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岱宗夫1
-
2 # 大貓掠影
拍冬景,那肯定得有下雪才行,找些空曠的地方,就是說避免有太多複雜的環境。比如可以選擇一下拍早上炊煙裊裊的村莊啊,層層疊疊的群山啊,還有孤零零的樹木啊,古建築。。。。。。
-
3 # 王鑫毅的小紅帽
1.選擇一處景色時,要看下週圍的環境,不要看到一個風景就拍。比如一棵樹,冬天的樹,應該樹葉都掉光,隨便拍出來只有光禿禿的樹幹,肯定不好看。
2.調好相機的變焦,這樣對準景色的時候,可以把相機和景色的距離調到最合適,再拍出的景色就顯得很生動形象了。
3.拍雪景時,要選擇乾淨的雪景。因為雪如果被人踩了,就會變髒,再到鏡頭下,就算形狀好看,拍出來也不會好看的,因此要挑一處乾淨的雪景拍照。
4.拍出幹樹木的狀態,雖然上面有說到枯萎了樹木拍出來並不好看,但是這個景象更真實的表達了冬天的樣貌,而且有些人就喜歡看這樣的景象。
5.拍出淒涼的感覺,有時唯美的東西並不都是美好的。悽美也是一種美,而冬天的景象是最能拍出這種感覺。凋落的花瓣,枯萎的樹木,都更好的詮釋了冬天的景象。
6.找人物襯托,無論相片要快樂的還是憂傷的,有人在裡面,才能更好的釋放這種要有的感覺出來。給你的相片找個主角吧,會更冬天的景象拍的更真實漂亮。
-
4 # 黃昏裡的妖怪
拍雪最主要的一點是不能相信機內測光,因為機內測光的標準是按照18%的灰來作為基準,遇到白雪機內測光會提示你曝光過度,這時按照機內測光來拍攝的話會發現拍出來的照片發灰,雪不白。拍雪應當讓曝光過一檔左右,如果學和背景反差太大的情況下可以透過加灰漸變濾鏡來解決。
-
5 # 王冠影視劍膽琴心
1,要尋找色彩對比,在白茫茫的雪景中,將選定的反差較大的景物,如紅色小屋,綠色松樹,深色河流等等,增強視覺效果,增添美感。
2,要明亮不要黑暗。如果找不到作為視覺焦點的色彩主體,可採用過爆的方式來處理畫面。過爆一兩檔可讓照片有一點美感。
3,選擇偏冷的白平衡。雪是白色,陰影也是冷色調。使用冷色調可營造冬季氛圍。
-
6 # 眼洞攝影
冬季銀裝素裹的景色令人心醉,如何透過攝影表現這美好的景色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拍攝前的準備:
1.關注天氣,選擇合適拍攝時機
拍攝前,可以提前檢視拍攝當天的天氣情況,例如溫度,風力,光線等因素,同時可以透過天氣,來確定自己的拍攝計劃,比如是在下雪時拍攝,表現漫天飛舞的雪花,還是雪後拍攝,表現白雪皚皚的世界。。
此外,晴天的清晨或者傍晚時拍攝,更能表現出雪的質感與層次。此時太陽入射角度較小,雪地反光較弱。在Sunny的渲染下,清晨和傍晚的雪景會呈現出淡淡的金色,照片會呈現出不同的冷暖對比和強烈的視覺效果。陰天或者霧天拍攝光線會比較柔和,由於天空和地面的顏色相近,畫面色調一致,能夠創作出很有氛圍感的照片。
2.做好相機保護措施
拍攝雪景溫度必然較低,特別是室內室外溫差極大,如果不注意相機的保護很容易讓相機受損害。外出拍攝建議帶上單反保溫箱,防寒防潮護罩,在拍攝時要防止雪落在機身上,可以使用傘遮擋。從室外回到室內時要記得將相機放在保溫箱或者包裡,等到溫度上升一點差不多時在進入室內,不然室內暖空氣會遇到冷相機形成水霧,損耗相機。
二、相機曝光技巧:
1.曝光補償
拍攝雪景時,如果按平時曝光補償以0為基準的辦法,拍攝出來的照片比較灰暗,不透亮,看上去很壓抑,其實這裡就涉及到曝光上的“白加黑減”理論。大部分的數碼相機的測光值是靠景物反射來獲取的,如果直接對大片白雪進行測光,相機會認為場景太亮,自動給你降低了曝光,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才變的灰暗,因此,面對大範圍的白色背景時,需要根據拍攝需求將曝光補償增加半檔或者一檔,甚至更高。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才會比較透亮,雪也呈現出潔白無瑕的效果。
