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夏胡扯

    因為宋朝敗了呀,如果郭靖夫婦不死的話,那不就是苟且偷生了嗎,為了展現他們的大俠氣概,必須讓他們死。

    當然,這也有金庸先生尊重歷史的緣故,如果換做現在的編劇,指不定把他寫得多麼厲害呢,用兵如神,以一敵萬,實在不行,還能讓他們穿越回現代,再談一段感情。。。

  • 2 # 田獲三狐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之所以這麼引人入勝,原因之一就是他能把虛構的人物,故事和真實的歷史巧妙的結合起來。既不會架空歷史,又不是真實歷史的重現,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創造了一個亦真亦幻使我們心馳神往的江湖。在“射鵰三部曲”的終結篇中,金庸先生之所以讓郭靖,黃蓉夫婦戰死襄陽,這一方面是因為郭靖的人設所置。郭靖不但是一代大俠,還是一位大儒,他的個人成長史也是踐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過程,並創造性的首次提出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理念。此時蒙古鐵騎兵臨襄陽城下,做為身負絕世武功的大俠,做為大宋子民,他只有義無反顧的投入到這場對抗當中去併為之鞠躬盡瘁,才能實現他的價值,才能和他的三觀相符,他別無選擇。另一方面,真實的歷史情況是:襄陽城並沒有擋住蒙古大軍的鐵騎,蒙古人最終建立元朝是一個不可逆轉的歷史事實。按照金庸先生既尊重歷史現實又要與人物的性格特徵,行為準則想符合的創作原則,那只有讓郭靖夫婦和蒙古鐵騎死磕,硬懟,非得拼個魚死網破不可才行。郭靖不會也不能苟且偷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綏靖政策從來不是他的選擇,他只能和襄陽城共存亡,即使拼到只剩下自己一人,他也會血戰到底,直到馬革裹屍。捨生取義,殺身成仁是儒家傳統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郭靖作為提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一代大俠,儒將,身體力行,最終戰死襄陽,既成全了自己,也尊重了歷史事實,他死得其所。

  • 3 # 摔角迷

    郭靖和黃蓉這一結局,給人們的感覺,首先是很悲壯的,也符合了人們心目中對郭靖夫婦“俠之大者”的定義。之前,郭靖與楊過的談話中也談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話,似乎預示了郭靖夫婦守衛襄陽城的最終結局。此時,看到滅絕師太的那句話以後,人們內心不免有又一些惋惜。畢竟我們在看射鵰的時候,是看著郭靖一步一步慢慢成長起來的,看著郭靖和黃蓉經歷了很多挫折,才擁有了最為完美的愛情。

    然而滅絕師太說法,似乎是站不住腳的。在金庸武俠中,郭靖夫婦的結局,唯一出現書本中的字眼,就是滅絕師太所說過的那句話。可是,滅絕師太的話就如此有權威性嗎?滅絕師太的話真的可信嗎?聯想一下紀曉芙之死,明明是滅絕師太殺死了紀曉芙,她自己卻硬要說紀曉芙是死於楊逍之手。

    滅絕師太與明教結仇,是因為她的師兄孤鴻子之死。孤鴻子明明是因為抑鬱而死,她卻將這一切歸咎於楊逍一人身上。也因此,滅絕師太與明教勢不兩立。滅絕師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是一個固執的、毫不講理的“名門正派”的掌門人。講什麼理?她就是理。這樣的一個人說出的話,怎麼可信呢?她的話毫無權威性。

    有權威性的一方無疑是蒙古,他們在破城以後,抓到了郭靖和黃蓉,卻沒有對外公佈?當年,《神鵰俠侶》時期, 蒙古抓住一個郭襄都要綁柱子上給天下人看的。破襄陽城,抓住郭靖夫婦這可是大功一件,這在蒙古一點訊息都沒有傳出來?

    有趙敏在,當年郭靖夫婦要是被抓的話,這一訊息也早就被她拿出來炫耀了。特別是趙敏在說服張三丰時,她必定會拿郭靖夫婦的結局來做例子,以震懾當時的“頑固”的張三丰才對,然而趙敏並沒有這麼做。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而且,忽必烈對於郭靖是十分佩服的。忽必烈也曾坦言,一個郭靖要抵得上10座襄陽城。且忽必烈十分重視人才,從他最開始對待楊過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襄陽破城,即便郭靖大敗,忽必烈也不可能會在捉住郭靖後將他處死。

    襄陽是怎麼被攻破的?並不是因為襄陽真的守不住了,而是因為守城的呂文德投降了。如果,此時郭靖夫婦在襄陽城內,他會任憑呂文德開城投降?唯一的解釋就是,郭靖夫婦當時不在襄陽城裡!既然不在,也就談不上破城之時死在襄陽城了。

    至於當時郭靖夫婦去了哪裡,我們便不得而知了。但是,對於郭靖夫婦戰死在襄陽這個說法,並不可靠,而滅絕師太所說的那句話,也不具備權威性。不知道各位對郭靖夫婦最終結局是怎麼看的呢?

