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了空9

    【1】

    食者,身心所需求!

    色者,情慾所喜愛!

    道者,生命所依靠!

    德者,生命所存在!

    【2】

    身者,父母親所生!

    心者,任物也!

    情者,兒女所喜愛!

    欲者,情種也!

    【3】

    天德地氣命曰人,

    人性和睦情融真!

    真是人心之善良,

    誠信立足根基穩!

    【4】

    理是情物之間事,

    是非恩怨各爭執!

    形成善惡心理念,

    相應禍害與福祉!

    【5】

    天藏其德而不止,

    故而不下象垂示!

    象是外在之形影,

    日月星辰四季至!

    【6】

    天是德兮事是理,

    人是性兮欲是意!

    人性由天賦予德,

    意是各自心主席!

    【7】

    道是生命靈之根,

    德是生命神之本!

    靈是生命之感覺,

    神是生命靈光真!

    【8】

    心是自我所感受,

    來自外物之氣候!

    我心把物當成主,

    變成性子叫頑固!

    【9】

    性子貪婪脾氣臭,

    心眼耍奸叫滑頭!

    做事以物為標準,

    頭懵腦混輪迴遊!

  • 2 # 緹豐

    中國傳統的臭人法寶,在萬惡淫為首的招牌下,在作風問題上大做文章,奉勸高人賢士,將一肚子才華獻給國家和人民。

  • 3 # 鐵錘子6

    這是儒學虛偽的一面。這就是社會上出現了那麼多偽君子假道學的思想根源和文化根源。對於儒學要批判的學習和改造。

  • 4 # 空空空42973354

    朱熹的十條罪名,其中之一“糙米奉親”,就是朱熹這位大儒,而且是教育皇帝做人的老師專門用陳年劣米讓老母親吃,但凡是心智正常的人,只看這一條就心中有數了(當朝官員和帝師需要在母親嘴裡省口糧?)。但這個世界上就有這麼多聞臭則喜,以訛傳訛的低智商噴。

    後面的罪名更離譜,“宰殺耕牛”在宋朝是不可饒恕的死罪(這究竟是朱熹想尋短見,還是有人想讓他死呢?)

    至於“誘引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之官則與之偕行”,這就更荒誕了,意思是朱熹看上2尼姑,逼人家還俗當自己的妾,不僅如此,還把她們天天帶在街上招搖過市?這裡面有層意思,就是尼姑已經還俗成了妾,還仍然著尼姑裝?想一想這問題,難道年已六旬的朱熹,不僅精力充沛還有制服癖?再反問一下,一般富人官員養小三要不要避嫌,會不會走哪兒帶哪兒??為什麼主張“存天理,滅人慾”,“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朱熹,偏偏要弄的大張旗鼓,人盡皆知?那麼退一步來說,假使朱熹確實不要臉了,需要糟賤自己到這個地步。他作為帝師,能不給皇帝留一點顏面嗎?實際上,當妻子去世時,朱熹才四十八歲,從此開始了長達二十四年的獨身生活,終身不再續娶,更沒有納妾。

    最低階趣味的罪名是:“家婦無夫而孕”,朱熹的兒子去世後,媳婦卻懷孕了?這下倒好,玩起影射了。但是朱熹兒子朱塾是在婺州府金華縣妻子潘氏的孃家病世,留下一子朱鑑,同時在婺源縣傳承至今的朱熹後裔就是朱塾的後代。這表明潘氏在丈夫去世之後,潘氏和兒子是生活在婺源祖籍地自己的家中,而不是到五夫裡或者建陽與朱熹生活在一起。而且根據朱氏的家譜記載,潘氏從二十九歲開始守寡,直到九十六歲去世,整整守寡六十七年,她是朱氏家族中守寡時間最長的人。如果潘氏在自己丈夫死後“不夫自孕”,有這種醜聞的寡婦不會在朱氏家族中保留地位。說朱熹不僅看上2個尼姑,還看上自己的媳婦,這完全就是下三濫的色情小說劇情。

    最無力的罪名是說朱熹不忠,因為他動不動就要“辭職不幹”。綜上所述,只能反證朱熹是個“乾乾淨淨”的人,所以他的政敵真的找不到有什麼可信度高,拿的出手的罪名,而編排出來的東西,粗製濫造到讓朱熹毫無反駁興趣。

    那麼朱熹為什麼會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原因很簡單,就是得罪了政敵,同時得罪了皇帝。

