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吃不胖的豬62298345
-
2 # 遼瀋名醫
有人說,這世界上最好賺的錢有兩種,一種是孩子的錢,一總是死人的錢。這兩種錢對應的是家裡邊兩件大事兒,一是大喜事兒,一個是大喪事。
現在不妨再加上一種,那就是賺病人的錢。藥店賺的錢就是這一種。
嚴格上來講,有時候藥店掙了錢,並不是治病的錢,而是防病的錢,經過服務員各種巧妙的推銷,很多人把大量的瓶瓶罐罐買回家,結果一直放到過期,也沒有吃過幾顆。
比如大量的補鈣的、維C的、保健品之類的等等。
舉一個例子,有一次,家中的寶貝需要吃一種藥叫做健兒樂,是一種調理脾胃,安神助睡眠的藥。最初買到這個藥是在個體診所,後來診所斷貨,在一家藥店買過,再後來就幾乎是買不到了。
透過網路搜尋,找到了經銷這種藥的醫藥公司,醫藥公司就在同一個城市!醫藥公司給藥店的上價是10塊錢,藥店賣價25塊錢,差價15元!!!醫藥公司的工作人員說可以快遞發貨,如果快遞十盒五盒去掉快遞費,買家還是省了很多錢,如果不這麼做,那隻能等公司配貨到藥店。關鍵一點是,這種藥並不是普遍配貨,而是隻挑幾家藥店,這裡面的奧妙就很多了。
簡單的從醫藥經銷企業的角度去考慮,去掉物流櫃檯的裝修費,人工費等等,一定是有一個精妙的公式在裡面發揮作用,最終導致的是,患者買藥是完全被動,受制於賣家和這種市場的佈局,沒得商量。
另外對於醫藥公司和藥店促銷,買多贈送;會員日五倍十倍積分,多買多送的活動,謹慎的做選擇。
你有沒有發現家中有大量的藥,最後真的是放過期成垃圾,通通扔掉? -
3 # 手機使用者81410622067
藥店現在價格沒人管、隨便自己訂價!同樣廠家,同樣藥名,這店十元,另一家十五元,再走一家十八元,不這樣他也幹不了,租房太貴,員工工資,一切水電另費用,賣便宜他早也黃了沒人幹了!
-
4 # 使用者創維
一般而言,藥店從醫藥公司進價,零售價是進價的1點五倍左右,從廠家直接進是兩倍左右。而醫院呢?你別不相信,,賣價是進價的3到10倍!大醫院堪至幾十倍!這樣一搞,苦了底層老百姓,有的條件不好的,生一場病就頃家蕩產,債臺高高!!所以,人不怕窮,就怕病!!!
-
5 # 使用者93906544486
1.大家的需求,家門口有個藥店是很方便的事,有個頭疼腦熱的,不用去很遠得大醫院,掛號,檢查等等太麻煩,自己買點藥池就好了。
2.和外華人不同,華人沒有自己的固定醫生,有了病不知道去哪,不如買點藥吃省事。
3.華人普遍補富裕,感覺去醫院花好多錢心疼,隨便買點藥對付一下。
4.藥店利潤比較大,古語說的號,殺人劫道不如賣藥,可見利潤有多大,所以好多企業都有自己的藥店。
-
6 # 拂曉51975306
俗話說,有需求就會有市場,為什麼遍地都是藥店,還不是因為吃藥的人多嗎!現在的人因為環境,食品安全及生活不良習慣,還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等等,得病的人數是越來越多,去醫院看病太貴,只好自己買點藥自己解決吧,所以導致藥品的需求增大,商家就是看到這一塊市場,加之藥品利潤高會賺錢才選擇開藥店的,商家才不會考慮藥品能不能治好你的疾病,他們考慮的是利潤,是能賺多少錢。
為什麼醫院的人比超市的人都多,為什麼醫院的大樓比政府大樓都多,光彩嗎?千萬別說藥店多是方便百姓,醫院多是醫療保障好,只能是國民是身體健康不行了。
-
7 # 春天來了7270
中國有句話“雁飛不到處,人被名利牽”。凡是有利可圖,好賺錢的,不討價還價的買賣,都是最多的買賣,不但藥店多,醫院也多。
藥品,從古至今就是最賺錢買賣 ,也是落井下石的生意。你得病,沒錢買藥,就等死,有錢買藥,就能活幾天。
再說了,都說藥的價格,是統一價格,其實這裡面,價格有天壤之別的出入,年前,我買了一次治腸胃的藥,就有體會到了,這些藥店,賣藥的利潤了…有些藥品,一盒藥,銷售的價格,就相差有十多塊錢,同樣的藥品,同樣的產地,這個藥店,它的價格,就賣20元,往前走,不到三里地,那個藥店,就賣32元錢,裡裡外外就相差12塊錢,你說賣藥贏利不?你知道,為什麼藥店多了吧!開藥店,不是一般的賺錢,而且是暴利行業。
和平年代,價格還如此這般,要是戰爭年代,那還了得啊…
-
8 # 畫大衛
都虛,還腎虛!
都缺鈣,還只能藥補!
都有病,還病得偶然病得不輕!
都怕死,還不是想撐到領養老金那天!
都都都了!能不抓緊多遍地開花辦藥店嗎?!
-
9 # 三原色184686966
到處都是藥店,到處都是私營醫院,說明了什麼?賺錢啊!暴利啊!不賺錢,不賺大錢,誰會投資這個行業?誰會拿自己的錢開完笑?哪個行業都可以討價還價,只有醫院、藥店不能討價還價,要多少給多少!就像最近到處都是咖啡店一樣,咖啡還是以前的價格,可咖啡豆卻大降價了,有暴利就有逐利者!開的人就多!昆明曾經的首富不就是開藥店的嗎?
