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ā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為黃帝之孫安的後代,以國名為氏。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住在遙遠的西方,曾經自立為“安息國”,成為自行為政的國家,長時間跟中原沒有關連,其子孫以國為姓,稱為安氏。一直到漢朝時,才重歸中原,中國開始有了“安”這個姓氏。 2、出自以國名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國”國名首字為氏。 3、出自他姓或賜姓安氏 ①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下同),北魏時有鮮卑安遲氏改為安姓者。 ② 唐時安祿山由康姓改為安姓。 ③ 明朝時有元人孟格、達色等被賜姓安。 ④ 唐時有回鶻人、奚人,明、清彝族沙罵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數民族中安佳氏、阿爾丹氏、德力根氏、安帳氏等眾多別姓改為安姓者。 得姓始祖:安清。黃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遠古時被封於西戎,後建立安息國(古安息國,在中原的西方,距離長安一萬多里,漢書稱其為西域大國)。漢武帝時,派使者到安息國,始有往來。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國太子清,字世高,其父駕崩後,不願繼承國王,欲削髮為僧,於是主動讓位於叔父,出家到河南洛陽,專門從事佛經翻譯,在以後的二十年中,共譯佛典九十五部、一一五卷,為中國早期佛學做出巨大貢獻。時與太子清一同入漢者皆以國(安息國)名為氏,稱為安姓,後世安姓奉安清為安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安息國的安姓自入居中原後,分居於河南洛陽、甘肅民勤和武威、湖南漵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肅、湖南二省安姓繁衍迅速,後安姓發展史上三大郡望:涼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北方戰亂頻繁,烽煙四起,中原士族大舉南遷,安姓也不外其列。由於湖南所處地理位置屬較安定地帶,故南遷安姓,多出甘肅支脈。此期,北方安姓雖籠罩於戰火的陰影中,卻也有發展。三國曹魏有安同,遼東人,太武帝時進爵高陽公,曾以高官佐輔曹家王室,晚年又大興寺塔,其族大支多,甚為興旺。北魏時有鮮卑安遲氏改姓安,居於河南洛陽,後漸與漢族安姓融合,不分彼此。唐代以後,安姓日漸活躍,名人不斷湧現。唐代有安祿山,為居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縣)的胡人,本康姓,因父死隨母改嫁而姓安,由此,安姓中加入了胡人的血脈。後安祿山叛亂遭鎮壓,安姓分逃於各地。宋元時期,金兵入主中原和蒙古軍隊南下,致使北方再度處於混亂狀態,由此,中原人士大舉南下,安姓族人也多攜家南徙於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明清時期江蘇無錫、金匱多安姓。明初洪武、永樂年間,安姓作為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河南、安徽、浙江等地。清代有閩、粵沿海之地安姓渡海入臺,進而徙於新加坡等國家。今日安姓尤以河北多此姓,約佔全國漢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安徽、河南二省也多安姓,上述三省安姓約佔全國漢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一。安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九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五。 三、歷史名人 安 同:曹魏時遼東胡人,在官明察,長於校練,家法修整,時人贊其有濟世之才。 安 清:字世高。安息國太子。原來他已經繼承了王位,但為了能回到中原來,就將王位讓給他的叔叔,出家為憎,信奉佛教。 精通梵語,唸經修行。於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到中國河南洛陽來宣傳佛教。定居下來後,為了傳教的需要,他又工讀漢語,通曉漢語,譯梵本為漢語,譯《修行道地經》等30餘部,皆屬小乘。 