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玄門天機
-
2 # 南國春暖
我是廣東龍川縣佗城客家人,族譜裡記錄了有關歷史資料,先祖是秦軍趙佗直系親屬,趙佗在龍川縣任縣令第六年後,為了解決秦軍將士婚姻,從中原調遷婦女數萬人與秦軍將士結合,也是早期客家,龍川縣土著婦女(基本上是畲瑤人)也需要解決問題,於是趙佗再從中原調來楚國囚犯和南征俘獲的百越土著男人與土著婦女融合,這些人講白話,又稱蛇(畲)佬古,他們之後被髮配珠三角圍墾造地,數萬秦軍將士去監督他們做苦力,那時珠三角一片汪洋大海,珠海中山江門南半個廣州只有小島露出水面,這些蛇(畲)佬古在二千多年圍墾中,再與少數秦軍(客家人)融合後,後代就是廣府人
-
3 # 氣吞萬里如猴
客家人是父系中原、母系山畲的混血漢人,與畲族是近親,但不是一回事。其實,所有漢人都是混血而成,承認這一點不丟人!
-
4 # 吉小盛
如果你是潮汕人,家裡娶了個客家女,整個家就會變成客家人了嗎?顯然不是的,所以河南一帶來的客家人有個別人和畲族通婚,並不會改變漢族的血統,全國56個民族,很多地方都會存在漢族人和少數民族通婚的情況,這屬於正常情況,並不會改變漢族人的本質。目前畲族存在浙江、福建、廣東,他們有獨立的民族特徵,這些地區的漢族人和畲族有通婚,就改變了漢族人的本質嗎?畲族人也有很多流進潮汕廣州中山一帶,他們一樣有通婚情況的發生,並非只有客家人和畲族人通婚。最多畲族人的是浙江。
-
5 # 槐花巷72號
我是畲族人同時也是出身在客家地域。
長輩告訴我,我們畲族我四大姓:藍、雷、盤、鍾。
我看了資料浙江那邊有個畲族自治縣,算是比較大的畲族人口聚集地。然後福建,廣東潮州,江西等也有很多的畲族村,鎮聚集地。
畲族起源地是廣東潮州鳳凰山那帶,因此可以說畲族並不是全部是客家人,只是生活在客家人地域的蠻多。
我有個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是我從小辦理的第一代身份證上面是寫著我的民族是畲族,但在換第二代身份證戶籍的時候把民族改成了漢族。
小時候沒怎麼在意,後來有意識到後去公安戶籍視窗要求更改的時候,民警說錄入了電腦系統改不了。
我一直想怎樣才能改回來呢?第一代身份證又被公安部門回收了,沒證明可以提供。
-
6 # 成功3278
是的,基因上山哈客家和畲族一摸一樣,還有語言,服飾,和夜嫁,唱山歌,建築,不纏足和分佈地區一摸一樣,最主要地中海地貧基因也一樣,在粵東和粵西客家都被稱為山哈或山畲,清朝官方史書說他們來自越南交趾
-
7 # kent446
百度了下,客家人八千萬人口,畲族小几十萬,這個族群從屬上說客家等同畲族,那些個白痴們得要創造中國第二大民族啊,牛逼了! 大家知道炎黃華夏族族群跟羌族關係密切,你能說現在漢族等同於羌族?
-
8 # 專懟噴糞崽
首先先感謝提問者,同時為提問者的不幸感到可惜!也許是因為某個客家人使他死了爹媽才如此記恨客家人吧,亦或者是給他帶綠帽子了!亦或者是有一個專門來駭客家人的組織!
其實沒什麼好糾結的,只要是瞭解客家話和畲語的人壓根就不會有什麼糾結!