    怎麼得罪皇帝的?請看宋史朱熹傳:(朱熹)遂上疏言:天下之務莫大於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術以立紀綱(要求皇帝體恤老百姓,自己要以身作則存天理滅人慾)。……而陛下所與親密謀議者,不過一二近習之臣(皇帝身邊都是溜鬚拍馬,投其所好的奸佞小人)。……陛下所謂宰相、師傅、賓友、諫諍之臣,或反出入其門牆,承望其風旨(遠忠臣);……使陛下之號令黜陟不復出於朝廷,而出於一二人之門,名為陛下獨斷,而實此一二人者陰執其柄。且雲:“莫大之禍,必至之憂,近在朝夕,而陛下獨未之知(批評皇帝是禍在旦夕的昏君)。”上(皇帝)讀之,大怒曰:“是以我為亡(不存在)也。”熹以疾請祠(辭郡守實任,求祠廟虛職),不報(無迴應)。最後皇帝實在受不了倚老賣老,犯言直諫的朱熹,而察言觀色的政敵只需隨便找一些奇葩罪名,就讓朱熹退休回家養老了。

    很多噴子針對儒家就喜歡拿朱熹說事,給你們十個膽,你們敢指著皇帝鼻子開展批評教育?古往今來有幾個人敢?你們最廉價最沒有風險的發洩方式,不過敲敲鍵盤。若是給你們個領狗糧的機會,還不個個深怕丟了官?能像朱熹一樣“無道則隱”,因為看不慣動不動就請辭嗎?反倒是這些越沒骨頭,越沒原則的東西,越喜歡把奴性掛嘴邊。批判儒家的,能懂個屁的“氣節”,因為氣節就是儒家發明的。這些哈巴狗,反倒指責儒家培養奴才。一群腦癱玩意。

    當然了,腦癱噴子還會講這些罪名朱熹都親自承認了,你辯解個什麼勁?那麼朱熹承認了嗎?

    我們看朱熹《落職罷宮祠謝表》:……果煩臺劾,盡發陰私,上瀆宸嚴,下駭聞聽。凡厥大譴大訶之目,已皆不忠不孝之科!至於眾惡之交歸,亦乃群情之共棄。而臣聵眊,初罔聞知,及此省循,甫深疑懼。(朱熹說自己老邁昏聵,耳聾眼花,以前從不知道自己有這麼多陰私大惡,不忠不孝不義還扒灰,現在反覆省察,才深感疑慮和恐懼,一定要深刻反省啊,反省。這是反諷,懂嗎?)

    還有朱熹《落秘閣修撰依前官謝表》:……致煩重劾,盡掎宿愆。謂其習魔外之妖言,履市塵之汙行。有母而嘗小人之食(糙米奉親),可驗恩衰;為臣而高不事之心(屢屢請辭),足明禮闕(缺);以至私故人之財而納其尼女,規學宮之地而改為僧坊。諒皆考覆以非誣,政使竄投而奚憾。……作福作威,總大權而在已;曰賢曰佞,付公論於得人。謂刑罰固足以懲奸,而播告豈容於匿指。式敷顯號,遍警具寮。臣敢不深省昨非、細尋今是!(朱熹先複述了一遍政敵給自己的罪名,最後說“諒皆考覆以非誣”,這個諒是“想必”的意思?想必你們已經調查核實清楚了,欲加之罪,所以臣還需要辯解什麼呢?臣不敢不做深刻反省啊。)

    最後在朱熹蒙冤八年後,朝廷又來平反,也就是官方變相承認這些罪名通通都是誣告了。現在還竄出來抹黑,瞎激動的都是些什麼東西?不過是連色情小說和現實分不清,一個個還興高采烈,上躥下跳的鼠輩而已。

  • 5 # 文明之父

    任何一個有一點理性的人都絕對不會相信這種罪名。

    朱熹作為儒學的集大成者,孔子的忠實信徒。他不可能不知道這些納尼姑為妾、翁媳爬灰的利害關係。縱然真的是納妾,憑朱熹的名聲地位,怎麼說都不可能是一樁難事。卻為什麼偏偏去找尼姑?而且一找就是兩個?!這還不算,竟然還違揹人倫,與寡居的兒媳搞在一塊?!這種種噁心無恥之事,又偏偏發生在朱熹被貶之後的政敵口中傳出,令人無法相信這種事的真實性。

    我認為這是杜撰的、汙衊的。朱熹有一萬個理由做不出這種被人鄙視及恥笑之事。

  • 6 # 桃之夭夭81464967

    雖然不太相信,但是也從來沒覺得朱是個好人。往往道貌岸然的人背後更加齷齪。朱把自己塑造成近乎於神的形象,當然會被拉下神壇

  • 7 # 獨跑者1

    儒家最是道貌岸然!多數華人向來是把某一學說分肢解體來用。通道家的並非清心寡慾,無為而治,而只想學其養生大法,妄想長命百歲(比如成吉思汗見丘處機);信儒學的也並非克已復禮,慎獨守中庸,而只是想借用儒家禮教君臣父子夫妻之綱約束凡俗夫子,而自身卻不受限制(比如村夫野婦私通的要沉塘,而老爺們卻可以一妻多妾而洋洋自得……);信佛是自身充滿原罪想進行救贖進而妄想免去天譴(典型是拜佛求佛的多,修佛的少而又少)…

  • 8 # sl87143

    華人真變態!能強兵的鬼谷子兵家無人繼承!能使國家立於不敗之地的縱橫家無人繼承,能使國家由弱變強,由小變大的法家,也無人繼承!獨獨對國家一無事處,流浪狗一般的儒家,確情有獨鍾!

