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風物誌

    確切的說是帝辛五年,《竹書紀年》是中國西晉武帝時在汲郡古墓出土整理的戰國竹簡“汲冢書”的一部分,原本沒有名字的,因為是編年體(按歷史事件發生時間記錄)體裁,所以命名為《紀年》,也叫《汲冢紀年》、《竹書紀年》。這書記錄了從傳說時代的五帝到魏襄王(一說應為魏哀王)之間的重要歷史事件。隨著近代甲骨文資料的發現印證,《竹書紀年》的內容和考古發現的內容吻合度非常高。

    《朱本紀年》記載:商朝帝辛五年即公元前1150年,黃沙落於亳(在河南省境內)。根據描述土雨很可能是我們現在常見的沙塵暴天氣,也叫黃沙,是一種季節性的氣象現象,它會於東亞冬春交際時零星地出現。沙塵起源於蒙古沙漠、中國北部和哈薩克,而表面高速的風及激烈的塵暴可引起雲霧及極小量的乾旱泥土。過去十多年,由於工業汙染,所以沙塵暴非常頻繁,而在幾千年前的商朝,也並不是沒有條件發生。

    商代毫也就是現在河南一帶,從地裡位置上離呼和浩特原來叫鬼方的地方非常近,科學家認為,200萬年以來,特別是幾十萬年以來的中、晚、更新世時期,中國西部地勢不斷上升,乾燥氣候區不斷擴大。這些地帶表面沉積的砂岩、粉砂質泥岩以及砂礫岩等比較疏鬆的巖體在太陽和風的作用下,不斷被風化剝蝕,變成大量碎屑物質。三千多年前沙漠應該已經有一定的範圍,一旦遇到對流,吹到河南也不無可能。所以如果土雨就是沙塵暴,那麼可信度很高。

  • 2 # 青山不掩

    這樣的事,在史官眼裡沒有幻覺,其筆下,斷不會虛構。

    事實上,世界各地,都會莫名其妙的下雨,隨著掉下來的居然有魚蝦,以及其他雜物,當然也會有沙塵暴,所謂土雨,估計和沙塵暴類似,但明顯不是沙子,就是泥土。

    無論掉下的是什麼內容,原因都肯定是外地的龍捲風為動力引起的,如果下面是江河湖海,就能捲起來水和魚,蝦,青蛙;如果下面是陸地,就捲起來泥土,地面附著物;下面是沙漠,自然只能捲起來沙子了-附帶說一句,沙漠,最早是氣候變化,長期乾旱形成的;自從人類進入原始社會,逐漸開始大規模的砍伐森林,燒荒種植,建築,人為的森林消失,水土流失,從而形成沙漠。但是紂王時期,僅僅只是開始砍伐森林樹木,人為的沙漠還沒有形成。

  • 3 # 乇三千

    《竹書紀年》在古代是一本禁書,而“土雨”這一記載,雖然不能確定是否真有其事,但在科學上是說得通的。而且不止《竹書紀年》裡有記載,《墨子》一書也說過。

    不過在具體回答“土雨”這個現象之前,我要先上個圖。

    為什麼上這張圖,是因為我們今天要說一下這本書《竹書紀年》,而這本書裡好多內容和《史記》是不一樣的,所以我想先闡明一下我的觀點,關於《竹書紀年》和《史記》的孰是孰非,大家可以自己評判,但也不必較真,畢竟立場不同,所以歷史也無絕對。

    接著回答問題,說說這場“土雨”。這場土雨,其實記錄在《竹書紀年》中關於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的文章中,“五年夏···雨土於亳。”意思是“帝辛繼位的第五年夏天,在亳(今河南境內)這個地方,天空下起了土形成的雨”。

    土形成的雨,在古代看來是無法解釋的怪異現象,其實用我們現代科學很好解釋,應該就是沙塵暴。有了沙塵暴,說明當時的環境已經因乾旱而相當惡化!而古人見到遮天蔽日又不常見的奇怪現象,自然要大書特書~

