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率從幾十赫(甚至更低)到30000千兆赫左右(波長從幾萬千米到0.1毫米左右)整個頻譜範圍內的電磁波,稱為無線電波。發射天線或自然源輻射的無線電波,透過介質或受到介質分介面的影響,而到達接收天線的過程,稱為無線電波傳播。無線電波在介質或介質分介面的影響下,有被折射、反射、散射、繞射和吸收等現象。接收點的無線電訊號,也有衰減和干擾出現。為了確定無線電系統的頻率、功率、增益、靈敏度、訊號噪聲比和工作方式等,都需要對無線電波傳播特性有所瞭解。
根據何種介質或何種介質分介面對電波傳播產生主要的影響,可將常遇到的電波傳播方式分為:(1)地波傳播(電波傳播主要受地球表面的影響)。(2)對流層電波傳播(電波傳播主要受對流層影響)。(3)電離層電波傳播(電波傳播主要受電離層影響)。(4)地—電離層波導電波傳播(電波傳播主要受電離層下緣和地面的影響,此外還有埋地天線、地殼中電波傳播、火箭噴焰、再入等離子體鞘套和核爆炸等影響)。
各種頻段的無線電波的傳播方式和特點及其應用,可見各有關詞彙。
l 地波傳播
沿地球表面的無線電波的傳播,稱為地波傳播。其特點是訊號比較穩定。在討論地波傳播問題時,一般是將對流層視為均勻介質(有時認為對流層的折射指數垂直梯度為常數),電離層的影響不予考慮,而主要考慮地球表面對電波傳播的影響。半導電性地球表面的影響,一方面使地波的垂直方向電場強度遠大於水平方向電場強度,並因在地面上產生感應電流,使地波有較大的衰減;另一方面,由於地球是橢球形,在視線距離以外,地波傳播可以認為是圍繞弧形地球面的繞射傳播。垂直偶極子所產生的地波垂直電場E通常表示為
E=E0ν
其中:E0為理想導電地面上的垂直電場,ν稱為衰減因子,它是頻率、距離和地面電引數的複雜函式。一般說來,頻率愈高,地面電導率愈低,地波隨距離衰減就愈快。計算地波,有相應於高天線、低天線、近距離(視線傳播)和遠距離(超地平傳播)的一般解答,但通常是查閱圖表。
在視線傳播的情況下,如果收發天線離地高度遠大於波長,接收點處的地波,可歸結為直射波與地面反射波相干涉的結果。因為這種情況下對流層的折射影響必須考慮,所以將它歸入對流層傳播。微波中繼通訊即是這種傳播方式。在超地平傳播的情況下到達接收點的地波為繞過弧形地面的表面波。中波和長波多利用地波傳播,但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出現它們的電離層反射波。
l 對流層電波傳播
無線電波在對流層與平流層中的傳播,簡稱為對流層電波傳播。對流層的折射指數,在20千兆赫以下的頻率以及其他大氣視窗,與頻率無關,因而對流層通常是一種非色散介質。由於折射指數的空間變化,電波射線會因折射而彎曲。在對流層中,氣體分子與水汽凝聚物(雲、霧、雨、雪等)對電波有吸收與散射作用。波長長於3釐米的電波,所受的吸收十分微弱,計算場強時可不考慮。波長短於3釐米時,需要考慮水汽和氧的吸收。在毫米波與亞毫米波頻段,對流層有許多吸收較小的頻帶,通常稱為大氣視窗。
按物理機制或傳播情況的不同,對流層電波傳播可以分為下列四種傳播方式:(1)視線傳播,應用於微波中繼通訊與衛星通訊、超短波與微波的定位測速;(2)對流層散射傳播,應用於米波與分米波的超地平通訊;(3)障礙繞射傳播,對於短波高階、超短波和微波無線電通訊電路,當電路上存在山峰時,出現障礙繞射傳播,在某些情況下還會有障礙增益;(4)大氣波導傳播,當對流層的折射指數梯度滿足一定的條件時,對於米波至釐米波的無線電射線會出現大氣波導傳播。
