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71969620270

    班集體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實踐證明,良好的班集體始終激勵著學生不斷進取,主動、健康地成長,能使得學生心情愉快,更加積極、輕鬆、充滿激情地投入學習、生活當中去。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後,集體自身就能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這種力量就是班級的凝聚力。班主任是班集體的建設者,組織者、領導者,是班級的中心與靈魂。要把班級管好、組織好、引導好,把學生教好、培養好,就必須建立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集體,這需要班主任做大量細緻而具體的工作。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在如何形成班級凝聚力方面談談自己粗淺的體會。 一、形成班級凝聚力,必須具有共同的奮鬥目標 班集體是由若干具有不同特徵的學生個體組合而成,由於他們的情感態度、性格特徵、行為習慣、生活方式等不同,所以要把這些個性不一的學生組合到一起,並形成強大的班級凝聚力,就必須要有共同的奮鬥目標。 共同的奮鬥目標是班集體形成的基本條件和前提,一個班級如果沒有目標,學生就沒有了奮鬥的方向。從而使學生缺少了對集體的熱情,缺少了共同前進時所需的動力,我們也就難於形成班級強大的凝聚力。 目標有大有小,有長期目標,有短期目標。要將班級建設成為一個優秀團體,這是大目標,是長期目標,也是共同目標。為了實現大目標,就先要產生各種不同的小目標,如常規評比優秀,作業評比優秀,考試優秀,運動會拿了名次,慶祝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大掃除乾淨漂亮等等。一個個小目標實現了,共同目標也就是建成優秀班級的目標也就達到了。我在班級建設過程當中,通常會給學生100%的自主權,一個任務下達下來要達到怎樣的期望值,我基本上都放在班上進行集體討論,然後以決議的形式表現出來。並且向學生徵集要達到這些目標可以採取些什麼措施方法。同學們對這些形式感到親切,覺得有號召力,願意在集體的力量下發揮自己的能力,為班級的共同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記得那年學校舉行體操比賽,比賽的通知下達後,我就將之在班上宣佈,學生個個都很興奮,討論得很激烈,但不久大家就沉默了,眼光停留在一個男同學身上,,他是一名小兒麻痺症者,因為患病他腿腳不是很協調。過了很久,體育委員站起來說話了:“老師,你放心,我們是一家人,不會讓他落下的,保準給您爭氣,一定拿到前3名。”為了實現前3名這個目標,同學們自發地進行訓練。下課後,放學後都能見到學生們為糾正一個動作而一遍一遍的練習,而那位身殘志堅的學生更是付出了比別人大得多的努力,同學們幫他糾正動作,他鉚足了勁,憋紅了臉,一絲不苟地演練。看著這一群學生我不由得心生敬意,也堅信,擁有自信心的他們,一定為了班級共同的目標兌現自己的承諾。後來比賽結果公佈出來了,我們班不僅拿了第3名,而且還獲得了“精神鼓勵獎”。大家圍在一起歡呼雀躍。班級的凝聚力就在這樣的奮鬥過程中悄然形成。 二、抓好班委領導班子是形成班級凝聚力的重要措施 毛主席曾經說:“領導者的責任,歸結起來主要是出主意、用幹部兩件事。”班主任是班集體建設的領導者,所以要在出主意、用幹部上下工夫。為了出好主意,班主任工作必須要有系統性目的性和計劃性,要有集體的決定,有命令和指示。要抓好學生幹部我認為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識別班幹部,使用班幹部,愛護班幹部,輪換班幹部。”。班幹部作為聯絡班主任與學生的橋樑,作為班主任的助手,他們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對錯,在同學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夠決定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與風氣。所以,我在開學伊始,就拿著學生的學生手冊,進行仔細地研讀。初步掌握了哪些學生學習比較好,哪些學生以前擔任過班幹部,且工作能力比較強,哪些學生比較活潑,哪些學生比較靦腆。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個大致的瞭解,再透過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對他們全面瞭解。然後我再提出班幹部候選人的名單,提交班裡選舉。我選擇班幹部的標準是:①作風正派,辦事公道;②以身作則,能在同學中起表率作用;③肯為同學服務,在同學中有一定聲譽;④有一定組織能力。在使用班幹部時,我經常幫他們出主意,在他們上任之初認真,耐心,細緻入微地指導他們如何開展工作,並明確給他們交代任務,讓他們明白做的目的,找出方法,協助他們去做好這些工作。以後則注重培養他們的獨立工作能力,充分相信他們,依靠他們,尊重他們對問題的處理意見,讓他們放手工作,使他們敢於負責。這樣一來班主任的擔子就輕了許多,像學校每年的文藝匯演,我班的節目我幾乎從不用操心,而是班幹部自行安排解決,節目的設計,服裝安排,排練,等等都是他們想方設法在搞。