    如果大家仔細總結歷史就會發現,每次朝代更迭,都會有大的自然災害發生。而古人就把這說成帝王“德不配位”,於是上天懲罰他,不讓他當王了。

    當然,這是迷信的說法,因為用我們現在的科學邏輯都解釋的通。古代社會科學技術落後,基本是靠天吃飯,所以都會祈禱風調雨順。而一旦有了自然災害,整個社會經濟民生就會陷入崩潰。當所有人吃飯都成問題而高層依然花天酒地時,就會“食不果腹而亂民起”,於是朝代更迭就很正常了。

    所以,像《竹書紀年》中記載的這種自然現象,其實是可信的。但是把自然現象歸咎於帝王不作為,其實是一種非常迷信而不可信的解釋。

    說完土雨,下面我們可以說說《竹書紀年》這本書了,為什麼這本書爭議這麼大呢?最主要是它和《史記》不符,甚至有些歷史顛覆了大眾認知,因此在古代還曾經被禁過。

    但是其實《竹書紀年》成書在《史記》以前,要說那本書顛覆歷史,應該是《史記》才對。而且,這本書的發現也很有傳奇色彩!

    在三國之後的晉國,有盜墓者叫不準(古音fou biao),他挖掘出一處古墓,從裡面發現了大量竹簡,有數十車之多。後來朝廷考證是戰國時期魏王墓。這些竹簡就是後來被整理出來的《竹書紀年》的原型,也就是說《竹書紀年》是晉朝給起的名字,以前就是一些編年體的歷史記錄文章。《竹書紀年》是周王室指定專人記錄的歷史,一開始是王室自己人,後來平王東遷,周王室沒落,就讓晉國來幹,後來三家分晉,這個任務就交給了魏國。這也是這些竹簡之所以出現在魏王墓的原因。

    那《竹書紀年》顛覆了哪些歷史呢?簡單說幾點有代表性的。

    我們都知道堯舜禹是禪讓制,可本書卻明確記錄他們並非禪讓,而是爭奪的王位。《史記》中記載的每次禪讓,其實都是一部明爭暗鬥的戰爭史。而這,也是後世它被禁的主要原因之一,儒家打造的最有德行的三皇五帝,竟然被徹底顛覆!

    還有我們熟悉的商代名臣伊尹。《史記》上說商王無道,於是伊尹囚禁了商王,代為治理國家三年。等商王醒悟後,伊尹又歸還了王權,並竭力輔佐商王勵精圖治。但是《竹書紀年》卻說,其實是伊尹奪取了王權想自立為王,後來商王重整旗鼓奪了回去。

    甚至我們熟悉的“武王伐紂”,《竹書紀年》都記載其實並非正義之戰,而是兩個諸侯國爭奪天下的戰爭。而周文王被商王囚禁,也是因為他戰敗被抓,並非刻意囚禁。最後周滅商,也不是商無道氣數已盡,而是商大軍出征東夷,周趁虛而入打下朝歌!

    怎麼樣,是不是完全顛覆了你的認知!

    至於它為何被禁,古代官方也給出瞭解釋,大概意思是:這些內容都是胡編濫造的!編這些內容的是戰國時代的魏國,而魏國就是士大夫“謀朝篡位”導致三家分晉才有的,他們這麼編寫,就是為了給自己找臺階下,而編寫的這些內容,也符合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勾心鬥角的社會風氣!

