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奕心語xinyixinyu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

    一、情緒問題是親子關係中最大的問題。

    我們處於各種關係中,親子關係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關係之一。有關係就會有衝突,而有衝突就會有情緒。有情緒不是一個問題,比如,讓我們的界限受到侵犯的時候,我們就會生氣,會不滿,這是人之常情,問題是我們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有些人容易被情緒所左右,因此常常會情緒失控,說出一些傷人的話(比如,辱罵、指責孩子),或做一些事後令自己後悔的事(比如,砸東西、打孩子)。有些人傾向於壓抑自己的情緒,表面上看起來很隨和,好脾氣,但是壓抑久了,容易來一次大爆發,或者影響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情緒問題似乎是很多父母在親子關係遇到的最大的問題。當遇到壓力時,我們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更不用說去幫助有情緒的孩子了。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在於,很多父母在情緒發展方面是不成熟的。

    1. 缺乏對情緒的清晰認知。

    首先,我們不瞭解自己真實的感受。

    小時候,我們在情感的表達方面,是非常天真的,我們不怕展示脆弱的一面,不會掩飾自己,不用防衛。我們會真實地表達恐懼、傷心、無助、失望、沮喪等脆弱的情感。

    然而,我們的某些情感的表達總是不被得到允許和認可(比如恐懼、難過和無助,因為那通常被視為軟弱的表現,尤其是對男孩),我們於是學會了去壓抑或否認這些情感,學會了必要的防衛和角色。否則就會被視為有問題、無能、或愚笨。或者,以單一的方式,如和指責混雜在一起的憤怒,去表現出來。比如,明明是害怕去山洞探險,卻說沒意思;因為被拒絕,感到失望和難過,表現出來的卻是憤怒,或者假裝無所謂。

    於是,我們漸漸和自己的真實感受失去了連線,即我們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感受是什麼,即使給了我們表達自己感受的權利時,可悲的是,我們卻已經失去了這個能力。我們對於感覺的認知是混沌的,不清晰的。所有讓我們不舒服的感覺,只會讓我們感到莫名的煩惱和焦慮,然後以憤怒的情緒表達出來。因為憤怒很容易表現出來,讓我們覺得有力量,有掌控力,雖然,深藏在憤怒反應背後的真實情緒其實是脆弱和無助。

    比如,當我們看到孩子光著腳在地板上走,而感到擔心;當我們看到孩子成績不佳,而感到失望;當我們試了很多方法,卻依然無法改掉孩子吃手指的習慣,而感到無助;當我們看到孩子翻過高高的欄杆,跳到車來車往的馬路上,而感到恐懼時,我們只會用一種情緒--憤怒來表達。另一方面,我們不瞭解引發情緒的真正原因。

    我們常常以為是外在的一些因素,造成了我們的情緒。比如,孩子不聽話、不肯吃蔬菜、作業拖拉,等等。而其實,讓我們有這些生氣、擔心、焦慮情緒的真正原因,是由我們內在的東西決定的,即我們的期望、觀點和心理需要。

    因為我們對情緒的認知是不足的,所以,當孩子被情緒困擾的時候,我們同樣地缺乏洞察能力,無法瞭解孩子的內心到底發生了什麼,不知道他在某個情形下,真實的感受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所以,我們往往被表面的現象所困擾(打人、摔東西、要買玩具、不肯上幼兒園),企圖透過懲罰、講道理、指責、改變環境,簡單直接地解決問題。

    2. 情緒被羞恥感所束縛。

    通常,在我們幼小的時候,我們的情緒常常得不到父母的傾聽和接納,當我們表現情緒化的時候,他們就會用各種方法(否定、指責、威脅、講道理、轉移注意力等等),去壓抑孩子的情緒釋放,“這算不了什麼!”“這不值得你難過!”“勇敢點!你膽子太小了!”“來看看爸爸給你買了什麼!”“樂樂上次把膝蓋都摔破了,他都沒哭!”“這事你應該去告訴老師呀!”“回你的房間哭去!”“小孩子多吃糖會蛀牙,還會讓你長胖!”因此,我們的情緒的發展是不成熟的,情緒的表達往往和羞恥感捆綁在一起,每當我們表達憤怒,或者脆弱的情感(害怕、擔心、無助等)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羞恥。我們討厭“情緒化”這個特質,在生活中,我們會刻意壓抑這一特質,或者,每次發完脾氣之後,就會覺得自責,或者自我厭惡。

    因此,我們的羞恥感很容易被孩子的情緒所觸發,當孩子表現情緒化的時候,就勾起了我們兒時的痛苦,我們就會感覺憤怒、心煩意亂,或沮喪,就會急於去制止或壓抑孩子情緒的釋放。這就是情緒的共生。