2.白平衡的設定
在雪地中拍攝時,一大片的白色往往會影響相機的自動白平衡效果,導致相機無法自動設定正確的引數,此時就需要手動調整白平衡,透過手動調整白平衡,可以準確還原出拍攝物體原來的色彩,達到真實的效果。
三、具體拍攝技巧:
1.尋找暖色調,冷暖色搭配
白茫茫的雪給人的感覺是寒冷的、缺乏生機的,這時候如果能加入一些暖色的元素,畫面會溫暖、有生氣許多,畫面也會更加豐富、耐看。
2.動與靜的表現
雪花比較大,比較密集的時候適合拍雪花飄落的效果。在拍攝時需要精準對焦,可以使用三腳架後利用對焦鎖定,高速快門,連拍等方法抓拍,定格雪花飄落瞬間的美。
如果是碎紛紛落下的小雪花,可以拍攝雪花落下的軌跡。拍攝時可以放慢快門速度到1/60左右來拍攝,具體設定根據你想要的效果和雪花落下的速度來決定。
3.尋找細節
拍攝大場景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比較有難度的,所以,可以嘗試拍攝區域性,尋找細節,往往更容易出彩。例如用微距鏡頭拍攝雪花,或者拍攝樹幹上積雪等。
4.尋找引導線
在一片純白的雪地上,如果有一條車轍或者一行腳印或者其他線條,將會非常顯眼,這是天然的“引導線”,可以好好利用,線上條的盡頭“佈置”一個人或其他物體,會是一張不錯的照片。
5.極簡風格
極簡是很多人都喜歡的攝影風格,冰天雪地也給極簡構圖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因此,可以以此為創意進行拍攝。
6.合理利用前景
雪景拍攝中,前景對於營造氣氛相當重要。由於雪景難有層次的特殊性,利用冰凌,樹枝,花朵,建築物等作為拍攝的前景,可以增加空間深度,提高雪景的表現力,使得整個畫面的內涵更加豐富。
-
7 # 沉水正丁醇
淺見:
1,曝光補償加一檔,要不拍的照片容易發灰。
2,拍攝時儘量拍那些大氣的場景,簡單來說,畫面大一點,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很有感覺。
3,拍攝時也得做減法,拍場景簡單的,比如一樹,一路,其他為雪,這樣的非常容易凸出意境。
4,低角度來拍,使畫面中前景豐富。
5,高角度拍,這樣的話需要用航拍,冬天航拍找有樹的地方,拍出來是很美的。
6,動靜結合,飄動的雪花搭配固定的景色。
7,帶點反光的雪景,尤其是早上,拍出來有一種別樣的美。
8,前期如果沒有條件或者沒做到位,後期也是非常必要的。
9,個人建議如果不是單獨拍小雪花,要用小光圈。
10,拍的時候保護好自己和裝置
-
8 # 輕聲細語321
冬天拍雪景要注意表現雪景層次,在雪地測光容易出現欠曝的情況因為雪景是白色的,所以要根據白加黑減的原則來掌握曝光。把雪地的層次表現出來。
-
9 # 海闊天空雲中飛
首先需要把雪還原到亞當斯區域7-8區,這需要在所測曝光值基礎上增加1.5-2檔EV值,這樣可以讓雪景亮度提高而又不會失去層次,這樣雪才既有質感又是白色的,同時利用光線的照射角度使畫面呈現出空間縱深感。其次拍攝雪景時選則側光或側逆光,利用地勢的高矮或山體的不規則使畫面出現不同層次,不至於一片雪白而太過平淡。另外在拍攝雪景時注意儘量避免天空在畫面中佔據太大的比例,否則有喧賓奪主的感覺。同時,由於天空與白雪並不是同一影調,曝光時難以兼顧,很容易曝光失敗,所以在遇到天色確實不能和雪景完美搭配的時候,構圖時儘量捨棄天空。
-
10 # 越三秋OvO
冬雪風光,可以借鑑國畫中的留白,一般拍出雪是呈灰色,這時候我們需要加大雪的曝光讓它更加白,用雪中的事物進行對比,來突出雪的白皙。