    所以,理解為什麼我一開始要先上那張圖闡明立場了吧,因為這個歷史顛覆的完全合情合理,最起碼它非常契合人性,畢竟堯舜禹那樣的聖賢太理想化了,很可能是儒家為了鞏固人心而編造的。而禁書的古代官方也解釋的合乎邏輯,因為魏國編造這樣一些故事來給“三家分晉”的篡逆行為打掩護,也確實很有可能。

  • 4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歷史學界,人們普遍認為,《竹書紀年》是一部比《史記》更客觀的史料,其所記載的歷史,似乎更接近於歷史真相。

    比如“堯舜禪讓”的問題。《史記》裡記載的是堯、舜在年邁的時候,考察並任命了部落裡更有德行和才幹的舜、禹擔任部落首領,並主動把帝位禪讓給了舜、禹。但是《竹書紀年》裡的記載剛好相反,並不是禪讓,而是堯、舜年邁的時候,舜、禹分別發動政變,把他們逐出部落或者囚禁而死。總之,《史記》更強調文明的力量,而《竹書紀年》則更強調叢林法則。

    (堯舜禪讓)

    不少學者認為,根據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狀況,以及後來夏朝的歷史演變,《竹書紀年》的記載,在摒棄了封建時代道德教化的因素下,似乎更客觀一些。

    那麼,既然《竹書紀年》的記載,摒棄了道德教化的成分,為什麼它在記載帝辛(紂王)的時候,卻說在帝辛五年夏天的時候,天上下“土雨”這樣的話呢?這樣的話,是不是在說帝辛無道呢?當時有沒有可能下土雨呢?

    我們先來看看《竹書紀年》上的這一段記載。

    “三年,有雀生鸇。四年,大蒐於黎。作炮烙之刑。五年夏,築南單之臺。雨土與毫。”

    這一段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帝辛繼位後的第三年,有一隻雀兒生了一頭鸇。鸇是一種猛禽,是專門吃雀兒的猛禽。帝辛繼位後的第四年,他在黎這個地方田獵。接著他又發明並使用了慘無人道的“炮烙之刑”來處置人。帝辛繼位後的第五年夏天,他在南單修築高臺(用來飲酒作樂或者召引神仙的臺子),這時候,在毫這個地方,天上下起了土雨。

    (帝辛)

    前面我們剛說了,《竹書紀年》比較客觀,道德教化的成分不重。但是這一段內容,感覺滿是道德教化的意味。第一句,雀兒生了吃雀兒的猛禽,這簡直就是在說,帝辛這個人當了帝王坐了江山以後,將會把商朝的江山給搞滅亡。帝辛的父親傳位給帝辛的時候,是希望他能守住,並且世世代代傳下去的。哪知道,帝辛卻親手把自家好端端的江山給毀了,這難道不就是“有雀生鸇”嗎?

    第二句,“大蒐”在古代是一種莊嚴的儀式,也是帝王貴族家正常的儀式,原本無可厚非。但後面跟了一句“作炮烙之刑”。帝辛為什麼作這樣殘酷的刑罰呢?是不是因為他已經不是搞儀式,而是專注於嬉戲遊玩,有大臣勸諫他,他不聽,因此才搞這樣的東西懲罰那些大臣呢?

    第三句,帝辛修築“南單之臺”,天上下起了土雨。這句話再明顯不過了。古代是不能輕易大興土木的,因為生產力水平受限。如果大興土木,國力就會大大地消耗。但是帝辛卻大興土木,擅自動土。而且修這種臺子,還是為了自己享樂。後面寫的在毫這個地方下起了土雨,非常具有寓意。就好像在說,泥土本來應該是在地上的,現在帝辛把它搞去修高臺,就相當於泥土從天上落下來一樣。

    (帝辛)

    不過,雖然看起來這一段文字敘述,有著這樣的“微言大義”,有著這樣道德教化的成分。那麼,這一段文字所記載的歷史事件,會不會是真實的呢?也就是說,雀兒會不會生出猛禽來?天上會不會下土雨呢?

