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存希齋書法

    因為父親喜歡文天祥的詩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給他取名陳丹青,而陳丹青後來也果然走上了丹青之路。1980年,陳丹青的《西藏組畫》一經問世,便引起了極大的關注!也可以說使他一舉成名。

    他的老師就是大名鼎鼎的木心,記得在之前看過的一本書《木心談木心》裡,陳丹青記錄了五大本的筆記。

    在很多人看來,陳丹青的成就是繪畫和文學,提到陳丹青的書法,很多說陳丹青不是書法家,但是書法了得!這是陳丹青的書法,說實話,陳丹青的書法水平不會比他的繪畫水平低。

    陳丹青的書法並不是像很多文人那樣隨意揮灑,可以看出,陳丹青的書法是筆筆有法度的。在瀟灑中又不乏厚重之感!在陳丹青的書法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那種文人獨有的氣質!而陳丹青卻不以書法家自居,我覺得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

  • 2 # 追韻堂

    陳丹青在藝術圈和文化圈都是響噹噹的人物,雖然不自稱書法家,但其書法作品確實有比較高的水準,這不僅與他深厚的文化素養有關,更與他的藝術背景密切相關。

    我們從筆法,結構,章法,墨法四方面分析一下陳大師的書法作品。

    1. 筆法。他的筆法還是比較嫻熟、正統的,入筆變化很多,露鋒和藏鋒都有,中鋒和側鋒搭配使用,使得整篇作品富有變化。明顯有比較深的傳統書法功底,再加上他自己對書法的理解,整體風格非常灑脫。

    2. 結構。他作品中字的結構完全脫離了現代審美的束縛,不僅變化多,而且變化的相當合理,讓人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個人認為,書法從漢字結構上來講,把字寫規律,只是初級水平,能做合理的變化才是真正的高手,顯然,陳先生的作品在這方面表現的相當突出。

    3. 章法和墨法。由於陳先生本身就是個畫家,畫畫對布白,疏密,濃淡的要求很高。繪畫創作與書法創作在章法和墨法上又是相通的,所以他作品的章法非常和諧統一,一氣呵成,疏密濃淡的表現也達到了很好水準。

    還有就是書法很講究字外功,陳大師深厚的文學功底也為其書法作品增色不少,整個作品展現出比較濃郁的書卷氣息。

    總之,雖然陳先生不是書法家,但他的書法卻有比較高的水準的,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 3 # 南山陽

      陳丹青先生近十幾年活躍在媒體視野範圍內,是大眾熟知的文化名人之一。

    從專業角度看,他的本行是繪畫,根砥在油畫等的西方繪畫藝術。陳先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評論寫作等,一如他繪畫上的起步階段,本質是自學得來的。的確,一個本有很強自學能力和動力的人,如果在名家牽引指點下,他的自學所得同樣會質量很高,所有學問本質上也確有不同程度自學的特性與可能,人文藝術更是。但是我們要注意一點,這近二十年的陳丹青基本是靠媒體拓展名氣——他在繪畫領域還有多少影響力我無從得知,在下不是此圈子中人——他的言論作為、貢獻、話題最活躍的地方無疑在社會大眾這裡。這意味著,陳先生相當一部分的事業定位,不能用專業眼光考量了,例如他極力推舉的木心先生,連同他們師徒的文字世界,從文藝評論立場上看,也許並非沒有爭議,價值評估也許並沒有那麼巨大。

    說到書法,陳先生對自己是否懂得書法的自我評價,我倒是相當敬佩的:客觀,他說得相當客觀。網上呈現的幾幅陳先生的墨寶,我個人的評價是,在業餘水平中已經屬於高段位的了,但不是書法家的作品,書法一些基本原則和玩法,陳先生的確尚處於相對陌生的階段,下面簡單從他的筆法、用墨、結體、章法、風格把握上說幾句:

    網上搜了一下陳先生墨寶,大體發現,他摹擬的風格有兩類,帖派和碑派的風格都有。下面圖一“作而不述”四字,見到褚遂良的影子,但是用筆不精,粗糙生疏,軟弱無力的毛病一望而知。圖二“賀錢江晚報二十年”的題詞,精到不少,整體通透,有雅氣,筆畫更有近褚體的地方,同時又揉合了一些碑派清剛俊秀的味道,比較可觀,在名人題詞中風格算是很不錯的了。但是,筆畫細看,依然有毛病,例如“歲”字“廠”中的撇,鼠尾狀,屬病筆;“少”字沒有一筆可觀,“血”字最後一橫,很有褚體特徵,可惜之前的幾筆與它沒有內在聯絡,整個字的風格是割裂拼湊的;“江”字也是沒有一筆到位,屬整幅題詞中最失敗的一個字。這是陳先生書法的一種。

