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對我們有什麼指導意義?
11
回覆列表
  • 1 # 十方龍王

    首先,心學是非常偉大的。繼承了孔孟儒家之精髓,一燈照亮千年黑暗,具有偉大的現實價值意義。

    指導意義: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就被父母,被家族賦予了太多理想和希望,父母給了太多希望和要求,要聰明,要學習,要考第一,要考大學,要發財,要成功,要養家餬口等等,無處不是追求,無處不是慾望,無處不是羈絆,面對成功的追求,大部分人都可能失望,求不得。

    一個人的能力,思維,格局等不足以支撐人生慾望時候,是多麼迷茫又痛苦,求不得是人生大苦難。面對如此慾望的人生,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很多人消極了,放棄了,有的嚴重抑鬱生病,嚴重的自殺。出現了種種社會問題。

    王陽明心學,如同一縷朝陽,為人心帶來希望。照亮人心迷茫黑暗,開啟智慧之門,獲得做人做事大智慧,大能力,悟透心學後,人生如同長了翅膀,可以任意飛翔,智慧圓滿,能力自然大提高,大圓滿。看問題,更加透徹,觀一切都能夠自由自在。這個時候,用一顆智慧心,圓滿心,再去追求功名利祿,就能隨意馳騁,瀟灑人生。

    說了半天,很多人可能認為吹牛。這個也真沒辦法。心學屬於智慧,是靠實證體悟的,不是靠文字,靠語言,也無法透過考試獲得。這樣很多人就會攻擊心學,說什麼唯心主義,什麼忽悠人,壓根不存在等等。就連王陽明弟子都懷疑老師說的對不對。就連朱熹這麼個大文字儒,大學問家,都沒開悟,別說福報淺薄根器又差的普通人。所以,反對正常。大智慧,不可說,無法說。四句教讀懂後,一念就到,就懂。就能通達孔孟之心性,走入王陽明開悟的內心世界。

  • 2 # 楊子曰

    陽明心學的偉大意義在於透過倫理道德約束人的內心世界和行為,從而達到人人皆可成為聖人的境界。

    龍場悟道前,他對格物致知的理解往往向外求證,譬如格竹生病,學佛枯坐。龍場悟道後,他認為所有的評判標準來自於內心的體悟,內心對事物的感知來自於倫理道德。從另一個層面講,心學是教人向善的,旨在維護已經規範化、秩序化的社會生活。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王陽明認為心是無善無惡的,善惡美醜皆在於人心的意念。心本質是純淨的,無善無惡並非不知道善惡,而是知道善惡,卻不妄生善惡。善惡的出現在於心對某事物的感知。如花開花謝是常態,心不動則無興奮或悲傷。有一天,你覺得花非常好看,而去採摘據為己有,這便是意念控制了心的本體。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你將去採摘花朵是突然感覺這話不是自家花朵,而是供人觀賞、休息所用,自己去採摘便是褻瀆這美景。這種想法的產生是良知發出的,而良知向善的本源來自於世俗、道德、倫理、常識。摒棄惡念的過程便是格物的過程,格去內心的貪婪慾望。

    所以我們今後在行事中,任何邪念的產生都是妄動貪念。在惡念產生之時,靜下心來細細感知,去回想道德、法制、倫理,這都會有助於我們心生正念,每一次的正念都是格物致知的修煉。

  • 3 # 三國大英雄

    不知為什麼最近王陽明火了?小的我趕緊腦補一下,一看原來如此,我又趁機學了很多。看了這麼多介紹,總的來說王陽明心學就是四句教”即王陽明所言“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它告訴我們一個真理“人人平等”,人人都是聖人,即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充當別人,也沒有任何人能有資格控制別人,每個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惡。只俯首於自己的心,不外求,不假於他人之手,甘願成為別人奴隸。人生在世,做事情先請摘下所謂“世俗道德”眼鏡,不拘泥於常規,隨機而動,做到知行合一。用王陽明一句話來闡述心學:“我提倡心就是理,是希望大家都要心理合一,知行合一,按本心的想法來做事,不要矯飾,凡事在心上下功夫,而不要到心外去尋求,這才是王道。

    從個人層面來說,王學強調的"致良知"學說,可讓人達到"此心光明,夫復何言"(王陽明臨終語)的精神修養境界。這不是處於高壓力心理狀態的現代人所急需的嗎?

