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廣雅君觀世界

    蘇聯忽視輕工業發展,與當時蘇聯的國家戰略有密切關係。蘇聯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但它建立後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沙俄帝國的一些思想,就是要力爭成為世界強國;同時,蘇聯以“推動世界革命”為己任,試圖“解放全人類”,在當時那個特殊年代,要想實現這些戰略目標必須要有強大的實力作保障。有人說“真理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內”,沒有強大的工業實力特別是重工業實力,蘇聯不可能建立起強大的武裝力量,沒有強大的武裝力量就不可能實現”解放全人類“的”宏偉理想“。基於這樣的考慮,蘇聯必須把優先發展重工業作為國家戰略來實施。

    蘇聯推行優先發展重工業而不是輕工業,與當年沙俄帝國的歷史遭遇也有一定關係。當年彼得大帝北擊瑞典、南攻土耳其企圖打通通往海洋的通道,由於俄國當時製造業水平太差導致俄軍武器裝備遠落後於敵國軍隊,使得俄軍在戰場上吃了不少虧。於是彼得大帝隱姓埋名潛入西歐發達國家學習,親眼目睹了英國、荷蘭等國在軍事工業、造船工業等方面比俄國領先很多的嚴酷現實,所以後來在國內大力推行西化改革。在19世紀中期的克里米亞戰爭中,俄國也是因為武器裝備製造等方面與英法等國存在巨大差距以及農奴制拖後腿而導致在戰爭中失敗。殘酷的歷史教訓使蘇聯領導人意識到了發展強大的重工業在推動國家走向強大方面所具有的現實意義,於是堅定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理念,而不能迅速強國的輕工業就因此被邊緣化了。

    蘇聯建立後,由於當時特殊的國際政治環境,蘇聯曾經與一戰戰敗國德國有過一定的交流合作。而當初德國發展崛起也是優先發展了重工業而不是輕工業,德華人的這種思路不可能不對蘇聯領導人產生一定影響。為了優先發展重工業,蘇聯不僅優先將國家發展資金集中於重工業,還從美國、德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引進了資金和技術;同時為了積累更多資金用於國家工業化發展,蘇聯在農村地區強力推行農業集體化,將農業生產收穫的許多農產品出口國外來換取外匯,這不可避免地影響了蘇聯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而且由於實行高積累、低消費發展策略,使蘇聯老百姓普遍購買力不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蘇聯輕工業的發展。因此相對於重工業來說,蘇聯輕工業的發展水平一直相對較低。

  • 2 # 明江68

    冷戰時期的蘇聯放輕重工,在那時的環境裡國家的存亡最重要,把輕工業放在第二位也是迫不得已,向現在的北韓,老百姓吃不飽飯也要搞出核武器一樣。環境制約了國家平型發展的方向。

  • 3 # 夜雨綿綿不止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取得勝利後,本來是準備儘快恢復國家在戰爭時期被毀壞的工業,當時蘇聯的斯大林模式就為蘇聯儘快恢復國民經濟創造了較好的政治保證和支援。

    但1948年冷戰大幕正式拉開,美國依仗核武器對蘇聯進行核訛詐,蘇聯不得不重新將大量資源集中於軍事工業特別是核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發展。

    英美等西歐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的軍事集團,英國首相丘吉爾即發表並執行的所謂“鐵冪政策”全面封鎖、威脅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 。

