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薦商12345678

    德國與中國政府交往會涉及政治,軍事,經濟多方面的交流,這些交流會為雙方國家帶來各自的利益。中國有很多德國軍工業所需的稀有金屬礦產品,中國軍隊所需的各種武器基本不能生產,全靠從國外進口,不論是滿清政府,還是國民政府都有從德國進口武器裝備的需求,而中國還有強大的金元支付能力,錢不是問題,市場需求巨大,雙方一拍即合,生意敲定,財源滾滾而來,何樂而不為?

  • 2 # 蓮花清溫

    1900年,八國聯軍在德國強盜瓦爾德的率領下,攻入北京。摧毀圓明園,並把圓明園裡面的無數珍寶源源不斷的運回強盜的國家,然後放一把火,燒了圓明園,這把火整整燃燒了三天三夜,中華文化的藝術瑰寶在滴血。

    由德國強盜率領的八國聯軍才一萬人,就把當時的清政府官兵打的血流成河,潰不成軍。西方列強以武力強行的打開了清政府的大門,清政府也意識到自己的弱小。

    當時的有志之士就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方針,只有國防強才能國家強,希望建設強軍路線。

    於是,清政府派遣有志之士前往西方尋求幫助。以前清政府就在德國購買了兩艘戰艦,分別是定遠號和鎮遠號,一共花費了282萬兩。

    在這個基礎上,他們便前往德國尋求幫助。德國是一個非常好戰的國家,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挑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後,世界各國簽署了“凡爾賽條約”對此,德國的軍事發展受到了限制。

    當時德國是一個軍事大國,不可能讓自己的國家軍事發展事業陷入停止狀態。於是,德國積極的尋求突破口,和當時的清政府代表團一拍即合。向中國輸入技術和人才,開始全面合作。

    這樣德國不僅保留了技術,還防止人才外流,更重要的是賺的盆滿缽滿,到後來的民國政府也和德國合作。

    越是貧窮落後的國家越有利可圖,這比德國做強盜賺來的錢還多,何樂而不為了?

  • 3 # 嚴紅

    德國對華援助,一方面是和中國做交易,它需要中國的資源。另一方面是當時的國民政府以德國為榜樣,軍事上向德國學習。德國在一戰是戰敗國,由於凡爾賽條約的關係,對西方列強心有芥蒂,在思想意識上和國民政府比較接近。甚至在表面上和蘇俄也很近乎。這樣在很長時間裡(主要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德國給了中國很多軍援,當然這決不是出於正義。

    1938年以後,由於三國同盟的建立,德國政府就中斷了對中國的援助。

  • 4 # 狼煙火燎

    【與其說德國從晚清到二戰前一直對華援助。不如說是互惠互利,就像現在印度大量購買俄羅斯軍事裝備一樣,難道能說俄羅斯對印度提供援助?】

    德國崛起的時間較晚,卻發展迅速,很快就和英法大國發生利益衝突,德國想重新瓜分世界,而英法顯然不願意!

    中國和德國的密切交往從晚清開始,德國需要中國的有色金屬和出口武器來發展自己,我們需要德國的精良裝備,兩者算是合作,算不上援助,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明碼標價,而且很長時間以內,中國都是德國主要武器出口地!

    德國大名鼎鼎的毛瑟步槍第一筆海外大訂單,就是大清訂購的26000支毛瑟步槍,而且之後清軍從德國進口大量的武器,包括火炮近千門、各種軍艦、魚雷艇等,這些武器都是國際市場的正常交易,談不上援助。而且大清還引進了德國製造的各種壯舉、訓練裝置和通訊、鐵路等器材,為此中國又邀請了德國教官來作為指導,這是來華的第一批教官!甲午戰爭後,清朝還從德國訂購了4艘驅逐艦,3艘穹甲巡洋艦,2艘江防炮艦和4艘炮艇,即使大清亡了,北洋政府還是從德國進口大量的武器!

    二戰德國失敗,被限制只能有10萬正規軍,大量的軍人被迫退役,他們沒有工作,大而中國需要優秀的教官,各大軍閥以及後來的國民政府軍隊大量聘請德國軍人當教官。到了30年代希特勒上臺,德國重整軍備需要大量鎢礦,而中國是鎢礦的最大產地之一;中國需要德國武器建立新軍抵抗日本侵略,德國需要中國有色金屬製造大炮和裝甲。

    雙方很快開啟了資源換武器的貿易,德國對中國貸款3億馬克,大部分錢用來購買德國武器,購買的武器包括博福斯山炮,榴彈炮,40毫米高射炮,37毫米戰防炮,75毫米高射炮,105榴彈炮和150榴彈炮,以及大批步機槍和生產裝置。還有一部分錢用來建立自己的工業設施,建造了一批炮兵、輕武器生產工廠,直到七七事變以前,中國進口武器中83%來自德國,而中國則出口大量的有色金屬到德國作為還款!