l 電離層電波傳播
這是指無線電波在電離層中的傳播。在這種情況下的電波傳播,往往要受地磁場的影響,將電波分裂成尋常波和非常波,此現象稱為磁離子分裂。對應於它們二者的折射指數比較複雜,特別還依賴於地磁場強度和傳播方向,故電離層是一種各向異性的色散介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忽略地磁場的影響,這時電離層的折射指數只依賴於電波頻率、碰撞頻率和電子濃度。在這種情況下電離層是一種各向同性的色散介質。
短波段的電波,在電離層中受到折射和吸收,在一定條件下能在電離層反射,回到地面。中頻段的電波,通常在電離層的D層(70~90公里)和E層(100~120公里)中受到吸收,在F層中反射。甚高頻段電波,基本能透過電離層,少數情況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在電離層反射,它在電離層中發生的散射現象能加以利用。微波段電波能透過電離層,它的折射很小。長波、超長波波段的電波,大部分在電離層低層的下緣被反射。
依據物理機制的不同,電離層電波傳播可以分為下列三種傳播方式:(1)短波經電離層反射的傳播,這是應用很久而且很廣的傳播方式,用於通訊、廣播和超地平雷達等;(2)甚高頻經電離層不均勻體散射傳播;(3)甚高頻經流星餘跡反射的傳播,後兩種傳播方式,已經用來建立通訊電路。
此外電離層電波傳播的各種效應,可作為探測電離層結構的各種手段,如脈衝反射,法拉第旋轉、多普勒頻移、非相干散射、部分反射等。
還有一些實際問題,如核爆炸產生的附加電離區對電波的作用、火箭噴焰與再入等離子體鞘套對電波的影響等,都與電離層電波傳播緊密相關。
l 地--電離層波導電波傳播
以低電離層下緣和地面為兩壁,構成的同心球殼形波導,稱為地--電離層波導,在其中的電波傳播稱為地--電離層波導傳播。長波以及波長更長的無線電波,當它們的輻射源處於地與低電離層之間時,輻射的電磁波能量,基本上限制在地--電離層波導中傳播,能以較小的衰減繞過彎曲地面。它們的傳播機理,可用“波跳”和“波導模”兩種理論加以解釋:“波跳”理論認為電波在地與低電離層之間是以地波和天波方式傳播的,波的總場可表為地波與各跳天波的各場分量的級數和;“波導模”理論則認為電波在地--電離層波導之間的傳播與微波在金屬波導中的傳播有些類似,波的總場可表為代表各階波導模的各場分量的級數和。在某些情況下,兩種級數和可以等效。考慮到級數解只有當它具有快收斂特性時才具有實用意義,因此,波跳理論多用於長波,波導模理論多用於甚低頻、音訊以及極低頻的電波傳播。無線電波在地--電離層波導中傳播時,其場強的擴散損耗與地面距離,波長的關係為(其中為地球半徑),而地面與電離層的吸收,使場強隨距離的增加按指數衰減。
地--電離層波導的傳播方式,用於遠距離可靠通訊、遠距離無線電導航、標準頻率與時間訊號的廣播以及對電離層的研究等。
l 極低頻與音訊電波傳播
頻率從30赫到300赫(波長從10000千米到1000千米)的無線電波稱為極低頻無線電波,頻率從300赫到3000赫(波長從1000千米到100千米)的無線電波稱為音訊無線電波。
此兩頻段的無線電波以橫電磁(TEM)波模方式在地--電離層波導中傳播,無多模干涉現象,傳播衰減隨頻率降低而減小,在100赫左右時,衰減率僅有1~2 ;可以穿透電離層以哨聲模方式沿地磁力線在地面上的兩個磁共軛點間多次往返傳播,或偏離地磁力線在外層空間傳播;在低頻端,因波長可與地球周長相比,將產生地--電離層空腔諧振(舒曼諧振)現象。