    從中華文化復興的角度來說,王學繼前啟後,不只影響當代且及後代,不只影響中國且及日韓等周邊國家,對它的學習肯定有助於我們恢復民族文化自信心。

  • 4 # 毛俊程

    心學的偉大意義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可以讓精通心學的人具有穿破迷霧找到真理的機會,不會被過多無價值資訊所誤導。這一點是心學在這個時代所具有的偉大意義。

  • 5 # 為了自我感覺良好

    平凡人家, 地 資本 官僚背景權力保護獲利渠道能耐,明知勞動致富是在騙驢拉磨,又被洗腦得老實芭蕉,坑蒙拐騙偷都不敢,於是只有賭一條出路…

  • 6 # 佛說非身

    結合自己以往修學經驗,我以為王陽明心學的偉大意義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指明瞭一名儒者的修學方向,向內、向內、再向內。心即理,真理真相的發現不必勞心費神的在紛繁蕪雜的物質世界裡苦尋,那種有為的探索方式永遠沒有盡頭。二、指明瞭修學的方法,致良知。當我們向內探究世界,我們發現心靈寧靜程度決定了我們認識的深度。而心靈寧靜程度又與我們的心靈品質息息相關,一個充滿貪婪、怨恨的心靈是無法寧靜下來的,而一顆慈悲大愛的心靈則是柔軟的、寧靜的、靈動的。當我們的心是柔軟、寧靜、靈動的,真相自然顯現。

    三、指出修學的終極境界(為了好理解,暫且這樣說吧),心物一元,心即宇宙,宇宙即是我心,此心和天地再無分別,浩瀚無際,無邊自由,從心所欲而不逾距,象展翅的鯤鵬逍遙於天地之間。

  • 7 # 自由小小影

    王陽明心學,作為儒家的一種思想體系,自明朝中葉之後成為中國思想界的主流思潮,其影響廣大,甚至遠播於日本等國,從而使王陽明成為一位具有世界性影響的思想家與哲學家。

    王陽明心學由三部分構成:

    (1)心即理;

    (2)致良知;

    (3)知行合一。

    以上這三部分相互聯絡,構成了王陽明心學思想的有機整體。

    “心即理”的觀點

    這是王陽明心學的理論基礎,也是他全部心學思想所建立的基點。

    它大致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本心”,這一本心實際上也就是我們生命的本原或本質。我們之所以具有各種各樣的生命活動,不僅能夠視聽言動,而且能夠分辨善惡、能夠感知外物,能夠就事物之間的關係進行判斷、推理,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具有這樣一個“本心”,如果沒有這一“本心”,我們的全部生命活動就都是不可能的了。

    他要強調的是,這一“本心”原來是包含著最高的“天理”或者天道的,“天理”不外乎人心,天道即是人道,所以“天理”就存在於人心,天道即是我們的“本心”。他說“心即理”,就是要我們都要明白這樣一點:我們的“本心”或者本質原本就是與天道相一致的。人之所以可能是高尚的,根本原因正在於此。

    “心即理”的觀點,其實就是要我們能夠自覺地意識到自己的本質原本與天一般高明,與地一般博厚,這樣我們才能夠光明正大,在天地間堂堂正正地做個人。“心即理”就是我們生活當中立足的基點,有了這個基點,我們的生活才不至於會迷失方向;有了這個基點,我們才能夠真實地把我們自己的本質表現在生活實踐的各個領域。

    “心即理”的“心”,王陽明後來又將它稱為“良知”。“良知”既然是“良”的,當然就是“好的”,因為它實在就是我們從天道那裡所獲得的“德性”。這個“良知”是每一個人都具有的,並且它永遠都在,不會消失的。

    生活當中之所以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好人”,之所以還有各種各樣的惡言惡行惡人惡事,不是因為那些人沒有“良知”,而是因為那些人不能“致良知”。

    所以,王陽明強調,“良知”就是我們的“本心”,就是我們的“本性”,就是我們本來圓滿成就的“德性”,只有“良知”的表現與實現才是我們生命所應有的本來面貌。

    “致良知”的觀點

    我們要在充分意識到自己本有“良知”的前提之下,把“良知”充分地實現出來,透過日常生活當中的意識活動、語言表達、行為實踐,把“良知”貫徹到我們生活領域的各個方面。

    按著王陽明的觀點,我們之所以不一定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完善,不是因為事物本身有什麼毛病,而是我們自己的心靈狀態不端正。事物本身總是無所謂端正不端正的,如果我們以端正的心態去做事,那麼事情就能夠做端正、做完善。心態端正的標準,就是符合我們自己本有的“良知”,“良知”就是我們自己的“定盤針”,是我們“自家的準則”。依著這個“自家的準則”去做事,就是“致良知”。

    這樣我們也就可以知道,“致良知”實在不只是一種理論,而更是一種實踐,是與我們日常的生活實踐息息相關的。這種“致良知”的實踐活動,是把我們自己與外界的事物、人物、世界本身聯絡在一起的根本環節與途徑。

    “知行合一”的觀點

    “致良知”的實踐活動,要真正做到我們的意識活動、語言表達、行為實踐都是合乎“良知”本來面貌的,就必須要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最早建立的觀點,也是他最後堅持的觀點,可以說是貫穿於他一生的根本思想之一。“知”的意思,既指“知識”,也指“良知”。在“知識”的意義上強調任何知識的獲得,作為一個過程,必然同時是一個“行”也是實踐的過程,“知識”與“實踐”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分離的。在“良知”的意義上,他更強調“良知”必須由人的實踐活動來表達與體現,所以“致良知”的展開形式,就是“知行合一”。

    王陽明心學的意義

    “心即理”的實際意義,是要為我們的心靈確立一個可靠的座標與價值的原點。我們今天的社會,物質資料可謂是極大地豐富,但物質的追求是不是就是我們人生的全部意義?物質慾望的滿足是不是就是我們人生的全部價值?如果不是,那麼我們是不是還需要關照一下自己的心靈狀態?

