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速速影片

      第 7 章 樹立人生理想 堅定人生信念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高爾基  理想是石,碰出的火花點燃了燈;理想是燈,閃耀的火光照亮了路;理想是路,蜿蜒曲折引你獲取無窮的精神財富。  ——編者  ——讀者  人們常說,人生只有 3 天,昨天、今天、明天。今天是昨天的希望,明天是今天的理想,忘記昨天意味著背叛,無視明天你就缺乏方向。要使自己獲得美滿的人生,既要珍惜昨天和今天,更要關注明天,讓理想之路引你獲得精神力量。大學階段是青年大學生理想、信念形成的關鍵時期,大學生應該認真思考什麼是理想、信念,應該追求什麼樣的理想、信念,怎樣堅定自己正確的理想、信念這些人生的重要問題。  第一節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一、理想的含義、特性和型別  (一)理想的含義和特性  “理想”一詞, 最初來源於希臘語“ idea ”,意即人生的奮鬥目標。中國古代把理想稱為“志”,“立志”就是樹立理想。在現代生活中,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對理想有不同的認識,儘管說法不同,但都未離開如下基本含義:認為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透過努力,具有實現可能性的,對美好未來的想象和追求。它包含三個要素:一是一種人們的觀念形態;二是一種人們對美好未來的目標追求;三是基於現實生活又高於現實的目標追求。總而言之,理想作為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現象,是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治觀、道德觀等思想觀念在奮鬥目標上的集中體現。相對其他觀念形態,理想具有如下特性:  1. 現實可能性和科學性  理想雖然是人的精神現象,但它是對客觀現實的能動反映。科學理想所反映的內容具有客觀性,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現實性和科學性的統一,因而最終是可以實現的。科學理想的這種現實可能性決定了它區別於空想和幻想。空想是一種完全沒有客觀依據,違背事物發展規律,根本沒有實現可能性的想象。幻想有兩種:一種是完全不切實際的想象,即空想;另一種是在現實中有一定根據,但根據尚未展開的與生活願望相結合並指向未來的想象,但一旦條件具備,它就可以轉變為現實,這是一種與理想相聯絡的幻想。如嫦娥奔月,是人們的幻想,表達了人們征服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這一幻想隨著阿波羅宇宙飛船登月計劃的成功實現而變成現實。  2. 時代性和階級性  理想是同一定時代的生產發展水平密切聯絡,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和政治經濟關係的產物,它不是人們頭腦中固有的,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因此它具有時代性、階級性。比如在原始社會里,人們只能把爭取獲得更多的勞動產品,克服生活的極端困難作為自己的理想,而不能產生現代用電腦控制生產,注重環境保護的理想。在階級社會中,人們的理想所包含的願望、要求和奮鬥目標,總是從他們所處的階級利益出發的,沒有也不可能有各個階級都信奉的超階級的社會理想。因此,理想具有階級性。正如德國唯物主義哲學家費爾巴哈所說:“皇宮中的人所想的,和茅房中所想的不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234 頁。)  3. 實踐性  理想是在社會實踐中產生的,並在社會實踐中得到檢驗、發展,也只有透過實踐活動,才能實現理想。人們社會實踐的廣度和深度不同,所產生的願望、要求和奮鬥目標也會不同,因而人們所追求的理想也就不同。理想一旦產生,就會作為認識的初步結果促使人們去進行實現理想的實踐活動,它不僅給人生實踐提供一個導向,而且還會在實踐中接受檢驗,並根據實踐來修改和發展。樹立了理想而不努力實踐,只會使理想成為鏡中花、水中月。  4. 超前性  理想來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是對已有社會現實的一種超前性的預見和設想,因此,理想不是眼前的現實,而是未來的現實,是需要透過努力奮鬥才能實現的現實。這種預見和設想是以對現實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分析研究為根據的,對現實有指導意義,對人們有導向和鼓舞作用。  (二)理想的型別  人的社會性,人類社會生活的多樣性,人們對現實的認識和對未來的想象和追求的多層次性,決定了人們理想的多樣性。理想的型別,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劃分。  按理想的性質劃分,理想可分為科學理想和非科學理想、崇高理想和庸俗理想。凡是符合客觀事物發展規律,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理想是科學理想,反之則是非科學理想。凡是與祖國的繁榮、人類的幸福、社會的進步相符合的理想是崇高理想,而僅僅追求個人狹隘私利、貪圖享受的理想則是庸俗理想。  按理想的時序劃分,理想可分為長遠理想、中期理想和近期理想。長遠理想是指要經過很長時間的不懈奮鬥才能實現的理想。近期理想是指在較短時間內經過努力就可能實現的理想。中期理想介於兩者之中。例如,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在 21 世紀中葉基本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理想和在 21 世紀前 20 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 2000 年翻兩番,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理想,就分別是我們的長遠理想、中期理想和近期理想。  