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振雄雜談

    培養孩子擁有正確的金錢觀,應該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怎麼看待金錢,怎麼花錢,怎麼省錢,怎麼賺錢跟父母的影響教育都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

    錢是什麼,這是我們要跟小孩上的第一課。但是對於小孩我們卻不用經濟學的角度去解釋,對於剛剛接觸錢的孩子來說,太抽象難懂了。

    基本上小孩接觸錢都是從家裡長輩給的壓歲錢和紅包利是開始的。那我們就要從利是錢開始教育小孩的金錢觀。我們就要告訴小孩,錢可以買很多東西,但是這些錢都是長輩給你的,它只是代表一個美好的祝願,就是希望你健康快樂成長。爸爸媽媽也要給其他的小朋友利是,這叫禮尚往來,所以小孩收穫的是祝福,爸爸媽媽要把紅包裡面的錢收起來,用作它用或者存起來他日再用。

    孩子一定會奇怪錢怎麼了,可以買很多東西。這個時候,我們要告訴小孩,錢很重要。但是更要告訴他的就是,錢是要透過勞動換來的,而且是透過正當的工作換來的,也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特別是要透過一些正反兩面案例,讓小孩知道,正當途徑掙錢光榮,受人尊敬,非法途徑拿錢可恥,是要違法犯罪下監獄的,從小就要播下守法賺錢的種子,他日不為錢悔恨終生。

    然後就是,錢怎麼花。小孩慢慢長大,也會花錢了。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要注意教會小孩花錢的一些基本常識。生活必需品,該花就花,能省就省。一次性支出要會做決策花,經常性開支會想辦法節約。切忌因為家裡有,就隨隨便便拿去花。小孩年紀輕輕就大手大腳花錢呢,基本上都是紈絝子弟一個,成不了氣候,還很有可能揮霍一空。

    但是,又不能把小孩培養成一個鐵公雞。太摳門了,出門在外朋友沒幾個。所以,我經常教育家裡的小孩,錢雖然好,但不能貪別人的,不能貪不義之財,也不能做守財奴。錢要為我所用,有時候會請同學朋友聚聚看看電影,力所能及要對有困難的同學朋友伸出援助,多少都好也是一份心意。不能為了幾分錢,不顧情誼情義甚至親情,那是受人唾棄,實在不值。

    最後說說,錢怎麼賺。這個問題大了,守法是前提。如果是打份工或者做個公務員,不用你考慮賺錢,好好上班就是了,勤儉持家。如果自個創業,那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勤勞致富。我不是經濟師,但是可以告訴大家,創意很重要,人脈很重要,心態很重要,誠信很重要,勤快很重要。如果這些都能量滿滿,我可以考慮跟他借錢了。

    補充一點就是,有錢了不要忘記了這個社會,要懂得感恩回饋。香港老牌影視明星周潤發就是好樣子,他捐了56億,還有蓋茨等等……

  • 2 # 自律的書生

    這個問題問的真好。

    我是老師,我來回答。

    最近一段時間,經常看見一些新聞,講的都是孩子用父母的手機玩遊戲,結果不小心花了幾千幾萬。

    父母會感覺很驚訝,一個這麼小的孩子,怎麼能突然花這麼多錢呢?

    很多本就不賦予的家庭,可能一個疏忽就會被孩子陷入巨大的困境中。

    難道孩子不知道錢是多麼難賺嗎?

    我的回答是:孩子真不知道錢的難賺。

    孩子還小,很多東西心智上都很不成熟,看待事物的層面都是以自己好奇的角度來觀察。

    根據這個例子,我們來分析,5萬人民幣,遊戲道具,哪個價值更高。

    當然我們成年人看來,5萬肯定是個大金額,但是小孩子的眼中卻不是如此,小孩子從來沒上過班,從來沒有用自己的勞動付出來獲得過一分錢,所以他們不知道錢的來源有多不容易,反而他知道贏一把遊戲有多難,他一直輸一直輸,這個時候,給他一個遊戲道具,讓他一直贏一直贏,他當然會覺得這個遊戲道具好神奇啊。

    即便媽媽再三說,不要亂花錢,但孩子哪知道5萬塊到底是多是少,是能買一套房子呢,還是能買一根棒棒糖。

    小孩子的心裡其實根本沒想那麼多。

    所以5萬塊和遊戲道具,當然他選擇遊戲道具啦。

    所以對於孩子亂消費,我想說孩子自己也很委屈,因為他不知道嗎。怪只能怪父母沒有及時的正確引導。

    教小孩子正確的金錢觀,要趁早。

    現在很多小孩子都早熟,其實很小他們就知道錢可以買到很多東西。

    但是他們只知道錢能買東西,但不知道錢從哪裡來。

    所以這個時候對孩子的金錢觀教育一定要從錢從哪裡來,怎麼去獲得錢這些方面著手。

    我舉個例子。

    小孩子想買玩具車,父母不想買,小孩就開始賴,哭鬧著死活不走。

    這個時候,小孩子的心理很簡單,他就覺得,父母掏錢買了就行了嘛,為什麼不買呢。

    這個時候父母別急,要耐心的和孩子講,回家幫媽媽乾點活,我就把錢給你,你來買,好不好?