這兩頻段的主要特點是:由於頻率低,在海水中的衰減比其他頻段都小,故透入海水最深,但是天線很大,裝置很昂貴。音訊電波可用於水下核潛艇的指揮通訊;利用雷電輻射的音訊電波,可以研究電離層與外層空間的結構。
l 甚低頻電波傳播
頻率從3千赫到30千赫(波長從100千米到10千米)的無線電波稱為甚低頻無線電波或超長波。在此頻段內,輻射的電磁波能量,除了在低頻端有一部分可穿透電離層以哨聲模方式傳播以外,基本上都限制在地面和低電離層下緣所構成的地--電離層波導之中,其傳播機理多用波導模的概念來解釋,但對高頻端的近距離傳播,用天、地波的概念有時也可得到有效解釋。根據傳播的不同特點,其全球性的作用區可分為四種傳播區域(見圖示):(1)地波區;(2)多模干涉區(在此區內同時存在幾個模)。(3)單模區(僅存在一個最低衰減模)。(4)長短大圓路徑干涉區(同時存在長、短大圓路徑兩種訊號)。波導模的傳播衰減率與相速取決於頻率、地面電導率、太陽天頂角、傳播方向與地磁場水平分量間的夾角、地磁緯度和太陽活動性等因素。
甚低頻電波的全球性作用區
此頻段的優點是:(1)傳播衰減小,作用距離遠甚至達到全球;(2)傳播相位較穩定,且有良好的可預測性;(3)受電離層擾動的影響小,傳播情況穩定;(4)透入海水能力較強。此頻段的缺點是:(1)因頻率低,資料率比較低,通常約每分鐘15~60個字;(2)大氣噪聲干擾大;(3)需要大的發射天線,裝置較貴。
甚低頻廣泛應用於遠距離的可靠通訊(這時資料率低不是主要的,而可靠性是主要的),還應用於遠距甚至全球的無線電導航;標準頻率和時間訊號的廣播;對水下潛艇的通訊等。同時也可用於低電離層研究和雷爆定位等。
l 低頻電波傳播
頻率從30千赫到300千赫(波長從10千米到1千米)的無線電波稱為低頻無線電波或長波。
長波以地波和天波兩種方式進行傳播,地波作用距離可達2000~3000公里,天波在白天經D層反射。而在夜間經E層反射,經一跳或多跳傳播,作用距離可達幾千公里以至上萬公里。一般說,在200~300公里以內地波佔優勢,2000~3000公里以上天波佔優勢,在兩者之間,天地波同時存在。在某些應用中,天波通常被視為有害干擾,但在此波段,可根據天地波脈衝相對時延,採用區分天、地波技術以排除天波影響。從而使地波作用距離得到充分的利用。
長波主要用於遠距離精密無線電導航,標準頻率與時間訊號的廣播、可靠通訊、低電離層的研究等。
l 中頻電波傳播
頻率從300千赫到3兆赫(波長從1000米到100米)的無線電波稱為中頻無線電波或中波。
中波可以用天波和地波的方式傳播。使用地波傳播時,因為波長較短,地面損耗較大,繞射能力較差,所以傳播的有效距離比長波近,但比短波遠,一般為幾百公里。又因中波的頻率在電離層臨界頻率以下,電離層能反射中頻天波,但白天因D、E層的吸收作用大,故天波不能有效反射;在晚上,D、E層的吸收顯著減小,天波顯著增強,且作用距離可大大超過地波。由於天、地波或各跳天波間的干涉,在夜間遠距離上產生明顯的衰落現象。中波電離層傳播還存在獨特的交叉調製效應。
中波主要用於近距離廣播與無線電導航,535~1605千赫是國際規定的中波廣播段。還可用它的交叉調製效應研究低電離層。
l 高頻電波傳播
頻率從3赫到30兆赫(波長從100米到10米)的無線電波,稱為高頻無線電波,又稱短波。
通常短波是經電離層的反射而到達地面。所以短波廣泛應用於各種距離的定點通訊、國際通訊及廣播、船岸間的航海行動通訊和飛機地面間的航空行動通訊等。
車輛移動電臺和軍用戰術小型電臺,也有用短波的地波傳播方式通訊的,因為短波段的地波,隨距離增大而衰減很快,故只用於近距。
