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邊看客
-
2 # 吳宇斌
孝,歷代多有闡述,也多名人著書立說說明何為“孝”,如何“孝”。本人就不附庸風雅了。
只是跳出“孝經”,做以下一些思考。
1、孝的目的何在?為什麼我們要孝?不孝又會如何?
中華民族是農耕文明發展起來的,多民族(部落)、人口多是其特徵,相比較於遊牧民族追求強、追求掠奪,家庭、長壽、家族傳承就成為重點。
中華大地出現國家後,家庭作為國家的細胞,其穩定意味著國家的穩定,所以家庭的尊老愛幼就是穩定的基層。
孝就是尊老!
而孝之目的絕不僅僅是個人行為和道德的高尚問題,而是希望“孝行天下”,是家庭穩、國家穩,家庭興、國家興!
2、要孝行天下,就要有國家環境的保障和社會的共識。
社會的共識就是孝的行為準則,哪些行為符合“孝”,哪些行為是不孝。
而國家環境,則包括獎孝罰不孝,即鼓勵;和創造人人能盡孝的環境兩個方面。
試問一個貧困家庭,孝子要照顧病父母,該如何盡孝?
3、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全社會要孝行天下,這就是一個生產關係問題
隨著生活生產力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速,還有我們的獨生子女問題,我們該如何盡孝,還能死抱著古書的規範來要求我們的後代嗎?
即便要求,在年輕人面對自身的生存壓力下,他們還有能力來遵循古人的行為規範嗎?
所以,提倡“孝”沒錯,但要讓人人想孝、人人能孝,確實是個大問題。
-
3 # 國病
黃種人在人類文明開篇時就是尊老文化。
這個問題就像問為何中國沒有很早發明宗教一樣,其實都是道統文化使然。薩滿末法,羌系主導的中國在西周後走了世俗哲學道路,而鬼方主導的印度河、以色列地區走了宗教哲學道路。兩種意識形態分野並嚴重衝突,早期中國怎麼可能去建立宗教呢。同理,黃種人一直都尊老,老這個符號在上古就代表黃種,所以自然會發展出孝道文化。
也許黃種人一開始就是老者統領部族的模式,由老者組成部族間會議協商制。也可能是黃種人最早進入古中國長江中下游伊甸園地區,定居生活導致老者更具有生存經驗,於是黃種社會就由老者主導,而歐美白種則一直是圍獵獵物的模式,強壯者更能成為首領。或者是更容易在白人的母系社會下擔當重任。
後來黃種由定居漁獵進入農耕文明,那更加需要老者的耕種經驗。所以我們會發現考指父輩,同時也指長者教導年輕人生產經驗。在農業社會就是如此,老者更具備生產知識。這樣搭建起來的社會自然會天然的尊老和敬老。我們知道法海這個詞,法海其實是指沿海支首領,實際就是法老這個詞。當黃種人去到中東建立古埃及時繼承使用了法老一詞。
由老者主導的社會也就更在意祖先,於是華人的世界觀裡祭祀先祖,對列祖列宗負責、傳接香火變成了重要內容。到了帝制社會,皇家選擇了儒家,同時也順應了社會,所以孝道繼續成為重要的倫理。但初始點還是黃種社會一開始由老者統領部族的模式導致的。西方人最早是圍獵文化,所以父輩更注重培養孩子獨立生存能力,到時間就必須放手讓其接受考驗。定居漁獵河農耕則更多講求知識經驗,肯定老者的閱歷起到關鍵作用。而非圍獵外出追逐獵物,老者跟不上。這是生存方式差異導致的。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出生時的烙印,就像星座實際上是每個人胚胎形成過程中受到引力場影響形成的宇宙烙印。我們肯定不可能去變成突出青壯年的模式,這是民族宿命使然,只能各自尋找最合適的模式。女權反婚還反孝,不僅數典忘祖,而且是嚴重背離道統,會遭到天譴的。當你知識達到足夠認知世界時,對那些大同的幼稚的想法就會抱以鄙視。我們永遠也成不了西方人,西方人也永遠成不了我們。只有各自尋找適合自己的最佳模式。
比如華人基本只在乎生前的安穩富足、子孫滿堂,華人的天堂僅僅是世外桃園,桃花源,西方人看重宗教,那是因為思維裡注重死後的歸宿。這種心理差異,你覺得可以改變嗎?當我發現羌方和鬼方素冠西進中東千年後,子孫們還能踏上回歸故土的征程,並準確找到故土和親人。那是何等得震撼和壯闊?之子于歸,想想都起雞皮疙瘩。中國文化裡的確有故鄉情,但即便沒有接受教導的人,也會在自己老去之後想要回到故土,想要落葉歸根。這就不是文化影響模式可以解釋的了,而是靈魂使然。所以我不太相信華人放棄孝道、放棄祭祀祖先可以健康向上。所以在跪拜這件事上,我認為跪拜血脈祖先無可厚非。
-
4 # 牛頭對上了馬嘴
我來說一說《孝經》!
