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看愛思考

    洪承疇和袁崇煥都是被失敗打擊出來的文官,一開始就讓他們領兵作戰?死的連渣都剩不下!以文統武,是大明王朝軍隊失敗的根源。還有太監監軍,沒有放手讓武將以自己在前沿最真實感受?讓外行來領導內行才是失敗的主要因素。但是,明朝經過了土木堡之後文官集團全面控制了軍隊。於是皇帝為了爭奪軍隊的領導權,就有了太監監軍的大面積出現。武將的地位一落千丈,但是,衝鋒陷陣還要武將出馬,也就是說,送死你去功勞沒有你們的份。所以後來才導致了武將出工不出力的結果。要不然?後來的漢軍旗和綠營兵哪裡來哪麼高的戰力?所以題目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 2 # 超然視野

    薩爾滸之戰是明帝國與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後金集團之間的一次決定性的戰鬥,正是這次戰鬥讓明帝國最終喪失了對遼東的控制,從而只能將軍隊龜縮於遼錦一線,而後金經過這次戰爭的勝利,最終控制了遼東,從而從一個地區割據政權成長為一個立足於東亞的軍事強權!

    那麼薩爾滸之戰的明帝國有獲勝的希望嗎?答案是肯定的,根本就沒有任何戰勝的希望,對於明帝國而言,這次戰爭的目的是消滅後金政權,恢復明帝國對遼東的控制權,但對於努爾哈赤的後金集團而言是關乎生存的核心問題!也就是說從生存與否上,後金要遠遠緊迫於明帝國!

    袁崇煥與洪承疇都是明帝國後期有名的儒將,對後金戰爭的根源也是認識的比較透徹,當然在這裡要更正一下大眾的認知,那就是所謂的文人掌兵問題,實際上自古以來真正對戰爭起到頭腦指揮作用的都是文人,正是文人在在戰略層面上認識到戰爭的根源,從而能夠準確的實施準備和調整戰略,才是戰爭勝敗的關鍵!

    不要被一些小說忽悠了,所謂的武將陣前比試武力根本不會在真正的戰場上出現,那不過是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提高情節吸引力的藝術加工!

    但文人也是有著不同的水平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文人才具備這樣的能力,即便是按照科舉考試取得成績的文人同樣不具備臻至卓越的認知能力!

    所以像袁崇煥或者洪承疇這樣的人若是薩爾滸會戰的決策者,這場戰爭還真的有可能會扭轉乾坤,但可惜的是這二位並不是核心決策者,他們只是一個沒有眼光的決策者短期內安排的執行者,而薩爾滸會戰若由這兩位實施,也絕不會在哪個時間階段以那種方式開始!

    也就是說,薩爾滸會戰實際上是一場準備不充分的戰爭,對內天災人禍正在盛行,國庫空虛,明帝國卻依然組織軍隊對後金政權進行剿滅,然而卻以機動能力不足的軍隊對陣機動能力更強的後金軍隊,很顯然戰力上不如後金,地利上屬於深入後金境內作戰,補給線匱乏而又容易被切斷,人和上多路不相統屬的軍隊齊進,容易被各個擊破!這樣的戰爭換誰都打不贏!

  • 3 # 秦先生197429774

    小編,歷史不能假設,事實不會改變。洪承疇、袁崇煥都是文官帶兵出征,取得成功的偶然事件。壬辰倭亂時候,努爾哈赤請求隨明朝大軍出征,是明朝皇帝不同意參加,明朝就沒有幾個合格的皇帝。努爾哈赤造反,明朝出兵鎮壓,為什麼派楊鎬?是楊鎬以經略名義參加過平定倭亂,文官們以楊鎬知兵為藉口,再次以楊鎬為經略,平定努爾哈赤造反。但是,以往的征伐雖然以文官帶兵,但都有一員名將統軍,比如李如松、邢階,實際的軍事指揮是由這些名將承擔。經略的作用是負責接濟糧草、管理民政、軍功奏報等內務,相當於現在的政委,不負責軍事作戰。指望出現小平同志、羅榮桓元帥這樣不世出的天才擔任經略,這樣的機會很難很難遇到,需要點運氣。所以小編的問題就自己分析吧!

  • 4 # 碗比碟子深

    問問題的人能先看看薩爾滸之戰明軍將領的簡歷麼?好幾個人都是抗日援朝戰場上的名將。你以為努爾哈赤擊敗的這些人都是弱雞麼?

  • 5 # 老鄂59057840

    不需要假設了!下場是一樣的都是以失敗而告終!這兩個人以後也不是沒有指揮大兵團與清軍作戰經歷!不都被動失敗了嗎?敗在主子不在將帥!