    3. 在情緒的處理上,界限不清。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起責任。然而事實上,當孩子難過、生氣、沮喪的時候,就我們很容易被他們的情緒所感染,我們認為,我們有責任讓孩子開心起來,換句話說,我們需要為孩子的情緒負責任。我們會心煩意亂,使出渾身解數,試圖去阻止孩子釋放情緒。“你不高興,我怎麼能高興?如果一切努力都不奏效,我們就會感到無助、沮喪或憤怒,反過來要讓孩子為我們的情緒承擔責任。“因為你不高興,所以害得我也不高興!”結果給他增加了更多的壓力。

    在處理我們自己的情緒方面,很多父母會推卸責任。透過一些不當的行為和語言,把自己的情緒包袱扔給別人,孩子很容易就成了那個替罪羊。我們還理直氣壯的說:“都是你惹的!我不高興,你也別想高興!”

    二、 父母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

    1. 培養覺察能力。

    如果我們拿“生氣”這種情緒來舉例,情緒的發展有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無知無覺

    發完脾氣了以後,也不知道自己剛才在生氣。

    第二階段:後知後覺

    發完了脾氣以後,才知道剛才自己很生氣。

    第三階段:當知當覺

    當下知道自己在生氣,但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憤怒的言行。第四階段:先知先覺

    在情緒起來的那一刻就能有所覺察,然後積極地處理它,從而避免對他人的傷害。

    因此,情緒發展是否成熟, “覺”是一個重要標誌。

    透過練習,覺察能力是可以培養的。比如,當憤怒情緒來的時候,我們可以:

    ◆ 暫時停止傷害性的語言(指責、抱怨、謾罵等)和行為(打人、摔東西、用力摔門等),◆ 暫時停止頭腦中那些讓你憤怒的思維(“他總是和我作對!”“他總是自以為是!”“他只會給我惹麻煩!”),

    ◆ 閉上眼睛,深呼吸,不要有任何地牴觸,靜靜地感受你的身體對情緒做出的反應,“我的心跳加速嗎?肌肉發緊嗎?呼吸很快嗎?”

    ◆ 如果可以,離開當時那個觸發你憤怒情緒的人或場景。“媽媽現在很生氣,沒有辦法幫助你,不過媽媽的情緒和你沒有關係,我需要到另外一個房間呆幾分鐘,處理一下自己的情緒”

    有過幾次的練習後,當憤怒情緒再一次光臨的時候,你就能很快地覺察到。

    2. 學會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

    許多人認為,我們的情緒是外在的世界造成的,如果要改變我們的情緒,必須改變他人或他物。“是你讓我生氣了,所以你必須改變!”,“是孩子的無理取鬧惹怒了我!”,“你只有這麼做,我才能高興!”,“他罵我是笨蛋,我當然會生氣!”

    其實,雖然我們的情緒和外在的客觀經驗有關,但其實,情緒的產生和責任都在於自己,因為所有的情緒都是出於你自己的期望(對自己、對他人、對情境)、自己的觀點/看法、自己內心的需要。

    案例1:孩子要大人陪他玩。媽媽可能覺得很煩惱,因為她此刻需要的是休息,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放鬆身心,但是,她的觀點告訴她,作為媽媽,她應該滿足孩子的需要,去陪伴孩子。但是,奶奶可能覺得很開心,因為她需要被人需要,需要透過指導孩子游戲,體現自己的價值。(需要不同)

    案例2:孩子被老師罵成是笨蛋。如果孩子本身就缺乏信心,深信自己就是一個笨蛋,而且他深深厭惡自己的這個特質,那麼,老師的話正好觸痛了他,孩子會非常生氣,或者難過;但是,如果孩子很自信,堅信自己聰明又能幹,那麼,孩子會不以為然,把老師的指責當成他錯誤地釋放情緒的一種方式,因此既不會生氣,也不會難過。(觀念的不同)

    案例3:孩子下棋輸了,找茬發脾氣。如果你認為孩子是無理取鬧,專門找你的麻煩,那麼你可能會覺得非常憤怒。如果你認為,孩子需要釋放沮喪的情緒,因為孩子信任你,所以希望從你那裡得到幫助,那麼,你就會很平靜,甚至竊喜。(觀念的不同)

    案例4:看到客廳的地板上堆了一地的玩具,而你提醒了幾次,孩子還置若罔

    聞,專心地看他的動畫片。如果你內心期待,孩子每次都能認真聽你講話,

    並且馬上採取行動,那麼你可能會非常生氣,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期待,你

    可能就很平靜。(期待的不同)

    案例5:拿到90分的卷子。一個孩子高興,因為他期望自己能及格,父母也是如此,因此他心裡想:“這個成績太好了!”另一個孩子悲傷,因為他期望自己能拿滿分,因此他心裡想:“這個成績太差了!”(期待的不同)