-
11 # 岱宗夫1
冬雪風光怎麼拍?首先要定好位,必須是冬天必須是有雪的風光。我居住的泰山腳下屬於華東地區內陸,一年中下雪的時間少之又少,下的雪又是小之又小,想拍個好雪景因為雪的少、雪的小拍出的風光也是有骨少肉,很有點大煞風景的味道。11月31日下了一場小雪,還大多是在泰山極頂下的,當時是透過有限電視智慧泰安實時直播看到的,天街、十八盤、南天門、玉皇頂、西神門、五嶽獨尊都被雪覆蓋了,漫天飛舞的雪花在山頂周圍下個不停,場面蔚為壯觀,再看中天門則就很少見雪花了,只看到雨絲如注,夾雜著稀稀疏疏的雪花,落地即化,當時我被泰山飛舞的雪花撩撥著,有種想立馬登山拍雪景的衝動,但看到雨雪中的遊客在山路上艱難攀登,就決定雪後再登山拍雪景去!第二天晨起,雪過天好,攜妻登山拍雪景去,原來想從天外村乘車至中天門再步行登山,因雪後路滑不能通車只好改由紅門全程步行登山。雪後天氣陰冷,登山又汗水涔涔,冷熱相伴,感謝老天賜予的這份待遇吧,馬不停蹄四個多小時,終於到達了泰山極頂,雪雖然融化不少,但仍有大片零星覆蓋,感覺此行還是值得的,遂開始取出單反相機拍攝冬雪中的泰山風光。一路攀登,一路拍攝,行攝中的體會,拍冬雪風光還應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及時性。下雪時就應作好雪後拍攝規劃,裝置配置、出行準備、地點選擇等等,一俟雪後伺機而行。
二、主題鮮明。冬雪風光應是氣勢恢宏、大氣磅礴之片,就要求我們必須選擇大場景去體現這個主題。
三、用光選擇。雪後光比大,拍攝時應減光操作,防止相片過曝。最好利用風光模式、手動模式、快門優先模式,最好不用光圈優先模式。
四、行攝安全。拍冬雪風光不只要注意裝置保護更要注重人身安全,雪天路滑坑窪被積雪覆蓋不易讓人察覺,一不小心會造成人身傷害,所以險線誤踩最好結伴同行有個照應。
-
12 # 大貓掠影
拍冬景,那肯定得有下雪才行,找些空曠的地方,就是說避免有太多複雜的環境。比如可以選擇一下拍早上炊煙裊裊的村莊啊,層層疊疊的群山啊,還有孤零零的樹木啊,古建築。。。。。。
-
13 # 王鑫毅的小紅帽
1.選擇一處景色時,要看下週圍的環境,不要看到一個風景就拍。比如一棵樹,冬天的樹,應該樹葉都掉光,隨便拍出來只有光禿禿的樹幹,肯定不好看。
2.調好相機的變焦,這樣對準景色的時候,可以把相機和景色的距離調到最合適,再拍出的景色就顯得很生動形象了。
3.拍雪景時,要選擇乾淨的雪景。因為雪如果被人踩了,就會變髒,再到鏡頭下,就算形狀好看,拍出來也不會好看的,因此要挑一處乾淨的雪景拍照。
4.拍出幹樹木的狀態,雖然上面有說到枯萎了樹木拍出來並不好看,但是這個景象更真實的表達了冬天的樣貌,而且有些人就喜歡看這樣的景象。
5.拍出淒涼的感覺,有時唯美的東西並不都是美好的。悽美也是一種美,而冬天的景象是最能拍出這種感覺。凋落的花瓣,枯萎的樹木,都更好的詮釋了冬天的景象。
6.找人物襯托,無論相片要快樂的還是憂傷的,有人在裡面,才能更好的釋放這種要有的感覺出來。給你的相片找個主角吧,會更冬天的景象拍的更真實漂亮。
-
14 # 黃昏裡的妖怪
拍雪最主要的一點是不能相信機內測光,因為機內測光的標準是按照18%的灰來作為基準,遇到白雪機內測光會提示你曝光過度,這時按照機內測光來拍攝的話會發現拍出來的照片發灰,雪不白。拍雪應當讓曝光過一檔左右,如果學和背景反差太大的情況下可以透過加灰漸變濾鏡來解決。
-
15 # 王冠影視劍膽琴心
1,要尋找色彩對比,在白茫茫的雪景中,將選定的反差較大的景物,如紅色小屋,綠色松樹,深色河流等等,增強視覺效果,增添美感。
2,要明亮不要黑暗。如果找不到作為視覺焦點的色彩主體,可採用過爆的方式來處理畫面。過爆一兩檔可讓照片有一點美感。
