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1
回覆列表
  • 1 # 強烈譴責

    陶淵明不是不願意當官,他只是一個不愛操心,也不想操心的人。累心的事一律不做,也不幹拍馬屁的事,為此他可以將生活質量的底線調得很低。州里讓他做官,當的是市裡教育局局長,陶淵明嫌煩,不幹,就寫了辭職信走了。州里又讓他去當主簿,他就連去也沒去。回家種豆子,因為豆子管飽。

    《五柳先生傳》上,“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這也是寫實。陶淵明這人,每回都喝醉,喝醉了就跟翻臉不認人似的,就算顏延之這一類的酒友也不例外。他喝醉了,就對人說:“我喝醉了,要睡覺了,你可以走了。”他就是這樣逐客的,“曾不吝情去留”,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世上流傳最廣的就是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這是對官場。對親朋就怎麼樣都可以折了,為了一碗飯都是要折的。由於不工作,又不打算產糧食,他上頓不接下頓是經常的,因此經常要去要飯,雅稱“乞食”。

    陶淵明日記:快餓死了,所以厚著臉皮去找人家要飯,出去以後端著個碗,不知道該往哪裡走,也不知道該管誰要。磨磨唧唧走到個地方,狠了狠心敲開門,說明來意,嘴笨得想自己抽自己。主人知道我的來意後,給了我一些吃的。(陶淵明《乞食》,時年七十五歲)

    這就是田園詩派創始人陶淵明的日常,各種詩文已經寫得很明確了,奈何很多人光顧著欣賞其中的隱居情懷。問他如何能到這種地步?

    陶淵明說得很明白了,心遠地自偏。這就是一種心態,大部分本性如此,學是學不來的。更何況喝酒、旅行這種事,要關照心靈。說白了就是知道自己算哪根蔥,不懂文學的就叫酒鬼,懂文學的就叫詩仙。不是說你隱居了,旅遊了,你就和陶淵明和李白他們的精神世界離得近了,你只是離他們的缺點更近了。

  • 2 # 超越1933202637212

    陶淵明隱居之後,開創了“田園文學”,他的田園詩影響了中國一代代的文人,乃至中國文化的發展,這是我們後人之福。

    但他隱居以後,窮困潦倒,七十五歲高齡餓得拿碗去乞食,這不能不說這是他的人生悲劇。

    古往今來,中國的好官、清官層出不窮,正是這些人為我們的民族、國家和老百姓做出了巨大貢獻。一個清官有時候難免會被排擠,但是一個文人又怎麼會因為受了一點委屈,而選擇逃避責任呢!如果這些好官都象他一樣辭官不做,選擇獨善其身,那麼,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將變成什麼樣子!古人云:“讀聖賢書,所為何事。”我們讀書的目的從大的說是為了報效祖國、回報社會;往小了說讓父母、妻兒過上好日子。象陶淵明這樣的一代大儒、懷不世之才,上不能報效祖國,下不能回報父母以及讓妻兒過上好曰子,那麼你讀聖賢書何用?!

    所謂“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山林”就是這個道理。人生有太多的責任和義務,需要我們每個人來面對。

  • 3 # 一枝寒梅dd

    陶淵明在上任官員時,覺得自己不太喜歡官場的氛圍,或者他和別人有分歧,不願意捲到那些黨派的是是非非之中,他喜歡文學,愛創作,喜歡靜,因而選擇回到故鄉。這是我們後人的猜想,只有當事人才知道真正的原因吧。他離我們太遙遠了,我們只能從他的詩歌文章做此判斷了。他渴望自由,不被束縛,也許只有農村田野才有那麼的廣闊。

  • 4 # 安小鍋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人活著能悟出活著的真諦,並獲得此中樂趣,誰能說陶潛的人生選擇是消極的呢?

    現代社會里,多少人也想歸隱山林啊!可惜,也只是想想而已。有太多的牽掛,為情為義為權為利,什麼都放不下。得到了又覺得沒什麼大意思。人心真是很奇怪的一團瘦肉,那麼不知疲倦,又停不下來。

    五柳先生傳裡面有一句話,很是影響了我,不是影響我歸隱,而是影響我讀書學習的態度。有人不能完全理解,就從字面意思產生非議。很不對頭。這句話是,“好讀書不求甚解”。不甚解,豈不是不鑽研不探索不好好讀書嗎?有人就批評起這種學習態度來了。其實呢,別急。下面的一句話才能幫助你真正瞭解陶淵明的想法。他說,“每有意會便欣然忘食”。這句話點出了讀書的要義——讀書重要的是領會書中表達的真意。

    書籍,浩如煙海,書本後如磚頭。陶老先生的讀書論多麼實事求是啊!

    你讀不完,那就讀要義。能從體會出意味來,那是連吃飯這件活著的必要條件也是可以暫時忘記的。

    陶潛的歸隱,影響後世的主要意義,我以為就是告訴我們,入世者要有出世之心。

    這一點在現代繁雜社會生活裡,尤其具有現實意義。

    諸位以為然否?

