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登金陵鳳凰臺 作者: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黃鶴樓 作者: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鳳凰臺》與崔顥《黃鶴樓》爭論了上千年,這兩首詩誰優誰劣呢?
6
回覆列表
  • 1 # 陌影1028

    黃 鶴樓》和《登金陵鳳凰臺》是中國文學寶庫中登高抒懷的姊妹篇,是兩顆各呈異彩的明珠,是值得我們永遠珍視和鑑賞的.

    《黃鶴樓》即興而出,渾然天成,如同行 雲流水一般;《登金陵鳳凰臺》效仿《黃鶴樓》詩句字字皆千錘萬煉,更具章法.一幅是天然山水圖,則另一幅是精細的人工美卷.

    《登金陵鳳凰臺》作為格律的這 首詩比古風詩更能表現一股旺盛的氣勢.這大概也是格律盛行一千多年而古風逐漸衰微的原因吧.

    第二,在《登金陵鳳凰臺》中“吳宮花草”和“晉代衣冠”成了 “埋幽徑”和“成古丘”,表現出李白對權貴的蔑視和嘲弄,這是《黃鶴樓》中所沒有的.

    第三,《黃鶴樓》中,詩人面對“漢陽樹”和“鸚鵡洲”時觸發的只是個 人羈絆異鄉的旅懷愁思;而《登金陵鳳凰臺》則能在面對三山二水之時抒發的是憂國憂民憂君的愁緒,含蓄而又深遠.這樣就顯得《黃鶴樓》器量不夠,用今天的時 髦話說是“思想境界不高”.

    眾所周知,李白是個自負的詩人,他推崇崔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決心效仿並超越他,他先效仿地些了《鸚鵡洲》 自覺不及,後才寫下《登金陵鳳凰臺》,《黃鶴樓》開創在先,得開風氣之首;《登金陵鳳凰臺》效仿在後,然也後來居上.

    因為開創者總是主動的,顯得自由自 在,且讓人感覺立意新奇;而效仿卻是被動和受束縛的,即使是同等精彩也會輸人半酬,在這種情況下李白依然表現超凡.

    兩顆登樓抒懷的詩詞明珠同時閃耀萬古光 芒.

  • 2 # 東華舊夢

    簡而言之,原創比模仿要更有價值。李白有兩首模仿崔顥《黃鶴樓》的七律,除《登金陵鳳凰臺》之外,還有一篇《鸚鵡洲》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這兩首詩從遣詞造句意境對仗說不遜於崔顥原詩,但從結構上模仿痕跡太重,因此李白只好甘拜下風了!

  • 3 # 楓丹白露211735932

    兩首詩為姊妹篇,中國文學史上的明珠的定位不容置疑。

    可以想象,李白在創作時很難,難在哪裡呢?前面有模板,他不僅要取模板精華,還得創新,至少平起平坐吧。所以,他創作這首詩一定是字斟句酌、千錘百練。

    這兩首詩用優次比較不可取,都是大作、名作,從排名而論,有辱中國古典文化和大師風範。

  • 4 # 使用者51182697922李思

    也班門弄斧,議議我們現代人應該如何看待,學習古人創作的詩詞。

    華夏文明,自有文字記錄以來,給我們華夏民族,留下了無數各個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絢爛輝煌的文化遺產。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繼承發展創造延續示明瞭一條永宏的文化脈咯。做為華夏子孫,我們應該文之驕傲,為之自豪。更應該為之珍惜,為之愛護,為之儲存。我們研究古人,研究古文化現象,瞭解我們古人的生活歷史,情懷,思想,正確的態度不是賣其乖巧,去把他們一個一個進行比較,評判高低對錯,而是應該從對古人文化創作實踐研究中,吸取營養。學習其智慧,繼承其優良來為豐富我們現代人的文化生活。

    但是,玩網路以來,我發現,當代之中國文化界,出現很多的,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的文化人,津津有味地把文化歷史上出現的,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背景下產生的不同人物,不同的創作成果(作品)進行毫無意義的比較。還洋洋千言萬語,一定要把我們的古人分出一個高低上下,好壞優劣。非要找出一個“第一”來。

    這是當代文化領域裡最活躍的學習誤區!

    我們的古人很有智慧。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是我們的古人的智慧結晶。也是我們的先賢的醇醇告誡。

    可是,我們的那些自視很高的文化引領者們,他們忘記了!

    更有甚者,一些本來自己文無流水,句難開花,史僅窺癍,論持偏激的文化人,可偏要把自己架於古人之上,自吹自擂,藐天下之無物。想憑自己的螢火之光,做蓋古人輝煌之妄想。

    此實為當代之文痞小丑而不自知一群也!

    不能!