3,選擇偏冷的白平衡。雪是白色,陰影也是冷色調。使用冷色調可營造冬季氛圍。
-
16 # 眼洞攝影
冬季銀裝素裹的景色令人心醉,如何透過攝影表現這美好的景色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拍攝前的準備:
1.關注天氣,選擇合適拍攝時機
拍攝前,可以提前檢視拍攝當天的天氣情況,例如溫度,風力,光線等因素,同時可以透過天氣,來確定自己的拍攝計劃,比如是在下雪時拍攝,表現漫天飛舞的雪花,還是雪後拍攝,表現白雪皚皚的世界。。
此外,晴天的清晨或者傍晚時拍攝,更能表現出雪的質感與層次。此時太陽入射角度較小,雪地反光較弱。在Sunny的渲染下,清晨和傍晚的雪景會呈現出淡淡的金色,照片會呈現出不同的冷暖對比和強烈的視覺效果。陰天或者霧天拍攝光線會比較柔和,由於天空和地面的顏色相近,畫面色調一致,能夠創作出很有氛圍感的照片。
2.做好相機保護措施
拍攝雪景溫度必然較低,特別是室內室外溫差極大,如果不注意相機的保護很容易讓相機受損害。外出拍攝建議帶上單反保溫箱,防寒防潮護罩,在拍攝時要防止雪落在機身上,可以使用傘遮擋。從室外回到室內時要記得將相機放在保溫箱或者包裡,等到溫度上升一點差不多時在進入室內,不然室內暖空氣會遇到冷相機形成水霧,損耗相機。
二、相機曝光技巧:
1.曝光補償
拍攝雪景時,如果按平時曝光補償以0為基準的辦法,拍攝出來的照片比較灰暗,不透亮,看上去很壓抑,其實這裡就涉及到曝光上的“白加黑減”理論。大部分的數碼相機的測光值是靠景物反射來獲取的,如果直接對大片白雪進行測光,相機會認為場景太亮,自動給你降低了曝光,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才變的灰暗,因此,面對大範圍的白色背景時,需要根據拍攝需求將曝光補償增加半檔或者一檔,甚至更高。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才會比較透亮,雪也呈現出潔白無瑕的效果。
2.白平衡的設定
在雪地中拍攝時,一大片的白色往往會影響相機的自動白平衡效果,導致相機無法自動設定正確的引數,此時就需要手動調整白平衡,透過手動調整白平衡,可以準確還原出拍攝物體原來的色彩,達到真實的效果。
三、具體拍攝技巧:
1.尋找暖色調,冷暖色搭配
白茫茫的雪給人的感覺是寒冷的、缺乏生機的,這時候如果能加入一些暖色的元素,畫面會溫暖、有生氣許多,畫面也會更加豐富、耐看。
2.動與靜的表現
雪花比較大,比較密集的時候適合拍雪花飄落的效果。在拍攝時需要精準對焦,可以使用三腳架後利用對焦鎖定,高速快門,連拍等方法抓拍,定格雪花飄落瞬間的美。
如果是碎紛紛落下的小雪花,可以拍攝雪花落下的軌跡。拍攝時可以放慢快門速度到1/60左右來拍攝,具體設定根據你想要的效果和雪花落下的速度來決定。
3.尋找細節
拍攝大場景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比較有難度的,所以,可以嘗試拍攝區域性,尋找細節,往往更容易出彩。例如用微距鏡頭拍攝雪花,或者拍攝樹幹上積雪等。
4.尋找引導線
在一片純白的雪地上,如果有一條車轍或者一行腳印或者其他線條,將會非常顯眼,這是天然的“引導線”,可以好好利用,線上條的盡頭“佈置”一個人或其他物體,會是一張不錯的照片。
5.極簡風格
極簡是很多人都喜歡的攝影風格,冰天雪地也給極簡構圖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因此,可以以此為創意進行拍攝。
6.合理利用前景
雪景拍攝中,前景對於營造氣氛相當重要。由於雪景難有層次的特殊性,利用冰凌,樹枝,花朵,建築物等作為拍攝的前景,可以增加空間深度,提高雪景的表現力,使得整個畫面的內涵更加豐富。