  • 5 # 世界市集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陶淵明選擇隱居其實遵從還是中國傳統文人的生存法則。對文人而言,入世成就社會價值,出世成就藝術價值。幸運的是,陶淵明選擇了隱居,中國社會少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官員,多了一個青史留名的文學大師。

  • 6 # 宋氏中醫藥文化傳承

    陶淵明在上任官員時,覺得自己不太喜歡官場的氛圍,或者他和別人有分歧,不願意捲到那些黨派的是是非非之中,他喜歡文學,愛創作,喜歡靜,因而選擇回到故鄉。這是我們後人的猜想,只有當事人才知道真正的原因吧。他離我們太遙遠了,我們只能從他的詩歌文章做此判斷了。他渴望自由,不被束縛,也許只有農村田野才有那麼的廣闊。

  • 7 # 風又奈何

    對陶淵明隱居的看法就像看一座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只有陶淵明自己才知道確切的緣由,我們所看的只是從不同的角度,不一定正確的。但也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陶淵明的隱居跟個體的特性息息相關。但凡有傲骨的飽學之士,他們性格都相對古怪,他們的行事方式跟正常人不一樣,他們的思維方式更與他人異常。所以,常人用傳統的思維方式來想那些性格特質非同尋常的人,是根本不合規矩的。就像我們在大街上看到那些吃睡在地上,蓬頭垢面,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人一樣,我們對人投去同情或鄙視的目光,反過來,在他眼裡,我們反而是一群為名利所累的可憐蟲或者糊塗蛋,而他才是那個真正活得瀟灑自由的真君子。就像我們看傻子可笑愚不可及,傻子卻看我們傻一樣。不理解他是因為我們達不到人家的那種境界。比如陶淵明,率真的根本就不懂人情世故,跟客人一起喝酒,自己喝夠了就把人趕走。不懂他的人就會說:“用著人朝前,不用人退後,酒瘋子一個”。我卻認為這是他我行我素的一貫作風的性格特質所致,喜歡就去做,不喜歡就表達不喜歡,覺得酒喝到現在差不多,就扔下眾人,言外之意:“此場已無存在的意義,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吧!”只有這種有稜角有膽氣又敢於遵從自己內心的人,才能敢去走別人不敢走之路。試問諸君,你在官場失憶的時候想過回家烤紅薯麼?你在跟媳婦吵架的時候想過離婚嗎?你在事業不順的時候想過辭職麼?可能你想過,但你會真得那麼幹麼?九成以上的人沒勇氣按自己想的幹,都是咬著牙苦苦支撐,實在撐不下去了再說。但陶淵明就是那九成之外的人,他覺得入世好就去當官,當一陣,煩了,就又辭去,隱居。把所有精力用在吟詩作賦上。

    我認識一位瘋子詩人。他口袋裡只裝50塊錢就敢從南到北走一圈,為了尋找靈感他還步行去了延安,回程就靠搭人便車,一路乞討回來,追求的姑娘排成隊,他一個也看不上,詩歌拿過大獎,快40了才跑來個大學生,至今窮得叮噹響,養不活家小。他就是那種為詩歌甘願清貧,不務正業,被稱為:“詩歌瘋子”。可能他跟陶淵明一樣,正是這種瘋勁成就了他的文學。而這種瘋勁是骨子裡的東西,不媚俗,很自我,行事只遵從於自己的內心,從不在意他人的眼光,所以活得很不被人理解。就像佛陀明明可以做榮華富貴香車美女一樣不少的一國之主,卻非要去做個衣食不保、風餐露宿、赤腳奔忙的苦行僧。雖然最終得了大道,但自己吃的苦數不勝數,根本不是常人所能忍受。主要還是我們普通人達不到人家洞察一切,看穿人世的那種境界,所以無法苟同。

    陶淵明的隱居還跟生存環境息息相關。朝代更迭像走馬燈似的,一世就經歷三朝十代君主,易主兵不血刃的時候時候很少,頻繁更迭,人心惶惶,無所適從。朝政荒廢,民不聊生,官員間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你方唱罷我登場……雖然陶淵明出身將門,世代為官,肩上也扛著沉甸甸的光耀門楣,報效祖國的責任和義務。怎奈空有一腔報國志,落地無門,官到他這一代越做越小。人微言輕難免自慚形穢,難免形隻影單,難免不懷一腔憂憤。對現實的失望和無力感,對生存環境惡化的無奈,對自己都到了40多歲了事業仍無多大建樹徹底灰心喪氣,乾脆直接隱居去了。眼不見心不煩,只過好眼前,只用眼前的一隻禿筆寫盡理想的生活。

    有人說他消極避世,難道憑自己卑微的官職在朝堂之上與人爭執,按他的脾性可能當場三頭碰死,也可能如屈原一般被人陷害死,更有可能被弱智的新皇現點現的綁去午門,這樣的以身殉國值得麼?還不如縱情山水用一支筆讓苦不堪言的百姓有個桃花源的夢想?讓後世萬萬千的仕途不得意之人有個標杆,有個寬慰自己的理由。

