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心傲
-
2 # 第一職場網
一定要做好職業規劃,真的太重要了!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有一年,一群意氣風發的天之驕子從哈佛畢業了,他們將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們的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相差無幾。在臨出校門前,哈佛對他們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
結果是這樣的:27%的人,沒有目標; 60%的人,目標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 3%的人,有清晰而長遠的目標。以後的25年,他們穿越玉米地。
25年後,哈佛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
結果又是這樣的:
3%的人,25年間他們朝著一個方向不懈努力,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10%的人,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地實現,成為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 60%的人,他們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麼特別成績,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 剩下27%的人,他們的生活沒有目標,過得很不如意,並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抱怨這個“不肯給他們機會”的世界。其實,他們之間的差別僅僅在於:25年前,他們中的一些人知道為什麼要穿越玉米地,而另一些人則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不知道故事的真假,我想說是,職業規劃對於職場發展、人生髮展,真的太重要了。為什麼會有35歲迷茫不知所措的中年危機,為什麼會有年復一年原地踏步的“黃牛”,為什麼會有突然被辭選擇輕生的高管,職場如此殘酷,為什麼有的人卻活出了活力與色彩?
楊毅老師,作為一名擁有7年諮詢經驗、接手過數千諮詢案例的職業規劃師,他想用自己的諮詢經驗來告訴大家,職業規劃到底要規劃些什麼,都要解決哪些問題。
所謂職業規劃,就是對影響職業發展的所有因素進行深入分析,並結合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並且在此基礎上制定合理的實施計劃,逐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確保讓未來的職場之路越走越順利。用最容易理解的話來說,可以用下面這個公式來表達:
職業規劃=方向選擇+實施計劃那麼,影響職業發展的所有因素包括哪些呢?我們可以用一張圖來表達:其中,方向選擇要考慮5個因素:自身優勢、性格特質、興趣傾向、職業理念、知識技能。
也就要說,要選擇一個精準的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要考慮這5個影響因素。單純考慮某一個因素,最終的結果都會出現極大的偏差。
實施計劃則由4個部分構成:行業定位、企業匹配、路徑設計、向上管理。所以,上面的公式又可以這樣來表達:
1、定優勢: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優勢,但遺憾的是97%的人一輩子都在糊里糊塗過日子,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到底在哪裡。而職業規劃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深入挖掘客戶自身存在的獨特優勢,確立核心競爭力。
2、定職位:在優勢確定的情況下,如何選擇與自身優勢高度吻合的職位?(注意:這裡所說的是具體的職位,而不是籠統的大方向。)如何從產業鏈的角度分析其是屬於核心職位還是邊緣職位,以避免誤選?要知道,職位選擇不當往往是造成很多人在職場上不斷走彎路的罪魁禍首!
3、定行業:職位確定之後,如何選擇更有競爭力的行業?即使是相同的職位,在不同的行業裡,發展的前景也是有極大差異的。比如同是市場類崗位,為什麼選擇快消行業要比工業品行業更有前景?其中究竟有何差異?這其中有很大的門道。行業選擇不當,也是普遍的現象,但很多人對此問題卻沒有足夠的重視。
4、定公司:到底是選擇外企,還是國企?是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應該怎樣選擇,才能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更有利?在求職時,如何識別這家公司及其所提供的職位是適合自己的選擇?公司選擇不當,會讓你在即將走出彎路之前再次跳入火坑,以前所有的努力都功虧一簣!
-
3 # 職場三哥
工作經驗技能閱歷不是一下子就能,但是和人相處的溝通交流的方式和技巧,可以立馬上手,開始實操。因為,在職場裡,我們無時不刻在和領導同事一起工作。從你踏進公司大門的一刻就開始了你的溝通,開始培養提高你的情商。
一,熱情真誠的問候,往往是最容易快速拉近和同事之間的親切關係作為職場新人,如果因為你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或來自性格里不合群,不願意和別人主動交往。你可能認為只要工作幹好,又沒有得罪誰,就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你。
很快,同事會疏遠你,甚至排擠你,必然會影響到工作的協調配合。當你面對糟糕的人際關係時,或許還在一臉茫然:我沒有得罪他們啊!