    所以,同樣的事情,因為人們的期待/願望不同,對此的觀點/看法不同,內在的需要不同,會引起完全不同的情緒。

    這意味著,當不良情緒發生的時候,我們無須去改變他人或他物,無須要求別人為我們的情緒承擔責任,情緒只是提醒我們,要我們去關注自己的內在,去審視自己的期望是否合理、觀點是否正確,並透過自己的努力,或者與對方的直接溝通,來盡力滿足自己的需要。

    比如,孩子下棋輸了,找茬發脾氣。我們好言相勸都不管用,終於忍不住怒火中燒。這時,我們需要反省一下,在這件事情上,自己的期望(孩子遇到挫折能妥善處理自己失望的情緒,不衝別人發脾氣)和觀點(孩子不可以發脾氣,如果允許孩子發脾氣,就會養成亂髮脾氣的壞習慣)。這時,我們會發現,對於5歲的孩子,這個期望太高了,而我們的觀點也站不住腳。

    再比如,我們累了一天,回家想看一會兒電視休息一下,孩子過來纏著要你幫他做這個、做那個,還搶你的遙控器換臺,你不同意,他就大哭,結果你也火了。這時,你可以關注一下自己的願望(獨處10分鐘)和需要(休息、放鬆),透過與孩子溝通(“媽媽陪你玩10分鐘,然後媽媽需要安靜地休息10分鐘,可以嗎?”或者,“媽媽需要休息10分鐘,然後再來陪你玩,你可以等我嗎?”),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同時兼顧對方的需要。

    3. 及時與孩子溝通,把傷害降到最低。

    當我們被憤怒情緒困擾的時候,難免會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說出一些傷人的話,孩子不會認為這是父母的問題,他們通常會把這些歸咎到自己的責任,認為自己有問題、一無是處,如果這些事後不予處理,就會對孩子造成永久的心理傷害。

    所以,當雙方平靜下來之後,你可以:

    ◆ 真誠地向孩子道歉。

    當你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和語言已經對孩子造成傷害的時候,就應該正式向孩子道歉,而不是透過非正式的方式,比如,事後對他特別好,送他禮物等。

    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不會失去孩子對你的信任和尊重,相反,因為你勇於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孩子會更加尊重和信任你。

    比如,“每次因為你的失誤,我不得不做更多家務的時候,比如看到你不小心把飯菜弄撒,把洗腳水打翻的時候,媽媽就會控制不住地衝你發脾氣,媽媽向你道歉。因為小孩子在學習做事情,失誤總是難免的,媽媽不應該批評你,更不應該罵你。”

    ◆ 分析自己。

    每一次衝突,都可以看作是一個良好的契機,透過分析當時你真實的情緒,以及情緒背後你的期望(願望)、觀點(看法)和需要,可以幫助你和孩子更加深入地瞭解自己和對方,培養對於內在世界的洞察力,建立對於內在世界的秩序感。

    比如,“我今天大掃除,特別累,很想好好休息一下,看到孩子把洗腳水打翻,想到還要擦地板收拾,我覺得特別煩惱。我希望孩子能像大人一樣,做事情沒有任何失誤,我現在知道,這個期望根本不合理,小孩子正在學習做事,失誤是難免的,小孩子正是透過不斷地失誤,才慢慢學會各種本領的。所以,孩子沒有做錯,是我的期望太高了。”

    ◆ 分析孩子。

    當孩子的情緒平穩後,你可以帶著好奇和關愛,而不是評判和指責,和孩子聊聊,努力去理解他的真實感受(比如,失去心愛玩具的難過心情、對新環境的恐懼、對自己的失望、對疾病的擔心、遇到困難時的無助感)、他的期待(得到玩具、現在就吃蛋糕、不上幼兒園、媽媽能陪自己玩、老師能表揚自己)、他的觀點(吃了蛋糕不會影響吃飯、媽媽不喜歡我、幼兒園沒意思),以及他的需要(自由、自主、玩耍、尊重、陪伴、接納等)。

    3. 尋求幫助。

    如果你發現,每次你陪孩子寫作業,看到他馬虎、不專心、磨蹭,就會忍不住發火,那麼,你該怎麼做呢?是硬著頭皮,強壓怒火,繼續耐心地輔導孩子嗎?

    如果你在拖地板,累的腰痠背痛,地板上是一堆玩具,老公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你是繼續拖地板,同時嘴裡不停地指責、抱怨嗎?

    當然不是! 當你狀態不佳,被負面情緒困擾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照顧好自己。這時候最好的方法,是找孩子的爸爸來陪他寫作業,或者暫且把拖把扔一邊,或者找個鐘點工。你呢,可以聽聽音樂、做個按摩,練練瑜珈,或者找個人聊聊,給自己一些空間和時間,充分地思考和感受,瞭解自己的感受、需要和期望,慢慢走入自己的內在世界,和自己有更好的連線。透過這種方式,調整自己的情緒,重新獲得面對挑戰的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引用古詩文或名言警句寫一寫勉勵自己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