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期貨特派員

    什麼是商品期貨的兩大趨勢?

    作為交易者,我們交易的標的是商品期貨,而商品本身存在庫存週期。這個週期簡單來說分為兩個階段:庫存重建過程中的價格上漲階段和去庫存過程中的價格下跌階段。這才是趨勢的本質,而K線圖中從大週期來看必定是按照這個趨勢去發展,體現的是趨勢的表象。簡單來說,我們透過庫存週期來判斷趨勢,透過K線圖來驗證趨勢。大多數交易者都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交易圖表上,他們所理解的趨勢只是趨勢的表象,試圖透過在K線圖中畫趨勢線的方法來判斷趨勢的形成與破壞,其實這些交易者並沒有抓住趨勢的本質。

    有一些學院派出身的人對比並不理解,在他們看來這似乎違背了供求定律。其實商品的庫存週期並不違背經濟學的供求定律,實際上完整的庫存週期分為四個階段:被動去庫存過程中的價格上漲階段、主動建庫存過程中的價格上漲階段、被動建庫存過程中的價格下跌階段、主動去庫存過程中的價格下跌階段。在被動去庫存和建庫存階段,供給反映滯後,主要是需求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結果導致庫存減少價格增加和庫存增加價格下降,所以符合經濟學中的供求定律。在主動建庫存和去庫存階段,是供給和需求同時發生明顯的變化,供給更為主動,結果導致了庫存增加價格上漲和庫存減少價格下跌,同樣符合經濟學中的供求定律。

    工業品的庫存週期又被稱之為基欽週期,從經濟學角度可以這樣理解:

    1)產業陷入低迷,供需都很薄弱,突然需求開始啟動,採購增加,這個時候需求從終端使用者需要向零售商到經銷商到廠商的傳導,存在一定時滯,這個時候需求的增加,帶來了現貨價格的上漲,而廠商沒有擴大生產,經銷商也沒有主動補庫存,這個時候庫存是在消耗下降的。所以這個階段很符合經濟學規律,供給減少,價格上漲。庫存的變化是被動調整的,並不是廠商或者經銷商主導的,這是關鍵。

    2)當經銷商和廠商發現下游需求起來的時候,會逐漸擴大生產,同時提高產品價格,經銷商也會積極建庫存,下游需求端預期未來價格會繼續上漲,所以會加速採購,需求增加,供需兩端發力,價格繼續上漲,庫存同時累積,這就是庫存重建過程中的上漲。

    3)當商品價格過高,市場上庫存也很高,需求端由於前期備貨充足,開始減少採購,需求下降,價格下跌,而傳導時滯的存在,導致廠商還在加大生產,經銷商也在備貨,這個時候庫存還在繼續累積,這個階段也很符合經濟學規律,需求下降,供給增加,價格下跌。

    4)當經銷商和廠商發現,下游需求不足時,為了及時將手中的貨源轉化為資金,避免成為接盤俠,從而會降價出售,此時,需求端預期後續價格會繼續下降,所以採購延緩,需要多少採購多少,因為後面再採購成本更低,所以這個時候商品價格不斷下降,庫存不斷下降,就是去庫存過程中的下跌。

    為什麼我只把庫存重建過程中的上漲和去庫存過程中的下跌定義為趨勢呢?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在整個商品的庫存週期當中,主動建庫存和去庫存經歷的時間相對較長,而被動建庫存和去庫存的時間相對較短;第二,主動的過程是廠商和經銷商的調整,反映了現貨市場未來的大趨勢,而被動的過程則是趨勢轉變前的一個短時間的調整。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商品的庫存週期有主動和被動區分,作為交易者我們如何來區分當下的庫存變化屬於主動變化還是被動變化的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首先,你需要理解商品庫存週期四個階段中庫存的變化與價格變化之間的關係;其次,你可以根據當下市場中庫存的變化與現貨市場上價格的變化關係來逆向推理;再次,如果你覺得價格的波動存在很多幹擾因素,那麼你還可以根據產成品指數和PMI新訂單指數來判斷供給和需求的變化,因為在主動建庫存和去庫存階段,供給的作用大於需求的作用,所以產成品指數會發生明顯的變化,而在被動建庫存與去庫存過程中,需求的作用明顯大於供給的作用,所以PMI新訂單指數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 2 # 奮鬥

    期貨好做,正規平臺難找,十個平臺九個都是騙子平臺。如果能有期貨正規平臺,我敢說我百分之百在這個市場裡能賺錢。交易期貨並不難,難的是找不到正規平臺。所謂看什麼十分鐘K線半小時k線,全是騙人的,真正的行家交易員跟本不會看k線,欺貨市場百分之九十的人死在K線裡,k線就是密宮,只要相信k線的人,他會永遠走不出這密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各種野菜也露出來了,大家都來說說這些年吃過的野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