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小蜜蜂
-
2 # 故事和酒
白露降,涼風至,心舒暢。
過了白露,天氣轉涼,晝夜溫差逐漸拉大。
此時,是身體養生的一個重點時節,要格外注意。
做好身體養護工作,可以為安度秋冬,打下良好的基礎。
白露過後,做到一不貪,堅持二防,護好三氣,秋冬安康,少生病
白露過後,做到一不貪
——睡臥不貪涼
“白露身勿露,露了凍瀉肚。”
白露過後,一定要注意,不要貪涼,尤其是睡覺時。
此時,要撤掉涼蓆,關上窗戶,換上長袖衣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白露後,早晚比較涼,要注意早晚新增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
堅持二防
一防“秋燥”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氣候。
此時,人體容易出現口唇咽乾、鼻腔乾燥等“秋燥”之症。
因此,一定要注意做好防秋燥的工作,飲食上,要格外注意。
對策:吃潤燥食物梨,肥嫩多汁,潤肺生津,煮水、蒸梨皆可。
百合,潤肺止咳,潤燥清熱。枇杷,潤肺下氣、生津止渴。
銀耳,滋陰補氣。山藥,滋陰養肺。蜂蜜,養陰潤燥、潤肺補虛。
二防“秋火”
白露過後,雖然天氣轉涼,但白天依然炎熱。
此時,再加上天氣乾燥,稍不注意,便會導致“上火”的發生。
因此,在白露後,除了要防秋燥,還要注意防上火,助力身體健康。
對策:飲植物茶水勤飲茶,除了補充水分,對抗秋燥,還可清除體內積熱,預防上火。
用一些清熱下火小植物,搭配泡水代茶飲,可很好的預防改善上火的情況。
黃花郎甘菊茶,泡水代茶飲,清熱下火,排毒、消炎,大有益處。
用黃花郎、甘菊、金銀花、桂花,搭配在一起,熱水沖泡即可。
黃花郎,俗稱婆婆丁,隨處可見,有著“天然下火草”、“天然抗生素”之稱。
用其泡水,可清熱解毒,下火消炎,改善口乾苦,咽喉疼痛、嗓子疼等多種上火之症。
甘菊,是清熱解毒、下火的好幫手,用其泡水,可快速降火,改善身體各種不適,與黃花郎搭配,清熱解毒效果更佳。
金銀花,也是清熱解毒的良藥,用其泡水喝,可疏熱散邪、清解血毒,與甘菊搭配,效果加倍。
桂花,香氣濃郁,性質溫和,可中和寒性,亦可清熱解毒,改善口氣。
用這幾種,搭配在一起,泡喝水,清熱、解毒、下火、消炎,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護好三氣
一:護好肺氣
肺氣內應,秋氣通於肺,白露後,要注意養肺氣。
肺直接與口鼻相連,在寒氣到來時,肺部往往第一個淪陷。
燥主秋令,易傷肺,若傷及元氣,則冬季來臨時,易出現肺系疾病。
因此,白露過後,一定要注意養護肺部健康,滋潤肺部,補益肺氣。
對策:
呼:“呬字訣”
練習“呬字訣”,口吐“呬”字,可洩出肺之濁氣、調理肺臟、增補肺氣。
呼氣,念呬字,兩手,從小腹前抬起,逐漸轉掌心向上,至兩乳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對喉,然後,左右展臂寬胸推掌如鳥張翼。
呼氣盡,隨吸氣之勢,兩臂自然下落垂於體側。重複六次,調息。
揉:中府穴
經常按揉中府,調氣最好,可補益肺氣。
每天順時針向按揉本穴,再逆時針揉按本穴,每次按1~3分鐘。
二:護好腎氣
白露過後,天氣轉涼,要注守護腎氣。
很多人,秋季體虛,大多是腎氣不足所致。
寒與腎相應,最易損耗腎的陽氣,腎的陽氣一傷,人就容易生病。
因此,在白露過後,守護好腎氣,可提高冬季對於病邪的能力,少生病。
對策:
泡:熱水泡腳
保持雙腳溫暖,對於腎臟健康。
腎經,來於腳底,足部的保暖,對於保護腎臟健康,十分重要。
自白露起,用熱水泡腳,可調整臟腑功能、增強體質,還可溫補腎陽。
泡腳一定要泡透,泡腳水,溫度38℃-40℃左右為宜。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泡到微微出汗即可。
