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任何一個父母都是一樣的,對於自己的孩子都非常著急,也想好好地教,也曾經採取積極的行動,可是在具體教的過程中,孩子就是不配合,想盡辦法逃避或避免學習的活動;在較量中父母經常堅持不了多久,就失去了耐心,結果自然以失敗而告終。因此為了能夠使教育和訓練順利進行,首先必須解決自閉症孩子和家長配合的問題。 要得到孩子的配合,家長在平時一定要對孩子進行細心的觀察,從自閉症孩子的角度去了解孩子的行為和孩子不配合的真正原因,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不同的對策,讓孩子從心裡接受你,問題就自然解決了。 下面我們就列舉一些孩子平時不配合的原因及解決辦法供大家參考: 1、孩子生理上的原因,可以有以下幾種情況: 1)、孩子正處於生病的期間,如感冒、牙痛、受外傷或身體其他某些部位的潛在疼痛等,需要家長細心觀察,並且和以前的情況對照,才能發現; 2)、身體感覺不舒服,又不能用語言說出來或用其他的方式表示,如有大小便、冷了、餓了、渴了、困了、累了等; 3)、孩子是否處於比較低沉或興奮的狀態,後者發生比較普遍尤其應該引起父母足夠的重視。 解決辦法:如果是生理方面的原因可以暫時停止,這種情況下,最好不要開始“上課”為好,但是也要講原則,不能說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順其自然,這樣等到身體健康了又要調整很久才能配合教學活動; 2 、所教的內容的難度超出孩子現有的能力或水平。這很好理解,讓1歲的孩子去上幼兒園,肯定是不行的。有時候孩子雖然生理年齡已經3歲了,可是其心理年齡可能只有1歲多,這時候孩子首先要學習的內容應該是1歲多孩子的專案,如果要求孩子學習2歲甚至3歲才應該會的專案,那麼孩子就會產生畏難情緒,不配合也就在所難免了。對於我們自閉症的孩子,尤其程度較差的孩子,父母認為很簡單的問題,或認為孩子應該會的東西,對孩子而言卻實際已大大超過了他們的能力。家長在這一點上一定要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解決辦法:難度問題,這涉及到如何判斷所教內容的難度,家長可以向自閉症訓練老師請教;也可以參閱兒童心理學(包括嬰兒、幼兒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以及一些早期教育和訓練綱要,一般都有比較詳細的論述。 3、在訓練前的一段時間裡發生一些無理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的事情,比如要吃東西、做某件事情,當時發洩了一下,安靜了,可過一會兒又有這些要求。在剛剛開始訓練的或沒有建立基本交往技能的孩子身上經常發生,這種情況經常不容易鑑別,一是有時候孩子的這些要求已經過去了很久,根本無法把兩者聯絡到一起;二是父母往往把其歸結為其他的原因。比如有一個孩子在訓練時突然發脾氣,父母說他熱了,就給脫了一件毛衣;過一會,又說孩子冷了,再把毛衣給孩子穿上。實際上,在訓練之前孩子吃完點心,還想再吃沒有滿足他,當時孩子就發了一頓脾氣。 這個原因導致的不配合,基本上是和孩子日常生活的情緒狀況相聯絡,父母很容易忽略這一點,實際上在很早的時候孩子養成了一種固定的反應形式。 解決辦法: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一方面要態度堅決地告訴孩子“不行”,要讓孩子感受到無論如何怎麼要求也得不到滿足。這要在日常生活教育和訓練中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關鍵的一點是強調孩子此時應該做什麼,就是說讓孩子做我們要求做的事情,而忽略發脾氣或出現的異常行為。如果孩子不自己做,就輔助他/她做。千萬不能跟著孩子的步調走,否則教育和訓練就無法進行了; 4、周圍環境中存在一些令孩子害怕或恐懼的任何事物。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經常會發生,在那裡孩子可能怕做任何事情,往往表現得很退縮,家長一定要注意這一點。此外,在熟悉的環境裡孩子以前已經做得很好,此次卻不做了,可能是周圍發生了我們認為習以為常而孩子卻無法忍受的情況,如人多、嘈雜、擁擠等。同時要特別注意環境中是否存在某種氣味、聲音、鮮豔的顏色等,可能我們不在意,而這些情況卻在困擾自閉症孩子。總之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強加給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就可能是另外一種結果。 解決辦法:如果對環境恐懼,可以採取系統脫敏法(專業方法)。 5、孩子在接受教育和訓練的過程中有過不愉快的經歷,比如孩子被打了、被責備,以至於孩子害怕做相同或相似的事情。這一點可能不好理解,家長往往認為孩子無法體會這些。其實他們經常表現得很明顯,特別是程度較重的自閉症孩子:他們往往非常退縮,常常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要求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是非常困難,他們沒有信心,更沒有成就感,持續處於做不了或做不好任何事情的困境中。