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揚州邗江1年級的
4
回覆列表
  • 1 # 太極法律人

    1、重視榜樣的力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家庭生活中潛移默化,對孩子的影響很大,要想培養孩子好的習慣,首先家長必須在孩子面前保持好的生活習慣。2、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孩子的自尊心,求知慾都很強,更需要外界的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多觀察多發現孩子的亮點,把亮點放大。3、和學校保持溝通,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發現孩子的問題,有針對性的處理孩子不好的習慣。4、培養孩子好的習慣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從開始就要為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做好準備,比如孩子在家要獨立完成作業,家長千萬不要陪著孩子做作業,甚至是幫孩子做作業,這樣就會給孩子養成嚴重的依賴心理,不利於培養良好的習慣。很多家長意識不到這一點,總感覺自己費了很大的力氣,付出了很多,但是孩子仍然沒有養成好的習慣。5、儘量避免孩子和負能量的事物接觸。比如遊戲色情暴力,多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糧,讓他從小受到正能量的影響。6、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良好的品行和習慣是一點一滴積累而成的。

  • 2 # 東方明德

    一個人80%的習慣都是在家庭環境中養成的。一個人的行為舉止、習慣、層次和品位,都或多或少的受他身邊親近的人影響。而習慣又分很多種,包括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做事習慣,思維習慣……習慣就像走路,如果人們選擇了一條道路,就會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也將會陪伴他們一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著自己的人生方向。因此,成功的家庭教育與失敗的家庭教育的分水嶺,就在於是否能夠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可能有爸爸媽媽就在想自己小時候也沒有刻意去養成好習慣呀,為什麼習慣的作用如此之大呢?古代先賢孔子就說過:“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是小時候養成的習慣,像人的天性一樣自然、堅固,甚至就等同於天性。是不假思索的,是不用我們思想控制的行為,它就像人體中的軟體系統,在它的控制下,人的許多行為和思維都將會處於一種下意識的狀態,從而大腦就會下意識的集中應對問題,解決問題。這種習慣行為和思維也會無形中激發出人們更多的潛能。

    比如著名的“鐵娘子”——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被這樣問道:“您的工作如此繁忙,究竟是如何做到從容不迫的?”撒切爾回答:“秘訣在於我把90%的細節變成了習慣,當習慣成自然,我就不覺得它們是負擔。”

    再比說中國百度執行長李彥宏回答類似的問題也談到了:“我已經形成一種思維習慣,當從一件事跳到另外一件事的時候,我能夠快速調整狀態,集中精神高效處理事情,絕不拖泥帶水。”所以說良好的習慣培養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們人生的軌跡。

    我想,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吧。那良好的習慣又是在哪裡才能養成呢?其實呀,家庭才是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重點學校,而爸爸媽媽也是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導師。若是家長們想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可以分三步走:

    一、首先,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尤其是孩子處在5-12歲這個年齡階段。在孩子12歲之前幫助他養成好習慣,不僅會讓孩子受益一輩子,父母自己也會省心很多。好習慣的養成都是日積月累的,而沒有責任心的人也難養成好習慣。 那麼第一步就是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首先,父母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做好榜樣;其次,引導並鼓勵孩子勇於承擔責任;最後,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過失負責。所以想要孩子身心健全地發展,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取得事業成功,從小就要開始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在一次回訪中聽到一位企業家爸爸講過這樣的事,一次開車送女兒上學,到了學校門口,女兒卻坐在車裡哭著不下車 央求爸爸陪著進教室。原來,女兒晚上回家後看電視太晚了,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怕老師批評。女兒想的是,爸爸是很有名氣的企業家,看在爸爸的面子上,老師也許就不會批評自己了。

    這位父親想起我們老師曾經講過的教育方式便給女兒兩個選擇:一是自己進教室,另一個就是立即回家。爸爸說:“你要像在營地中一樣,學會自己想辦法解決,自己承擔責任。你今天不想面對的,明天還是要必須去面對。”於是,女兒自己走進了教室,企業家爸爸就用同樣的方式教育女兒,20天后,現在的女兒已經自己養成習慣回家先寫作業,上學也不用爸爸每天送了。

    自己的行為就要自己負責。這個觀念的樹立,對成長中的孩子就會在做事情時自覺養成習慣,去合理安排自己的事情,再積極的做完,否則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一個有著強烈責任感的人 ,會勇敢地承擔起自己對父母、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他們會盡最大努力 把應該辦的事情辦好,久而久之好習慣就自然養成了;而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 則會逃避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事事依靠父母,自然很難養成好習慣。

