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譚倫
-
2 #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如果韓信稱王,也不會是三國,只能是二國,劉邦一脈會立時崩盤。韓信稱王最佳時機,是他在外攻下齊國(今山東,秦亡後復興),兵多勢有。而此時劉邦與項羽的對峙,已快撐不住了,才有了急速求援韓信來救。
不管是出於念舊劉邦抬舉舊恩,還是就喜歡引兵排陣無野心,韓信答應了回援。但也提了個條件,做齊王。劉邦內心著實不快,但當時之勢非韓力不可。心中未免生下怨忌。
總之韓信軍事上是奇才,政治上還是幼雅不少,缺乏果斷、心狠、厚黑等。
-
3 # 帶志逐夢
等你穿越回去 什麼結局都能創造 那麼問題來了 你改變了歷史 你是不是也要消失 不過這樣也好 就不會有個問這種問題的了
-
4 # 青青子衿121
韓信是個才能出眾的軍事家,他這樣的人,幾百年也不見得出一個,但是韓信有軍事才能卻沒有政治頭腦,楚漢相爭最關鍵的時候,韓信也曾經按兵不動靜觀其變,說明他其實也是有些野心的,他手下的謀士蒯徹也曾經以兔死狗烹的道理勸說韓信自立為王,但是韓信最終還是低估了劉邦張良,被一個齊王的頭銜所迷惑,最終死在了蕭和呂雉的手裡。。。
應該說,以韓信的軍事才能,和當時的局勢,韓信如果在楚漢兩敗俱傷的時候和劉邦項羽爭奪天下,其成功機率是很高的,這裡我們假設韓信得了天下,那他會不會是個優秀的帝王呢?
我個人感覺韓信只能是個優秀的軍事家,以他的能力是做不了一個好皇帝的,韓信是個沒落貴族,曾經窮困潦倒,混的吃不上飯,所謂小人得志,史書上並沒有韓信把齊國或者楚國治理好的記載,說明韓信的政治才能是十分有限的,而且韓信過於自我,他曾經和劉邦說過自己用兵多多益善的話,而是他手下也沒有幾個忠實的擁躉,僅有的李左車蒯徹等幾個人,他還不能合理的籠絡下來,鍾離昧是天下聞名的大將之才,去投奔他,最後卻死在他的手裡,這足以說明韓信性格方面有很大缺陷,是個沒什麼信義的人,這樣的人如果做了皇帝又怎麼能治理一個國家呢?
所以說,如果韓信得了天下做了皇帝,估計他的國家是不會長久的,國不長久必生戰亂,標題所問的三國局勢會不會提前出現,這個很難說,但是韓信得天下的話,局勢很難穩定是必然的,提前幾百年發生戰亂的機率是很高的,而韓信如果和劉邦項羽爭奪天下,那恰恰就是一個三足鼎力,於是乎,三國爭奪天下的局勢提前四百年赫然出現!!!!
-
5 # 鴻曦子
不可能。韓信軍事無敵,政治無能。籠絡不了不了文臣,也平衡不了武將,有些東西不是靠打勝仗能解決的。韓信不具備這些,好比無根之萍,為將可以,當皇帝做不了。不說治國,哪怕處理內政,他也辦不到。也許有人說勸他反叛的蒯徹可以幫他。但蒯徹一則沒有蕭何曹參的能力,更沒有蕭何曹參的忠心。蒯徹與其說他是文臣,不如說他是縱橫家,如張儀蘇秦,但沒有二人的本領與機遇。縱橫家這種人不希望太平,一旦太平就沒有他們的用武之地(當然只是針對古代,現在的話在國家允許的情況下,是個不錯的外交官員或者暗地裡傳奇間諜)。而且不會忠心,他們在乎的是提供給他們表演的舞臺,而不是出資方的利益。所以就算蒯徹能幫助韓信一時,也不會幫助一世。況且其內政能力也是個問號。還有韓信本身出身落魄(也有說出身貴族後裔的,不過正史上未見這方面的記載,實際上就連韓信其他的情況也介紹的不明確,但根據後來發跡前後的行為來看,應該不是大貴族,至少不是王室後裔,據我個人估計應該屬於中資家庭,當然不一定做準)。出身不高貴,在那個年頭,人脈資源會很少(透過對劉邦與項羽對比就能看出,二人雖然都起義抗秦,但劉邦是被逼的,不反就死。而項羽純粹就是為了復楚。從起義情形看,支援劉邦的就是幾十個罪犯外加幾個鐵哥們,在起義前期,說句不好聽的,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武器不行,人員也沒有得到鍛鍊。而反觀項羽八千精銳子弟兵,個個兵強馬壯,大將又有龍咀鍾離昧英布等輔佐,有整個楚國遺老貴族支援。兩者一對比,說是天差地別絕不為過)。