-
9 # 已重置
客家人相對影響力弱一點,人口基數多,居住面積廣大,給部分居心不良,又或是受過客家人羞辱,更有一些自信心脆弱的民系或更強普遍更富有的民系給嘲笑,諷刺,抹黑,醜化,客家人當笑料就是了,如果他不絕後,總有後代婦女給客家佬上完又上,這句不算過份嗎,中華民族幾千來都是這樣融合的
-
10 # 攬月俠
提問者你提這樣的問題就是在秀你的智商下限和不良之心。
首先,從人類生物學的角度,客家人的漢族基因比很多北方省份的漢族民系都高,不相信你可以去查一下相關資料。
其次,從民俗的繼承和發展角度,客家人的語言,風俗乃至族譜等相關資料,都可以證明客家人和畲族人的不同。
最後,從漢族本身的發展史上,就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一個歷史。
-
11 # 以前的時間
研究客家必須研究畲族,而研究畲族則必須研究客家,客畲為“多源一體”的關係。
北宋《太平寰宇記》說梅州“主為畲瑤”,汀州”蠻獠竊發”。南宋《輿地紀勝》說循州(興寧五華一帶)“多蠻僚”。
元代《一統志》說,廣南(廣東)、江右(江西)遊手好閒之人混入汀州畲民之中,“時或弄兵”。這樣說明了所謂的“客家先民”根本不是從北方几次輾轉而來,而是來自周邊各省的流民,混合了本地的畲俚土著。
著名語言學家遊文良認為:根據現代畲語中有些詞與現在江西大餘、贛縣等贛南客家話相近的事實認為,原湖南‘武陵蠻’的一支從湘北逐漸南移後,從湘東進入贛南。在贛南停留了較長時間後才加入粵東、閩西一帶,因而在畲語和江西大餘、贛縣等地客話中都保留下一些畲、漢語言交融的痕跡。這支‘武陵蠻’進入閩、粵、贛交界地區後,跟原來已生活在那裡的古越人後裔融合成為客家人。
-
12 # 軍棋打的好
提問的一看就知道是山由猴子,腿長的逃到越南去了
腿短的孽種留下來駭客家了,好巧哦,腿長的猴子在明末逃走的,留下了腿短自認為明末小兵
-
13 # 螃蟹腳夾死你
客家是從畲族分出來的一支,是畲族人受到漢族文化影響後分化出來的新的民系,但是保留了畲族的很多習俗和文化,畲客同源,客家人的源頭在畲族,也是血統相對比較混雜的一支畲族人
-
14 # 南飛雁770
畲客一家是偽命題,如果是,現在早就沒有畬族了,現在還有的那些畬族村,寨都成假的了,可能嗎?只有一種可能,有些世代與客家人為敵的,在散佈畲人漢化,在攻擊客家人,這種攻擊是無效的,也是無恥的。
回覆列表
今天的題目「方言與文化」 ,在進入主題之前,先與大 家談談整個漢方言的演變情況,從中瞭解幾個漢方言間的關 系,及其歷史上的問題。此為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直接來 談方言在文化上的意義,及在文化上幫助我們解決了那些問題。在此部分,舉幾個例子對大家解釋。 首先談方言 與國語的問題。方言即是早期與官話對稱的東西,早期有所 謂雅言、通語、正音,就是官話,我們這裡稱「國語」 ,這幾個名詞裡面,大概就屬國語用得最菜。國語一詞的由來, 以我目前手上所看的資料,是滿清初年(剛入主中原)時, 因懼怕他們整滿洲語到滿人地區會被漢化,所以就要求當時的滿洲八旗人,通通要講滿洲語,還要學會騎馬射箭,謂之 「國語騎射」,希望他們滿洲人,一定要保留自己的語言之外,還要會騎射,如此才得以統治大漢天下。
沒想到至乾隆時,北京城附近大概漢人居住的關係,滿洲語幾乎也已受到漢語影響,而改變很多,尤其是乾隆年間,實施的制度較開放,不再要求漢人一定要說滿語,這樣放鬆之後,使得滿漢 間的距離被打破,同時漢人數量多,又開始使用許多漢語,滿語在受漢語影響下,慢慢演變,成為現在的官話系統。他們這樣地儲存國語,所以現在的國語,即是外華人所稱的 滿洲話,後來一直沿用下來。民國初年,曾經有人提議改為 別種稱呼,其中詳細情況,很難找到正確的解答,總之,後 來仍沿用國語來稱呼官話。 今日所見之官話,到底有 那些非漢語成分?也就是說國語 (滿洲話) 中加入而形成的, 其中有許多非漢語成分,而且以漢語來說,最後期的漢語, 等於是客家話。
給它一個名稱,客語可以說是漢語的終結語 言。這樣講或許太過武斷, 事實上客語也是有別的成分加入, 可是整個漢語,改變最大的是客家話之後的幾百年中,滿蒙 語的成分加入。隨便舉幾個例子來談談。第一個最明顯的就 是「兒化」的問題。所有長江流域以南如上海話、廣東話、 閩語、客語、湘語、贛語等,均無兒化現象。 「兒化」的來 處,是從滿蒙語言成分所帶進來的,在華夷譯語的對照中, 許多詞後面都帶有「兒」的音,例如「小孩兒」 「花兒」,此 種習慣帶進來之後,便保留下來。因此,今日在臺灣不管是 河洛人,還是客家人,在唸「兒化」時念不出來,因其語言 成份中沒有此種現象, 例如在唸「一會兒」時,會兒的ㄦ「ㄦ」 化了。「兒化」之「兒」不是獨立的成分,而是加在其前面 原來句裡的附帶成分,可見「兒化」根本不是漢語成分,而 是滿蒙語成分加進來的。 第二個例子,日下入聲的消 失。入聲在漢語中,是非常重要的成份,我認為整個漢語入 聲的消失,就是把漢語現在詩詞各方面的最高層次的東西丟掉了,這是非常可惜的。因為入聲可以在詩詞中造成強烈的 節奏感,一些詞語、詩詞中,有無入聲現象的顯現,對錶達 美感差別是很大的。