請你試著帶著年輕人的青春和活力,熱情主動和領導同事打招呼問候:您還,工作還忙吧!請多多指教!不好意思,我新來的,還不知道如何稱呼您?您今天看著氣色真好!……
你的樂觀積極有勇氣的態度,一定會得到友好的迴應,慢慢你就會初步建設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氛圍,
二,掌握四條溝通的技巧。作為職場新人,正在熟悉業務,摸索專業的實操技能,無論是遇到問題,還是和領導同事探討交流時,要注意這四個方面:【1】學會傾聽。儘量讓對方說話,試著多瞭解別人的想法,接收他的資訊,獲得可能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或答案。你耐心誠懇的聽取對方的發言,有不同意見時不冒然打斷他的談話,這是一種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做人態度。
【2】善於強調個對方的共同目標和想法。就是說在對一個問題有不同意見,發生爭論時,先把異議放一邊,把共識先明確下來,目的一致。然後,表明大家只是各自的方法和思路不同,坦誠交換看法,一起嘗試找到最佳方案來解決問題。
【3】經常告訴自己:“如果我處在他的情況,該怎麼辦”,這就是換位思考。也就是能夠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所以,當你真誠表現出彼此的觀念和看法都很重要的時候,就會獲得對方的理解和尊重。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通常會高估自己,往往當你換位思考的同時也更能看清自我。
【4】善於巧妙表達對方的錯誤,委婉的提出批評。學會在批評之前,先肯定對方的優點和可取之處。多用”如果……就會更好!”。切忌當面指責對方的缺點和不足,甚至相互爭執,畢竟 作為職場新人,你的閱歷和資歷淺,工作經驗和歷練都不夠火候。不能任性魯莽。
三,注意保持有正常的同事關係。不加入小圈子,不拉幫結夥同學圈,老鄉圈,新人圈等小團伙。作為職場新人,坦誠大方和每一位同事友好相處,做好人情往來的禮節,互相尊重,工作配合就是最好的狀態。不要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拉你入夥,造成被動的工作局面。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人際關係糾紛裡。
最後的話:
-
4 # 薇安說
1、你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搞定事情
在職場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搞定事情的能力。你可以有100種理由說,這件事我不懂,這個業務我從沒接觸過。但是公司請你來,就是你要把事情幹好。
很多年前,老闆讓我核算一個業務模式,我做了幾次他都不滿意。我哭喪著臉說我從沒有做個這種核算。老闆急了,他在電話那頭衝我大叫,不會你就去想辦法。
我之後找到業務經理和財務經理,在他們的幫助下完成了老闆的要求。
完成不了任務,永遠沒有藉口。
2、所有成功的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艱辛
成功的人很少會提起自己苦逼的奮鬥史。但事實上,我從沒見過一個隨隨便便成功的例子。
我的一位前同事,現在是年薪千萬的副Quattroporte。曾經由於連續加班出差,在辦公室累到暈倒。
我的一位客戶朋友,一個人在北京打拼事業,老公和兩個幼女留在廣州。作為企業高管的她,常常忙碌到一個月都不能回去一次。
不努力就想成功,不付出代價就想發達,這絕對是天方夜譚。
很多人說沒有方向光努力沒有用。我認為這句話說反了。努力是一種習慣,只有習慣了努力,才有可能找到方向。躺在床上煲電視劇是找不到方向的。
3、工作挑戰越大,你就越有價值
通常工作5年後,人和人的差距就會拉大。
有些人選擇一些輕鬆的工作,比如行政,秘書。有些人選擇一些挑戰很大的工作,比如銷售和市場。不同的工作在剛開始起步時,工資幾乎相差無幾。但是隨著經驗的增加,差距會越來越明顯。
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做多少年工資都沒有太大變化。而有些工作,經驗越豐富個人就越值錢。比如專業人士,財務,律師,人力資源以及市場營銷等等。
判斷自己的價值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看看自己能為公司帶來多少收益。越能為企業賺錢的人,就越值錢。
想要讓自己有更大的發展,就要敢於迎難而上。
4、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這是真理。
我的一位前下屬,在離開公司後創立了自己的公司。他告訴我,去年完成了C 輪融資,公司估值8個億。要知道他創立公司才短短6年的時間。他不止一次對我說,自己走了大運,抓住了電商這個風口。
如何能夠看到趨勢呢?一方面用開放謙卑的心態去看待新事物,一方面要不斷加強學習成長。並且當機會來臨時,有破釜沉舟敢於從頭開始的魄力。
你可能認為說得很空,但事實就是如此。
5、在舒適圈呆久了,你就再也跳不出來
每一個職位都有一定的侷限性。通常做了一段時間後,工作就成了重複性勞作,可學習的空間變的十分有限。那些說自己有10年工作經驗的,也許真正的工作經驗只有2年。因為其餘8年都是在重複。
大多數人都不會主動選擇變動,做這樣不用動腦筋的工作,駕輕就熟又舒服。為什麼要改變?
