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暴脾氣悟空之愛國仔
-
2 # 左析右洞
幼師毆打孩子,傷害孩子,屢見不鮮。
全國各地都出現過幼兒園虐童案件,不斷地出現,或者正在出現,或者繼續出現。雖然不是普遍出現,但此類惡性事件屢見諸報端,顯然不個人素質問題,也不是小孩淘氣問題,一定有其深刻的社會問題。
孩子問題不再過多探討,在這裡主要談幼師問題。
1,幼師資格門坎低。
幼兒教師資格應具備的學歷條件是:取得幼兒教師資格,必須具備中等專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的幼兒師範教育類專業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一些學習不怎麼樣的初中生,隨便上一兩年幼師,就可以上崗了。像這樣連自已還需要父母照顧的學生,怎麼會有愛心,耐心?
再說國外吧,以美國為例:
美國要求教師職業申請者先接受4年的大學教育,在獲得學士學位以後再接受一到兩年的教育專業訓練,包括教育實習,再參加統一的教師資格考試。
再說加拿大:
在加拿大,想成為一名幼師並不簡單,幼教專業的學生需要學習兒童的語言藝術、探索兒童的成長環境、兒童的創新型培養、兒童心理學、健康營養和安全、特殊兒童心理教育等等十幾門課程。最終受訓者必須從被省級教育機構批准的高校內完成專業課程,才可獲得幼教資格。
2,幼師待遇問題。
目前民辦幼兒園教師工資大概在2000-3000之間。而公立的幼兒園會高一些,大概在3000-5000之間,然後編制與非編制的差距也很大。
以澳洲為例,
.本科幼教畢業生的起步年薪約為澳元$49,050(約人民幣259,965元),工作3年後年薪可達澳元$60,000(約人民幣318,000)。
3,工作量問題。
《學前教育教學常規》中有明文規定,幼兒園小班是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合班是30人,寄宿制幼兒園班額會酌減。一般配備三個老師。但是,總有一些幼兒園會私自擴充班額,一班四十多個孩子是常有的。
加拿大的幼兒園,針對3-5歲的孩子,幼兒園的配比是1:8,也就是一個老師最多帶領8個小孩子,有時候一個班級,兩個老師帶16個孩子就足夠了。
針對3歲以下的孩子,幼兒園的配比1:4,一個老師帶4個孩子,一個教室最多隻有12個孩子,配備三個老師。
4,教學內容問題。
美國的幼兒園教育幾乎不傳授任何數學語文等知識,而是更多傳遞給孩子的是如何遵守社會秩序等基本禮貌和價值觀。
而中國的幼兒園,則主要讓孩子安靜,傳授知識(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能現在有所改觀。
其它方面(如家長素質、國家監管等等)就不再過多談論了,說也說不完。
當然,一味拿外國跟中國比,也顯得空談。
下面說再簡單不過的道理:有什麼樣的待遇,就有什麼樣的任職人員,也就有什麼樣的教學效果。
想要高素質的人才充當幼師,必得大幅度的提高幼師的待遇。這個教育成本,要麼家長埋單, 要麼國家埋單。
個別家長也別抱怨現在幼師的工資不少了,你說了不算,看看每年有多少人,爭著報幼師的資格就行了。
談愛心,談師德,談教育,實在沒什麼意義。看每年大學生爭報什麼工作崗位就知道了。什麼時候大學生爭當教師,趕上報考國務員的熱度,才有資格大談教育問題。
最後,替廣大幼師說一句:大部分幼師是非常敬業的:幹著超負荷的工作,拿著不相稱的工資。不能因個別問題,而全面否定全國幼師的辛勤奉獻。
-
3 # 鄭國珍9
幼師打孩子,我覚得是幼師素質太差了,孩子陶氣是天性,否則是傻瓜隨你擺佈,打了孩子,會給幼小的心靈蒙上隱形,不利於孩子成長。
-
4 # 善良是一種選擇PK感恩
個別人出現這種情況是一種病症!腦殘症!病重者使暴,病輕者斂財!
病因:生活節奏快,生活環境複雜,浮躁,壓力大,慾望強烈!攀比,人心渙散等等的心態所導致的!
最主要是兩個原因:
一、幼師年青,沒有耐心,缺少方法,認知不清,德不配位,欠缺專業知識,對自己職業的責任和義務認知上概念模糊不清!