但效果卻很不錯,總會拿點什麼獎回來。我對班幹部也格外愛護,經常瞭解他們的困難,幫助他們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比如在日常管理中幹部因為同學不聽勸告而發生衝突的,那就應該輪到我上場了。學生幹部,不能固定不變,必須要經常輪換。有突出表現的我往學校推薦;表現較好的,做適當留任;表現一般或差的,特別是缺乏工作能力的,要加以適當調整;對於班裡的每一位學生,我都安排機會讓他們當一下幹部,讓每個學生都去嘗試一下當幹部的滋味,充分選擇機會讓他們得到鍛鍊。對原先的幹部來說,也適當地調整,照顧了他們的工作負擔和學習負擔,也不會滋長那種幹部特殊地位的思想;對廣大學生來說,利用人人當幹部達到人人關心班集體的目的。幹部輪換制的前提是班主任做好細緻的思想工作。幹部隊伍建設好了,班集體就堅強了,班風就正了,班級凝聚力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三、要使班級有較強的凝聚力,班主任對學生要格外關心 作為“一家之長”,關心這一集體,愛護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是班主任的職責;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真心的愛護,體會到集體大家庭的溫暖,班級凝聚力則會得以加強。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是師魂,一位教師寫道“真情兮,煦煦春風勝母愛;師魂兮,浩浩日月齊放彩。”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上海教委在教師中隨機抽取100名教師,問:“您熱愛學生嗎?”90%以上的回答“愛”;然後向這100教師所教的學生進行調查:“你體會到老師對你的愛嗎?”回答“體會到”的僅佔10%。由於師生之間沒有血緣關係,彼此之間要間要建立深厚的感情連線,是一件很費心思的事。臺灣作教育家高震東先生在其著作的扉頁上寫道: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我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對學生的愛卻是出自教師的職責,這種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而後“信其道”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所有的措施,管理方式,班級所制定的各種制度,學生會毫不猶豫地聽之信之,從而使得班集體真正成為團結向上,充滿溫暖,充滿愛意的集體,有極強凝聚力的集體。 當然愛也不是遷就、縱容,當學生有問題時,該嚴就嚴,這個一定不能手軟,否則他就會像《病梅館記》裡面的病梅畸形發展了。我曾在邵東的創新學校任教,她和金海一樣也是一所民辦的寄宿制學校,我帶02班,我接手時班上是40個學生,畢業時班上38個學生,有兩個學生是因為家長調動工作而離開。學校曾問:“你們班的鞏固率為什麼這麼高”我的學生回答:“擇校不如擇師,老師對我們好,我們喜歡我們的老師,當然不願換學校。”我則說:“人心換人心,半斤換八兩,我只不過是做了點感情投資”罷了。一個學生得了闌尾炎家長不能及時趕來,我在醫院裡陪了學生兩天兩夜,等家長趕來時,學生已經快痊癒了。初3時他家裡做生意虧了,有人勸他別把孩子放在創新了,畢竟那裡的學費太高了,家長也動搖了,但學生卻堅持說:“除非老師走了,否則我會一直跟著她,我喜歡老師喜歡我們的班級,在這裡學習我很快樂。” 一個學生病了,我到他家去家訪,順便幫他補了一下課,儘管我認為這是班主任應該做的,但學生卻不這麼認為。這位學生家長竟然給我寫了感謝信,學生也週記中寫道“老師,你是好人……謝謝你”。這兩件事使我深深地懂得,只要班主任能真情付出,學生必然會真情相報。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有了真情,有關愛,我想沒有比這更具有凝聚力的了。 四、要使班級有凝聚力,好的班風是必要條件 一個班級的班風,在一定程度上是其班主任的人格放大。班主任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還應該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淵博的知識、深厚的藝術修養,做得正,行得直的作風,都能使得自己在學生中樹立威信,使得學生能尊重你、支援你,主動地聚集在你的周圍,“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班主任也才能在教育中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由此可見教師人格的力量。學生往往從教師的品行中形成自己的品德,從教師的威望中完善其自己的人格。記得有一次戶外活動,我頭上不知何故落了一朵野花,班上同學以為我是故意放上去的,一個個模仿起來。於是我們班人人都頭頂鮮花,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為此,我更加感到了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的重要性。我們的一言一行就是學生的表率,在生活中,學生很多地以我們為典範,效仿我們,班主任擁有高尚的人格,這種人格魅力會輻射到你周圍的學生。