殷商後期有甲骨文,西周早期也有甲骨文,甲骨文是有龜殼和牛骨刻符,主要用於“祭祀和占卜”的,刻符是卜辭,掌握卜辭的是祭司而不是王和侯,祭司用卜辭與鬼神對話。到了西周早期有鐘鼎文(金文)也是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是用來“祭祀和占卜”的。
孔子出生在曲阜,曲阜是周公旦的封地,所以孔子的儒教也是從周禮的“巫、卜、祭、佔、禮”等分化出來的。孔子拜周文王姬昌的《周易》為儒家聖典,《周易》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也是用來“祭祀和占卜”的。
孔子出生在春秋末期!在春秋戰國時期老子、孔子、孟子、鬼谷子都是野合的,他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因為當時還是相當原始的,按照《周禮.地宮》中記載,每年三月三,有一個叫“春社”,庶民男女到野外去苟合生子。應該說孔子當時根本不知道他的父親是誰?
但是孔子有弟子三千,其實他是辦了一個喪葬學校。孔子提出“尊尊、親親”,要死去父母守孝三年,將喪葬禮義弄得相當複雜。孔子有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就是你一邊學習喪葬禮義,一邊賺錢,不是一件快樂事嗎?所以,墨子說孔子自己賺的盆滿缽滿,別人破產。當然,孔子這些喪葬禮義是針對商人、貴族、王、侯等。所以,孔子在周遊列國時,沒有一個諸侯國迎接他,原因就是怕孔子自己賺的盆滿缽滿,別國(小國)破產。
西周是由姓姬和姓姜(炎黃)延續下來的諸侯國,最早提出黃帝是華夏的共祖是齊國(姓姜的諸侯國)鄒衍。到了西漢漢武帝時,司馬遷從小的啟蒙老師是孔子的後裔孔安國,他年輕時經常去聽大儒董仲舒上課,寫《史記》時大量引用了孔安國給他的是漢代的假冒偽劣產品《尚書》。在《史記.五帝本紀》中,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梳理出上古時期血緣關係關係,讓秦留下來的七國庶民自己認同祖先出於同一源,這一源就是炎黃,我們都成為了西周姓姬和姓姜的“炎黃子孫”了。
兩漢是儒家鼎盛時期,到了東漢儒生鄭玄從祭祀和占卜分化出來的《孝經》,被稱為孔子五經以外的《六藝論》。但是《六藝論》是有條件的。因為在西漢時期,性還是亂性,庶民生殖還是隻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譬如:大將軍衛青和皇后衛子夫,以及他們的幾個姐姐都不是一個父親,他們只知道母親叫衛媼;漢武帝的母親王志在進宮前已經生過一個女孩,王志的母親臧兒還生下田蚡,他們也不是一個父親。所以說,在西漢不存在孝道,原因是庶民的父系社會沒有成立。應該說,《孝經》真正貫徹落實是在明清儒家鼎盛時期,儒家提倡的是“一脈相承”的父系關係,時間離我們不遠,因為他與祭祀庶民(老百姓)父系的祖先(上墳)緊緊地聯絡在一起。中國的文化是從殷商的“祭祀”開始,到西周“華夷之辯”的華夏,到西漢的“炎黃”,轉到東漢的“孝經”,最後明清兩朝“一脈相承”的父系關係孝道,確立了我們現在祭祖和上墳文化!