    能分出誰寫的最好嗎?

    毫無意義!

    崔的登高抒懷,目收黃鶴樓之美景,思古及今,感情澎湃,詩出自然,情潑江河,震古動今。是謂壯哉!

    而李之《鳳凰臺》,登高而攬天,思古而及歷,餐自然景事而悲懷時弊。感物華之幽遠而舒己怡情。

    兩個人,感同而時異,文激而意別。詩美而思各志寄。能比嗎?有可比嗎?可可比嗎?

    縱觀中國今天之文化現象。我真的不知道,在這樣的文化誤區裡流連忘返的無聊文人,還有多少。也不知道,這種毫無意義的比較自淫的文化現象還有留臭多久。

    我能告訴你們的只是:學習華夏文明,吸收傳統優良文化知識營養,豐富我們的知識視野,這才是一個學習古人的正確態度!

  • 5 # 老鷹的貓兒

    崔顥詩: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李白詩:總為浮雲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高下立見分曉:崔顥詩似風吹楊柳,雨打芭蕉,意境高遠,渾然天就,令人心曠神怡!

    李白詩雕琢循舊,根本沒有體現其飄逸灑脫,靈動九天的風範。

    正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 6 # 煙花三月是隻貓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要比較優劣,先把這兩首詩,拉出來,比較一下就知道了。

    詩歌的優劣,主要是比較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

    我們先看形式上。因為兩首詩都是七言律詩,我們就用七言律詩的標準看一下:

    先看《黃鶴樓》。

    ①從律詩的嚴格角度來看,這首詩的前三句都出現“黃鶴”這個詞,顯然重複的厲害,是違反了格律的。

    ②第四句“白雲千載空悠悠”,全是平聲不說,“空悠悠”本身也不和律,和上聯顯然也不對仗因此,從要求嚴格的律詩形式上來看,這首詩也算是“斑斑劣跡”。

    再看《登金陵鳳凰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嚴格工整,符合律詩的所有要求。其中,中間兩聯嚴格對偶,十分工整。

    第一回合,從形式上看,《登金陵鳳凰臺》完勝《黃鶴樓》。

    再看詩歌表達的情感

    先看《黃鶴樓》。

    首聯,寫黃鶴樓名稱的由來和傳說。這是表面的意思,其實還要深層的暗示:仙人(黃鶴)已去,而黃鶴樓仍在。神仙能夠超越死亡,得到永恆,讓人羨慕,但是凡人卻無法超越死亡,生命短暫,倏忽而逝,讓人難過。

    頷聯,詩人從眼前景物的自然聯想中,承接首聯,再次寫出生命場景中的一雙相對之物:黃鶴一去不返,而白雲依舊悠悠。一下子就是一千年,時間過得是那麼快,自然的景物是永恆的,但普通人的生命是瞬間的,過去了的歲月不會再回來,想到這些不僅讓人心情茫然。

    頸聯,描寫從黃鶴樓上遠望的風景:Sunny下,遠處的漢陽樹木蔥蘢,近處的鸚鵡洲草色連綿。這是大自然的美景,存在了若干年,還要繼續存在下去,可是渺小的個人,卻會轉瞬即逝。

    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著力刻畫,其實在暗示這樣一個事實:現實是如此的真實、如此的清晰,甚至如此的冷酷,在永恆的時間之流中宇宙萬物生生不息,生命的規律無法改變。表達的依舊是作者對生命問題的深入思考。

    尾聯,如果有了前面的認識,它的深層次解釋應該是:“短暫的生命很快就會走到盡頭,但生命之價值究竟在哪裡?靈魂之歸宿究竟在哪裡?凝望著煙波浩渺的景象而不禁深深惆悵。”

    “日暮鄉關”喻意“生命之意義、靈魂之歸宿”,寫出了作者對自己在時間的流逝、生命的無常中如何才能尋覓到靈魂的歸宿的思考。是對生命意義的拷問。

    在我們學過的中學課本里,把《黃鶴樓》看作是一首登高思念家鄉的作品,這個依據是詩歌的結尾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作者發出的是懷念家鄉的感慨。可是這樣的解釋,太勉強了。

    如果僅僅是普通的思想之情,格律不通的《黃鶴樓》憑什麼被一些人評為“七律第一”,讓李白也佩服的不敢再寫?