而韓信比之二人更有所不如,由於情商低,無鐵哥們支援,反寄人籬下,受胯下之辱。無故國後裔支援。縱有兵仙稱謂,也不是劉邦項羽的對手。在假設一下,倘若當年僅項羽起兵,韓信根本就不是對手。韓信之所以能打敗項羽,如果沒有劉邦在後面全力支援,要錢給錢要權給權要糧草給糧草,還要替他穩定其他諸侯。韓信必敗無疑。項羽雖然內政人才不及蕭何曹參,但比起韓信也遠超於此。因此最後總結,韓信如果當年造反,慢則一兩年,快則半年,必敗無疑,大兵團作戰想靠著游擊戰術,打到哪吃到哪是不行的,民餓死而軍隊睏乏,屬於一錘子買賣,久不可用,必亡。因此不會造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
6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可以,韓信完全可以背叛劉邦而自立。
如果拋開政治操守和個人品德的問題,僅僅談論這個計劃的實施可行性,是完全成立的。 韓信有一次獨立的最佳機會,就是當他拿下齊國之後,而劉邦與項羽又處於相持局面,劉邦萬般無奈之下,為了得到韓信的增援,被迫將“齊王”的印信送到他帥案上的那一刻。
此前,韓信曾經透過使者向劉邦提出,請劉邦封他做“假齊王”。
不知道這個主意是誰出的,我認為很可能就是蒯通。
請封“假齊王”這件事,從表面上看,似乎是韓信對劉邦政治態度的一種試探,但實際上,當請封的使者踏上了去往劉邦大營的路途,從政治立場上講,其實就意味著韓信已經與劉邦決裂了,只不過,韓信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利用君主處於危難之時而加以要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要想著將來還有好果子吃。
在張良、陳平的暗示下,劉邦對韓信的回覆是:你想要做“假齊王”嗎?我現在就封你做“真齊王”!
這都不能引起韓信的足夠的警惕,只能說韓信的政治嗅覺實在是太遲鈍了。
韓信存在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假如沒有項羽這個強敵,劉邦還有什麼理由讓你韓信存在世上?
代齊王和真齊王那是完全不同的。代齊王只是個臨時性的封號,有地方的管制權而並非實爵,隨時都可能被取消。但真齊王就不同了,那是合理合法的藩王,擁有一方的軍政自主權,一旦封定,即使是貴為天子,也不能隨意褫奪。
真以為劉邦要與你韓信平分天下嗎?那純粹就是做夢!
現在這種形勢,韓信應該怎麼辦呢?
劉邦與項羽戰況僵持不下,正如蒯通所說:韓信如果幫助項羽,則項羽會勝;如果韓信幫助劉邦,則劉邦會獲勝;如果韓信兩不相幫,就會進成三分鼎立的局面。
韓信現在的條件非常好。剛剛戰勝楚霸王的重將――龍且,大部分的降軍都被收服,加上他的舊部,此時已經坐擁數十萬兵馬。
在前期的征戰,韓信奇計百出,攻無不克,指揮水平是首屈一指的,當時沒有任何人的軍事指揮水平能比他更高。他還有李左車和蒯通這樣的奇謀異士在左右輔佐,在軍事上已經完全具備與劉邦項羽並立爭雄的實力。
更重要的是,透過劉邦加封為“齊王”,韓信合理合法地擁有了齊地的軍政管理大權。
齊地地域廣闊,東臨大海,地方富饒,農、漁、鹽、商,都是當時最發達的地區,經濟實力相當雄厚。而且,雖然各地烽煙四起,而齊地相對平靜,並沒有遭受到嚴重破壞。韓信拿下齊地,是利用了酈食其與田單的和議,韓信突然發動奇襲,雙方並未發生多少激烈的戰鬥,齊地的這些城池和各種建設都很完整地保留下來了。加以利用,很快就能迅速恢復生產。
鄰居張耳雖然與劉邦是兒女親家,但趙王張耳的地盤可是韓信打下來以後,轉手贈送給他的,張耳這個便宜等於是撿了韓信的。即使張耳不講恩情,他也在韓信軍中待過一段時間,很清楚韓信的指揮能力。張耳絕對不敢有什麼特殊想法。而韓信也能以此為要挾,如果劉邦敢有什麼異動,韓信只要出兵反手將趙國拿下,劉邦就會陷入被兩面夾擊的窘境。
況且,此時在劉項主力對決的那片戰場上,劉邦絲毫不佔上風,反而屢屢被項羽打得落花流水。雙方繼續僵持下去,劉邦的勝算十分渺茫,他又怎麼有餘力敢騰出手來收拾韓信呢?