-
5 # 紅牆賞雪
孝的歷史作用無需再說!現實意義就是宏揚忠孝精神!至於孝經,沒什麼意義!絕大多數華人甚至不知道有這麼一部經!孝的精神看論語!
-
6 # 相與細論文
《孝經》是一部論述孝道.孝治和宗法思想的儒家經典,傳說由孔子所作,全書分為十八章。據復旦大學出版的《中國學術名著提要》潘富恩主編之(哲學卷)介紹,此書各章的要義(我概述)如下:(一)開宗明義章。講孝為德之本。"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二)天子章。講天子之孝,"愛敬盡於事親,德教加於百姓。"(三)諸候章。講諸候之孝,"在上不驕,高而不危,滿而不溢,制節謹度。"(四)卿大夫章。講卿大夫之孝,要遵從"先王之法,先王之言,先王之德行。"(五)士章。講士之孝要"忠.順不失,以事其上。保其祿位,守其祭祀。"(六)庶人章。講庶人之孝,"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七)三才章。(三才者.天地人)講夫孝"乃天經,地義,人之行也。"(八)孝治章。講"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九)聖治章。講"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十)紀孝行章。講"孝子之事親。"(十一)五刑章。講"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十二)廣要道章。講"禮樂是廣,孝之要道。"(十三)廣至德章。講"教以孝,教以悌,教以臣是至德。"(十四)廣揚名章。講"孝可以移於忠君.順長.治官。"(十五)諫諍章。講"要有諍臣.諍友.諍子,使君.父.友不陷入不義。"(十六)感應章。講"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十七)事君章。講臣子要"進思盡忠,退思補過,順其美.救其惡。"(十八)喪親章。講"孝子之喪親之道。"
-
7 # 淡墨分享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訓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曰:“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
8 # 米老季
按現在來講,《孝經》沒有什麼積極意義,它的核心內容整體上是落後於時代的。
《孝經》所講的那一套理論,不是我們要建立的中華新文化的優秀傳統因素,講孝的目的,實際上是讓人忠君,這是最核心的東西,也是統治者樂見其成的。以我們現在思想體系之豐富,優秀傳統文化之精深,現代文明之多彩可鑑,無需從《孝經》裡吸收任何的東西。
-
9 # 和其光同其塵順其勢
沒什麼難理解的,簡單比喻一個人不可能有兩個親生父母。凡是流傳經書之類的都是孤本,這個孤既有獨一的意思也有不獨一的意思,獨一是獨此一本,不獨一是可以繼續印刷或者抄錄。
《道德經》、《易經》、《詩經》、《南華經》、《金剛經》等等此類經,之所以叫經指作為思想、道德、行為等標準的書,亦稱宗教中講教義的書,或稱某一方面事物的專著。也可以理解為解釋說明。經書之所以能流傳很廣並沒有改變也不曾增加就是因為它們已經是至高無上的存在,能成為經的書本身就不能與別的書相提並論。
這個問題雖然很好回答,但還是要解釋一下。我看了看時間是二月份的問題,現在已經十一月了,我想一已經找到答案了。
(一)開宗明義章。講孝為德之本。"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二)天子章。講天子之孝,"愛敬盡於事親,德教加於百姓。"(三)諸候章。講諸候之孝,"在上不驕,高而不危,滿而不溢,制節謹度。"(四)卿大夫章。講卿大夫之孝,要遵從"先王之法,先王之言,先王之德行。
-
10 # 老馬䛊途
中華文明以道德為主旨,孝經是中華道德文化中的一部經典之作,在大大中華之內,甚至世界,皆是知曉。至於世界各個民族中,對孝諒有一定認可,否則,不至於會出現欺壓,暴打等對夂母,親人,子女作出不利或殘害之事。對孝的認可,道義上的認識,總是有的。
-
11 # Mexicansky
《孝經》是一本專門講孝道的書,它說孝是上天所定的規範,孝是所有道德的基礎,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做了系統的規定。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
南宋以後,《孝經》被列為“十三經”之一。從漢朝開始,中國就主張以孝來治理天下。人們不僅要讀四書五經,還要讀《孝經》。