    培養好習慣也可以讓孩子跟著父母一起做家務事,比如安排的是每個週末家裡大掃除讓孩子一起參與進來,負責一塊區域衛生,那以後孩子自然就形成一種好的生活習慣,每週末都會主動去給房間進行大掃除。當然,家長平時要多給孩子承擔責任的機會,讓孩子有“長大的感覺”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孩子就自然養成了習慣。

    二、然後,陪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計劃,但要獎懲分明

    爸爸媽媽們可以先學會陪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有效的計劃,並執行。當孩子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後,家長要多多表揚孩子,告訴他哪裡做得好,適當運用一些合理的獎勵;當孩子犯了錯,該嚴厲就要嚴厲,給孩子適當的懲罰,讓他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PPT8)

    孩子犯錯是難免的事,有的父母一發現孩子犯錯,就開始數落孩子這裡不對那裡不對,甚至更有父母動手動腳,導致孩子從小就有心理陰影,其實,我們要是對孩子寬容一點,也許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昨天一個家長電話諮詢我們的老師說自己孩子原來都是班級中上等的學生,但是新學期開始後,連續這一學期考試都是倒數,擔心孩子繼續下去以後沒辦法讀個好的高中,爸爸氣的都已經動手打了,孩子也離家出走了。於是我們的老師經過跟孩子溝通了解到是孩子剛步入初三,與以往的學習方式不一樣了,又不會合理的安排學習計劃,總是每天想到什麼做什麼事,導致成績非常差,現在是倒數第三名了。

    後來媽媽聽了我們老師的建議,看到了成績單沒有像以往一樣指責、嘮叨孩子,而是把孩子叫到房間裡,關心的問孩子:“寶貝,這次考得不好沒關係,你下次要加油,要相信你自己,你是最棒的,媽媽可以陪你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表,我們每天按照學習計劃做就不會手忙腳亂的,但是呢由於你這次考試考得不好,之前說的這個星期去買手機的計劃就取消了,不過你下次要是不在倒數10名內,媽媽就帶你去買手機”。

    就這樣每天按照學習計劃晚上回家先寫作業在吃飯,最後再複習和預習下,10點半準時睡覺,大概持續了1個月,發現孩子有所進步,於是三個月之後孩子的成績提升班級前25名,媽媽也兌現承諾買了手機。其實很簡單,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忙的手足無措,最後孩子考得不好,他心理也不高興,你在數落他,只會雪上加霜,但是如果你是關心她、鼓勵他,陪她一起制定一個合理有效的計劃並持之以恆的做,另外再給予獎懲那就不一樣了。

    三、最後,要建立家庭常規制度,父母做好榜樣教育,同時樹立孩子的信心

    家裡要儘量把晚餐和睡覺等等這些日常事情時間固定下來,並和孩子一起堅持執行,這能幫助孩子回家後進入一個有序模式。在固定時間寫作業、吃飯、上床睡覺,並且白天要儘量把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限定在一個特定時間段內。

    當然,家庭常規制定好了父母要以身作則的執行,給孩子做好榜樣。如果你經常給自己的孩子說,你看誰誰誰多厲害,時間長了,首先他會習慣聽你說,其次他會覺得你在怪他,並且你欣賞別的人,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遠離你,與你有隔閡、代溝,然後什麼都不會對你說了,這個時候,你再想回頭,就難了。所以榜樣教育,大多時候需要父母先做好表率,再給自己孩子多點鼓勵,多點信心,要讓他覺得在你心裡他是最棒的。

    有這樣一個家庭,兒子上五年級,寫作業磨磨蹭蹭。在老師的指導下,媽媽開始採取措施。媽媽先花了一天時間,仔細觀察兒子寫作業。在一個小時的作業時間,兒子要站起來7回,不是開啟冰箱看看有什麼好吃的,就是開啟電視看看動畫片,或者上廁所,這不就是磨蹭嗎?