    蘇聯東歐等國成立華沙條約的軍事集團,與之對抗。

    兩大軍事集團互相對抗,展開軍事競賽。然而當時的美國軍事、經濟獨大。蘇聯不得不為了應對威脅,把資源集中用於重工業的發展,從而制約了輕工業的發展。

    蘇聯最後在國內壓力下,在社會主義陣營之內搞“互通有無”,蘇聯給別的國家提供重工業產品,別的國家給蘇聯提供輕工業產品,從而緩解了壓力。

  • 4 # 朝史暮想

    蘇聯的工業結構不平衡問題,並不只是在冷戰時期就出現了。二月革命後的布林什維克執政時期,甚至早到沙皇時期,其輕重工業的平衡就已經被打破。

    斯大林執政初期,就透過糧食換取外匯購買先進工業裝置

    人民對於生活水平改善的需求是永遠存在的。事實上,二月革命之所以能夠成功,和當時提出的口號“我們要麵包”這一針對底層民眾迫切需要改善溫飽是息息相關的。只不過,布林什維克執政後,並沒有出現本質的改善。因為當時的布林什維克比沙皇時期更加強硬。

    在斯大林執政初期,就是透過各種糧食的強徵,換取外匯再向歐洲購買先進的工業裝置。而這一舉措在當時,造成了蘇聯部分地區的幾次大饑荒,只不過都被政府手段行政封鎖了訊息。反過來想,如果連底層民眾的糧食問題都不這麼重視,那麼用什麼碗吃飯,穿什麼材質的衣服,就更加無所謂了。

    二戰期間,為了滿足戰爭需要,蘇聯全力發展重工業

    這個很好理解,德華人都打進蘇聯國境內了,這個時候所有的工業都是為了滿足戰爭的需要,關乎人民衣食住行的輕工業自然要往旁邊靠靠,民族國家獨立和安全是第一位的。

    二戰之後,面對西方國家的虎視眈眈,發展軍重工業是保證國家安全的選擇

    二戰結束後,西方國家,丘吉爾的鐵幕演說,北約的創立,馬歇爾計劃等等,都是針對蘇聯的。這個時候的國際形式複雜多變,而且很多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比如北韓,越南等都是緊緊圍繞在蘇聯旁。這個時候蘇聯如果沒有與西方能夠相抗衡的軍事實力,就無法保證這些社會主義陣營小弟的國家主權安全,發展軍重工業是無奈的選擇。

    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導致發展輕工業困難重重

    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大到潛艇飛機,小到一枚螺絲釘,都是提前計劃的,並且需要層層審批。而輕工業產品的特點就是大量,廉價,款式多樣。而這顯然和計劃經濟體制是相對立的,造成了發展輕工業的各種成本層層疊加,這也是蘇聯一直無法大力發展輕工業的重要原因。

    蘇聯領導層是老派的無產階級革命者,輕視輕工業

    以斯大林為首的蘇聯領導層,都是老派的無產階級額革命者。這些人的一大特點就是非常反感資本主義的那套享樂主義。斯大林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說過自己的物質要求非常低。但是另一方面,蘇聯的特權階級卻可以用進口的方式來滿足自己日常生活所需。

    蘇聯地域遼闊,人口分佈不均衡,算得上地廣人稀,市場體量不大

    輕工業說白了就是人們的衣食住行。舉個簡單的例子,快遞。就算在現在的俄羅斯,快遞的成本依舊是很高的。因為在很多地方人們住的很分散,可能方圓幾十公里就只有幾乎人家,這使得快遞的運送成本比其他地方要高出很多。同理,這樣的情況就決定了輕工業的發展很難做到規模化,規模做不大,成本自然壓不下來。而蘇聯自身的輕工業市場體量也相對狹小,這樣更加制約了輕工業的發展。

  • 5 # 秉乾電動叉車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取得勝利後,本來是準備儘快恢復國家在戰爭時期被毀壞的工業,當時蘇聯的斯大林模式就為蘇聯儘快恢復國民經濟創造了較好的政治保證和支援。

    但1948年冷戰大幕正式拉開,美國依仗核武器對蘇聯進行核訛詐,蘇聯不得不重新將大量資源集中於軍事工業特別是核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發展。

    英美等西歐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的軍事集團,英國首相丘吉爾即發表並執行的所謂“鐵冪政策”全面封鎖、威脅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 。