  • 6 # 景東影業

    薩爾滸之戰明軍失利的原因有幾點:

    首先,明軍是兵分四路,八旗軍是一路。

    其次,六萬八旗加二萬女真農民,人數上已經超過明軍七萬五千人。

    第三,八旗軍的戰鬥力已經超過了明軍。當時是正月,天上下雪,明軍火器發揮不了作用。

    第四,明軍是各地拼湊的私家兵,無法形成合力。

    所以,無論是誰領兵,明軍都不可能戰勝八旗兵。

    關於薩爾滸問題的研究,《大明權力場》一書有詳細介紹。

  • 7 # 大言身寸

    薩爾滸戰明軍必敗。

    其一,明軍以封建軍隊落後的後勤在在冬天和後金開戰;

    其二,明軍裝備極差,總兵杜松竟然被一箭射穿頭盔而死;

    其四,明軍從主帥到將士妄圖速戰速決;

    其五,明軍分兵,各軍隔得太遠,資訊交流不暢。

    主要原因是第一、第四點

  • 8 # 語文360

    明朝和後金的薩爾虎之戰是決定遼東的關鍵,女真的勝利讓努爾哈赤佔據遼東,成為割據一方的強大勢力,從而威脅中原。

    女真是遊牧部落,農耕不是主業,所以在明朝的土地兼併問題激化之時,非農耕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緩和了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得到了失去土地、破產農民的接受。

    明朝和滿清的戰爭,是統治體制、民族矛盾、社會矛盾的戰鬥。即使袁崇煥、洪承疇負責薩爾虎之戰,也不定會勝利。

    明朝末期,屯田制改革失敗,軍隊戰鬥力明顯低於八旗。募兵制招募來計程車兵,因為明朝的稅收加重了農業稅的負擔,發生了全國性的農民起義,軍隊的糧餉也發不出來,所以明軍計程車氣低下,屢戰屢敗。

    因此,明朝敗於滿清是體制問題、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土地問題等社會矛盾綜合的結果,和明軍的將領是誰,沒有多大關係。

  • 9 # 秦牧5

    你先了解一下陳新甲再說話。文人監軍干涉指揮影響戰略戰術最嚴重的三個人。袁崇煥(遼餉的起因。擅殺毛文龍不到3個月滿清就解決了北韓蒙古林汗沒有了後顧之憂,才有了繞道蒙古入關。要知道毛文龍活著的時候努爾哈赤、皇太極攻打寧遠、喀爾喀、寧錦最短的時2天最長也不超過25天)、陳新甲(干涉洪承疇的戰術指揮導致松錦一戰洪承疇兵敗被俘)、楊嗣昌(剿餉和練餉出現的主因。勾結高起潛調走盧象升的大部分軍隊,盧象升用5000天雄軍對戰數萬八旗軍兵敗身死)

  • 10 # 老王174820366

    假設的東西,誰也不知道真正的結果。個人覺得袁崇煥善於守城,野戰不知如何,沒有必勝把握。洪承疇長期野戰,經驗豐富,以十萬之眾擊敗四萬金兵,勝算極大。

  • 11 # 琴劍書香

    袁崇煥就是堅守派,他是不可能與滿清野戰的。唯一一次還是在北京城下被逼作戰,還導致被殺。原因就是在敵軍出現時還要求進城。給人與敵軍串通的嫌疑。

  • 12 # 志摩37918289

    一樣會敗。這於皇帝,朝臣處事之道有關。

  • 13 # 方士的知識樂園

    基本一樣結果,薩爾滸明軍慘敗,是十三萬人分兵數路,結果被努爾哈赤集中兵力形成區域性以多打少,被一路路吃掉的。

    而之所以分兵,是明軍當時整個軍隊的後勤體系,已經崩潰到無法將大軍整合提供保障。

  • 14 # 穆景天

    會吧,畢竟大戰役打的不是將領,而是整個國家的後勤機制。

  • 15 # 行雲28536268

    一樣失敗,袁崇煥只會據城堅守,不會野戰,皇帝沒有必勝之心,焉能不敗,明朝敗在政治,敗在財政不是軍事

  • 16 # 秀才說歷史

    薩爾滸之戰,大明戰敗原因是多方面的,主帥楊稿文人帶兵,外行佣才,分兵五路,如人灘開手撐,勁力不足,又無法協調,到達戰場先後不一,被努爾哈赤合撐成拳,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最終失敗!這就為滿清崛起,明朝滅亡埋下伏筆。如果主帥換作洪承疇,袁崇煥之行家裡手。能人俊才,那會完全是另一個壯況!中國歷史可能重寫的可能性非常大。可是這世上永遠沒有如果!這是人們一湘情願的假設!大明國亡,滿清入主!這可能是冥冥之中,中華該有此劫。

  • 17 # 使用者8134342023199

    用袁崇煥去打薩爾滸之戰,絕對能打贏。名將不會領著兵痞去打,一定先練精兵,戚繼光就是這樣。從寧遠大捷,到北京保衛戰(袁崇煥以九千人馬打敗了皇太極幾萬鐵騎),防守(寧遠大捷),野戰(北京保衛戰),顯示了袁崇煥恐怖的戰力。是唯一能打敗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讀史可以明鑑出自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