    於是媽媽說: 我剛才給你數了數,寫一個小時作業站起來7回,有點太多了。”孩子立即反駁說:“我跟我爸學的,我爸每次輔導我作業的時候總是一邊玩手機一邊找吃的,你怎麼不說我爸”聽完後媽媽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經過熟人介紹找到了我們老師給予了一些幫助。回家後媽媽就跟爸爸講了孩子寫作業磨蹭的原因。最後兩人達成共識要一起做孩子的榜樣吃飯時候不再玩手機,飯後不再吃零食,輔導作業時不來回走動了等等。之後的一個月爸爸都按照家庭規則執行做好榜樣,兒子也看在眼裡。兩個月後孩子寫作業站起來次數減少4次。慢慢的孩子變得做事專注了,也很有耐心了,平均學習成績提高了20分,最後媽媽給孩子做出了一些獎勵,孩子也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了,在媽媽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家庭也變得越來越和諧。

    其實,養成良好的學習以及生活習慣,一定要從孩子的內心抓起,一旦他自己剋制住自己了,習慣就會慢慢養成了。不是有一句話叫做: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所以我們要幫助孩子戰勝自己,那麼好習慣也就基本養成了,言傳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對孩子產生影響最大的。要想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對自身、家庭、社會毫無責任感的父母,不可能培養出有責任心的孩子,所以家長一定要做好榜樣,而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要先了解情況後,和孩子一起想出解決辦法,爸媽不能不毫無原則給予幫助。那麼我們的家庭也會越來越和諧,孩子學習成績越來越好,親子溝通也會越來越暢通無阻。

  • 3 # 段譽看電影

    我們都知道改變一個人是非常難的,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表明改變一個人的性格之難,其實不僅改變一個人的性格難,改變人的某個行為一樣難。

    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人是懶惰和討厭變化的高階動物,很多時候並不理性。

    更多的原因我就不多闡述了,本文重點放在如何去改變這一現狀,就是如何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習慣?

    1.改變認知

    人的認知會影響行動,行動反過來影響認知。所以要改變行動,其中一個關鍵點就是改變認知。

    所以要培養閱讀的習慣,那麼你就得發自內心的認可閱讀的價值,相信閱讀是一件積極美好的事情,反之如果你內心不認同它,覺得它是沒價值浪費時間的事情,那是不可能培養閱讀的習慣的。

    2.改變環境

    環境會極大的影響一個人的行為與態度,古時候的孟母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就不惜3次遷家。

    再此,我想給大家再次分享下破窗理論,很多讀者應該知道。

    犯罪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若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

    相信看完後你也懂環境多麼重要了,人的行為是受到環境(其它群體)的影響,藉此理論,我們就知道可以透過改變環境來改變人的行為了。

    如何透過改變環境來培養閱讀習慣呢?

    (1)可以透過加入讀書群,大家互相監督,沒有完成任務就發紅包;

    (2)可以多和喜歡閱讀的人交流,組隊去圖書館。

    ......

    3.循序漸進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因為目標太大而放棄努力的經歷,反正我是有過的。試想有一個英語成績50分的學生,如果你給他制定下學期英語考到90分的目標,你猜他會有何反應?

    所以,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目標設立一定要從低到高,否則很多人寧願選擇放棄。

    還是拿閱讀舉例,一個簡單的目標,可以是一個月看完《平凡的世界》,而不是一年看100本這樣宏偉的大目標,目標太大會讓人望而卻步。

    4.可執行性強

    大目標是相對抽象而且有較大的距離感,不利於執行,所以必須分解目標,拆分到具體的操作上。

    針對培養閱讀習慣,我覺得可執行的行為可以是每天晚上閱讀15分鐘,後期還可以固定到晚上9點-9:30這段時間(具體時間自己靈活調整)。

    5.短期激勵

    光有長期的目標,並不容易維持人的行動。因為人的本性是好吃懶惰的,所以必須透過短期的激勵,來刺激我們堅持行動。

    那該如何具體運用到培養閱讀習慣呢?

    方法一,如果連續做到了每天閱讀一週,可以給自己一個小獎勵,可以是一頓美食、一場電影等等,以此類推,獎勵要結合自身情況來設定。

    6.自我實現預言

    多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想象自己實現目標的感覺。多誇獎自己,而不是抱怨批評自己。

    7.下意識的習慣

    透過以上6個步驟,你就能成功地培養一個新的行為習慣,今後你不需費力就能自動完成這個事情,就像每天早上刷牙那樣自然。

  • 4 # 順勢行道

    1、父母先養成好習慣,做給孩子看;

    2、任何一個好習慣,不是一蹴而就即可養成,拆分成微習慣,每次進步一點點,並給予及時正面的反饋刺激,讓孩子感受到進步、感受到好習慣的意義和回報。

    3、思考找一到兩個核心或主要好習慣,集中養成,會引發其它相應的習慣跟隨養成。成為習慣系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天來了關心一個喜歡的人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