此處不以詩詞為例, 就簡單的詞語來說, 分別以國語、臺語、客語來唸「中國」二字,其間節奏感的 確差別多, 同樣分別以三種語言念 「三三八八」,很明顯的, 客語和閩語的節奏感是較強的。 再舉例而言, 一至十的數字, 漢語中不論是作詩對或成語,數字與數字相配,用得最多的 是三,三可以與二、五、八等等相配,其它數字要如三個樣 能與其它數字相配和諧者,日下較困難的,原因是我們在造 詩對或成語時,需要節奏的要求而產生的,若用國語是找不 出答案的,須用方言才能解決。因為一至十,甚至到百、千 萬、億兆,其中只有 「三」 與「千」 是平聲, 其餘均為仄聲, 而造詞語須平仄相對,所以非用「三」 「千」來與它們相配 不可。以國語來看, 「七」「八」「十」無疑是平聲,然實際 上「七」「八」「十」是屬於入聲,像這樣一個答案的解決, 就要靠儲存原來方言的要件,為什麼「三」出現這樣多,這 是入聲在文化上,很明顯的一個異言,但是這些東西在官話 中,很明顯的消失了。至於入聲為什麼會消失,此並非是因為入聲麻煩才省去,這完全是一個語言的習慣。在滿蒙語的 結構裡, 詞語的後面絕對沒有塞音的存在, 他們發不出塞音, 所以只要唸到塞音,便把它去掉。我曾聽只會說官話,不會 說閩語客語,粵語的人,他們在學閩語、客語時,將閩語的「十」,客語的「十」後面的「P」都消失了,他並非故意 將後面的塞音丟掉,而是官話中沒有這種情形。
官話的地區 中,只有像山西一些較保守的地方,或者南京接近湖閩的地 方,還保有一點(喉塞音?」但也僅只於此,並不帶有「P」 「七「K」的收音,此外東南地方的早期古漢語接近方言, 還保留一些,這就是以滿蒙語來學漢語所帶出的入聲消失現 象。 再舉大家熟悉的例子─從日本話來談,日本話有人 認為是阿爾泰語系,與滿蒙語是同一系統,可是在語法上又 非同一系統,然而在語音結構的立場上來說,是很接近的。 日本詞語後面也無入聲,唸的時候不像滿蒙將後面的收音丟 掉,而是在後面加一個母音來唸,如英文 back 念為 backu,truk 念為 truku ,一定在後面加上「u」或「a」才可 以發出音,所以他把我們漢語的入聲後面都會加個母音上去, 此從西裝(洋服)的念法可知,因為其語言系統本身不能念出那個入聲,既然一無法發入聲就想辦法將之改變。我們與 日本語的情形很相近,均受滿蒙的影響,因此。
入聲很自然 就消失了。這是「兒化」現象之外的第二種現象。 第 三種現象是「ㄓ」 「ㄔ」「ㄕ」的問題。我有一個看法,今天 臺灣人講的國語,大部分都不捲舌,大抵發不出「ㄓ」 「ㄔ」 「ㄕ」「ㄖ」的音,而以「ㄗ」 「ㄘ」「ㄙ」代替,比較用心 一點的,可以發出「ㄓ」 「ㄔ」「ㄕ」「ㄖ」的音,但也念得 不太捲舌。北平話的捲舌,是非常地卷,一聽就明白,而我們去看滿蒙的語音系統,整個均是捲舌卷得很厲害的。今日 所謂的標準北平話,他們捲舌卷得相當厲害,這並非是漢語 本身的系統,所以東南方的語言,捲舌並沒有很厲害,因此 我們發國語 「ㄓ」「ㄔ」「ㄕ」 的音,均念成「ㄗ」「ㄘ」「ㄙ」。
所以這樣一個捲舌很厲害的狀況,亦是滿洲話所帶進來的。 所以國語與早期的漢語之間最明顯的在語音上就有這種明 顯的現象。 當然,本來入聲未消失前, 客家話至少有六個調, 其中兩個入聲調去之,則就只有四調與國語之四調是相近的, 剩下的只是一些高高低低的變化,聲調由六個變為四個是漢 語在客家話之後產生的一個現象,這是語音的問題。其實它 還有詞彙上的問題,國語之中有許多滿洲話的用法,而我們 沒有去注意。 另外一個語法上的問題,就我的看法而 言,事實上漢語應是和侗、傣、苗、傜,這些漢藏語系同一 系統,試查此係統之語言資料,其語法尤其是修飾辭與被修 飾辭之間的關係,漢藏語系是「被修飾辭十修飾辭」 ,而阿 爾泰語系正好相反,為「修飾辭十被修飾辭」 ,這是很明顯 的,例如國語說「客人」 「熱鬧」,是把修飾辭放在前面,被 修飾辭放在後面,而客語、閩語,則念成「人客」 「鬧熱」, 將被修飾辭放前面,修飾辭放後面,屬漢藏語系,這種情形 在侗、傣語、苗語中均是如此,他們寫「米白」是白米的意 思,語系屬阿爾泰,又寫「角牛」是牛角的意思,被修飾語均放在前面, 就是一項證明。 語法方面問題、 辭的結構問題、語音等,都有改變的情況,這也就是國語為何稱為滿語啦!