    可以說沒有中國的有色金屬,德國就造不了優秀的坦克和軍艦裝甲,德國二戰黑科技就沒有這麼優秀了。而中國也組建了精良的德械師,在早期的抗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淞滬會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最後還是打輸了,但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軍隊的血性。要知道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啟國門以來,在外華人眼裡,就是來幾條船就能簽訂個不平等條約,來幾千人就能打到北京去,日本更是宣稱3個月佔領中國,淞滬會戰後所有人都知道原來中國軍隊也是有血性的,也很能打仗!

  • 5 # 不沉的經遠

    題主為什麼會覺得德國一直對華援助合作?我覺得正常的貿易不能算援助,而且無論是晚清還是民國,都被德國坑過。

    早在晚清時代,晚清就從德國訂購軍艦、槍支、大炮等武器。不過這都是正常的軍火貿易而已,並非援助。當然,德國的軍艦報價比英國便宜些,不過這也主要是因為德國當時軍艦設計、建造都遠不如英國,急需開啟市場,並非為了給清政府提供援助。

    而德國和國民政府的合作,主要是為了獲取中國的鎢、銻等戰略物資。在1934年8月23日,中德兩國簽署了《中國原料及產品對德國工業產品交易合約》,雙方約定,以中國的農產品和礦產換取德國的工業產品。

    1936年4月8日,中德兩國又簽署了《信用貸款合同》,德國政府向中國提供1億馬克的信用貸款,中國每年可以購買2000萬馬克的工業產品,同時交付1000萬馬克的農產品和礦產,所以相當於德國每年提供1000萬馬克的貸款。

    如果單純從這個貸款協定看,倒也可以算德國對中國提供了援助。但是實際上由於貸款限定購買德國的工業產品,而工業產品這個可以很輕鬆的透過加價獲取鉅額利潤,特別是軍火國際市場售價可以輕鬆翻倍,所以德國實際提供的商品價值遠遠不到2000萬馬克,德國實際並不吃虧。

    以德國提供的150毫米榴彈炮為例,34年中國購買的24門FH-18型150毫米榴彈炮德國報價154629.45元一門,摺合45461.05美元,是比德軍自己採購價格貴了3倍。還有從德國購買的軍車,給中國的報價直接翻倍。至於德華人把出口到中國的裝甲車上原配的MG34給拆了,換成MG13這種小花招就不要去說他了。

    所以德國和中國當時最多算軍火貿易,不能算援助。

  • 6 # 西府趙王爺

    援助談不上吧?

    沒錯,從晚清到民國,德國始終與中國保持著密切的往來,

    比如說李鴻章的克虜伯情節,國民政府的德國留學潮以及德械師等等,但這些都不是援助,而是交易,是合作。

    而這都與德中兩國的當時國情密切相關。

    比如說清朝:

    當初德國剛剛透過三場王朝戰爭實現了德意志帝國的統一,完成了國家的統一,有了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德國便開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道路上開足馬力,向工業強國奔去。

    但由於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已經將世界市場瓜分殆盡,德國一直在想盡一切辦法,進行開拓國際市場的努力。

    而當時的中國,在太平天國浪潮的衝擊之下,晚清重臣們紛紛主張進行洋務運動,而“師夷長技”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購買並仿造西方的“堅船利炮”。再加上當時英國對華在軍火領域上實施封鎖,中國便轉而尋找新的賣家。

    當時李鴻章對於德國造是鍾愛異常,特別是克虜伯大炮,從北洋艦隊的軍艦主炮,到旅順口的岸防炮,那都是克虜伯的產品。

    而甲午戰爭之後,在“干涉還遼”的過程中,德國也出於自身的目的,做出了不少的“貢獻”。畢竟他們在山東半島有利益所在,不想日本來橫插一腳,與其說幫中國,不如說是在幫自己。

    這其實也複合中國晚清洋務派的“以夷制夷”的思想。

    一戰之後,德國戰敗,在希特勒上臺前後,德國為了實現其復興,急需擴大軍火市場並且購進稀有金屬等戰略物資,比如鎢礦、銅礦、桐油等等,而出於內外交困的民國政府便成為了最佳的合作物件。

    於是一時間,中國建立了大量的德械師,德軍顧問進入了國民革命軍的系統,中國的工業體系建設也收到了來自德國的指點,而德國也相應地獲得了其所渴望的戰爭物資,這位之後法西斯的瘋狂擴張埋下了隱患。

    而中國的國力也有所增強,這也為中國持久抗戰打下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簡單點講,就是資源換武器,是軍火貿易,不是援助!