安 民:宋代陝西省長安(今西安一帶)人,著名石匠,當時著名的石碑,皆出其手。其品格高尚、不畏權貴,時頒蔡京所書《元黨籍碑》於各州縣,安民刻碑畢才知蔡京乃當朝奸臣,遂拒刻“安民刻石”四字,拒收百兩酬金,為人稱頌。 安 熙:字敬仲(1269-1311),號墨□,元代藁城(今屬河北省)人,性淡雅,喜垂釣,不屑仕進,家居教授數十年,教人入學以居敬為本,讀書以經術為先。四方來學者多有成就。著有《默庵集》五卷。 安 童:元代前期政治家。蒙古札剌兒氏。木華黎四世孫。忽必烈即帝位,召安童入宿衛,為四怯薛之長。至元二年(1265年)任中書右丞相。安童尊禮漢族士大夫,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積極協助忽必烈推行"漢法"。十二年,忽必烈命安童從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鎮阿力麻裡,防禦叛亂的西北諸王。十三年,那木罕所部宗王昔裡吉等叛變,將那木罕送交朮赤系后王忙哥帖木兒,將安童送交窩闊臺系后王海都。二十一年,被放還,仍為中書右丞相。二十四年,忽必烈重立尚書省,中書省形同虛設,安童因失去忽必烈的寵信,被迫辭職。至元三十年去世。 安 伸:淄川人,明代萬曆年間進士,官至太僕少卿。著有《柱史草》等。 安 盤:明代嘉定州(今屬上海市)人,官至兵科給事中,嘉靖初,以爭大禮廷杖除名。著有《頤山詩話》二卷。 安 傳:明代淄川(今山東省淄博)人,萬曆年間中舉,累遷刑部郎中,出知衛輝府。著有《蛩音集》。 安 昶:清代書法家,江蘇省金匱人,喜臨摹古帖,尤善草書。 安世高:漢代佛教學者。到中國傳播說一切有部阿毗曇學說和禪法的第一位外籍僧人。本名清,原為安息國太子。自幼信奉佛教,當其將即位時,出家修道,而讓位於其叔。他精研阿毗曇,修習禪定。於東漢建和元年(147年)到達洛陽。不久即通曉漢語,翻譯經典。據晉代道安編纂的《眾經目錄》記載,安世高所譯經典共35種,41卷;現存22種,26卷。 安金藏:唐代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人,為太常寺樂工。時太子李旦被人誣告謀反,武后下令查處此事,金藏為洗脫太子罪名,當眾引佩刀自剖其胸,腸出,並言“願剖心以明皇嗣不反”。武后感動,不疑李旦。 安祿山:唐安史之亂的禍首。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雜胡。本名軋(一作阿)犖山(703-757)。母突厥人。安祿山少孤,後隨繼父改姓安,名祿山。 初為邊境互市牙郎。安祿山驍勇機智,熟悉邊地情況,又善逢迎,手段狡詐,初得幽州節度使張守賞識,繼得玄宗寵信,至天寶十載(751年),已身兼平盧(今河北省)、范陽(今北京市)、河東(今山西省)節度使等職,集三鎮(今遼寧西部、河北、山西一帶)軍、政、民、財權於一身。後乘玄宗晚年政治腐敗,禁軍虛弱,全國軍事佈局內輕外重之機,以討權臣楊國忠為名,與史思明於十四載十一月,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同年陷洛陽。次年正月在洛陽稱大燕皇帝,建元聖武。六月陷長安。從此唐半壁江山陷於戰亂之中。至德二載(757年)正月,為其子安慶緒所殺。 安重榮:五代時朔州(今屬山西省)人,初任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後石敬瑭降契丹,自稱兒皇帝,重榮以此為辱,遂起兵聲討石敬瑭,次年因戰敗而身亡。其子安德裕從小被其部下秦習所收養,喜好讀書,博貫文史,精《禮》、《傳》,後於宋開寶初年中進士,官至睦州知州,有文集四十卷。 安大嵬:明代雲夢(今屬湖北省)人,性雅,不慕功名,博學好古,精緯候。 安希範:字小范,號我素,江蘇省無錫人。安國的孫子,安如山的次子,庶出。儘管出生在以富有聞名全國,“鐘鳴鼎食”的家庭裡,但幼年時代卻過的是“弱子委孤相依為命的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飽覽經史,學問大有長進,自認為他岳父的藏書是他日後為人和治學的得力所在。他在19歲那年就考取了秀才。萬曆年間進士,授禮部主事,著人《天全堂集》等。 安維峻:甘肅省秦安人,清光緒年間進士,授編修。中日甲午戰爭期間,上疏痛斥李鴻章挾外洋以自重,投降賣國,中外臣民無不切齒痛恨。因言冒慈椿而被革職。後隱居柏崖,閉門著書。安維峻直言敢諫,曾被慈禧革職,後又啟用,充京師大學堂總教習。著有《四書講義》、《詩文集》。 安鴻勳:清代江蘇省金匱(今常熟)人,官至訓導,善行草書。 安文欽:陝西省綏德人,清末秀才,抗戰時期積極與八路軍合作,建國後,歷任陝西省人民政府委員,第一、二屆全華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被稱為“陝西四老”之一。著有《滿腹牢騷記》等。
