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松攝影
-
2 # 輕顰淺笑27428060
我們的四大名著,看了後能學以致用的話,終身受益。每個年齡階段讀到的四大名著,感受都不一樣。以前上學的時候讀,只是單純的覺得故事情節好,裡面的人物好。現在讀的話,會慢慢的品讀,去認真的理解裡面的每一個人物,理解他們的為人處世,辨別他們的真善偽,學習他們的好的地方。尤其是《紅樓夢》,裡面的美食,服飾,建築,室內裝飾,詩歌詞,等等,足以讓我們學習一輩子了。
-
3 # 鬱津裡
什麼樣的書,看了能受用一輩子?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意思。
我看了其他網友的回答,有的說是《毛澤東選集》,有的說是《新華字典》。我不反對。
我認為關於人生方面的經典著作,是要讀一輩子的,也是受用一生的。
這裡我就不說外國的那些書了,我只說我們中國的。
毛澤東的文章包含著非常深刻的人生道理,並且都是總結人生和工作的豐富經驗寫出來的,具有高度的哲理思想和明確的立場,還有很強的方法論意義。因此毛澤東的書,讀了不光工作上有用,而且生活上也有用,可以說,受用一生。好像上個星期,我還認真地看了一遍毛澤東的《論持久戰》。
中國的歷史經典,是每一個人都要讀的,並且要讀一輩子。比如《易經》,群經之首,中國文化最系統的哲理源頭。比如《道德經》,更是從哲學的角度闡述並發展了《易經》的思想,無論我們做人還是做事,都離不開它。比如《論語》,雖然是語錄體,但是每一段話都包含著深邃的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古有“半部《論語》可治天下”之說,又何嘗不是“半部《論語》可知人生”呢!
人的一生都需要讀經典文學作品。因為文學作品更知人,更知性,在其情節和形象的背後暗含著深刻的生活哲理。比如說《紅樓夢》,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環境裡去讀它,給人的體會、感悟都是不一樣的。再比如,古代的《詩經》,因為它是原始的詩歌,經常地讀,會有返璞歸真的感覺。
當然了,各方面的書我們都應該讀。但是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書都胡亂地讀。我們要堅持泛讀的同時,抓住重點,並且要抓住重點中的重點,反覆地讀,即便感覺到已經讀懂了,但是仍然還要繼續堅持讀,因為經典的東西,是常讀常新的。
回覆列表
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
單獨看這兩篇文章,你不會有什麼很明顯的感覺!只有沿著毛澤東搞革命的運動軌跡,研究他為什麼會和陳獨秀,王明這些大人物的觀念不一樣?他為什麼說中國的問題就是農民的問題?中國革命要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而不是走蘇聯城市暴動的道路?在歷史的學習和研究中,才能深刻理解這兩篇文章的重要性。這兩篇文章教給我們的是認識論和方法論。強調的是"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任何事物都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去看";"要從中分析看出那個方面在起主導作用"……
對這兩篇文章學懂了會終生受益。你就會自覺地掌握了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金鑰匙。我在攝影中會經常運用這兩篇文章中的觀念,來指導我處理主題與陪襯,主光與副光等各種關係;怎樣構圖才符合我要表達的意圖;怎樣發揮人的形象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在攝影藝術作品中的主導作用等等。力求攝影藝術作品來源於生活,但又能高於現實生活,能給人帶來美感和認知,寓意於娛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