    蘇聯東歐等國成立華沙條約的軍事集團,與之對抗。

    兩大軍事集團互相對抗,展開軍事競賽。然而當時的美國軍事、經濟獨大。蘇聯不得不為了應對威脅,把資源集中用於重工業的發展,從而制約了輕工業的發展。

    蘇聯最後在國內壓力下,在社會主義陣營之內搞“互通有無”,蘇聯給別的國家提供重工業產品,別的國家給蘇聯提供輕工業產品,從而緩解了壓力。

  • 6 # P宇宙無限

    冷戰時期的蘇聯為什麼對輕工業不上心,這個問題要從蘇聯建立講起。因為意識形態跟西方的意識形態對立,蘇聯剛建立,即刻面臨被西方圍剿扼殺的危險。

    為求生存,蘇聯重視軍事建設。鑑於當時西方工業實力強大,蘇聯特別是斯大林掌權後,認識到工業尤其是重工業對蘇聯安全的重要性,開始優先建設重工業,於1928年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20世紀三十年代,隨著納粹德國侵略擴張步伐加快,蘇聯倍感壓力,開足馬力建設重工業。到蘇德戰爭爆發,蘇聯已經實施了將近三個五年計劃,工業實力大大增強,為後來打敗納粹德國奠定了很好的硬實力基礎。隨後的蘇德戰爭中,蘇聯領略到納粹德國強大的工業實力在軍事上給自己帶來的巨大沖擊,又從美國對自己的援助中領略到美國強大的工業實力對蘇聯的巨大幫助,更加深刻體會到強大的工業對打敗敵人的重要性。自斯大林時代起,蘇聯就把大量資源投入到重工業建設中,以致關係人民生活的輕工業被大大忽略。應該說,二戰前二戰中,為了預防被侵略為了反侵略,這些戰略舉措是正確的。

    二戰結束後,為更好鞏固對法西斯的勝利成果和威懾潛在對手,蘇聯更加看重重工業發展,又由於沒有了德日等法西斯這個共同敵人,原本意識形態就對立的美蘇開始由合作轉變為對抗,並且於1947年開始進入冷戰對抗狀態。20世紀50年代,美蘇爭霸開始,為了在爭霸對抗中取得對美國的優勢,蘇聯更是瘋狂跟美國軍備競賽,為此依然不惜犧牲輕工業,依然著重發展重工業。

    蘇聯深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影響,刻板照搬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因而自建立就實施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高度集中建設重工業經濟。蘇聯不能根據國際環境的變化實事求是地調整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二戰後又急於追求所謂的社會主義天下大同的理想目標,很快跟西方對抗,空耗大量資源在軍事上,導致關係民生的輕工業落後弱小。整個冷戰期間,從斯大林到後來的各任蘇聯領導人,都受軍事至上的定勢思維影響和束縛,沒有意識到人民消費的重要性,沒有意識到輕重工業協調均衡發展的重要性,沒有象中國幸運地出現鄧小平那樣的政治領袖出來及時調整國家發展戰略以適應新形勢。蘇聯不善於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度實行韜光養晦政策,不善於吸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優秀成果充實自己,完善國家的經濟發展。美蘇爭霸期間,蘇聯由於國力不及美國,把大量資源用在軍事上,以致經濟結構畸形,輕重工業發展比例嚴重失調,輕工業弱小,嚴重影響人民生活水平。

  • 7 # 小蟲讀史

    蘇聯大力發展重工業,而忽視輕工業的生產,這大概和它的指導思想有關吧!