短波波段的優點:相對長、中波段而言,得到相同傳輸效果,其發射功率較小,裝置較簡單,成本較低。電波經電離層反射或電離層地面間多次反射,可實現遠距離(數千到萬公里)的通訊。但是短波也有嚴重的缺點:(1)通訊不穩定。國為電離層傳播有跳距現象,選擇工作頻率時有最高可用頻率的限制。為了適應電離層的日變化、季變化和11年太陽黑子週期的變化,必需在不同的時間選用不同的頻率。如果通訊距離較近(數百公里),還應考慮射仰角隨電離層的變化。選頻不適當和天線仰角不適當,常是通訊中斷的原因。電離層騷擾和核爆炸的影響,也可造成通訊中斷。(2)短波電臺過分擁擠,互相干擾。這個由於歷史造成的問題,日益嚴重。當前解決的辦法是採用單邊帶制,並把不是必需在本波段的業務,移到別的波段去。(3)短波有嚴重的衰落,通常採用各種分集接收來克服。
l 甚高頻電波傳播
頻率從30兆赫到300兆赫(波長從10米到1米)的無線電波,稱為甚高頻無線電波,又稱米波或超短波。除了這頻段的低端還有可能被電離層反射外(在太陽活動高年及Es層),一般來說,它將穿透電離層而不被反射。因此這一頻電波主要傳播方式是視線傳播以及對流層和電離層的散射傳播。在一定條件下,也可採用障礙繞射傳播。這一頻段主要應用於調頻廣播、電視廣播、陸上行動通訊、航空行動通訊、海上行動通訊、定點散射通訊、雷達、射電天文學等方面。
l 微波傳播
頻率從300兆赫到300千兆赫(波長從100釐米到1毫米)的無線電波(即分米波、釐米波及毫米波)稱為微波。微波與其他頻段的電波相比有如下的特點:微波天線的輻射波束可做得很窄,因而天線的增益較高,有利於定向傳播。其次微波的頻率很高,通道容量很大。這一波段的傳播方式,主要是視線傳播,低端部分也有用對流層散射傳播的。
由於微波具有上述特點,目前應用的範圍很廣,如用於定點及行動通訊、導航、雷達定位測速、衛星通訊、中繼通訊、氣象以及天文學方面等。
頻率從幾十赫(甚至更低)到30000千兆赫左右(波長從幾萬千米到0.1毫米左右)整個頻譜範圍內的電磁波,稱為無線電波。發射天線或自然源輻射的無線電波,透過介質或受到介質分介面的影響,而到達接收天線的過程,稱為無線電波傳播。無線電波在介質或介質分介面的影響下,有被折射、反射、散射、繞射和吸收等現象。接收點的無線電訊號,也有衰減和干擾出現。為了確定無線電系統的頻率、功率、增益、靈敏度、訊號噪聲比和工作方式等,都需要對無線電波傳播特性有所瞭解。
根據何種介質或何種介質分介面對電波傳播產生主要的影響,可將常遇到的電波傳播方式分為:(1)地波傳播(電波傳播主要受地球表面的影響)。(2)對流層電波傳播(電波傳播主要受對流層影響)。(3)電離層電波傳播(電波傳播主要受電離層影響)。(4)地—電離層波導電波傳播(電波傳播主要受電離層下緣和地面的影響,此外還有埋地天線、地殼中電波傳播、火箭噴焰、再入等離子體鞘套和核爆炸等影響)。
各種頻段的無線電波的傳播方式和特點及其應用,可見各有關詞彙。
l 地波傳播
沿地球表面的無線電波的傳播,稱為地波傳播。其特點是訊號比較穩定。在討論地波傳播問題時,一般是將對流層視為均勻介質(有時認為對流層的折射指數垂直梯度為常數),電離層的影響不予考慮,而主要考慮地球表面對電波傳播的影響。半導電性地球表面的影響,一方面使地波的垂直方向電場強度遠大於水平方向電場強度,並因在地面上產生感應電流,使地波有較大的衰減;另一方面,由於地球是橢球形,在視線距離以外,地波傳播可以認為是圍繞弧形地球面的繞射傳播。垂直偶極子所產生的地波垂直電場E通常表示為
E=E0ν
其中:E0為理想導電地面上的垂直電場,ν稱為衰減因子,它是頻率、距離和地面電引數的複雜函式。一般說來,頻率愈高,地面電導率愈低,地波隨距離衰減就愈快。計算地波,有相應於高天線、低天線、近距離(視線傳播)和遠距離(超地平傳播)的一般解答,但通常是查閱圖表。
