但是要想玩兒車,稍微差點意思,拐彎併線的時候不夠靈活!寶馬M5和奧迪RS6、RS7屬於一個級別的車型,但是RS6的風格和他們略有不同。可是賓士S63 AMG跟前面那三位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車,開起來的感受也截然不同。賓士S63 AMG畢竟是旗艦轎車下的效能產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保留著很強的駕乘舒適度。並且車身尺寸很大,過彎兒的極限沒有前面那三位高。巖哥的觀點:如果您想選效能SUV的話,我推薦寶馬X5M,別看是輛SUV,真要野蠻起來,一般效能車真不是它的對手,而且寶馬X5M的操控極限也非常高。轎車的話,如果您比較成熟穩重,那必須選S63 AMG,賓士S Class的氣場絕對沒的說,想撒野的話也沒問題。如果想玩兒低調暴走實用範兒,奧迪RS6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