二、孩子誒打,淘氣其實和個別家長的陪伴教育也有關係,但淘氣多數是孩子在這個年齡段的天性所致,很正常!家長也不必擔心,適當管教就行!忌諱嬌慣家長切記! (完)
-
5 # 山區沒網
表層問題:
1、個別幼師素質差,可能根本就缺乏資格(不是指證書,而是技能和心理素質)
2、園長缺乏識人、管教、監督能力,也應該加重處罰(否則園長不上心,家長無論怎麼呼喊也是隔靴撓癢)
3、少數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孩子缺乏足夠的獨立入園能力(你脾氣再好,帶自己親兒子 有時還要在手心寫“親生的”提醒自己不要打孩子呢,更何況幼師是一下子要帶20個)
4、幼師壓力大,幼兒園缺乏對幼師心理關懷,甚至幼兒園也不斷給老師壓力,加劇其心理問題的惡化。
問題挖掘及提議:
如有同感 歡迎修繕轉發 無版權問題1、現在對幼師的要求其實不高。雖然要教書唱歌 跳舞畫畫,但對素質(師德)和心理素養要求不清晰,或缺乏有效機制去篩別(甚至每月要做一次檢查干預,以防教師心理問題 影響孩子一生。此時期的孩子是情商、德育發展的重要時期,思考問題、情緒控制、習慣養成在7歲前都至關重要,錯過的、甚至是錯誤的教育一輩子都很難補回來)
2、相較同地區的其他職業 幼師薪資偏低、壓力大(而如今社會普遍“拜金”,錢少沒好房、孩子上學難、有病看不起),所以很多幼兒園(包括中小學)往往難以保證招到的每位老師都是佼佼者,再加缺乏有效篩選,最後難免納入少量魚目混珠者,導致損害整個幼師群體的形象。
此處是否由zf出面,建立教師和學生終身捆綁機制(包括學生對教師的點評),並設立“恩師基金”,人們工作薪資1%最終按一定規則分配給對應老師。設立“桃李獎章”,人們收穫的榮譽 與其老師產生關聯,後者與教師職稱 評優掛鉤。這樣不僅一定程度解決教師薪資問題,還能更有效促進教師長遠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
3、部分家庭教育在關於孩子德育方面,缺乏教育能力,甚至有些錯誤的教育方法 一錯就是十數年。我想一個學校如果有一半孩子的家長教孩子“別被欺負”“打回去”,那些孩子不生氣的扭到一起才怪。
社會上,包括學校普遍指責家庭教育缺位,其實很多家長從未獲得過幼兒教育的培訓,缺少教育理念和技能 在孩子教育上面往往不得要領。不妨關於孩子教養問題,由學校和社群牽頭協作,每學期開學前,由受過專業幼兒教育的老師為家長上兩天真正教養課 幫助家長學會家庭教育(以此才能真正做好家校合一,家校合一 不能只是家長查作業 做手工 簽字)。而這部分工作建議從女人懷孕時就開始操作,由zf出面提出要求,醫院、幼教機構協助推行3歲內孩子養育課程,不能透過者,影響其孩子幼兒園入學。
4、現在家長過多把在幼兒園裡的孩子健康、安全等一股腦責任壓給幼兒園,而幼兒園又一股腦壓給老師。而事實上,很多問題可以透過法律規列清楚,分清責任,不允許無視責任主體的胡攪蠻纏。被其他孩子打傷的,別去找幼兒園,直接找打你孩子的那家賠付清楚,他家沒做好教育 欺負別人家越多 就越該多處罰(這個完全可以學交通管理、汽車保險;如果沒有這些,路上車子刮一點都會吵翻天!幼兒園就像那條路,交警就像幼兒園老師,不能被別人車碰了 就去找交警吵架 怪他們沒教育好其他車主吧!)。
另外,幼兒園的硬體應更用心、做好安全細節,不要把完善硬體就能規避的安全問題 統統拋給教師,沒有哪個老師一雙眼能在課間 時刻盯緊那20個孩子的(比如在三樓的小朋友,上下樓梯的安全、陽臺、攀爬裝置等,陽臺容易摔 能不能有防護網,樓梯會磕碰腿 能不能稜角處改成軟質?)如果你幼兒園硬體方面下足功夫,就是任由孩子在校園跑跳也不擔心出什麼大的安全事故,教師壓力不就大大減少了、把這個時間和精力用到真正的孩子教育上。對孩子也好,他們能放開了玩耍。
可能凌晨腦子不太清楚,不知胡亂言語了些什麼,僅拋磚引玉,期待專業建議。
我只是相信:頻繁發生的問題,都不是偶然。只有找到根源,勇敢的大力改進 才能使每個痛心的新聞變得有價值、有意義。不從根本改變,我們只能每看到新聞 呼籲一下,治標不治本 總有一天還要輪迴到自己或子女身上。
關注蟻小新,換個角度看世界。
-
6 # 二旋木木
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掌中寶,調皮搗蛋的也有,乖巧懂事的也有,熊孩子更多。打孩子來說,更多是因為老師不夠有耐心,沒有把控好如何做幼師的心態,還有部分老師真的就是素質問題,人品問題。不管什麼原因,作為成人是應該有能力控制好自己的行為和做法的。孩子畢竟是孩子,他無法像成人一樣的生活思考,他的世界很單純,甚至還分不清楚對錯好壞。不管什麼原因老師是不應該去打孩子。
-
7 # 醉迷小肚兜