在視線傳播的情況下,如果收發天線離地高度遠大於波長,接收點處的地波,可歸結為直射波與地面反射波相干涉的結果。因為這種情況下對流層的折射影響必須考慮,所以將它歸入對流層傳播。微波中繼通訊即是這種傳播方式。在超地平傳播的情況下到達接收點的地波為繞過弧形地面的表面波。中波和長波多利用地波傳播,但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出現它們的電離層反射波。
l 對流層電波傳播
無線電波在對流層與平流層中的傳播,簡稱為對流層電波傳播。對流層的折射指數,在20千兆赫以下的頻率以及其他大氣視窗,與頻率無關,因而對流層通常是一種非色散介質。由於折射指數的空間變化,電波射線會因折射而彎曲。在對流層中,氣體分子與水汽凝聚物(雲、霧、雨、雪等)對電波有吸收與散射作用。波長長於3釐米的電波,所受的吸收十分微弱,計算場強時可不考慮。波長短於3釐米時,需要考慮水汽和氧的吸收。在毫米波與亞毫米波頻段,對流層有許多吸收較小的頻帶,通常稱為大氣視窗。
按物理機制或傳播情況的不同,對流層電波傳播可以分為下列四種傳播方式:(1)視線傳播,應用於微波中繼通訊與衛星通訊、超短波與微波的定位測速;(2)對流層散射傳播,應用於米波與分米波的超地平通訊;(3)障礙繞射傳播,對於短波高階、超短波和微波無線電通訊電路,當電路上存在山峰時,出現障礙繞射傳播,在某些情況下還會有障礙增益;(4)大氣波導傳播,當對流層的折射指數梯度滿足一定的條件時,對於米波至釐米波的無線電射線會出現大氣波導傳播。
l 電離層電波傳播
這是指無線電波在電離層中的傳播。在這種情況下的電波傳播,往往要受地磁場的影響,將電波分裂成尋常波和非常波,此現象稱為磁離子分裂。對應於它們二者的折射指數比較複雜,特別還依賴於地磁場強度和傳播方向,故電離層是一種各向異性的色散介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忽略地磁場的影響,這時電離層的折射指數只依賴於電波頻率、碰撞頻率和電子濃度。在這種情況下電離層是一種各向同性的色散介質。
短波段的電波,在電離層中受到折射和吸收,在一定條件下能在電離層反射,回到地面。中頻段的電波,通常在電離層的D層(70~90公里)和E層(100~120公里)中受到吸收,在F層中反射。甚高頻段電波,基本能透過電離層,少數情況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在電離層反射,它在電離層中發生的散射現象能加以利用。微波段電波能透過電離層,它的折射很小。長波、超長波波段的電波,大部分在電離層低層的下緣被反射。
依據物理機制的不同,電離層電波傳播可以分為下列三種傳播方式:(1)短波經電離層反射的傳播,這是應用很久而且很廣的傳播方式,用於通訊、廣播和超地平雷達等;(2)甚高頻經電離層不均勻體散射傳播;(3)甚高頻經流星餘跡反射的傳播,後兩種傳播方式,已經用來建立通訊電路。
此外電離層電波傳播的各種效應,可作為探測電離層結構的各種手段,如脈衝反射,法拉第旋轉、多普勒頻移、非相干散射、部分反射等。
還有一些實際問題,如核爆炸產生的附加電離區對電波的作用、火箭噴焰與再入等離子體鞘套對電波的影響等,都與電離層電波傳播緊密相關。
l 地--電離層波導電波傳播