    根據我們現在的科學研究,這樣的事情並非不存在。

    我們都知道,許多候鳥都有“寄生”的現象。由於它們需要不斷地南來北往,追逐氣候生存。因此,它們沒有更多的時間哺育後代。於是,它們就常常把卵產在其它鳥的巢中。比如,大杜鵑鳥就經常把卵產在別的鳥的巢中。古人並不懂得這個道理,看見雀兒的巢裡出現了一種大型的鳥,便覺得這件事非常怪異,由此便把這樣的事情記載下來。

    至於天上下土雨,更是非常正常。我們現在知道,沙塵暴其實就是一種土雨。只不過古人不知道沙塵暴的道理,覺得這是違背天象的事情,所以才有這種特別的記載。

    總之,《竹書紀年》裡面記載的這兩件反常的事情,確實是是可能存在的。《竹書紀年》把這件事記載在這裡,也是客觀的。當然了,他把這些現象羅列在帝辛統治的時期,而不是羅列其它事情,肯定有批評紂王的意思。作為一部史書,在這一點上。和《史記》是一脈相承的。

    (參考資料:《史記》《竹書紀年》)

  • 5 # 漩渦鳴人yy

    土雨?沙塵暴吧。

    我記得好像前幾年吧,時間反正有點久了,北京地區沙塵暴那一年賊嚴重,然後沙塵暴吹過來之後整個北京必可被籠罩了一層黃色,然後有人就說北京下土了!

    有人就會說了,沙塵暴吹的不是沙子嗎?怎麼會吹的土呢?其實黃土高原上面的那個檢視也就是一種沙子,只不過這種沙子它的顆粒更細,所以吹得更遠,從西北的戈壁灘一路吹到了黃土高原,然後在這地方成績形成了黃土高原……

    等到某一場沙塵暴吹的比較用力一點,把這麼多的土挖沙啊吹過來,然後沉積下來,你看上去就跟那土一樣。

    從道理上來講,古代的人在記錄某見重要的事情之前總會相信天有異象,也就是說天上可能會發生一些無法描述的事情,比如說一些大的災難或者是一些天文奇觀異,或者是某家的老母豬多生了幾個小崽……

    《竹書紀年》這本書,到底可不可信並不清楚,但是關於這個土雨可能就是古代的人在無法理解沙塵暴這個現象之後,然後再編出來的一個名詞。

    講道理當時的黃土高原或者關中地區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植被被砍伐的現象,而且人類的活動也不可能再繼續向北去,破壞西北地區的草原綠樹,等等一些事情,所以像類似於爆發沙塵暴,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並不太高,這也就是什麼叫記錄這件事情的時候,古人感到很驚訝,甚至作為一個時間節點來記錄,你就像我至今還記得小時候有一回,好像在無錫地區也不發了一次類似於沙塵暴一樣的情況,那個時候記得就是放學之後,下午回家的路上颳起了那種黃沙,然後整個天被籠罩的成的黃色塑膠袋呀,等等一些列東西都在天上亂飛,我對那場事情記得很牢。

    這個所謂的下土雨是可以相信的,這個東西不需要任何的編纂,也不需要任何的瞎編亂造,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談論或者推理某個事情的時候會避開受害者,或者是經歷者所講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而是選擇注意他們所說的某個細節,有的時候細節才是真正值得相信,或者沒有經過任何編纂的一個真實的事情。

  • 6 # 孤獨一書生

    這裡涉及兩個概念,一個是關於土雨的解釋,如果將土雨解釋為沙塵暴,這有點兒牽強,如果說將土雨解釋為泥雨,似乎更合理,但是無論是怎麼解釋,這都是一種隨機現象,是不可準確預測的,但中國古人,尤其是孔子制《春秋》之前對於歷史的記載是非常認真的,所謂令狐筆,就是殺頭也不在史書上寫虛假的東西,因此竹書紀年上記載的應該是真的,但由於這個是隨機事件,不能從科學上證實而已。

  • 7 # 終南高揚

    個人覺得這事可信度100%,這種土叫做“馬蘭黃土”,不只是商朝在下,幾乎每一年都會下,只是我們沒有關注。

    馬蘭黃土是透過西北風從裡海刮過來的,路徑數千公里,中國北方基本上都會涉及到,最近兩千年的降雨量分析,大概每100年能達到20cm厚度。

    有些年份可能會形成沙塵暴,有些年份可能少一點。但是總體上來說,幾乎數千年一直都有。今後還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能生孩子的女人的人生還是完美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