    孩子一般會同意。

    回到家後,媽媽要告訴孩子,一輛玩具車100塊錢。但是錢不容易賺,沒有人可以平白無故獲得100塊錢,但是如果可以透過勞動付出,媽媽可以給你錢。

    比如拖地5塊錢,洗碗5塊錢,掃地擦桌子5塊錢。

    要先讓孩子動手去勞動,用語言去哄孩子行動起來,鼓勵他只要付出努力,就能獲得越來越的錢。

    然後當孩子辛辛苦苦打掃了一個小時的衛生之後,媽媽給他20塊錢。

    告訴他,一個小時的打掃衛生最多20塊錢,除非付出更多的努力,因為這個錢確實不好賺。

    這個時候,孩子用親自嘗試,第一次明白了原來獲得金錢的過程這麼痛苦。

    當然這個過程,家長在邊上要不斷的鼓勵,小孩子很容易放棄,所以媽媽一定要多多支援和鼓勵,讓孩子繼續行動下去。

    等孩子勞動了一整天之後,給他70塊錢,告訴他今天干的不錯,但是隻差一點就能獲得完整的100元了,所以需要第二天繼續努力。

    一般孩子都獲得70元了,也不會半途而廢,即便心情還是會很不情願。

    到了第二天,再安排一些更難的勞動給他。經過兩天的付出,孩子終於獲得了100元整。

    當錢拿在手中的那一刻,孩子的心情一定非常激動和複雜。孩子都很容易移情善變,兩天之後早就把玩具車忘的一乾二淨,心裡想的全部都是這個錢賺的真不容易,真辛苦。

    當天親自嘗試過這個辛苦的過程,再讓他用100元買一輛玩具車,孩子反而不願意了,他不想讓這麼痛苦獲得的錢突然輕鬆的就換成一輛玩幾天可能就膩的玩具車。

    所以小孩子會越來越重視付出和回報的道理。

  • 3 # 親媽學堂

    “金錢觀培養”的最佳姿勢——“滲透”教育

    有過職場經驗的人,對這兩種人應該不會陌生:一種是不窮但是很“窮氣”——雖然收入不菲但周身透著算計、吃飯等別人買單、買東西以五毛錢為單位砍價……;另一種是沒幾個錢但喜歡裝土豪——掙著普通人的工資、粗茶淡飯不吃、公共交通不坐……這兩種成年人世界裡常見的現象究其根源是早年缺乏健全的金錢觀教育,第一種是“窮怕了”——從小成長在對財富失去的恐懼中;第二種是從小被當成“富二代”養大的,父母的生活裡都是苟且,孩子的世界裡都是“詩意和遠方”。

    金錢觀教育歸根結底是人格教育,與家長的收入水平有關又不完全相關,金錢觀教育的缺失反映了人格教育的缺失。目前國內教育缺失的地方很多,金錢觀、死亡觀、婚戀觀等等。所有這些現行教育體系裡缺失的地方,無不反映出教育管理者對現實中這些真實存在現象的“避諱”,成年人世界裡的“避諱”形成了從學校到家庭強大的“掩耳盜鈴”風氣,讓孩子在成長過程形成了對現實世界認知的巨大漏洞。

    五年級男孩兒花十萬打賞網路主播、女留學生把父親的三百萬家底統統轉到自己名下後果斷拉黑父親……大人們都是等“出事了”才驚呼“世風日下”“現在的社會真可怕!”孩子對金錢沒有正確的概念、沒有正當的獲取渠道,這個鍋只能家長自己背。

    金錢,是我們的生活不能迴避的必需品,儘早和孩子自然地“談錢”,需要拋開兩種心態:一是自己覺得經濟拮据會讓孩子自卑;二是“錢乃身外之物不值得爭”的偽佛系思想。金錢觀的培養跟審美培養一樣,無法透過系統的知識教育來完成,這就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滲透”正確的金錢觀——少說教,多與日常生活場景結合,讓孩子主動發現金錢的意義。

    從我自己的經歷來說,女兒三歲以後就能跟我比較順暢地交流,我們“不經意”之間聊到金錢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將近兩年的時光裡,我們談到錢的具體次數記不清了,總結起來,在下列四個場景中談錢,比較容易幫助建立良好的孩子金錢觀。

    第一,買玩具的時候——建立”等價交換“的概念

    很多家長會遇到孩子在商場裡抱著玩具不撒手哭鬧的情況,我們孩子很少有這種情況。三歲之前她不愛要東西,這大概跟我幾乎每個月都給她新玩具有關。這些玩具不一定是買的、也不一定很昂貴,就是按計劃、看需求給她,估計她現有的玩具玩膩了,就換幾個給她。所以女兒在玩具這方面一直不愛討要,生日時帶她去玩具店讓她隨便挑,她只挑了一個15塊錢的小馬寶莉玩偶。三歲以後,她慢慢能看懂動畫片,裡面的很多道具她都很喜歡,巴啦啦小魔仙的玩具幾乎是出一個新的就要一個。有一次連著兩週她都要買新玩具,我跟她聊了幾句。大致意思是我們家的預算是一個月給她買一次玩具,每週玩兩次淘氣堡,她要的這個玩具大致是四次淘氣堡沙坑的價錢,如果她能在接下來四周裡不再玩沙坑,四周後玩具就可以買;如果中途她改變主意想玩沙坑,買玩具的計劃可以取消。之後四周,女兒每次想去玩沙坑的時候我都會提醒她:要新玩具還是玩沙坑?她都選擇放棄沙坑,四周之後我履行約定給她買了新玩具。從那以後,她想額外要一些玩具的時候,都會主動放棄一些原有的花銷。