按理想的主體劃分,理想可以分為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個人理想是指處於一定歷史條件和社會關係中的個體,對於自己未來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所產生的嚮往和設想。社會理想是指社會集體乃至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理想,指在全社會佔主導地位的共同奮鬥目標。  按理想的內容來劃分,理想可分為生活理想、職業理想、道德理想和社會理想。生活理想是指人們對未來文明、科學、健康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它涉及人生過程的各個階段、各個方面。職業理想是人們對未來工作部門、工作種類以及工作業績的追求和嚮往。職業理想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伴隨著社會分工的出現而產生。道德理想是指人們對未來道德關係、道德標準和理想人格的嚮往和追求,是一定社會理想在人格上的反映。社會政治理想是一定社會的階級或集團對未來社會制度和社會結構以及社會整體面貌的想象、嚮往和追求。生活理想、職業理想、道德理想和社會政治理想這四個方面既不是互相孤立的也不是完全等同的,而是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它們的層次從低到高依次為:生活理想、職業理想、道德理想和社會政治理想。其中,社會政治理想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它決定和制約著另外三個方面。樹立理想,對於社會主義中國的當代大學生來說,首先要樹立社會政治理想。當然,生活理想、職業理想、道德理想也有重要作用,它們更直接、更具體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檢驗著一個人社會政治理想的真實性和堅定性。  二、信念的含義、特性和型別  (一)信念的含義和特性  信念是與理想相聯絡的精神現象。人們對自己確立的理想堅定的程度,往往表現為一個人信念的狀態。所謂信念,就是人們在一定認識基礎上,對某種理論主張、思想見解及理想的堅定不移、堅信不疑,並能激勵人們努力為之奮鬥的看法和觀念。“信”是其關鍵。信念有如下特性:  1. 堅定性  信念是認識、情感、意志和行為的融合和統一。它以一定的社會認識為基礎,經過情感深化,不僅具有理智上的堅信不疑,而且得到了情感上和行為上的強烈支援。因而,這比一般認識具有更高的穩定性。人們的信念一經確立就比較難以改變。即使以後在認識層面上產生對信念的懷疑,情感上強烈的認同感和行為習慣也會在相當程度上支援既定信念。因此,信念具有明顯的堅定性。毛澤東、李大釗、方誌敏、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就是明證。當然,這不是說信念完全不可改變。一個人對於已經確立的信念,只有經過長期的觀察和反覆的驗證,確認其真正錯誤時才有可能改變。信念的改變會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2. 執著性  信念是一種穩定的觀念,是在認識情感和意志的基礎上形成的“非做不可”的慾念。人們透過認識,並在情感上接受這種認識,認為它是正確的,是自己的最深切的需要,從而產生思想上的共鳴和有親身踐行的自覺要求,在意志的作用下,就形成堅定不移的、穩定的信念。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既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但從主體來說,卻認為自己的任何信念都是正確的,均持堅決相信的態度,這使得信念帶有極大的執著性。認識信念的這種執著性,正確對待信念,自覺地在實踐中校正自己的信念,對人生具有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如果以錯誤的信念作為審度事物的出發點,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和指導行動的準則,那肯定會出現思想上和行為上的偏差。  3. 多樣性  信念是人們後天社會實踐的產物,不同的人,由於各人所處的社會環境條件不同,由於各人的生活經歷、思想觀念、知識水平、能力素質及利益需要的不同,就會形成不同的、多樣的信念。信念的多樣性,不但表現在同一問題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念,而且表現在一個人在社會生活的不同方面也可能產生不同的信念,比如對政治、經濟、科學、道德、審美、真理、事業的信念以及其他人生信念。  (二)信念的型別  信念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具有特定的層次和結構,它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型別:  1. 政治信念  政治信念是指人們對國家、政黨、社會變革、政治制度、政治人物和設施等一系列政治問題的一貫看法。它決定著人們的政治態度和方向,並指導人們的政治活動。在階級社會中,由於人們的階級地位和階級利益的不同,政治信念也就不同。毛澤東指出,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這裡講的政治觀點,實質上是指無產階級革命者應具有堅定的政治信念。  2. 科學信念  科學信念是反映人們對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等客觀規律的科學知識體系的信服。它體現人類的理性精神,建立在判斷推理、科學實驗和實踐檢驗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幻想或猜測的基礎上。