如果韓信自立,堅決不去增援劉邦,那英布和彭越就絕對不敢去救援劉邦。因為韓信是決定劉項雙方誰勝誰負的關鍵,韓信不出手,劉邦屢受挫敗,就必然退兵。而項羽騰出手來,英布和彭越就會受到重創。英布和彭越的安全和自保的希望反而會寄於韓信對項羽的牽制。
這樣發展下去的話,韓信坐擁齊地,外結英、彭,鄰交張耳,憑項羽的實力也奈何他不得,韓信叛漢自立的形勢就形成了。
但是,韓信可千萬不能稱帝,那是自尋死路,成為眾矢之的。這個表面光鮮,可望而不可即的果子,應該留給別人去摘。但在真實的歷史上,韓信最終沒有選擇背叛,而是率兵增援劉邦,垓下一戰,大破項羽。
項羽死後,天下歸一。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韓信也走上了絕路。一代百戰名將,死於奸雄之謀忌。
-
7 # 蕭湘居士__
問得太好了,一定如願。先敗者劉氓,中敗者項霸,得天下者韓信。但他得開人大調整國策,收買人心,軍政並舉方保無虞。
-
8 # 一個人的歷史
在我看來,韓信背叛劉邦稱王,也不可能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韓信的軍事才能無與倫比,在司馬遷所著《史記》的《淮陰侯列傳》中,對其有詳盡的描述,可以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兵仙之名實至名歸。韓信的能力在於謀兵,劉邦的能力在於謀人,謀兵者為將,謀人者為王。韓信本布衣,投靠項羽後不被重用,後改投靠劉邦。儘管先後有滕公夏侯嬰及蕭何引薦,仍不為劉邦所用,於是便有了後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橋段。透過和劉邦的徹夜長談,劉邦認識到了韓信的能力,自己感覺得韓信太晚了。於是力排眾議拜韓信為大將軍,統帥全軍。天下之人能為我所用,因天下之人皆能為我所控。劉邦的軍事才能比不過韓信,劉邦的謀略才智比不過陳平、張良,劉邦運籌帷幄、排程後方的能力比不過蕭何,但劉邦卻能成就帝業,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因為劉邦最大的能力是用人。每一個在劉邦身邊的人都能得償所願,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同樣在項羽手下默默無聞的小兵韓信,在劉邦手下成為了一代名將,或者說戰神,在那個時代軍事指揮能力無人能出其右。但劉邦用人的同時,也同樣掌控著所用之人的命運。劉邦多次為項羽所擊敗,多次帶領數人到韓信軍營中奪取軍事指揮權,調動韓信手下的精兵為己所用,這是什麼樣的能力呢?項羽的舊將鍾離昧投靠到韓信的手下,不久此訊息就傳遞給了劉邦,按道理講,此事極其隱秘,除非韓信心腹不能知其詳實,訊息究竟是誰傳遞出去的?韓信儘管為大將軍,統領幾十萬的精銳之兵,但他手下的各級軍事長官中有很多都是劉邦的親信。如他手下的樊噲、曹參、周勃等人,皆為劉邦死黨。韓信想作亂,就要剪除這些心腹之患,而他身邊卻缺少這樣的心腹。因此他只能依仗於外援,招攬鍾離昧就是韓信的一次嘗試,但對他欽佩有加的鐘離昧也被他逼死,讓大家徹底寒透了心。韓信身邊除個謀士蒯通之外,幾乎無人可以信任。
在戰場上韓信戰無不勝,但要論到爭雄天下成為帝王,他和劉邦比還差得太遠。
-
9 # 開啟第N次生命升級
如果韓信獨立,就會出現劉邦與韓信項羽三家如何結盟的問題。劉邦肯定能放下面子忽悠韓信,但是真正發動統一戰爭的時候,只要韓信不全力支援劉邦,劉邦就打不過項羽。龍且也不會戰死,這樣,項羽會利於不敗之地。從年齡整體實力上來說,項羽會笑到最後。韓信和劉邦有一個會先失敗。多半是韓信先失敗。