  • 4 # 時光溯洄者

    這是金庸先生寫小說的一個特色。不管怎麼說,郭靖夫婦總算是有始有終。充分體現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精髓。第一部射鵰英雄傳中,郭靖成為北俠,練成了蓋世武功,擁有九陰真經,武穆遺書。但是按照金庸先生的慣例來說,你學誠這麼多東西,得到這麼好的東西,總要學以致用。所以說,最後郭靖為了守襄陽而戰死。

    雖然看起來是一個悲劇,就像岳飛一樣,郭靜總算有一個非常忠烈的名節。這樣的郭靖才無愧大俠的稱號,才無愧於他的名字。

    如果說郭靖功成名就,得以善終,那麼這部小說寫的就不是那麼成功了,也不會如此的感人至深。

  • 5 # 我是一個小書蟲

    優秀的小說,人物性格,思想觀念形成後,人物的發展必須符合他的性格,符合他的人生觀念。

    令狐沖是個自由的浪子,他不可能做日月神教的教主;張無忌做事拖泥帶水,沒有政治才能,他就不可能做大明的皇帝;楊過至情至性,深情狂放,最終十六年後和小龍女相會。

    從郭靖夫婦的性格,人生價值觀念看,他們倆戰死襄陽城下,才合情合理。

    《射鵰英雄傳》中開篇“風雪驚變”,道出了時代背景:金國入侵,家國淪喪。郭靖的父親是草莽英雄,郭靖的名字來自“靖康之恥”,郭靖的一生打下了家國仇恨的烙印。

    在蒙古大漠的郭靖木訥純樸,勇敢厚道。郭靖初到中原遇到黃蓉,學到了“降龍十八掌”至剛至猛的武功,同時也被洪七公俠義人生,英雄本色所感染。

    丘處機點評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鼓勵郭靖以洪七公為榜樣,積極有為。

    “黃藥師行為乖僻,雖然出自憤世嫉俗,心中實有難言之痛,但自行其是,從來不為旁人著想,我所不取。歐陽鋒作惡多端,那是不必說了。段皇爺慈和寬厚,若是君臨一方,原可造福百姓,可是他為了一己小小恩怨,就此遁世隱居,亦算不得大仁大勇之輩。只有洪七公洪幫主行俠仗義,扶危濟困,我對他才佩服得五體投地。”—《射鵰英雄傳》。

    在江湖上是以洪七公為榜樣,在歷史上以岳飛,范仲淹為榜樣。

    郭靖讀書不多,他的文化知識一部分來自師傅妙手書生朱聰,更多的是來自黃蓉。黃蓉充當了郭靖文化上的導師。岳飛驅除韃虜,保家衛國。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國憂民的思想都深深影響了郭靖。

    蒙古西征,目睹撒馬爾罕城中,蒙古軍屠城下的人間地獄,寬厚仁慈的郭靖深深震驚,也明白了戰爭帶給人們無窮無盡的苦難。

    郭靖出生在草莽英雄之家,生長異族殘暴統治之地,目睹撒馬爾罕之慘狀,身受行俠仗義影響,思前人熱血報國,憤蒙古侵我疆土,殺我百姓。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郭靖的人生價值觀。

    蒙古侵我疆土,殺我百姓,郭靖豈能袖手旁觀。宋朝江河日下,蒙古箏箏日上,襄陽城破,在所難免。

    郭靖能做的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戰死在襄陽城下!

  • 6 # 優己

    因為襄陽城被攻破了,整個宋朝被臣服!以郭靖黃蓉這種英雄絕對不能投降的,所以就只能戰死了。

    實際上金庸在神鵰原著裡寫的更悲慘。當時神鵰是以連載的形式發表在日報上的,當時寫的內容是襄陽城被攻破,郭靖黃蓉為了掩護郭襄郭破虜郭芙等人逃走,自己戰死在襄陽城下。但是耶律齊在忽必烈的策反之下叛變了,反過來要捉拿郭襄郭破虜等人作為覲見之禮,後來郭破虜為了掩護郭襄逃走戰死了,一直到碰到楊過,最後是郭襄是跟楊過在一起並嫁給了楊過(原著裡小龍女已經在絕情谷裡死了)。當時金庸之所以這麼寫的目的是因為剛好喜歡一個小自己二十幾歲的的美女,故意這麼寫的。

    但是呢,金庸的這個結局讓所有讀者都不滿,大家抗議金庸並以罷買報紙來抗議。所以呢,金庸就改了結局,不得不讓小龍女復活,這也就有了後來的絕情谷裡的劇情,這個實際上是後來修正版的了,小龍女活了,自然就沒有郭襄什麼事了,所以又造成了另外一個遺憾,郭襄沒嫁人出家了。

  • 7 # 葡萄的日常

    郭靖黃蓉夫婦戰死襄陽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性格使然,一個是符合歷史!

    一,金庸先生筆下的小說都或多或少的符合歷史的大背景。元代宋的歷史無法改變,作為元宋的劃屆一戰,襄陽守衛戰最終還是因孤立無援的最終以失敗告終,這是符合歷史的!只有郭靖夫婦戰死才符合歷史!

    二,郭靖的性格也是郭靖夫婦戰死的原因,從小以岳飛為人生導師的他只會死守襄陽,寧可戰死也不會退出戰場,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才是郭靖的真實寫照!

    所以郭靖死是必須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方國家與西方國家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