    至於他七十幾歲去乞討,那是因為他對金錢名利這些外物徹底看淡,所以年輕時也不曾積攢下資財,老來扛不動鋤頭的時候不得靠乞討麼?他這種性格特質的人根本就是過一天不會去管明天的飲食從哪兒來?他的著眼點全在文學上了,酒上了。

  • 8 # 玩花雅趣插花課堂

    你好,對於陶淵明隱居,我有如下個人看法:

    ”少無適俗韻,性本哎山丘。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沉魚思故淵,開慌南野際,守拙歸園田。”陶淵明的詩歌,表現了田園生活的淳樸與高尚,純淨與美麗。“深刻之單純與單純之深刻”是陶之詩歌的最主要的美學情調。陶淵明之所以被後人稱為“田園詩人”第一人,正是要感謝他選擇了隱居這種生活方式。

    可是遺憾的是,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反過來便是“藝術很豐滿,生活很骨感”。隱居的生活方式,雖然大大的降低了對現實生活的物質要求水平,可是不代表不用解決基本的衣食住行溫飽與疾病治療吧?陶淵明瞭解這一點嗎?他當然瞭解。可是,還是選擇了“不為五斗米折腰”,去尋找夢中的桃花源。想必已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你可以說陶淵明清高也好,逃避也好,可是放棄一種生活方式而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本來就是一件勇氣可嘉之事。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選擇一如既往,永不言悔,終其一生。這就是一種灑脫的斷舍離,毅力永恆,活出真我之表現。非常值得讚揚。

  • 9 # 慕容若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這是陶淵明辭官歸隱後寫的一首《歸園田居》的開場白,他把自己去官府做官當成是一個錯誤。而他認為對的事,就是迴歸山野,與自然相伴,做一個自由自在的農夫。

    那麼作為一個後世的旁觀者,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呢?

    首先,我們必須肯定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巨大貢獻。因為自他開始,中國才有了田園詩這個流派,才有了田園詩人這一稱呼。

    有了他,才有了《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飲酒》等一系列深入華人內心世界,並且長盛不衰的詩歌與散文。

    他作品中的諸多意象都演變為一種符號,一種象徵,被華人深深認同。

    他筆下的桃花源,是全華人心中的桃花源。他手中的菊花,仍是全華人筆下的那朵菊花。他家鄉的田園,則是全華人夢中的故土。

    幾千年來,從未改變!

    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一旦在官場心神勞碌之時,職場疲於奔命之際,無不向往著他筆下的歸隱生活。寧靜,閒適,平淡質樸,自由自在。

    他的作品、他的生活方式,就是醫治這些疾病的良藥。

    後世所有的詩人、詞人、文學家都對他推崇備至,認為他在文學上的造詣已經達到了那個時代的巔峰。

    他真樸淡遠的藝術境界和沖淡自然的美學風格,被後人反覆研究反覆琢磨反覆臨摹。他隱逸的生活方式,更是為後世的文人騷客爭相效仿。

    假如他一直在塵網中掙扎,時常為五斗米折腰,那麼我可以斷言,在中國文學史上絕對不會有陶淵明這個人,更不用提這些美好的作品。那麼,詩歌的流派也必將會改寫。

    所以說,陶淵明的歸隱對中國文學史意義重大。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陶淵明在追求理想生活的同時,卻不得不承受現實生活的打擊。

    他在《歸去來兮辭》序中寫道:

    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缾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從文中可見,他的家一貧如洗。種的糧食還不夠吃,好幾個孩子等著他養活,但是他卻沒有什麼辦法。

    所以他為了一家人的活路不得已去當個小官,但是卻沒辦法適應官場風氣,又很快辭官回家。如此反覆幾次。直到最後一次辭去彭澤縣令,徹底歸隱。

    如果我們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待他的生活,以現代成功學的理論來分析他的行為,一定會認為陶淵明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更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現代人會認為,他為了滿足個人的喜好,而背棄了自己作為家長的責任。他應該為給家人更好的生活,而勇於去調適心態克服困難,跟同事和諧共處,多掙些銀兩養活家人。而不該以自我為中心,三番五次辭官不幹,最後落得家徒四壁。

    甚至定義他的迴歸田園,是一種消極避世的行為,或者是一種軟弱無能的表現。

    結語:

    以上論述了兩種觀點,從精神文化層面來看,陶淵明的歸隱是絕對正確的;而用現實的眼光來看,則是對家庭不負責任。

    那麼陶淵明怎樣才能做到既能在仕途做官,又能寫出流傳千古的田園詩呢?

    答案是不存在的,因為你選擇了一條路的同時,就意味著放棄了另一條路。人不可能同時踏進兩條河流。

    要麼做一個理想主義者,迴歸田園寫詩作賦,最終開創田園詩派,但同時必須忍受窮困潦倒的生活;要麼做一個現實主義者,繼續仕途為官當個小吏,掙些微薄的俸祿供養子女,但得忍受官場的黑暗,還必須放棄田園夢想,碌碌無為度此一生。

    究竟是為了精神上的愉悅而忍受肉體上的痛苦,還是為了物質上的利益而放棄精神上的追求?你們怎麼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說課稿的基本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