安(ā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為黃帝之孫安的後代,以國名為氏。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住在遙遠的西方,曾經自立為“安息國”,成為自行為政的國家,長時間跟中原沒有關連,其子孫以國為姓,稱為安氏。一直到漢朝時,才重歸中原,中國開始有了“安”這個姓氏。 2、出自以國名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國”國名首字為氏。 3、出自他姓或賜姓安氏 ①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下同),北魏時有鮮卑安遲氏改為安姓者。 ② 唐時安祿山由康姓改為安姓。 ③ 明朝時有元人孟格、達色等被賜姓安。 ④ 唐時有回鶻人、奚人,明、清彝族沙罵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數民族中安佳氏、阿爾丹氏、德力根氏、安帳氏等眾多別姓改為安姓者。 得姓始祖:安清。黃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遠古時被封於西戎,後建立安息國(古安息國,在中原的西方,距離長安一萬多里,漢書稱其為西域大國)。漢武帝時,派使者到安息國,始有往來。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國太子清,字世高,其父駕崩後,不願繼承國王,欲削髮為僧,於是主動讓位於叔父,出家到河南洛陽,專門從事佛經翻譯,在以後的二十年中,共譯佛典九十五部、一一五卷,為中國早期佛學做出巨大貢獻。時與太子清一同入漢者皆以國(安息國)名為氏,稱為安姓,後世安姓奉安清為安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安息國的安姓自入居中原後,分居於河南洛陽、甘肅民勤和武威、湖南漵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肅、湖南二省安姓繁衍迅速,後安姓發展史上三大郡望:涼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北方戰亂頻繁,烽煙四起,中原士族大舉南遷,安姓也不外其列。由於湖南所處地理位置屬較安定地帶,故南遷安姓,多出甘肅支脈。此期,北方安姓雖籠罩於戰火的陰影中,卻也有發展。三國曹魏有安同,遼東人,太武帝時進爵高陽公,曾以高官佐輔曹家王室,晚年又大興寺塔,其族大支多,甚為興旺。北魏時有鮮卑安遲氏改姓安,居於河南洛陽,後漸與漢族安姓融合,不分彼此。唐代以後,安姓日漸活躍,名人不斷湧現。唐代有安祿山,為居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縣)的胡人,本康姓,因父死隨母改嫁而姓安,由此,安姓中加入了胡人的血脈。後安祿山叛亂遭鎮壓,安姓分逃於各地。宋元時期,金兵入主中原和蒙古軍隊南下,致使北方再度處於混亂狀態,由此,中原人士大舉南下,安姓族人也多攜家南徙於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明清時期江蘇無錫、金匱多安姓。明初洪武、永樂年間,安姓作為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河南、安徽、浙江等地。清代有閩、粵沿海之地安姓渡海入臺,進而徙於新加坡等國家。今日安姓尤以河北多此姓,約佔全國漢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安徽、河南二省也多安姓,上述三省安姓約佔全國漢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一。安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九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五。 三、歷史名人 安 同:曹魏時遼東胡人,在官明察,長於校練,家法修整,時人贊其有濟世之才。 安 清:字世高。安息國太子。原來他已經繼承了王位,但為了能回到中原來,就將王位讓給他的叔叔,出家為憎,信奉佛教。 精通梵語,唸經修行。於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到中國河南洛陽來宣傳佛教。定居下來後,為了傳教的需要,他又工讀漢語,通曉漢語,譯梵本為漢語,譯《修行道地經》等30餘部,皆屬小乘。 安 民:宋代陝西省長安(今西安一帶)人,著名石匠,當時著名的石碑,皆出其手。