科學信念是與宗教信念相對立的,宗教信念是在非理性、虛幻的認識基礎上建立的對超自然、超社會的神秘力量的崇拜和依賴。  3. 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指人們對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道德規範、道德現實堅信不疑的看法,並以此指導自己的道德行為。道德信念的形成,從根本上講,是人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實踐相互作用的結果,同時也是主體對佔社會主導地位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範的認同,並內化為自己的信念用以指導自己的道德行為。在人類歷史上有不同型別的道德存在,就有不同的道德信念。  4. 生活信念  生活信念是指人們對生活前途的信奉態度。生活信念人人都有,只有正確與錯誤、科學與非科學之分,而無有無之別。不同的人的生活信念,其發展水平有高有低,這往往取決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接受的需要程度以及對此的意識程度。比如有的人勤於探索、勇於進取,在順境和逆境中同樣一如既往,開拓前進,這是一種正確的生活信念;而有的人一遇到困難和挫折就心灰意冷,看破紅塵,喪失生活的信心和勇氣,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信念。  三、理想、信念對人生的作用  鄧小平關於理想信念的作用有過許多精闢的論述。他說:“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共產主義理想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犧牲就是為了實現這個理想。” ( 《鄧小平文選》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37 頁。 ) 又說:“為什麼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情況下奮鬥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鄧小平文選》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10 頁。)還說:“我們過去八十年艱苦奮鬥,就是靠用堅定的信念把人民團結起來,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奮鬥。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凝聚力。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一切。”(《鄧小平文選》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90 頁。)鄧小平這裡講的理想信念的作用,是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作用,是科學的理想信念的作用。理想信念的作用的性質取決於它所代表和反映的階級和社會力量的性質。代表先進階級和進步社會力量的理想信念,反映了社會進步和人民利益的需要,合乎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進步的正確的理想信念,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反之,代表腐朽沒落階級和落後社會力量的理想信念,不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人民利益的要求,是落後的不科學的理想信念,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我們講的理想信念是進步的正確的理想信念,對人生起著正確的科學的導航和奠基作用。  1. 理想確定人生的方向  理想,作為人生的奮鬥目標,在人類改造自然、改造社會、改造自我的歷程中指引著人生的方向。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就沒有生活。樹立了正確的人生理想的人們,總能根據自己所樹立的人生理想進行自我實踐活動。無數事實證明,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會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凡中看到偉大,在困難挫折前充滿信心,在暫時失敗時堅信成功。如果缺乏崇高理想或沒有理想,就會像一隻沒有明確航向的小舟,在生活的海洋裡隨波逐流,飄忽不定,不是被大浪打到海底,便是被潮水棄在沙灘。  2. 信念奠定人生的根基  信念是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科學的信念是以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為基礎,能給人以信心、勇氣和毅力,是人們走好人生道路的根基。信念對人有強大的吸引力和召喚力,並轉化為堅強的意志力,支撐和驅使著人們勇往直前。一個人的信念越堅定、越高尚,他內心煥發出的驅動力就越強大、越持久,越能激勵著他向既定的目標奮進。如果缺乏信念或信念不堅定,往往容易動搖已有的理想,或者缺乏實現理想的信心和決心,因而無法使正確的認識和正確的理想轉化為行動,即使在某個時期能轉化為行動,也會因遇到困難和挫折就輕易放棄、退卻。  如果說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燈,那麼信念便是人生的堅實沃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武帝皇位繼承人,為何選定只有八歲的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