泡腳水中,還可以加點生薑、花椒、桂皮等,一起泡水,效果加倍。
搓:腰眼
腰為腎之府,經常搓擦腰眼,疏通筋脈,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再向上摩擦,上下來回揉搓,至面板微紅,有熱感為宜。
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三:護好陽氣
白露過後,寒氣開始加重。
此時,要注意補陽,護住身體陽氣。
護住身體陽氣,才能提高秋冬防寒、抗病的能力。
對策:
曬:曬太陽
曬太陽,是補陽氣的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因此,在白露過後,適當的曬曬太陽,有益呵護陽氣。
頭,為諸陽之首,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
經常曬頭頂的百會穴,可通暢百脈、調補陽氣,使人精神充足,緩解疲憊。
督脈,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陽氣。
曬後背,讓督脈有比較高的溫度,對養護陽氣十分有益。
揉:神闕
神闕,是人體七大先天穴位之一。
神闕穴,被認為是經絡之總樞,經氣之匯海,能司管人體諸經百脈。
經常按揉,可益氣補陽,溫陽救逆,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
平躺,全身放鬆,雙手重疊,以肚臍為中心旋轉按揉。
順時針方向,由小圈到大圈,然後,逆時針方向,由大圈到小圈來按摩。
按摩時,以感覺到胃腸的蠕動為標準。
回覆列表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一層棉。
白露過後,天氣轉涼,是養生的一個重要節點。
此時,做好身體的養護,可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安度秋冬。
白露過後,少瓜多豆,常吃二寶,勤飲三茶,做好四事,秋冬少生病
白露過後,少“瓜”多“豆”
白露過後,進入仲秋,天氣越發寒冷。
此時,要注意養脾,飲食上,少吃“瓜”字輩。
一旦脾胃受損,不但會影響秋季進補,還會誘發一系列不適。
所以,在白露後,水果選擇上,要少吃“瓜”,減少對身體的損害。
“五穀宜為養,失豆則不良”。
白露過後,多吃點豆類,有益身體健康。
紅豆補心,黃豆補脾,益氣。白芸豆補肺,潤肺補氣、滋陰。
綠豆補肝,排洩體內毒素。黑豆補腎,強身健體。豆類煮粥,益於脾胃健康。
白露過後,常吃二寶
1、茭白
茭白,又名茭筍、菰筍,每年白露時節,茭白正是當令菜品。
白露時節,食用茭白尤為適宜,清熱通便,補充人體的營養物質,還可健壯肌體,增加對抗病邪的能力。
2、龍眼
民間有“白露必吃龍眼”的習俗,甚至有“吃龍眼一顆頂只雞”的說法。
白露時節,龍眼個個大顆,核小味甜,可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
白露過後,經常吃點龍眼,可消除疲勞,幫助恢復體能,還可補氣血,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不過,龍眼雖好,一次不可吃太多,以免引起“上火”。
白露過後,勤飲三茶
白露節氣,是喝茶的好時節,解渴、防燥又提神。
因此,在白露過後,多喝點植物茶水,養五臟,促進秋冬少生病。
1、青茶,除燥、生津
白露過後,最適合飲青茶。
青茶,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不寒不熱的溫性茶類。
白露後,天氣轉涼,氣候乾燥,令人口乾舌燥,嘴唇乾裂。
此時,喝點青茶,潤膚、除燥、生津、潤肺,有利於秋季健康。
2、黑蘇子葉茶,驅寒,防感冒