以低電離層下緣和地面為兩壁,構成的同心球殼形波導,稱為地--電離層波導,在其中的電波傳播稱為地--電離層波導傳播。長波以及波長更長的無線電波,當它們的輻射源處於地與低電離層之間時,輻射的電磁波能量,基本上限制在地--電離層波導中傳播,能以較小的衰減繞過彎曲地面。它們的傳播機理,可用“波跳”和“波導模”兩種理論加以解釋:“波跳”理論認為電波在地與低電離層之間是以地波和天波方式傳播的,波的總場可表為地波與各跳天波的各場分量的級數和;“波導模”理論則認為電波在地--電離層波導之間的傳播與微波在金屬波導中的傳播有些類似,波的總場可表為代表各階波導模的各場分量的級數和。在某些情況下,兩種級數和可以等效。考慮到級數解只有當它具有快收斂特性時才具有實用意義,因此,波跳理論多用於長波,波導模理論多用於甚低頻、音訊以及極低頻的電波傳播。無線電波在地--電離層波導中傳播時,其場強的擴散損耗與地面距離,波長的關係為(其中為地球半徑),而地面與電離層的吸收,使場強隨距離的增加按指數衰減。
地--電離層波導的傳播方式,用於遠距離可靠通訊、遠距離無線電導航、標準頻率與時間訊號的廣播以及對電離層的研究等。
l 極低頻與音訊電波傳播
頻率從30赫到300赫(波長從10000千米到1000千米)的無線電波稱為極低頻無線電波,頻率從300赫到3000赫(波長從1000千米到100千米)的無線電波稱為音訊無線電波。
此兩頻段的無線電波以橫電磁(TEM)波模方式在地--電離層波導中傳播,無多模干涉現象,傳播衰減隨頻率降低而減小,在100赫左右時,衰減率僅有1~2 ;可以穿透電離層以哨聲模方式沿地磁力線在地面上的兩個磁共軛點間多次往返傳播,或偏離地磁力線在外層空間傳播;在低頻端,因波長可與地球周長相比,將產生地--電離層空腔諧振(舒曼諧振)現象。
這兩頻段的主要特點是:由於頻率低,在海水中的衰減比其他頻段都小,故透入海水最深,但是天線很大,裝置很昂貴。音訊電波可用於水下核潛艇的指揮通訊;利用雷電輻射的音訊電波,可以研究電離層與外層空間的結構。
l 甚低頻電波傳播
頻率從3千赫到30千赫(波長從100千米到10千米)的無線電波稱為甚低頻無線電波或超長波。在此頻段內,輻射的電磁波能量,除了在低頻端有一部分可穿透電離層以哨聲模方式傳播以外,基本上都限制在地面和低電離層下緣所構成的地--電離層波導之中,其傳播機理多用波導模的概念來解釋,但對高頻端的近距離傳播,用天、地波的概念有時也可得到有效解釋。根據傳播的不同特點,其全球性的作用區可分為四種傳播區域(見圖示):(1)地波區;(2)多模干涉區(在此區內同時存在幾個模)。(3)單模區(僅存在一個最低衰減模)。(4)長短大圓路徑干涉區(同時存在長、短大圓路徑兩種訊號)。波導模的傳播衰減率與相速取決於頻率、地面電導率、太陽天頂角、傳播方向與地磁場水平分量間的夾角、地磁緯度和太陽活動性等因素。
甚低頻電波的全球性作用區
此頻段的優點是:(1)傳播衰減小,作用距離遠甚至達到全球;(2)傳播相位較穩定,且有良好的可預測性;(3)受電離層擾動的影響小,傳播情況穩定;(4)透入海水能力較強。此頻段的缺點是:(1)因頻率低,資料率比較低,通常約每分鐘15~60個字;(2)大氣噪聲干擾大;(3)需要大的發射天線,裝置較貴。
甚低頻廣泛應用於遠距離的可靠通訊(這時資料率低不是主要的,而可靠性是主要的),還應用於遠距甚至全球的無線電導航;標準頻率和時間訊號的廣播;對水下潛艇的通訊等。同時也可用於低電離層研究和雷爆定位等。
l 低頻電波傳播
頻率從30千赫到300千赫(波長從10千米到1千米)的無線電波稱為低頻無線電波或長波。