-
10 # 東方史證
如果韓信誰也不幫,能形成三國局面嗎?我認為不可能。一是三國局面是三分天下三足鼎立,諸葛亮隆中對的三國分立,是分析了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根據天下大勢作出的判斷。最主要的是各派首領的志向能力。如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說,天下英雄唯你劉備和我。這裡的英雄就是能夠打天下的能夠為江山如此多嬌競折腰的英雄,曹操又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也就是說曹操以為,當時的中國天下有曹操、劉備、孫權三大英雄。二是楚漢相爭時只有劉邦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當時楚懷王對攻秦的各路諸侯說,先佔領咸陽者為王。於是劉邦繞開秦軍主力,一路向西,沒有經過什麼大戰就佔領了秦朝首都咸陽,直接推翻了秦朝。而真正抗秦主力是項羽,透過鉅鹿一戰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消滅秦軍主力章邯帶領的三秦主力,坑殺秦軍三十萬人。沒有項羽對秦軍的沉重打擊,劉邦根本打不下咸陽。項羽幾十萬大軍屯軍壩上,召來劉邦參加鴻門宴,不僅不尊懷王說法尊劉邦為帝,還欲殺劉邦問罪。三是項羽沒有想當皇帝的志向,他治服了劉邦佔領了咸陽,燒了阿房宮,殺了末代秦王,推霜秦朝統治後,沒有建立封建皇朝。而是復辟兩週的分封制,分封了幾十個王國,這些王國都保留了自己的軍隊,項羽只象春秋戰國那樣做一個西楚霸王。沒建王朝也就沒建政府,沒有設立統一國家的政權機構。項羽作為楚將項燕之後,隨叔父項梁起兵反秦,最高目標就是萬人敵,做個攻城略地的將帥,推翻秦朝,恢復楚國,為楚國為項燕報仇,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但項羽的境界和志向就不高,既不是當皇帝的料,也沒有當皇帝的遠大抱負和雄才大略。一個謀士范增都不聽不用。四是韓信也沒有一統天下雄霸天下甚至三分天下的志向。他出身低微志向不高。智謀高超,勇猛不足。忍受胯下之辱,說明有志有忍,但也說明勇氣膽氣不足。在項羽處出謀不被重用,到劉邦處又很長時聞不被重用。沒什麼戰功,只是向蕭何、劉邦陳述戰爭謀略就得到這麼高度的信任。一下子被封為統領三軍的大將軍大元帥,這信任太高了,這反差太大了,真是亙古沒有。這件事對韓信的心理影響太大太大了。他的最高理想就是出謀劃策能被採納能指揮打仗,他終於在劉邦這裡得以實現。劉邦的這份知遇之恩比天還高。沒劉邦就沒有韓信沒韓信的一切。可以說劉邦對韓信的大大越級提拔,對韓信震撼極其強烈。所以在劉邦被項羽圍困時,項羽派人拉他、自己謀士說他,叛劉則項勝,聯項則劉敗。他都沒聽,也絕不可能聽。率幾十萬大軍與匯合,設十面埋伏,在垓下剿滅了項羽。如果他中立,當時劉邦必敗,沒有了劉邦,形不成三國局面。西楚也不會長久。齊也不會長久。因為韓信和項羽一樣,優長在兵上,而不在為政用人上。所以無論如何也是形不成三國並立局面的。
回覆列表
這種假設是沒有意義的,事物的執行是有因果關係的!因為人心會變所以事物也會變,所以一個領導者的心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