    如果這一點是需要的,那麼毫無疑問,王陽明的觀點,包括他關於“良知”的學說,就會顯示出它獨特的價值。“心即理”既是一種理論預設,更是一種精神境界,我們全部的生活實踐,實際上都是出於我們自己關於生活意義的預設的。如果我們沒有一種精神境界的建立,那麼我們的生活完全有可能是漂浮的,是隨著不斷變化的物質生活面貌而遷移流轉,沒有根基的。而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當然也並不是要反對物質資料的富裕,而是要為富裕的物質生活建立起“主宰”,建立起“脊樑骨”。要把豐富的物質世界與物質的生活納入到崇高精神的“主宰”之下,而不至於使真實的自我喪失在物質資料的豐富之中。

    “知行合一”,不論在何種意義上,它都強調了人的精神世界與行為活動的一致性,這叫做“人格完善”。我們自己的生活世界,是“人格完善”意義上的人自己所開闢與創造出來的。“我的生活我做主”,也就是“我的世界我做主”,那麼我們需要一種怎樣的生活與世界呢?

    按著王陽明的觀點,這就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心靈狀態。心靈光明磊落而嚴正崇高,世界就光明磊落而嚴正崇高;心靈若陰幽黑暗,生活就陰幽黑暗。我們的生活行為是在我們的心靈狀態主導之下的行為,而我們所享有的世界,就是我們行為的直接結果。在這一意義上,王陽明的觀點,仍然有指導我們今天生活的實際意義與價值。

  • 8 # 讀書不求人

    王陽明心學對現實的正面指導意義是非常大的,且結合曾子的《大學》,從以下三個方面略作分享吧。

    第一,發揮自信的絕對主宰作用,開發生命本身的真正價值。

    王陽明心學的理論歸納起來說就三條: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即的什麼理呢?就是天理。禪宗說“即心即佛,即心作佛”,能做到自信的絕對主宰,超越唯物唯心的二元對立,絕對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就是“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就是真正的“格物”,就是明明德的大人君子,就是聖人。試問有多少人能夠做到?

    在《傳習錄》上,王陽明說“人生的成色比分兩更重要”。龍場悟道後,王陽明說:“各人盡得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存天理上用功,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無不具足。”這跟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所講的“盡天職”理論是一樣的,他們也恰好差不多是同時代的人物。概括來說,就是說不管你是身居高位還是作為販夫走卒,斤兩有不同,但是生命本身的價值是相同的,只要能夠在自己的內在品質上下功夫,提高自己生命的成色,就不用對現實中的富貴榮華產生羨慕嫉妒恨的情緒,因為你能夠知止,能夠妙悟明德本體,內心具足無盡的幸福快樂、智慧德能、三昧辯才,正如六祖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第二,立志做第一等人。

    王陽明十歲的時候,問自己的老師:“何謂天下第一等人?”老師回答:“唯讀書登第爾。”陽明說:“登第恐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聖賢爾。”小小年紀就有這等志向,難怪他此生有如此成就。這也是我們現實當中應該學習的榜樣,尤其是我們今天功利主義的教育模式,真是相形見拙啊!

    王陽明給我們的啟示就是,一個人在修煉好自己的內在品質的同時,成就外在的大格局、大境界和大事業。

    第三,內修外用,自利利他,止於至善。

    王陽明是實踐大學之道的第一人,他的心性功夫自然不在話下,同時他的外在世功也為人所景仰,曾以一介書生的身份,帶領軍隊平定了宸濠之亂,還剿滅了江西、福建一帶的大批土匪,以軍功被封到侯爵。

    《格言聯璧》說:“經濟出自學問,經濟方有本源;心性見之世功,心性方為圓滿。”“除世功本無學問,求性道不外文章。”有些學佛人,一接觸佛學,就錯誤地認為,既然五蘊皆空了,那不就等於一切世間事務都可以不管不顧了?其實這是不對的,佛家講的放下,是指內心不執著,並不是放棄履行世間責任。在這方面,王陽明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也是他對我們現實生活的最好啟示。

    用《大學》的架構來說:明明德是內修、內聖、內明之學,是自利。親民是外用、外王,是利他。把內修自利、外用利他這兩件事都做到極致、做到最好,就是止於至善。

  • 9 # 泉水

    華人人格的獨立,向上追求的精神價值,修身做事的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讓個人安身立命,讓社會更好,文化自信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家貓咪才一個月得耳蟎了,後腳爪一直撓,給買了藥,塗了卻不怎麼管用啊!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