  • 9 # 大唐剩士

    朱熹是民族、歷史的罪人!閹割我民族性、培植人民的奴性就是自宋始、自程朱理學始!我民族性以宋為分水嶺。宋之前,中華民族是自信的,是有血性的;宋以後,程朱理學這個妖學興起,極大地荼毒了我民族的心性,使中華民族從此血性盡失,自信不再,奴性日長!後世明儒王陽明也許看到了程朱理學的荒謬和無用,所以才創立了心學。心學實際上是反對程朱理學的,可惜不為世所用,沒想到它傳到日本後卻成就了這個彈丸島國。總之,程朱理學於中華民族罪莫大焉,應徹底將之掃入歷史的垃圾堆!

  • 10 # 飛行者埃裡克

    朱熹是理學宗師,理學作為儒教的極端發展形態,強調的就是一個階級性,倡導的是森嚴的等級制度。所謂”存天理,滅人慾”,存的是階級壓迫,階級固化的“理”,滅的是,積極向上,翻身做主的“欲”。和他老人家的肉慾,性慾有什麼干係。

    儒家精神的核心就是一個“禮”字,這可不是禮貌,禮儀的意思,是禮法,是規矩,是階級秩序的意思。“仁”什麼的就是一張皮罷了。

    老子是孔子的老師之一,是比較重要的之一。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就是各安其位,該幹嘛就幹嘛,莫爭莫搶莫強求,人就不會太辛苦,世間也就沒了紛爭,自然是天下太平了。

    孔子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既然是各安其位,那麼“位”當然應該分清楚,這樣每個人才能對號入座,找準自己的位置。只有找準了自己的位置,才不會有非分之想,爭取自己不該追求的,老老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該當大王當大王,該當官的就當官,老百姓呢該種地就種地,該當兵就當兵。等等等等。每個人各就各位,各盡所能,天下豈不大同?當然必要的手段還是要的,上位者要“仁”,別把下邊人逼急了,下位者要“忠”,拱反了老闆未必是你當家,紅眼睛的一大片呢,你算老幾。行事要“智”,這樣工作才做的好嘛!同級之間要“信”,這樣工作才能順利開展。

    孔子的願望是美好的,但人性的現實又是殘酷的,而且他太高估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沒有為他的理想社會規劃定量化指標和實施細則。所以在執行中遇到太多的現實問題無法解決,從而到了終其一生乃至到了孟子時代,他的學說理念都沒有得到推廣。於是法家誕生了,法家脫胎於儒家,其實就是給儒家的“禮”定下了具體的實施標準和獎懲制度。解決了儒家定性不定量的問題。使得理想終於照進了現實。但是,法家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完全無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結果就是機制僵化,缺乏靈活性,同時,過於公開透明瞭,為上位者不喜。商鞅都給自己個兒整死了。所以,儒家太模糊,太活,法家又太細緻,太死。典型的“一放就亂,一管就死”。這一對矛盾困擾了統治者很久,秦就這麼完蛋了。直到董仲舒橫空出世,所謂“獨尊儒術”,尊的是什麼,尊的就是這“禮”字。它是統治階級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社會秩序,上下尊卑。具體的事實細節叫“外聖內法”。說白了就是玩的一手“解釋權在我”的把戲。利用儒家大而化之的特點,按統治者的要求解釋法律。這樣,法家和儒家的問題都解決了。中國今後兩千多年的紛爭,在政治思想層面說到底就是對於“司法解釋權”的爭奪。儒家要維護的道統,就是官僚地主起階層在“司法解釋權”上最高地位。誰承認他,他就承認誰。關你張王李趙,還是蒙元,野豬皮。

    那麼儒家提倡的那些美德是不是他的精華呢?從道德角度講,什麼仁愛,善良,互助,孝順父母,友愛弟兄等等一切美德,哪一種文化,哪一種思想敢說是自己獨有的。其實就是人類應該共同遵守維護的道德體系罷了,具有普世價值。道德和文化是不能劃等號的。說一個文化好不好,首先就要承認它是一種政治理想,是對於某一種社會秩序的追求。要評價它好不好,或者說先進還是落後,就需要看它是不是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要求,能不能推動社會進步。就現在來看,提倡階級固化,人分貴賤的儒家思想明顯是不適應社會發展了,他的歸宿只能是圖書館,博物院。其思想只能在具體例項上起借鑑作用,而不能在社會整體執行上起指導作用。一句話,作為一種思想文化,它已經過時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在英雄聯盟S8世界賽總決賽中IG贏了,你會做什麼?如果IG輸了,你會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