而這主要是因為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做得更好,在不知不覺之間給孩子施加了非常大的壓力。 解決辦法:如果孩子曾經有過不愉快的經歷,那麼就要重新讓孩子感受到教育和訓練活動的樂趣。這可以從其他的內容開始,逐步過度到不肯配合的專案上來。 6、如果能夠排除以上幾個方面的原因,那麼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家長和孩子之間沒有建立起來正確的教與學的關係。自閉症兒童由於興趣狹窄,對周圍事物缺乏足夠的關注,而且模仿能力一般較差,因此他們不能主動學習;而且他們一般來說由於各方面的能力較差,也抗拒學習新的內容;此外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父母沒有使學習變得很有樂趣,只是要求孩子做這做那,而且有的時候做不做都行,沒有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久而久之,孩子認為不配合也沒什麼“反正你說你的,我玩我的”,當然孩子不一定這樣想,但是實際的行動就證明了這一切。這經常發生在出狀況的孩子身上,明明可以做到,就是不做。這個原因是許多孩子不配合的直接原因。 解決辦法: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一對一教學中要求孩子做到的合理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哪怕輔助也要做到;否則就不要讓孩子做。在這裡強調一點,在孩子交往的過程中要儘量和孩子建立一種“交換”的關係,即孩子的要求可以得到滿足,但是首先要先滿足父母的某一個要求,透過多次的交往讓孩子理解這一點。 總體而言,首先找出不配合的原因,就可以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不同的措施。上述“第五”和“第六”是普遍存在的原因,但是卻沒有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其他原因經常是短暫的或一次性的,不會持續影響教育和訓練。孩子不配合的原因主要有以上6個方面。當然也會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感知覺異常:聽力敏感,觸覺敏感等,可以根據具體的表現形式和嚴重程度,採取不同的處理辦法進行解決。
”其實,任何一個父母都是一樣的,對於自己的孩子都非常著急,也想好好地教,也曾經採取積極的行動,可是在具體教的過程中,孩子就是不配合,想盡辦法逃避或避免學習的活動;在較量中父母經常堅持不了多久,就失去了耐心,結果自然以失敗而告終。因此為了能夠使教育和訓練順利進行,首先必須解決自閉症孩子和家長配合的問題。 要得到孩子的配合,家長在平時一定要對孩子進行細心的觀察,從自閉症孩子的角度去了解孩子的行為和孩子不配合的真正原因,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不同的對策,讓孩子從心裡接受你,問題就自然解決了。 下面我們就列舉一些孩子平時不配合的原因及解決辦法供大家參考: 1、孩子生理上的原因,可以有以下幾種情況: 1)、孩子正處於生病的期間,如感冒、牙痛、受外傷或身體其他某些部位的潛在疼痛等,需要家長細心觀察,並且和以前的情況對照,才能發現; 2)、身體感覺不舒服,又不能用語言說出來或用其他的方式表示,如有大小便、冷了、餓了、渴了、困了、累了等; 3)、孩子是否處於比較低沉或興奮的狀態,後者發生比較普遍尤其應該引起父母足夠的重視。 解決辦法:如果是生理方面的原因可以暫時停止,這種情況下,最好不要開始“上課”為好,但是也要講原則,不能說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順其自然,這樣等到身體健康了又要調整很久才能配合教學活動; 2 、所教的內容的難度超出孩子現有的能力或水平。這很好理解,讓1歲的孩子去上幼兒園,肯定是不行的。有時候孩子雖然生理年齡已經3歲了,可是其心理年齡可能只有1歲多,這時候孩子首先要學習的內容應該是1歲多孩子的專案,如果要求孩子學習2歲甚至3歲才應該會的專案,那麼孩子就會產生畏難情緒,不配合也就在所難免了。對於我們自閉症的孩子,尤其程度較差的孩子,父母認為很簡單的問題,或認為孩子應該會的東西,對孩子而言卻實際已大大超過了他們的能力。家長在這一點上一定要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解決辦法:難度問題,這涉及到如何判斷所教內容的難度,家長可以向自閉症訓練老師請教;也可以參閱兒童心理學(包括嬰兒、幼兒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以及一些早期教育和訓練綱要,一般都有比較詳細的論述。 3、在訓練前的一段時間裡發生一些無理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的事情,比如要吃東西、做某件事情,當時發洩了一下,安靜了,可過一會兒又有這些要求。