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85227503372

    孟達在建安初年和法正一道依附劉璋。法正因為得不到重用,就常常和益州別駕張松在一起發牢騷。張松出使曹魏,不被曹操重視,就打算出賣蜀地給劉備。法正和張松一道願意擁戴劉備,只是沒有機會。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劉璋邀請劉備入川,派法正和孟達各帶著二千士兵前去迎接劉備。就在這時候,法正和孟達背叛了劉璋投靠了劉備。劉備讓兩人的兵士歸在一起,同歸孟達指揮,讓他駐守在江陵。平定蜀地後,任命孟達為宜都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孟達從秭歸向北攻擊房陵,房陵太守被孟達的軍隊殺死。攻下房陵後,孟達繼續進攻上庸(今湖北竹山縣一帶)。劉備私下擔心孟達難以獨自攻下上庸,於是命令劉封(劉備義子)自漢中沿沔水南下統領孟達的軍隊,和孟達在上庸匯合。上庸太守投降後,劉封和孟達就率軍留在這兒。關羽被圍困在襄陽時,曾要求劉封和孟達派兵援助,劉封和孟達以山區的邊地剛剛依附,不能讓其動搖叛變為藉口,拒絕發兵。關羽失敗身亡,劉備對他們產生了怨恨。劉封和孟達不和,劉封就奪去了孟達出行時的儀仗樂隊。孟達既畏懼不去救援關羽的罪過,又怨恨劉封對自己的排擠壓抑,於是就給劉備寫了一封信,率領自己的部下投降了魏國。 孟達投降曹魏後,受到曹丕的重用,被封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平陽亭侯。曹丕還把房陵、上庸、西城三個郡合為新城,任命孟達為新城太守。 曹丕死後,和孟達要好的夏侯尚和桓階也先後死去了。孟達覺得失去了依靠,心內惶恐不安,又加上諸葛亮引誘他,孟達就準備叛魏歸蜀漢。孟達和魏興太守申儀有矛盾,申儀就將孟達的計劃洩露。司馬懿得到訊息後,一方面寫信安撫孟達,另一方面調遣軍隊前往討伐。 孟達認為,司馬懿率軍來討伐,至少需要三十天的時間才能到達,結果出乎孟達的意料,司馬懿的大軍八天就來到城下。這完全打亂了孟達的部署。司馬懿包圍上庸城十六天,孟達部將開城投降,司馬懿軍隊進城,孟達被殺。 需要說明的是,孟達實際上已經背叛了魏國,否則,司馬懿到來他可以馬上開城迎接,其部下也沒有必要投降。只不過,由於司馬懿出兵神速,蜀漢國來不及接應,上庸還沒有劃歸蜀漢國的版圖而已。 孟達和前面兩人相比,次數雖然算不上多,但危害同樣很大。如果說,孟達背叛劉璋其作用還不彰顯的話,而後兩次卻是步步重大。孟達在劉璋所部,地位不高,劉璋部屬背叛的很多,這時候也可以說不多孟達一個,但後兩次卻就不一樣了。孟達背叛劉備,這讓劉備徹底失去了荊州,甚至都失去了將來恢復的機會。還有,孟達的背叛,也間接導致了劉封的被殺,而劉封之死,既造成了蜀漢的君臣失和,也使劉備失去了一員能戰之將。還有,如果孟達叛魏成功,上庸再回到蜀漢國手中,諸葛亮奪取長安會多一條進攻路線;或者是恢復襄陽還是直取洛陽,會多一種用兵選擇。也由此可見,諸葛亮為什麼會不計前嫌想讓孟達迴歸。 自古以來,叛徒都會讓人們痛恨不已,為什麼?就是他們比任何敵人的危害更大。三國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天下紛爭,政權歸屬尚不明朗,文臣武將擇主而仕原本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像呂布、昌豨、孟達這種反覆背叛之人,就在當時也不為人們所容忍,就因為他們除了自己的利益,已經和天下、道義絲毫不沾邊了,這樣的人,又怎能不被歷史正義所唾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文翻譯,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物也,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