    第二種,更多人稱讚的,如寫木心的詩、寫陶淵明的詩等,據網上一些說法,是從陳先生書法作品展中拍攝出來的。這一路比較自然舒服,大體(含糊地,因為陳不專業)以碑派格調寫清勁灑脫之懷,符合陳先生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定位。書法家與業餘書法愛好者,或者現代文人寫的字,最本質的區別在於前者無論整體看,區域性看,從細節到整體的營造,都有較高的完美表現,後者則無法很好地做到這一點。陳丹青現時的書法恰好屬於後者。這幾幅字,章法均稱,用筆追求蒼勁,乍一看,很不錯,但是仔細些看,毛病就出來了。例如“圖四”寫陶淵明詩的一幅,第一行“忘憂”二字,是敗筆的累積,“忘”字起筆的點和心部幾筆可謂慘不忍睹,“憂”字從用筆到結體都不對,正文最後“此生”二字作為收結,章法意識不到位,顯得很弱。從筆力上說,因為並非經過長時間的書法訓練,不少筆畫沒有力度,軟、生硬,過度乾澀等,沒有完整達到蒼勁有力,風采精神的境地。

    上面所言,並非全面否定陳先生書法上的造詣,前面說了,個人認為陳先生的字在業餘中屬於高段位了,就是說,在當代文化人中他的字算是很可觀,很接近書法了。但的確不能不說,還不算書法,陳先生還不是魯迅先生那種,長年累月涉獵碑文字帖的整理,對古人用筆意趣有很深理解,只是不願意做一個書法家角色,陳丹青先生書法的問題,正如他自己說的,他對書法這門藝術就沒有投入過多少精力,對書法的內在法理、歷史傳承的脈絡、格局和評判標準,就沒有專門的探究,認知不多。所以,陳先生呈現出來的本質上還是“未入門”的書法作品了。

    不懂書法不是毛病,起碼在現當代,一個文人、一個藝術家不懂書法,不是書法家,非常正常,沒什麼奇怪的。只是,我們沒有必要把這類作品抬得過高,這既不符合陳丹青本人的意願,也不符合書法藝術向社會深入普及傳播的規律。陳先生的字,有特色,有心得,有藝術的味道,體現了藝術上一些共性的東西,這已經很不錯了,咱們就沒有必要說這樣的字“讓書法家汗顏”這樣的話了,因為這不是事實。

      2019.5.27

     

  • 4 # zbz63

    是不是“書法藝術家和書法藝術”,你,我,大家都說了不算,只有“作品”說了算。

    另外,陳丹青的書法的藝術性很強,這與其藝術修養有直接關係,從形式上講,有王鐸影子。

  • 5 # 靜一79322116

    陳丹青是我很尊敬的藝術家,特別是對藝術的純樸和原生態,現在我們討論的是書法,書法的發生從甲骨文開始,是先民對大自然的認識,對生存和生活過程中的境遇轉化成圖象,以傳播和告之事物的意識,往後金文,篆,隸,漢簡,到章草,楷書,小草,行書,草書,都沿續了藝術的本質,從線條的感覺來講,越是有藝術感的人,就越適合書法,也就是說,你在音樂,舞蹈,繪畫,空間感,陰陽對立,矛盾對比,善於從線條和空間感去分析生活中的遠近,人和人之間的離合形成的向背,俯和仰的關係,左和右,正與倚,連與斷,提與按等等很多對比能靈通自然書寫就是得自然之法而近晉人,陳老師拿的是毛筆寫字,藉助於自己對線條一定藝術的感受力和自己的魅力所以對於沒有太深入研究書法的廣大讀者,覺得很棒,很好,這一種現象在國內很普遍,有的是因為工作影響力,有的是因為個人魅力,書法只是她的衍生物,值得肯定的是名人也好,百姓也罷,練練書法不在求出名,養心性,悟道理為大得,因此我們不能因為人家搞表演而自己苦苦幾十年,而心虛意冷,也不要自己還是初學就急著要出名,整個書道的評叛要深入晉人文化,藝術自由,筆法完美,氣韻卓絕,提升全民的書法審美名人帶頭寫字是好事,她們也會追求更專業,從技的角度,還是從道的角度追求文化的自信,與心靈的安寧!