在剛剛開始訓練的或沒有建立基本交往技能的孩子身上經常發生,這種情況經常不容易鑑別,一是有時候孩子的這些要求已經過去了很久,根本無法把兩者聯絡到一起;二是父母往往把其歸結為其他的原因。比如有一個孩子在訓練時突然發脾氣,父母說他熱了,就給脫了一件毛衣;過一會,又說孩子冷了,再把毛衣給孩子穿上。實際上,在訓練之前孩子吃完點心,還想再吃沒有滿足他,當時孩子就發了一頓脾氣。 這個原因導致的不配合,基本上是和孩子日常生活的情緒狀況相聯絡,父母很容易忽略這一點,實際上在很早的時候孩子養成了一種固定的反應形式。 解決辦法: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一方面要態度堅決地告訴孩子“不行”,要讓孩子感受到無論如何怎麼要求也得不到滿足。這要在日常生活教育和訓練中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關鍵的一點是強調孩子此時應該做什麼,就是說讓孩子做我們要求做的事情,而忽略發脾氣或出現的異常行為。如果孩子不自己做,就輔助他/她做。千萬不能跟著孩子的步調走,否則教育和訓練就無法進行了; 4、周圍環境中存在一些令孩子害怕或恐懼的任何事物。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經常會發生,在那裡孩子可能怕做任何事情,往往表現得很退縮,家長一定要注意這一點。此外,在熟悉的環境裡孩子以前已經做得很好,此次卻不做了,可能是周圍發生了我們認為習以為常而孩子卻無法忍受的情況,如人多、嘈雜、擁擠等。同時要特別注意環境中是否存在某種氣味、聲音、鮮豔的顏色等,可能我們不在意,而這些情況卻在困擾自閉症孩子。總之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強加給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就可能是另外一種結果。 解決辦法:如果對環境恐懼,可以採取系統脫敏法(專業方法)。 5、孩子在接受教育和訓練的過程中有過不愉快的經歷,比如孩子被打了、被責備,以至於孩子害怕做相同或相似的事情。這一點可能不好理解,家長往往認為孩子無法體會這些。其實他們經常表現得很明顯,特別是程度較重的自閉症孩子:他們往往非常退縮,常常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要求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是非常困難,他們沒有信心,更沒有成就感,持續處於做不了或做不好任何事情的困境中。而這主要是因為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做得更好,在不知不覺之間給孩子施加了非常大的壓力。 解決辦法:如果孩子曾經有過不愉快的經歷,那麼就要重新讓孩子感受到教育和訓練活動的樂趣。這可以從其他的內容開始,逐步過度到不肯配合的專案上來。 6、如果能夠排除以上幾個方面的原因,那麼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家長和孩子之間沒有建立起來正確的教與學的關係。自閉症兒童由於興趣狹窄,對周圍事物缺乏足夠的關注,而且模仿能力一般較差,因此他們不能主動學習;而且他們一般來說由於各方面的能力較差,也抗拒學習新的內容;此外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父母沒有使學習變得很有樂趣,只是要求孩子做這做那,而且有的時候做不做都行,沒有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久而久之,孩子認為不配合也沒什麼“反正你說你的,我玩我的”,當然孩子不一定這樣想,但是實際的行動就證明了這一切。這經常發生在出狀況的孩子身上,明明可以做到,就是不做。這個原因是許多孩子不配合的直接原因。 解決辦法: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一對一教學中要求孩子做到的合理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哪怕輔助也要做到;否則就不要讓孩子做。在這裡強調一點,在孩子交往的過程中要儘量和孩子建立一種“交換”的關係,即孩子的要求可以得到滿足,但是首先要先滿足父母的某一個要求,透過多次的交往讓孩子理解這一點。 總體而言,首先找出不配合的原因,就可以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不同的措施。上述“第五”和“第六”是普遍存在的原因,但是卻沒有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其他原因經常是短暫的或一次性的,不會持續影響教育和訓練。孩子不配合的原因主要有以上6個方面。當然也會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感知覺異常:聽力敏感,觸覺敏感等,可以根據具體的表現形式和嚴重程度,採取不同的處理辦法進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