我有些下屬,在同一崗位做了10多年。他們從沒有考慮過變動。每一年的業績評估都讓主管很為難,well,他是個好人,做事也比較認真,但是也就是這樣了。
低能力的忠誠在公司眼中並不值錢。這就是現實。
如何判斷是不是舒適圈?
當一份工作做了幾年後,不用動腦就知道怎麼做,身邊的同事客戶都和親人一樣熟悉,這個時候就要警惕,你有可能進入舒適圈了。
我在上一家企業做了9年。雖然時間很長,但是我從事了4個不同的崗位。從銷售到市場,每一個職位都是我主動要求調崗的。
我總是推動自己不斷學習,迎接新的挑戰。透過各個崗位的歷練,我得以擁有多角度的視覺和豐富的職場經驗。
想發展就要自我驅動,勇於跳出舒適圈。這是一種不斷挑戰自我的勇氣和能力。
回覆列表
說實話,對於職場新人來說,要學習的真的很多,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一條是:找到自己的方向。
我之前在策劃公司的時候,就是從最簡單的檔案整理做起,積累了兩年,才做到策劃職位,並且有了後續的一系列成就。
我經常看到很多新人說自己迷茫,賺不到錢,其實我想說的一直都是,不要太心急,不要先考慮賺多少錢,先去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了,自然能迎來屬於你的爆發。
別害怕迷茫,迷茫說明你在往前走很早之前我就聽到過一句話:迷茫是對的,這說明你正在積極跳出舒適區,向上發展。
所以,對於剛入職場的人來說,工作一段時間就會陷入迷茫,這是很正常的,所以當你困惑或者找不到方向的時候,千萬不要感覺很受挫,這說明你在積極尋求突破。
為什麼職場裡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方向你如果讓貝多芬去畫畫,那估計他一生也不會有什麼成就,如果讓梵高去拉小提琴,恐怕結果也是如此。
有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努力不夠,而是方向搞錯了,一直在做無用功。所以進入職場,你首先要做的是審視一下自己,瞭解自己擅長做什麼,喜歡做什麼,短板在哪裡,優勢在哪裡。這樣你才能在正確的位置上,發揮最大的價值。
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怎麼辦可能很多人也會說,我剛工作,不清晰自己適合做什麼,第一份工作就是簡單嘗試,這也沒有關係。
畢竟對於很多職場新人來說,他們的見識、經驗,對世界的接觸和認識都遠遠不夠,這些導致他們也並不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找不到自己的方向。這時候,不妨用一下“抽籤思維”。
這是孫正義的前任秘書提到的思維,簡單說就是,抽籤的時候,如果不知道能不能抽到上上籤,那就不妨多出抽幾次,只要箱子裡有上上籤,抽得多了,終究會抽到。
用在找方向上也是一樣,你不清楚自己適合什麼的時候,不妨先做起來,多去接觸社會,瞭解不同的職業、崗位,去不斷髮現自己適合做什麼,興趣在哪裡,找到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