【孝經名句】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解讀:身體和頭髮,都是從父母那裡得來的,不能隨便損傷。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伸,父母辛苦地養育兒女,看到兒女幸福健康,才會覺得快樂。因此正如《孝經》中說的那樣,就是從考慮到父母的感受出發,要好好地珍惜生命。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解讀:孝,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都知道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獸尤如此,人何以堪?”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生活的美好,而父母是最值得我們感謝的人。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
▶解讀:位居高官的人不驕傲,才能不危險;懂得節制、把握好度,才能在水滿以後不流出。人生的態度是生活的指標,謙虛的人才能安全前行,驕傲放縱的人則容易迷失。
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解讀:孝子在對待父母的時候,日常生活時保持恭敬,父母養老時讓他們心情愉快,父母生病時真心為他們擔憂,父母去世要有孝子的哀傷之態,祭祀的時候按照禮法來行事。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孝敬方式,但不論在什麼時候都要有一顆孝順的心。
禮者,敬而已矣。
▶解讀:所謂禮,就是一種恭敬的態度罷了。如果認為禮就是一套儀式,內心並不恭敬,這樣的人就算行禮,也是無禮之人。
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解讀:君子進能對上司忠誠,退能反省自己的過錯,發揚長處,補救短處,這樣才能達到和諧。與其要求別人,不如改變自己,這才是和諧的關鍵。
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
▶解讀:為親人守喪不超過三年,是告訴人們居喪是有其終止期限的。不管是悲傷還是歡樂,都要有一個限度,沒有限度地喜悲,是不符合中庸之道的。
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解讀:所以那種不敬愛自己的父母卻去愛敬別人的行為,叫做違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尊敬別人的行為,叫做違背禮法。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解讀:孔子說:“能夠親愛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會厭惡別人的父母。能夠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會怠慢別人的父母。以親愛恭敬的心情盡心盡力地將雙親侍奉,而德行教化施之於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從效法,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
【孝經故事】
感天動地的孝
三皇中的舜帝,父親失明瞭,母親有點愚鈍,弟弟的脾氣暴躁,平時不爭氣。但是舜仍然對父母很孝順,對弟弟很友愛,設法避免禍害,但卻毫不怨恨,並承擔全家的勞動工作,常在歷山耕種。
因為舜的孝行難得,感動了上天,在他耕種的時候,有象出來協助,有鳥幫他鋤草。後來,當時的皇帝堯也被感動了,就叫自己的九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幫助舜。兩個女兒都嫁給舜了,就是娥皇、女英。
留給母親的
有一次,太宗賞賜了他一頓豪華宴。魏徵吃了幾口就放下了。太宗問他:“你怎麼不吃了,是不合胃口嗎?”
魏徵說:“這很好吃,我只是想到自己家中的老孃沒有吃過這樣好的飯菜,於是想懇請皇上允許我帶回家給母親嘗一嘗。”
太宗沒有想到,魏徵這樣關心自己的母親。於是就說:“你快吃吧,你母親有這樣的好兒子,她教育有方啊,我也要賞賜她老人家這樣的筵席。”就這樣,魏徵的母親也被賞賜了美食。
回覆列表
這要了解全世界只有中華文明保持著原始的親情信仰,而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我們的文化中有著踐行信仰的全套行為準則,離開了與信仰配套的行為準則就不會有我們的牢固的信仰傳承,這是保證我們的信仰在後來的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外來宗教的大量引進下保持著穩定傳承的基礎,看看外來宗教雖然也有類似的行為準則存在,但與我們的比感覺還是差一些,而且畢竟是後來的,所以只能產生少量的融合、被吸收,可見孝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