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虞美人”名稱的來源,有多種可能。虞美人,秦末人,即虞姬。項羽之姬妾,常隨侍軍中。漢兵圍項羽於垓下,羽夜起飲帳中,悲歌慷慨;虞姬以歌和之。又草名,別稱麗春花、錦被花,花有紅、紫、白等色;傳說此花聞《虞美人》曲便花枝舞動。王灼《碧雞漫志》卷四:“《虞美人》,《脞說》稱起於項籍‘虞兮’之歌。予謂後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於唐時,非也。曾子宣夫人魏氏作《虞美人草行》有云:‘三軍散盡旌旗倒,玉帳佳人坐中老。香魂夜作劍光飛,青血化為原上草。芳菲寂寞寄寒枝,舊曲聞來似斂眉。’又云:‘當時遺事久成空,慷慨尊前為起舞。……然舊曲三,其一屬中呂調,其一中呂宮,近世轉入黃鐘宮。”擴充套件資料:《虞美人》最有名的作品當屬千古詞帝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時了”。作為亡國之君,李煜詞基調哀傷,悽絕,而這也似乎也奠定了《虞美人》詞牌的哀傷,後世詞人們和作《虞美人》,也多是哀傷之語。作為千古詞帝的李煜,他的詞浸潤著命運無常的哀傷,讀來讓人身臨其境,頓感悽楚,抒發了亡國之後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詞語言明淨、凝練,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作者悽楚的愁思貫穿其中,感人至深。納蘭性德的《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人生悲傷之事,還有天人永隔。納蘭性德與妻子素來恩愛,可妻子早逝,留給納蘭性德無限的思念。這首詩開篇回憶自己與妻子相戀時的情景,接著述說妻子離開後,自己半生孤獨,眼淚經常沾溼枕頭。詩中的這些生活化的描寫將作者的思念之情表達得十分深情。
關於“虞美人”名稱的來源,有多種可能。虞美人,秦末人,即虞姬。項羽之姬妾,常隨侍軍中。漢兵圍項羽於垓下,羽夜起飲帳中,悲歌慷慨;虞姬以歌和之。又草名,別稱麗春花、錦被花,花有紅、紫、白等色;傳說此花聞《虞美人》曲便花枝舞動。王灼《碧雞漫志》卷四:“《虞美人》,《脞說》稱起於項籍‘虞兮’之歌。予謂後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於唐時,非也。曾子宣夫人魏氏作《虞美人草行》有云:‘三軍散盡旌旗倒,玉帳佳人坐中老。香魂夜作劍光飛,青血化為原上草。芳菲寂寞寄寒枝,舊曲聞來似斂眉。’又云:‘當時遺事久成空,慷慨尊前為起舞。……然舊曲三,其一屬中呂調,其一中呂宮,近世轉入黃鐘宮。”擴充套件資料:《虞美人》最有名的作品當屬千古詞帝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時了”。作為亡國之君,李煜詞基調哀傷,悽絕,而這也似乎也奠定了《虞美人》詞牌的哀傷,後世詞人們和作《虞美人》,也多是哀傷之語。作為千古詞帝的李煜,他的詞浸潤著命運無常的哀傷,讀來讓人身臨其境,頓感悽楚,抒發了亡國之後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詞語言明淨、凝練,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作者悽楚的愁思貫穿其中,感人至深。納蘭性德的《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人生悲傷之事,還有天人永隔。納蘭性德與妻子素來恩愛,可妻子早逝,留給納蘭性德無限的思念。這首詩開篇回憶自己與妻子相戀時的情景,接著述說妻子離開後,自己半生孤獨,眼淚經常沾溼枕頭。詩中的這些生活化的描寫將作者的思念之情表達得十分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