  • 6 # 不二齋

    自學生時代開始,陳丹青這個名字就經常聽到老師提起,從高中老師到大學老師,那時候沒有網路,我只知道他是一個畫家,一個著名西畫畫家,後來不斷的認識他,從繪畫到書再到書法,對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他的書法。

    因為畫國畫的人一般書法都沒有問題,書法是寫意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國畫家一般都練習書法,練習書法對於國畫的線條有很大的幫助,二者在用筆上也有很多相似之處,書法滋養國畫,繪畫反過來對於書法也有幫助,好的國畫家其書法一定也不錯,我們講“書畫同源”,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但是西方畫的畫家卻很少有人練字,西方畫很少有字型的元素,最多是寫一個簽名和日期,西畫和書法也沒有太大的關係,陳丹青是一個例外,既能夠畫西畫也能畫國畫,還能寫一手好的書法,很多人也稱他為書法家。

    但是陳丹青自己好像並不這麼認為,他說自己小時候學習過王羲之《聖教序》、蘇東坡,後來只是偶爾寫寫,他沒有書案,也沒有文房四寶,他說我不談書法,那是太深的學問,被太多人談過。

    但是談到書法,他還是很懂行,說自己喜歡魏晉時期的書法,喜歡王羲之《十七帖》、顏真卿《祭侄文稿》、漢代的簡牘書法,話裡話外聽上去還是很專業的。

    雖然他自己說喜歡王羲之和顏真卿的書法,但是從他的書法作品裡呈現出來的並不是王羲之,更多的是給人明清書法的感覺,像王鐸、倪元璐、黃道周。

    他善於書寫大尺度的豎軸,用筆跳蕩、節奏起伏很大,氣勢雄渾,章法、結構和用筆處理的十分巧妙,用墨變化也非常豐富,書寫的功底也很紮實,完全是一位成熟書法家的感覺。其作品格調也很高,從中可以看出他對於書法的理解和認識。

  • 7 # 翰墨今香

    這個問題很有水平,不是書法家卻會書法。那我們今天就藉著陳丹青的書法來說說書法的內容表現。書法的表現內容有外在的技法表現和內在的精神層面的表現:

    書法的外在表現:技法

    書法的外在表現,既書法的線條藝術,包括:點畫的形質、漢字的結構、章法佈局、用墨等等。陳丹青先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畫家,油畫、國畫方面的成就都非常的高。畫國畫的人一般都多少要學習一下書法,古代有種說法“擅畫者必擅書”,因為國畫當中的題款是國畫構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好的題款對一幅國畫作品來說是錦上添花。

    如果書法不好,一幅好的國畫作品,也可能被題款給糟蹋了。所以從這個角度說,陳丹青的書法是為他的國畫服務的。他自己也說過,並沒有刻意地在書法方面有過多的浸淫。

    從陳丹青的書法作品來看,並沒有過多的傳統書法碑帖的元素,也就是他對書法的繼承方面並沒有下過太多工夫,這也是實際情況。從他的作品當中我們能隱約看到米芾和王鐸的痕跡,不知是因為真的學習過兩位書家,還是因為對藝術的理解相似。因此在他的書法作品中,具體到點畫的形質和用筆方面來看,能力雖有所欠缺,但也有一定的功底。

    但妙的地方在於,他對傳統國畫的理解和認識非常到位,他把國畫當中的一些用墨的技巧和用筆的能力帶到了書法中來,因此他的書法作品在用墨方面,濃淡相兼、燥潤相生,章法佈局方面也非常的靈活到位。

    書法的內在表現:精神

    陳丹青先生是一個藝術家,同時也是一個作家,在很多方面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是一個敢說真話的文士。在任教清華美院教授期間,因為對教育制度的教條、刻板難以認同而憤然辭職,在當時也轟動一時。

    我們說“字如其人”,書法是一個人內心情感、文化修養的外在表現。陳丹青的書法作品很有意思,你具體看每一個字的時候,都沒有覺得有什麼好的地方,但是組合成一幅作品時,卻個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陳丹青的老師木心常言:"字都給魏晉人寫了,今人再弄,是絕望的。"

    但是陳丹青幹了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就是拿起油畫筆來畫書法。他把傳統書法名帖,用油畫畫了出來,可以說是別具一格。但是若沒有一定的書法功底,這倒是一件蠻難的事情。

    陳丹青的書法當中有著一種書卷氣,是一種典型的文人書法。所以雖然他不是一個書法家,但是他的書法作品卻有著書法的內涵。

  • 8 # 花墅凡人

    不得了,很多專業書法家也不一定能超越,雖不能說字字珠璣,但真的很均勻,筆力強勁,筆鋒獨到,結字講究,韻律感強。

  • 9 # 意雲聽雪

    陳丹青懂藝術,但確實不是書法家。作為圈外人,其書不俗,有骨力。但從專業角度看,其書不合基本法度,不足稱道。當然他不屑於書法小道,不必苛責。

  • 10 # 客觀正義公正

    根本就不應該有書法家這個稱號,畫家倒是沒問題,誰不會寫字?第一屆書法家協會官員沒有一個是靠書法謀生的,沒有一個是所謂“書法家”,只是到了最近20年,充斥了太多所謂書法家,和書法官員,不幹正事,專寫醜書,敗壞書法的名聲。現在是撤掉書法家協會的時候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0 傳聞成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