另外,良好的班風與集體的輿論也是緊密相連的,班上要樹立正氣,使班級裡敢於堅持正確的言論和行動,抑制和反對錯誤的言論和行動,這種在心理學中叫做“社會助長”,“群體壓力”和“個人從眾”的現象。為此,我們班主任就要逐步培養和形成班級的正確集體輿論。輿論從哪裡來,當然是由班主任導演而成的,而班幹部就是形成正確輿論的基本力量。沒有班幹部作為輿論基礎,正確輿論的形成是一句空話。這樣從班主任的決定,變成正確的輿論,從正確輿論佔上風發展到有壓倒一切的正確的集體輿論,這時,就形成了良好的穩固的班風,班級凝聚力就自然而然形成併發揮著應有的作用。記得我第一次任班主任的班級原有52人,有7個人在學生處掛過號,但由於我們班幹部隊伍有力,班風正,集體輿論有威力,所以並沒有因為這些學生的存在而受影響。第二年拆掉兩個兄弟班,我們班新來了10名同學,其中3個是全校聞名的,且在學生處有案底的。由於我及時抓兩頭,利用班幹部和班上已經形成的正風正氣對他們進行制約,做點“感情投資”凡事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就這樣,使我們班級仍保持在年級的前列。使班級沒有一個掉隊者,直至畢業。 五、要使班級有凝聚力,還必須精心組織必要的有特色的活動 特色活動能使學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溫暖,使學生體會到他們所在的集體是幸福的集體,團結的集體,溫暖的集體,從而更加熱愛這一集體。這對班級凝聚力的形成是相當重要的。中國早期教育史上就有組織學生課餘活動的記載。《學記》記載:“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並提出:“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要求學生學習與休息相結合,這樣才會使學生感到學習生活的愉快,從而親其師,樂其友,信其道。可見精心組織必要的活動是多麼的重要。在我擔任班主任的幾年中,我一直堅持這樣,精心設計和組織有教育意義的特色活動,讓學生們在活動中知能並長,體悟生活,受到教育。城市的孩子不事稼穡,對於農事這一塊知之甚少,雖說書上有一些記錄但“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恭行”。所以,我決定帶孩子們去農村體驗生活,我向學校請了假,和我在鄉下的叔叔聯絡好,那時正是栽中稻的季節,我要他暫時留一塊地空著,留給我們學習插秧。幾十個人下到田裡,熱鬧非凡,雖說已經告訴他們怎樣做了,但結果可想而知,回到學校後學生感慨頗多,有感慨農民辛苦的,有感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也有說中國農業狀況落後的,也有說要珍惜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的,等等。我想這比我在課堂上給他們灌輸東西更貼切。我也曾帶學生到永州的浯溪公園遊玩,因為路途較遠,再加上顛簸的厲害,來去的途中,不少同學暈車了,讓我感觸最深的不是公園裡有關柳宗元,陶鑄的事蹟,而是在車上同學們的那種互幫互助的情景,沒暈車的忙著給暈車的遞水,遞毛巾,拍背,累了的就靠在旁邊的同學身上休息。連我都不例外,因為暈車,我一直被學生們照顧著。那個時候,我覺得我們不是一個班級而是一個真正的家。被愛包圍的家。我也曾帶著學生參加過縣裡舉行的拔河比賽,因為沒取到名次,同學們含著熱淚相互鼓勵,當所有參賽選手手拉手走出比賽場地時,人群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一系列的活動為學生之間架起了橋樑,密切了師生、同學之間的關係,使他們由相識到相知、從相容到相親。使他們互相理解,互相關懷,增進了友誼,增強了合作的意識,激發了他們拼搏向上的精神。在活動中使得學生能當家作主,他們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他們的參與意識,主人公意識得到了加強,班級的凝聚力也在活動中得到提升。 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只要我們能勇於開拓,勇於創新,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工作,相信一定會建立一個生機勃勃的集體,一個團結向上的集體,一個具有凝聚力的集體。

  • 2 # 使用者5524264373265

    1多幫助幫助同學,管紀律時要嚴厲一些,不過課下與同學說話得要很客氣.

    2別什麼事都告訴同學,大學裡狗多要是班主任和同學之間關係不好,做事更要小心謹慎,小心處理關係,要讓大家喜歡.

    3不要怕那些有錢有勢的同學,不聽就多說幾遍,也許最後不會很聽的話,但會改變其他同學對你的看法.

    4要說話就是班級和同學感情的事情,實實在在的,別得意自大,以防自言自語.

    年齡越大,同學之間的矛盾越大,他們不是孩子了,感覺有些人就像階級敵人一樣,沒仇也看不順眼,背後捅刀子,樓主希望班級有凝聚力的想法說明樓主還是有責任心的,但是還是主要看這些同學之間的關係了,如果能做到是好事,做不到也彆強求,因為樓主和同學們都是關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詹姆斯跟姚明相容嗎,會拿幾個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