    1925年12月18日至31日召開的聯共(布)第14次代表大會,提出蘇聯社會主義工業任務,宣佈把俄國從一個輸入機器和裝置的國家變成生產機器和裝置的國家,變成由新技術裝備起來的現代化工業強國,並且規定將蘇聯工業化的重點首先放在發展重工業和機器製作業上,以便為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郵電事業提供最新裝置。

    之後,斯大林多次發表文章和演說,強調蘇聯的工業化和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化不同。斯大林認為,蘇聯處於資本主義包圍之中,為了不至於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附庸,必須建立自己獨立完整的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即把蘇聯建設成一個不僅能生產一般消費品,而且能生產各種機器和裝置的國家。即“工業化的中心、工業化的基礎,就是發展重工業”。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我們就不難理解蘇聯為什麼重點發展重工業了!而到了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時期,基本上是對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補,因此還是重視發展重工業,而忽視輕工業的生產。

  • 8 # 這些歷史要讀

    輕工業關係民生,但冷戰期間的蘇聯一點都不上心,反而流傳一種很形象戲謔的說法“蘇聯能造出最好的飛機大炮,卻造不出一件像樣的衣服”!這個原因是多種因素夾雜在一起的,我們一一分析。

    一、領導人的思想決定。

    蘇聯的核心權利集團,例如斯大林為首的都是老派的無產階階革命家,由於憎惡資產階級,所以對資產階級強調的浮華生活方式特別恥笑,領導階級自認為的“不需要太高檔的日用品”,自上而下的思想傳遞,導致蘇聯領導人更加輕視輕工業的發展。

    在1926年,斯大林就曾經明確的表示:“不是發展任何一種工業都是工業化。工業化的中心,工業化的基礎,就是發展重工業(燃料,金屬等),歸根到底,就是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發展本國的機器製造業”。

    所以輕工業的位置自然被排到後面去了,甚至直接被輕視,在這樣一種指導思想下,蘇聯的輕工業發展舉步維艱。在二戰前的三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對工業的投資為1550億盧布,佔國民經濟投資總額的42%。而在全部工業投資中,重工業佔84%,輕工業則僅僅佔16%。

    二、當時農業直接哺育重工業的現狀。

    蘇聯人當時推翻黑暗的沙皇政府,重要的起因之一就是物質匱乏,所以本來生活條件不怎麼理想的情況下,農業因為成為積累原始資本的最主要來源。所以在斯大林時期,只能透過瘋狂的壓榨蘇聯農民,透過強徵糧食換取外匯,從而購買歐洲的先進工業裝置。

    糧食短缺就行政封鎖,農民捱餓就不聞不問,結果農民為了支撐這個重工業的策略,疲於生計,根本就來不及顧及穿什麼衣服、享受什麼用品,輕工業自動變成了塵封的東西。廣大農民為了吃飽飯都要拼勁全力了,所以其他東西暫且也顧不上了。

    三、戰爭和軍備競賽的需要導致的。

    在二戰期間,因為為了滿足戰爭需要和與美國的軍備競賽,出效果的話只能集中精力發展重工業。而且哪怕到了發展經濟的赫魯曉夫時代,還是沒有本質擺脫斯大林的模式發展重工業,直至到勃列日涅夫時代,軍事重工業已經成為核心,此時再談什麼發展輕工業,已經難以觸及到根本了。

  • 9 # 打字費勁

    不是蘇聯不上心 蘇聯想打造一個完整的、互相依存的、互補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工業、貿易體系。這樣可以讓小的社會主義國家緊緊團結在蘇聯周圍。當時的社會主義國家是有工業分工和農業分工的,每個國家生產什麼都有計劃,就是蘇聯內部的加盟共和國也有分工。這樣,小的社會主義國家如果貿然擺脫蘇聯,經濟就會崩潰,因為你過去只生產不全面的輕工業產品,而且只是賣給社會主義國家,你不和蘇聯合作,東西賣不出去。但是,隨著東歐鉅變和蘇聯解體,蘇聯打造的社會主義國家工業、農業和貿易體系崩潰,俄羅斯的工業不完整性就是個問題了,因為不似蘇聯時代,沒有那麼多社會主義國家或者加盟共和國願意彌補你俄羅斯的不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影視作品會不會影響人們對歷史文化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