問題挖掘及提議:
1、現在對幼師的要求其實不高。雖然要教書唱歌 跳舞畫畫,但對素質(師德)和心理素養要求不清晰,或缺乏有效機制去篩別(甚至每月要做一次檢查干預,以防教師心理問題 影響孩子一生。此時期的孩子是情商、德育發展的重要時期,思考問題、情緒控制、習慣養成在7歲前都至關重要,錯過的、甚至是錯誤的教育一輩子都很難補回來)
2、相較同地區的其他職業 幼師薪資偏低、壓力大(而如今社會普遍“拜金”,錢少沒好房、孩子上學難、有病看不起),所以很多幼兒園(包括中小學)往往難以保證招到的每位老師都是佼佼者,再加缺乏有效篩選,最後難免納入少量魚目混珠者,導致損害整個幼師群體的形象。
此處是否由zf出面,建立教師和學生終身捆綁機制(包括學生對教師的點評),並設立“恩師基金”,人們工作薪資1%最終按一定規則分配給對應老師。設立“桃李獎章”,人們收穫的榮譽 與其老師產生關聯,後者與教師職稱 評優掛鉤。這樣不僅一定程度解決教師薪資問題,還能更有效促進教師長遠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
3、部分家庭教育在關於孩子德育方面,缺乏教育能力,甚至有些錯誤的教育方法 一錯就是十數年。我想一個學校如果有一半孩子的家長教孩子“別被欺負”“打回去”,那些孩子不生氣的扭到一起才怪。
社會上,包括學校普遍指責家庭教育缺位,其實很多家長從未獲得過幼兒教育的培訓,缺少教育理念和技能 在孩子教育上面往往不得要領。不妨關於孩子教養問題,由學校和社群牽頭協作,每學期開學前,由受過專業幼兒教育的老師為家長上兩天真正教養課 幫助家長學會家庭教育(以此才能真正做好家校合一,家校合一 不能只是家長查作業 做手工 簽字)。而這部分工作建議從女人懷孕時就開始操作,由zf出面提出要求,醫院、幼教機構協助推行3歲內孩子養育課程,不能透過者,影響其孩子幼兒園入學。
4、現在家長過多把在幼兒園裡的孩子健康、安全等一股腦責任壓給幼兒園,而幼兒園又一股腦壓給老師。而事實上,很多問題可以透過法律規列清楚,分清責任,不允許無視責任主體的胡攪蠻纏。被其他孩子打傷的,別去找幼兒園,直接找打你孩子的那家賠付清楚,他家沒做好教育 欺負別人家越多 就越該多處罰(這個完全可以學交通管理、汽車保險;如果沒有這些,路上車子刮一點都會吵翻天!幼兒園就像那條路,交警就像幼兒園老師,不能被別人車碰了 就去找交警吵架 怪他們沒教育好其他車主吧!)。
另外,幼兒園的硬體應更用心、做好安全細節,不要把完善硬體就能規避的安全問題 統統拋給教師,沒有哪個老師一雙眼能在課間 時刻盯緊那20個孩子的(比如在三樓的小朋友,上下樓梯的安全、陽臺、攀爬裝置等,陽臺容易摔 能不能有防護網,樓梯會磕碰腿 能不能稜角處改成軟質?)如果你幼兒園硬體方面下足功夫,就是任由孩子在校園跑跳也不擔心出什麼大的安全事故,教師壓力不就大大減少了、把這個時間和精力用到真正的孩子教育上。對孩子也好,他們能放開了玩耍。
可能凌晨腦子不太清楚,不知胡亂言語了些什麼,僅拋磚引玉,期待專業建議。
我只是相信:頻繁發生的問題,都不是偶然。只有找到根源,勇敢的大力改進 才能使每個痛心的新聞變得有價值、有意義。不從根本改變,我們只能每看到新聞 呼籲一下,治標不治本 總有一天還要輪迴到自己或子女身上。
-
8 # 星辰朗文
幼師把孩子拖到監控盲區毆打,證明幼師自己也知道毆打孩子是不對的。毆打一詞也體現了不是一般的懲戒,有小錯的話輕微打手心、打屁屁,也無可厚非。但你進行毆打就是個人素質的問題了。
小學生、初中生,老師進行處罰打幾下,可能還疼的不得了,何況是三四歲的幼兒呢?你對他進行毆打,怎麼下得了手?
小孩子的心靈是最純潔的,即使犯錯了,往往也是無心之過。三四歲的幼兒,這麼小的年齡,你還指望他能明辨是非嗎?往往他還無法判斷自己做的是對是錯,這個時候最需要老師、家長對他進行引導,而不是毆打。
孩子上幼兒園,這個時候要建立起他對學校對老師的喜愛。這是孩子求學的第一步,關係到他以後上學的積極性。這位幼師的做法對孩子的心靈會產生很大的傷害。他是否還會對老師、學校信任?他是否對上學產生心理陰影?
老師對學生要多些耐心和引導。如果是出於對孩子的負責而進行處罰,可以罰輕一些。如果是出於對孩子的厭惡,而進行毆打。那你還是轉行吧!你根本不是對孩子充滿熱愛,喜歡孩子而當的幼師。
12月14日,湖南株州。針對網傳“幼師將小孩拖拽到教室影片監控盲區毆打”一事。涉事幼兒園告訴澎湃新聞,涉事班級教師全部被開除。公安和當地教育局也已介入調查。
回覆列表
那是幼師嗎?那是拜金女!心都爛了,能照顧好孩子?都是明星把社會風氣弄壞了,真正為人民服務的太少了,都黑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