-
17 # 沉水正丁醇
淺見:
1,曝光補償加一檔,要不拍的照片容易發灰。
2,拍攝時儘量拍那些大氣的場景,簡單來說,畫面大一點,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很有感覺。
3,拍攝時也得做減法,拍場景簡單的,比如一樹,一路,其他為雪,這樣的非常容易凸出意境。
4,低角度來拍,使畫面中前景豐富。
5,高角度拍,這樣的話需要用航拍,冬天航拍找有樹的地方,拍出來是很美的。
6,動靜結合,飄動的雪花搭配固定的景色。
7,帶點反光的雪景,尤其是早上,拍出來有一種別樣的美。
8,前期如果沒有條件或者沒做到位,後期也是非常必要的。
9,個人建議如果不是單獨拍小雪花,要用小光圈。
10,拍的時候保護好自己和裝置
-
18 # 輕聲細語321
冬天拍雪景要注意表現雪景層次,在雪地測光容易出現欠曝的情況因為雪景是白色的,所以要根據白加黑減的原則來掌握曝光。把雪地的層次表現出來。
-
19 # 海闊天空雲中飛
首先需要把雪還原到亞當斯區域7-8區,這需要在所測曝光值基礎上增加1.5-2檔EV值,這樣可以讓雪景亮度提高而又不會失去層次,這樣雪才既有質感又是白色的,同時利用光線的照射角度使畫面呈現出空間縱深感。其次拍攝雪景時選則側光或側逆光,利用地勢的高矮或山體的不規則使畫面出現不同層次,不至於一片雪白而太過平淡。另外在拍攝雪景時注意儘量避免天空在畫面中佔據太大的比例,否則有喧賓奪主的感覺。同時,由於天空與白雪並不是同一影調,曝光時難以兼顧,很容易曝光失敗,所以在遇到天色確實不能和雪景完美搭配的時候,構圖時儘量捨棄天空。
-
20 # 越三秋OvO
冬雪風光,可以借鑑國畫中的留白,一般拍出雪是呈灰色,這時候我們需要加大雪的曝光讓它更加白,用雪中的事物進行對比,來突出雪的白皙。
回覆列表
冬雪風光怎麼拍?首先要定好位,必須是冬天必須是有雪的風光。我居住的泰山腳下屬於華東地區內陸,一年中下雪的時間少之又少,下的雪又是小之又小,想拍個好雪景因為雪的少、雪的小拍出的風光也是有骨少肉,很有點大煞風景的味道。11月31日下了一場小雪,還大多是在泰山極頂下的,當時是透過有限電視智慧泰安實時直播看到的,天街、十八盤、南天門、玉皇頂、西神門、五嶽獨尊都被雪覆蓋了,漫天飛舞的雪花在山頂周圍下個不停,場面蔚為壯觀,再看中天門則就很少見雪花了,只看到雨絲如注,夾雜著稀稀疏疏的雪花,落地即化,當時我被泰山飛舞的雪花撩撥著,有種想立馬登山拍雪景的衝動,但看到雨雪中的遊客在山路上艱難攀登,就決定雪後再登山拍雪景去!第二天晨起,雪過天好,攜妻登山拍雪景去,原來想從天外村乘車至中天門再步行登山,因雪後路滑不能通車只好改由紅門全程步行登山。雪後天氣陰冷,登山又汗水涔涔,冷熱相伴,感謝老天賜予的這份待遇吧,馬不停蹄四個多小時,終於到達了泰山極頂,雪雖然融化不少,但仍有大片零星覆蓋,感覺此行還是值得的,遂開始取出單反相機拍攝冬雪中的泰山風光。一路攀登,一路拍攝,行攝中的體會,拍冬雪風光還應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及時性。下雪時就應作好雪後拍攝規劃,裝置配置、出行準備、地點選擇等等,一俟雪後伺機而行。
二、主題鮮明。冬雪風光應是氣勢恢宏、大氣磅礴之片,就要求我們必須選擇大場景去體現這個主題。
三、用光選擇。雪後光比大,拍攝時應減光操作,防止相片過曝。最好利用風光模式、手動模式、快門優先模式,最好不用光圈優先模式。
四、行攝安全。拍冬雪風光不只要注意裝置保護更要注重人身安全,雪天路滑坑窪被積雪覆蓋不易讓人察覺,一不小心會造成人身傷害,所以險線誤踩最好結伴同行有個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