    再看《登金陵鳳凰臺》

    首聯,和《黃鶴樓》一樣,由神話傳說寫起,風去臺空,繁華不再。江水流逝,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恆的。

    頷聯,由眼前景,聯想起過去,進一步感慨昔日的繁華已經變成荒蕪,昔日的風流人物也早已進入墳墓。暗示:當時的顯赫,在歷史上什麼痕跡也不能留下。

    頸聯,由過去回到現實,時光雖然流逝,但是,美麗的江山依舊永恆。

    尾聯,由前面對六朝古都的聯想,看到唐朝的都城長安,想到像太陽一樣的唐玄宗已經被周圍的小人矇蔽,讓人不由得心痛。

    李白的這首詩,時間、空間跨度之大,讓人讀來,也極有氣勢。

    但是和《黃鶴樓》的生命意義的拷問相比,還是要遜色不少。

    結語,形隨意走,《黃鶴樓》是當之無愧的唐詩七律第一

    如果一定要分出高下,根據“形隨意走”的原則——有好的內容了,可以不太計較詩歌的形式,在形式上稍遜一籌的《黃鶴樓》勝出,是當之無愧的七律第一。

  • 7 # 狐說競彩

    詩,無論狀物寫景,還是抒情言志,貴在自然流淌,貴在渾然天成。菜餚講味道,設計講概念,做詩講味格。修辭也好,意境也罷,如不能與個人獨特的才情與思想相融合,則詩格已低,詩味不濃。李白或心存執念,整首詩直覺如音樂般在旋律的流淌上有滯澀感,同時也有一種用力大過的味道,好像不是天馬行空李謫仙特有的味道。簡而言之,在詩應最講究的味與格上(個人觀點),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不如崔顥的《黃鶴樓》。販夫走卒,只講個人真實直覺,偏誤處,望一笑而過。

  • 8 # 愛情妹妹20

    崔顥這首詩是寫意,因詩仙讚揚而名揚天下。李白登鳳凰臺這首詩是寫意加工筆,在文才氣勢超過崔顥。但李白是隨而而作,所以這兩首詩成了歷代文人相敬的佳話,都可名垂千秋。

  • 9 # 天涯小刀111

    鳳凰臺上鳳凰飛,

    黃鶴樓下黃鶴來。

    仙鳳常登九天界,

    靈鶴翱遊喜人間。

    若問兩者誰優勝,

    自是鳳凰登臺來!

  • 10 # 老街味道

    問題: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與崔顥《黃鶴樓》爭論了上千年,這兩首詩誰優誰劣呢?

    前言

    這種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個人喜好不同,鑑賞角度不同,說哪一首好都正常。

    崔顥黃鶴樓創作在前,李白鳳凰臺創作在後,從創作的藝術手法來看,鳳凰臺與黃鶴樓有相似之處。

    一、兩首詩的相似處 都是模仿別人

    這兩首詩都不是標準的七言律詩,李白的詩失黏,: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去】【宮】、{代}{山}兩處失黏,是折腰體七律。

    崔顥的《黃鶴樓》上半首是古體詩,下半首是律體: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最早與崔顥比較的時候,創作的是《鸚鵡洲》:

    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這首詩明顯和崔顥《黃鶴樓》一個方式寫成。其實李白《鸚鵡洲》、崔顥的《黃鶴樓》都是模仿沈佺期的《龍池篇》寫成:

    龍池躍龍龍已飛,龍德先天天不違。池開天漢分黃道, 龍向天門入紫微。邸第樓臺多氣色,君王鳧雁有光輝。 為報寰中百川水,來朝此地莫東歸。

    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李白和崔顥都是模仿前人而已,沒有什麼高低上下。

    二、七律第一

    相對來說,崔顥的黃鶴樓受到了宋朝嚴羽的大讚:

    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滄浪詩話》)

    查慎行《初白庵詩評》評價為:

    此詩為後來七律之祖,取其氣局開展。

    唐人七律強手如林,崔顥僅僅傳世的幾首就把”第一“的名號納入。 詩聖杜甫以律詩見長,有人稱其《登高》為第一 :

    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律第一也。 (胡應麟《詩藪》)

    《登高》詩云: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被稱為七律第一的還有沈佺期的這首《古意》: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玷催十葉,十年徵戌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楊慎《升庵詩話》:

    宋嚴滄浪取崔顥《黃鶴樓》詩為唐人七言律第一,近日何仲默、薛君採取沈佺期“盧家少婦鬱金堂”一首為第一,二詩未易優劣。或以問予,予曰:崔詩賦體多,沈詩比興多。

    楊慎說何景明、薛蕙認為沈佺期的《古意/獨不見》為第一。但是楊慎不比較兩首詩的優劣,只說區別:崔詩賦體多,沈詩比興多。

    賦體為直寫,比興是曲筆。

    結束語

    崔顥寫景,結尾是鄉愁。李白懷古,寫的是愛君憂國之意,格局高一些。因此有人評價說:

    蓋顥結句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而太白結句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愛君憂國之意,遠過鄉關之念。善佔地步矣!《歸田詩話》

    您覺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讓孩子有自發學習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