    而除了官方的合作,最為華人所熟知的,或許還有在南京淪陷後保護中國難民的拉貝先生,這個倒是真的需要感激。當然,感激是拉貝這個德華人,而不是納粹政府,因為當時的納粹政府為了自己盟友的利益,是反對拉貝的做法的。

    總之,中國與德國的合作雖是各取所需,但卻未必是平等和公正的,只能說是相對而言,比之沙俄、比之日寇,顯得更有契約精神!

    無論如何,德國畢竟是殖民者、侵略者,而且是世界大戰的戰犯,雖然中德在近代史上合作密切,但最終還是跳不出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

  • 7 # 麥田軍事觀察

    先把“援助”與“合作”,兩個詞摳掉吧,中國有德國之間的往來,談不上援助,也沒有什麼合作可言。

    德國向中國出售了大批次軍工產品,這是事實,但是屬於買賣行為,不是無償贈送。不能視為一種援助,我們沒有必要為此感謝德國,因為我們為所購買的產品付了錢。所謂的合作也是非常有限的。

    在那個時代,中國沒有受到什麼國際封鎖,可以從很多國家引進的各種裝備等等,在這種背景之下,我們給了德國更多機會,不是德國主動給了我們克服困難的機會,而且我們給了德國機會。

    那時的中國是一個重要的軍火市場,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丟掉這個市場,所以德國自然樂於進軍中國市場,也透過良好的產品以及服務的獲得了大量的生意,從這一點,德國應感謝中國。

    許多人對於德國的印象很好,對於德國軍事甚至有一種崇拜心,更把德國與中國的軍事合作歷史當成一個很好的事情來講,但是回顧這段歷史沒問題,不能過分的吹噓,甚至於誇大事實。

    中國與德國之間的軍事交流確實不少,是一種生意往來,而不是一種援助,沒有什麼免費給中國的東西。

  • 8 # 金兔歷史

    19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說過,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國家間的交往講究利益至上,沒有共同的利益,所謂的合作都只是泡沫。從晚清到二戰前夕,德國對華的援助合作其實只是一種利益的交換。

    中德兩國基本沒有什麼太大的利益衝突,除了八國聯軍侵華——八國聯軍的統帥瓦德西是德華人,而德國也是當時入侵清朝的國家之一。此後,中德兩國之間基本沒有發生戰爭,更多的只是利益的合作。

    清末有著“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觀念,但自行製造先進的武器裝備顯然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因此,清政府選擇從國外進口,其中大部分來自德國。

    到了國民政府時期,特別是執政前期,國民政府和德國的合作相當密切,德國還計劃幫助國民政府建設80個德械師。這其中的原因也有兩個,都含有利益因素。

    一方面,德國是一戰的戰敗國,戰後處處受到《凡爾賽和約》的限制,而且還讓德國整體的經濟發展逐漸落後於其他歐洲國家;而當時中國則需要一支強大的近代化軍隊,但缺乏先進的武器裝備以及相關的指導。這時候雙方一拍即合,由國民政府出錢,德國提供武器、技術和理論指導等,雙方就開始了長期的合作。

    另一方面,《凡爾賽和約》還限制了德國軍事的發展,以至當時德國有大量的軍事人才受到長期的閒置,這無疑是一種浪費。而德國就以對華援助的名義將這部分軍事人才派往中國,一來可以向中國收取一定的費用,二來可以解決這部分人的就業問題,三來還能增進雙方的合作關係,堪稱一舉多得。

    總的來說,從晚清至二戰前夕,中國和德國的關係確實很不錯,但德國對華並非單純的援助合作,其中還摻雜諸多的利益因素。

  • 9 # 寶劍鋒

    從晚期到二戰前夕,德國對華援助與合作,基於下列原因:

    德國擴軍備戰的需要

    德國在19世紀後半期,透過三次王朝戰爭,1871年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德國的資本主義經濟,需要廣闊的海外市場,而德國崛起時,海外市場多已經被英法等列強瓜分完畢,德國地緣環境極其糟糕,也需要對外合作發展經濟,為軍事力量的擴張提供經濟支援。大清王朝這一時期處於洋務運動時期,需要學習國外的技術和購買武器,因此一拍即合。

    下圖 俾斯麥與李鴻章

    為了獲取中國鎢礦等戰略資源

    德國是一個礦產資源貧乏國家,尤其是武器製造必須的鎢礦,德國極其缺乏。而中國盛產黑鎢礦和白鎢礦,尤其在江西地區。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為了獲得中國鎢礦,為中國提供了大量軍火和其他各種援助。後來由於日本的干預,德國才逐漸與中國疏遠。

    下圖 黑鎢礦

    擺脫孤立的需要

    德國在歐洲是受到孤立的,英國、法國及其他歐洲國家,對於德國都是小心提防,德國在歐洲缺少真正朋友。與中國友好,對德國有很大好處,獲取中國的市場和資源,為德中國產品和技術提供市場。

    可見,與中國友好,符合德國根本利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增強體能為目的的跑步,慢跑好還是快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