白露過後,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大,容易導致感冒。經常用黑蘇子葉,泡水代茶飲,可發汗散寒,預防改善感冒。
黑蘇子葉,性味辛溫,入肺、脾經,發汗解表、散寒、理氣,驅逐邪氣。
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可用黑蘇子葉泡水。
此外,黑蘇子葉,還可解暑防暑,健脾開胃,祛溼解乏,白露後,用其泡水,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3、黃花郎紅茶,清熱、下火
白露過後,“秋燥”嚴重,易引起上火發炎的情況。
此時,將黃花郎,採用發酵工藝,炒製成紅茶,泡水喝,下火消炎。
黃花郎,俗稱婆婆丁,秋季的藥用價值高,發酵後,可降低其寒性。
黃花郎,有“天然抗生素”、“下火草”之稱,去火、消炎,效果尤佳。
秋燥引起的上火發炎、嗓子疼,口腔潰瘍、肝火旺,胃熱,脾氣暴躁等,都可以用黃花郎泡水來改善,是不錯的選擇。
白露過後,做好四事
第一件:防秋燥——吃得“潤”一點
白露後,秋燥嚴重,要注意“防秋燥”。
秋燥傷人,易出現口鼻乾燥、乾咳、面板乾裂等情況。
此時,要重視飲食,吃得“潤”一點,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
梨,肥嫩多汁,潤肺生津,多吃點秋梨,用來煮水、蒸梨皆可。
此外,還可多吃銀耳、百合、蓮子、蜂蜜等,滋潤身體,對抗秋燥。
亦可用一些滋陰潤燥的食材,一起煲湯喝,滋陰潤燥。
枇杷,銀耳、山藥等煮湯,潤燥清熱,滋陰補氣,大有益處。
百合,潤肺止咳,潤燥清熱。枇杷,潤肺下氣、生津止渴。銀耳,滋陰補氣。
山藥,滋陰養肺,一起煮湯喝,對於對抗“秋燥”,大有益處,不妨經常喝一點。
第二件:防著涼——“秋凍”要適度
“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
白露過後,要助於防著涼,適當的增加衣服。
雖然“秋凍”有益身體健康,但是,白露後,“秋凍”要適度。
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更應該注意防寒保暖,護住脖子、關節等。
此外,白露過後,還要撤掉涼蓆,關上窗戶,換上長袖衣入睡。
早晚新增衣被,不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護好腹臍,避免寒邪入侵身體。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時衣物,也不必加得太多,適當做些耐寒訓練,可提高人體抵抗力。
第三件:防胃病——常按揉
白露時節,正值夏秋交替之際。
此時,很容易犯老胃病,一定要注意防胃病。
胃,對溫度敏感,喜溫熱,怕寒涼,白露後對胃是一大考驗。
很多人,稍不注意,便會出現胃脹、胃痛、反酸、噯氣等,深受折磨。
所以,在白露後,要格外注意防止胃病復發,做好胃腸的養護工作。
清晨早餐,一定不能省,還要吃得有影響,選擇溫熱食物。
早飯後20分鐘左右,用手反覆摩擦腿部膝關節,可使胃經通暢。
然後,按揉足三里穴,5分鐘,可生髮胃氣、燥化脾溼,有利長壽。
第四件:護腎氣——常泡腳
白露後,天氣轉涼,要守護腎氣。
很多人,秋季體虛,大多是腎氣不足所致。
保持雙腳溫暖,對於腎臟健康,尤為重要,熱水泡泡腳,大有益處。
自白露起,用熱水泡腳,可調整臟腑功能、增強體質,也有助於睡眠。
泡腳時,可配合揉搓腰眼。
腰為腎之府,經常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脈,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而在泡完腳後,可將足心搓至發熱,堅持下來,對保養腎氣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