長波以地波和天波兩種方式進行傳播,地波作用距離可達2000~3000公里,天波在白天經D層反射。而在夜間經E層反射,經一跳或多跳傳播,作用距離可達幾千公里以至上萬公里。一般說,在200~300公里以內地波佔優勢,2000~3000公里以上天波佔優勢,在兩者之間,天地波同時存在。在某些應用中,天波通常被視為有害干擾,但在此波段,可根據天地波脈衝相對時延,採用區分天、地波技術以排除天波影響。從而使地波作用距離得到充分的利用。
長波主要用於遠距離精密無線電導航,標準頻率與時間訊號的廣播、可靠通訊、低電離層的研究等。
l 中頻電波傳播
頻率從300千赫到3兆赫(波長從1000米到100米)的無線電波稱為中頻無線電波或中波。
中波可以用天波和地波的方式傳播。使用地波傳播時,因為波長較短,地面損耗較大,繞射能力較差,所以傳播的有效距離比長波近,但比短波遠,一般為幾百公里。又因中波的頻率在電離層臨界頻率以下,電離層能反射中頻天波,但白天因D、E層的吸收作用大,故天波不能有效反射;在晚上,D、E層的吸收顯著減小,天波顯著增強,且作用距離可大大超過地波。由於天、地波或各跳天波間的干涉,在夜間遠距離上產生明顯的衰落現象。中波電離層傳播還存在獨特的交叉調製效應。
中波主要用於近距離廣播與無線電導航,535~1605千赫是國際規定的中波廣播段。還可用它的交叉調製效應研究低電離層。
l 高頻電波傳播
頻率從3赫到30兆赫(波長從100米到10米)的無線電波,稱為高頻無線電波,又稱短波。
通常短波是經電離層的反射而到達地面。所以短波廣泛應用於各種距離的定點通訊、國際通訊及廣播、船岸間的航海行動通訊和飛機地面間的航空行動通訊等。
車輛移動電臺和軍用戰術小型電臺,也有用短波的地波傳播方式通訊的,因為短波段的地波,隨距離增大而衰減很快,故只用於近距。
短波波段的優點:相對長、中波段而言,得到相同傳輸效果,其發射功率較小,裝置較簡單,成本較低。電波經電離層反射或電離層地面間多次反射,可實現遠距離(數千到萬公里)的通訊。但是短波也有嚴重的缺點:(1)通訊不穩定。國為電離層傳播有跳距現象,選擇工作頻率時有最高可用頻率的限制。為了適應電離層的日變化、季變化和11年太陽黑子週期的變化,必需在不同的時間選用不同的頻率。如果通訊距離較近(數百公里),還應考慮射仰角隨電離層的變化。選頻不適當和天線仰角不適當,常是通訊中斷的原因。電離層騷擾和核爆炸的影響,也可造成通訊中斷。(2)短波電臺過分擁擠,互相干擾。這個由於歷史造成的問題,日益嚴重。當前解決的辦法是採用單邊帶制,並把不是必需在本波段的業務,移到別的波段去。(3)短波有嚴重的衰落,通常採用各種分集接收來克服。
l 甚高頻電波傳播
頻率從30兆赫到300兆赫(波長從10米到1米)的無線電波,稱為甚高頻無線電波,又稱米波或超短波。除了這頻段的低端還有可能被電離層反射外(在太陽活動高年及Es層),一般來說,它將穿透電離層而不被反射。因此這一頻電波主要傳播方式是視線傳播以及對流層和電離層的散射傳播。在一定條件下,也可採用障礙繞射傳播。這一頻段主要應用於調頻廣播、電視廣播、陸上行動通訊、航空行動通訊、海上行動通訊、定點散射通訊、雷達、射電天文學等方面。
l 微波傳播
頻率從300兆赫到300千兆赫(波長從100釐米到1毫米)的無線電波(即分米波、釐米波及毫米波)稱為微波。微波與其他頻段的電波相比有如下的特點:微波天線的輻射波束可做得很窄,因而天線的增益較高,有利於定向傳播。其次微波的頻率很高,通道容量很大。這一波段的傳播方式,主要是視線傳播,低端部分也有用對流層散射傳播的。
由於微波具有上述特點,目前應用的範圍很廣,如用於定點及行動通訊、導航、雷達定位測速、衛星通訊、中繼通訊、氣象以及天文學方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