-
10 # 鬱金香137652766
現在藥店和飯店差不多。看式很可笑怎麼藥店這樣多呢?一天沒看到幾個人買藥還做的走。原因:藥品利潤高。以外用藥,冰樟桉氟輕鬆貼膏價格:藥店另售價:1.元-1.5元一封4貼,網路藥價格:2-3元一封。實際進價:0.5元利潤高達300%。這麼作不走呢?其它藥更不用說。
回覆列表
作為一個在藥企做研發工程師的執業藥師,我可以從我個人對這個行業的認識來回答一下這個專業的問題,順便再給大家普及一些日常買藥注意事項,爭取讓大家做到花適當的錢收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藥店有多黑、藥店有多暴利?首先這個問題不怎麼科學。在大多數人眼裡,這個問題同樣也可以質疑著醫院。其實藥店就像醫院一樣,有為了回扣亂開藥的醫生,也有為了提成亂推薦藥或保健品的銷售員,其實零售藥店要比醫院的這種現象更甚。我想這也許就是大家認為醫院黑藥店黑的原因。這個我稍後會給大家討論一個儘量減少被沒有職業道的藥品銷售員忽悠的方法。
下面來說藥店暴利的問題,目前相當一部分藥品利潤都是300-800%左右(注意是大部分,不是全部),前面一位答友也貼出了一張藥店進貨價與銷售價的圖片,這樣賣的絕對是良心藥店了。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就不多此一舉了。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開藥店自身的一些原因。大家都知道,藥店必須開在人流量較大的鬧市區或者醫院旁或者小區聚集區,這些地方相應的房租也很貴;裝修必須按照GSP規定裝修,有陰涼庫、有倉庫,有緩衝區,不同的藥也有不同的儲存標準,注意:這個必須嚴格執行,否則損失會很大;還有就是人員配置,必須有執業藥師(雖然很多事掛證),執業藥師基本的工資一年5-10w,駐店藥師、營業員,人員工資消耗也很大,至少比一般的普通零售業要大得多。這幾個方面是藥店零售業和普通零售業比較大的區別。還有一個競爭問題:就是題主所說的“遍地是藥店”,的確,一般一個小區,少的1-3個藥店,多的4-8個的都有,其實很多藥店都是開著開著不掙錢關門了,大家不要只看“賊”吃肉不看“賊”捱打(老家的一個俗語,雖然比喻不合適,但是能說明這個問題就是了)。還有現在又多了一個網際網路藥品零售的衝擊,又搶走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市場,注意這部分市場是零售藥店利潤率最大的(補腎美容婦科保健品)。鑑於上述的各種原因,藥店為了生存,就會出現上面所述的沒有職業道德的藥品銷售員向大家推薦一些無用又貴的藥品保健品之類的東西,讓大家覺得藥店黑,藥店暴利。
現在我要給大家討論一下作為普通的消費者如何減少“被宰”的可能性。第一:大家要有用藥常識,可能有些網友就會說,這個太專業了,我們普通消費者怎麼掌握得住!其實不然,古人云: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意思是所有人都應該多少了解一些醫藥學常識。一般一年四季,普通人間隔1-3個月會得一次小病,或風寒感冒或風熱感冒,或咳嗽咽痛,或惡寒發熱,或腹脹嘔吐,或口舌生瘡,只要稍微用點心,前兩次去醫院看醫生,所開之藥也不外乎兩三種而已,吃藥之餘看看藥品說明書,只要稍加註意,慢慢這些都會形成常識。第二:這個比較專業了。就是一個商品藥,尤其是西藥,一個藥用成分會有不同的商品名稱,讓大家很迷惑。一般知名廠商的藥,藥店的藥品加成就會較低,尤其是原研廠的藥,是藥品利潤率最低的,當然也是最貴的,但是效果肯定是最好的(99%的不存在意外情況),這個只要行業的人都知道。不是說中國產的藥效果不好,只是同個品種,比原研廠效果好的幾乎沒有,因為現在國內開展得藥品一致性評價絕大多數就是以原研廠藥品作參比的。很多之前生產的仿製藥(目前國內市場上銷售的西藥絕大部分都是仿製藥)大部分是沒做一致性評價的。但是之後幾年隨著國家政策的完善和國內藥企技術水平的提高,這個藥效差距會越來越小。大家可以放心。第二點說這麼多就是買藥儘量買知名廠商生產的,如果經濟條件允許買原研廠的。第三點要說的:也是大家的一個誤區:醫院的藥比藥店的藥貴。其實現在隨著國家對醫院藥品售價的控制,在大部分醫院尤其是基層衛生院的藥是比藥店的藥便宜的。不是鼓勵大家都去醫院,這點是對一些長期慢性病的患者來說,不必要去藥店買高價藥,也避免了被沒有職業道德的銷售員忽悠買一些昂貴但效果又不明顯的保健品了。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讓大家不要認為藥店黑,藥店暴利,產生心理陰影;另一方面加強自身的學習,瞭解一些與我們健康和生活相關的一些常識,減少被不良商家忽悠的機會。
最後以一個醫藥研發和生產的者的身份,告訴大家一個以後即將面對的現狀:藥品質量會越來越好,藥品價格只會比現在更貴,但會慢慢穩定在一個大家可以承受的合理範圍。
再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有些時候我自己或小孩病了,我也往醫院跑的飛快。意思是:有些病,還是去醫院找醫生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