其品格高尚、不畏權貴,時頒蔡京所書《元黨籍碑》於各州縣,安民刻碑畢才知蔡京乃當朝奸臣,遂拒刻“安民刻石”四字,拒收百兩酬金,為人稱頌。 安 熙:字敬仲(1269-1311),號墨□,元代藁城(今屬河北省)人,性淡雅,喜垂釣,不屑仕進,家居教授數十年,教人入學以居敬為本,讀書以經術為先。四方來學者多有成就。著有《默庵集》五卷。 安 童:元代前期政治家。蒙古札剌兒氏。木華黎四世孫。忽必烈即帝位,召安童入宿衛,為四怯薛之長。至元二年(1265年)任中書右丞相。安童尊禮漢族士大夫,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積極協助忽必烈推行"漢法"。十二年,忽必烈命安童從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鎮阿力麻裡,防禦叛亂的西北諸王。十三年,那木罕所部宗王昔裡吉等叛變,將那木罕送交朮赤系后王忙哥帖木兒,將安童送交窩闊臺系后王海都。二十一年,被放還,仍為中書右丞相。二十四年,忽必烈重立尚書省,中書省形同虛設,安童因失去忽必烈的寵信,被迫辭職。至元三十年去世。 安 伸:淄川人,明代萬曆年間進士,官至太僕少卿。著有《柱史草》等。 安 盤:明代嘉定州(今屬上海市)人,官至兵科給事中,嘉靖初,以爭大禮廷杖除名。著有《頤山詩話》二卷。 安 傳:明代淄川(今山東省淄博)人,萬曆年間中舉,累遷刑部郎中,出知衛輝府。著有《蛩音集》。 安 昶:清代書法家,江蘇省金匱人,喜臨摹古帖,尤善草書。 安世高:漢代佛教學者。到中國傳播說一切有部阿毗曇學說和禪法的第一位外籍僧人。本名清,原為安息國太子。自幼信奉佛教,當其將即位時,出家修道,而讓位於其叔。他精研阿毗曇,修習禪定。於東漢建和元年(147年)到達洛陽。不久即通曉漢語,翻譯經典。據晉代道安編纂的《眾經目錄》記載,安世高所譯經典共35種,41卷;現存22種,26卷。 安金藏:唐代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人,為太常寺樂工。時太子李旦被人誣告謀反,武后下令查處此事,金藏為洗脫太子罪名,當眾引佩刀自剖其胸,腸出,並言“願剖心以明皇嗣不反”。武后感動,不疑李旦。 安祿山:唐安史之亂的禍首。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雜胡。本名軋(一作阿)犖山(703-757)。母突厥人。安祿山少孤,後隨繼父改姓安,名祿山。 初為邊境互市牙郎。安祿山驍勇機智,熟悉邊地情況,又善逢迎,手段狡詐,初得幽州節度使張守賞識,繼得玄宗寵信,至天寶十載(751年),已身兼平盧(今河北省)、范陽(今北京市)、河東(今山西省)節度使等職,集三鎮(今遼寧西部、河北、山西一帶)軍、政、民、財權於一身。後乘玄宗晚年政治腐敗,禁軍虛弱,全國軍事佈局內輕外重之機,以討權臣楊國忠為名,與史思明於十四載十一月,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同年陷洛陽。次年正月在洛陽稱大燕皇帝,建元聖武。六月陷長安。從此唐半壁江山陷於戰亂之中。至德二載(757年)正月,為其子安慶緒所殺。 安重榮:五代時朔州(今屬山西省)人,初任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後石敬瑭降契丹,自稱兒皇帝,重榮以此為辱,遂起兵聲討石敬瑭,次年因戰敗而身亡。其子安德裕從小被其部下秦習所收養,喜好讀書,博貫文史,精《禮》、《傳》,後於宋開寶初年中進士,官至睦州知州,有文集四十卷。 安大嵬:明代雲夢(今屬湖北省)人,性雅,不慕功名,博學好古,精緯候。 安希範:字小范,號我素,江蘇省無錫人。安國的孫子,安如山的次子,庶出。儘管出生在以富有聞名全國,“鐘鳴鼎食”的家庭裡,但幼年時代卻過的是“弱子委孤相依為命的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飽覽經史,學問大有長進,自認為他岳父的藏書是他日後為人和治學的得力所在。他在19歲那年就考取了秀才。萬曆年間進士,授禮部主事,著人《天全堂集》等。 安維峻:甘肅省秦安人,清光緒年間進士,授編修。中日甲午戰爭期間,上疏痛斥李鴻章挾外洋以自重,投降賣國,中外臣民無不切齒痛恨。因言冒慈椿而被革職。後隱居柏崖,閉門著書。安維峻直言敢諫,曾被慈禧革職,後又啟用,充京師大學堂總教習。著有《四書講義》、《詩文集》。 安鴻勳:清代江蘇省金匱(今常熟)人,官至訓導,善行草書。 安文欽:陝西省綏德人,清末秀才,抗戰時期積極與八路軍合作,建國後,歷任陝西省人民政府委員,第一、二屆全華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被稱為“陝西四老”之一。著有《滿腹牢騷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