    第二,玩遊戲的時候——建立”錢不能亂花“的概念

    女兒喜歡用iPad玩“安吉拉”遊戲,裡面有很多給小貓買服飾化妝品的設定都需要花錢購買。有一次,女兒看上一個特別好看的禮服,想買來裝飾她的小貓,我看了看,需要花248元。我當時沒有拒絕她,告訴她可以買,不過買之前我們要算一下帳。遊戲提供看影片賺遊戲幣,30秒給10個幣,摺合下來大概兩分錢;照顧小貓睡覺刷牙撓癢癢也可以賺錢,但這些錢都需要花費時間、讓眼睛變得很累才能賺到。媽媽覺得和你的眼睛健康比起來,這200多塊錢可以花,但是你要知道你在遊戲裡消費的每樣東西都是有價值的,不是犧牲掉你的健康和時間,就是犧牲掉媽媽的健康和時間。這個禮服媽媽先幫你買下來,其它東西還要嗎?女兒趕忙說:不要了不要了,禮服太貴重了!足夠我玩一年了!其它什麼都不要買了!……有時候她看見我玩消消樂,也會叮囑我:過不了關就取消重玩,別亂花錢啊!

    第三,工作時帶著孩子——直面“勞動賺錢”的狀態

    我一直自己帶孩子,有條件時也會邊工作邊帶孩子。雖然和她在一起工作效率肯定會降低,但是她在等待我的過程中近距離觀察了媽媽的工作狀態,知道家裡的花費需要犧牲媽媽的陪伴時間才能賺回來。現在當我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希望她去親戚長輩家呆幾個小時的時候,她都會欣然應允,再見面時還會檢查我的工作進度:媽媽你寫了幾個字呀?今天賺到錢了嗎?

    第四,看到金錢觀相關新聞的時候——建立”行為邊界“

    看到學生拿錢打賞網路主播的新聞,我第一時間跟女兒聊了聊這件事。我把事情的經過跟她詳細講了一遍,順便解釋了網路直播不可以在沒有大人監護的時候玩、抖音這種自拍涉及隱私的APP也不可以自己玩。女兒聽完以後總結了一下:就是玩所有新遊戲都要讓媽媽看一下,所有花錢的事情都要問一下媽媽對嗎?

    上述四點總結起來有一個核心原則——讓孩子自己總結如何使用金錢。再次強調:最好的金錢觀教育絕不是“說教”而是“滲透”。最好的教育結果,莫過於孩子自己要好,希望家長們都可以明白這一點。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 4 # 貓媽的育兒成長筆記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從小就培養出正確的“金錢觀”,可以正確的對待“金錢”這個讓我們又愛又恨的東西,那麼該如何培訓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呢?我有以下幾個建議:

    首先,家長自己要有正確的“金錢觀念”。如果自己愛財,則孩子不可能做到視金錢如糞土;如果自己吝嗇小氣,則孩子基本不太可能豪氣沖天;同樣,如果家長本身奢靡無度,那麼孩子很難做到勤儉節約。所以,最關鍵的就是家長自己能夠有正確的“金錢觀”,既不視金錢如糞土也不盲目崇拜金錢,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做到量入為出,適度消費,用自己的行動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金錢觀榜樣。

    其次,要讓孩子有正確的“金錢觀”,得讓孩子先充分的瞭解什麼是錢,先讓孩子接觸到金錢。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自主的支配零花錢,當他們有了自己的零花錢,對金錢就有了更直觀的瞭解,元、角、分就不再是抽象的了。孩子開始讀小學了,便可以適當的給他們零花錢,讓他們自由、自主的支配他們,不管對錯,讓他們自己決定,家長可以給出不帶感情色彩的建議,但絕不能加以干涉。當他們在不斷的試錯過程中慢慢的瞭解金錢的運作,瞭解金錢的作用,可以適當的給他們設定一點儲蓄的目標,讓他們知道“存錢”;也可以設定一點獎勵目標,讓他們知道延遲滿足,從而合理的支配金錢,培養出正確的“金錢觀”。

    第三,可以藉助一些兒童讀物(繪本),讓孩子們在書中學習到理財的知識,進行財商啟蒙。

    第四,讓孩子參與到賺錢的行列中來,讓他們知道錢是怎麼賺來的,也讓他們體會到賺錢的辛苦,才能更懂得珍惜。

    總之,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可以從身邊很多的小事著手。只要你用心,總有一套方法適合你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有上幼兒園的小孩,早餐你們都是怎麼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