以下就與大家談談漢語演變之狀況。漢語最早保留下來的, 應當是吳湘兩大方言,一般人的說法, 追溯至紀元前四○○年 左右,大約是戰國時代吳人一直就在長江口及長江至淮河一 帶,其生活天地是非常富庶的,所以說「上有天堂,下有蘇 杭」。這塊土地對早期的吳國來講,是太大的一個幫助,他 們一直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得很好,不必到外地求生存,所以 其語言到今天,七大方言中吳語佔最多,約百分之八的人還 說吳語,可以儲存的那麼好,就是因為有一塊很好的經濟根 據地,吳語對中國音韻或方言的瞭解,保留了很多濁聲母, 是上古音的一個完整的體系。此乃是因經濟利益的緣故,進 而文化得以藉之儲存下來。 湘語則是因中原戰亂時許多人逃難至此地,基本上儲存楚語的很多成份。閩語在形成 方言之後,對中原仍有往來,例如要經商、科考等等,故仍 要學習當時語言,那時的文言音幾乎與客家音相同,所以今 日還可以從中發現兩語系有相近音的現象。此乃是時代所造 成的。
不過中原南遷之後,受到壯族的影響很大。壯 族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與廣東有密切關係,所以廣東話中 有壯族音存在。 例如廣東話中有長延音, 這在漢方言卻沒有, 這完全是受壯族的影響。今天來說,除了官話之外,廣東話 是所有方言中最強勢的語言, 客家話是正在消失、 減弱之中。 但為何會如此?我想是經濟因素所造成的才益華。近來廣東的開發相當繁榮,如香港、深圳等地,因經濟實力之強盛而 使得廣東話流行起來,再加上他們已發展出自我的文字,有 此作基礎,推行更加快速。如今在上海或北京處處皆可見廣 東歌或語言文字,這就因為有經濟條件。反之,客家人就不 同了。由於所在地區貧脊故無法維持一家生計,於是只得出 外打天下。
出外則必學習人家的語言,逐漸的自己家鄉的語 言便淡忘而不會說。沒有經濟條件作基礎,語言是很容易就 會消失的。所以今日客家人若不改善經濟條件,那它將是最 快消失的語言。 但話又說回來,為什麼客家人都居住 在經濟較不易發展的地區呢?翻開歷史尋其原因,乃得知是 晚來發展。因肥沃地帶被先來者拓墾,於是只好又在貧脊地 帶墾殖,為了獲得良美的田地,則勢必發生一場械鬥,我們早期客人入臺時面臨的種種艱苦,我們在黃榮洛先生的《渡 臺悲歌》一書中瞭解到,所以當時只要一來臺灣,便幾乎不 可能回去家鄉,除非是〝死後轉唐山〞。這大概就是歷史的 宿命論吧!在公元五世紀時是贛語時期,中原人士南 遷至此,多為替人做佃農,於是〝客〞在北宋末,南宋初時 產生,到了此時約七、八百年與閩、粵地區也有著混合的情 況出現,其中我們來談談分佈於中國東南沿海偏僻山區的畬 族。由於他們與客家人所住的地區相重迭,當時客家文化高, 畬族文化低,故客族同化畬族。
所以今日畬族會講客家話, 客家人也接受畬族部份的生活習慣。 最後來看方言與文化的問題。今日臺灣的語言生態,因國語的強勢推行,已 由不平衡走向傾頹不堪的地步。所以客家人處於國語教育的 獨佔,以及大眾傳播的壟斷,加上閩南人口的優勢之中,若 仍想以唱傳統的山歌,性格保守,但堅忍、勤勞的操手來保 住客家話是不夠的。如果還不知自救,也許拖不了幾十年, 客家話也將會和原住民語言一同走向被時代吞滅的命運。 我們都知道語言是不過三代的,今日是自己的話,明日是父 母的話只有父母會講,再來就只是祖父母的話,最後就成為 「鬼」話,所以關心客家文化的人,只要稍用心去了解目前 客家子弟的語言現狀,就不得不捏一把冷汗。客家話是漢語 的一支,是承傳漢文化不可或缺的語族,放棄它就是放棄文 化遺產,切斷文化延續的臍帶,此不可不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