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聽雨喜雨
-
2 # 何法師456
估計多少有點關係,宋怕人心不服,全國重文抑武,徹底改變了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實力對比,也改變了中國後一千年的國運
-
3 # 白馬非馬1001
武媚興佛,弱化分化了漢人!
漢人開始變得血性低下,一盤散沙,胡漢不分,輕易屈服。
玄宗縱胡,武裝升級了少民!
塞外政權從部落聯盟升級為國家建制。可為戰馬披上優質盔甲,用上糧良兵器,並擁有大量漢人炮灰,打造出強大的胡漢聯軍。
————————————
晚唐軍事控制在熟番沙陀人手中,石敬塘為借兵抗衡中原其他政權,向契丹遼國割讓幽雲之地。
這使生番契丹不費吹灰之力:獲得漢人工匠,提升盔甲武器製備工藝;獲得漢人炮灰步兵,提升城池攻防和陣地戰能力;獲得漢人人囗,提升城市建設、糧食物資、財稅給養能力和炮灰兵源規模。
————————————
漢之鐵甲、強弩、環首刀對匈奴,唐之明光鎧、強弩、陌刀、橫刀對突厥,均為無敵之神器。漢唐碾壓性的武器裝備代差優勢,使得戰馬質量不如塞外政權的劣勢顯得微不足道。
宋朝開始,中原政權對塞外政權再無武器裝備代差優勢可言;塞外政權可以為戰馬披掛當世最上乘的盔甲,讓兵士擁有最糧良之兵器。
而宋朝軍隊戰馬數量少,軍隊機動性差;戰馬質量差,載重小、耐力差、速度慢,無法組出重灌騎兵,也無法規模化維持中型騎兵,缺乏野戰戰場衝擊力。面對塞外政權重灌騎兵和海量弓騎兵,只能以步人甲——重灌步兵、神臂弓(實為改進後的強弩)和床弩硬剛。結果當然是,戰鬥取勝,無法追擊殲滅、擴大戰果;一旦戰敗,則被一邊倒的屠殺消滅。
宋軍在華北平原戰場,處於非常被動的防禦態勢,更別幻想收復幽雲恢復長城。北宋完全是以強大的綜合國力,維持龐大的野戰軍規模,提升軍隊披甲率和強弩裝備率,不斷地消耗對手,維持平局!
————————————
兵不在多在於精。金國興起時,挑選東北馬場(大概是今科爾沁大草原)載重量大、耐力持久、跑速快的少量優質戰馬,結合人馬雙層精銳重甲,終於創新性的打造出對刀槍弓弩免疫的,真正意義上的平原坦克——鐵浮屠。強弓勁弩均無法穿透,無法實質上造成傷害,即使被射成刺蝟,也不會降低戰力。維持中速衝鋒時,強大的動能和反作用力,會使任何試圖阻擋的刀槍手自身骨折無功而返。
金軍憑藉僅6千規模的鐵浮屠,縱橫沙場野戰無敵,在東北和華北平原戰場,不斷以少勝多以寡擊眾,創造了一項又一項奇蹟般的軍事勝利,野戰中幾乎是摧枯拉朽,一邊倒的屠殺!
遼與北宋,對如此開掛般強大的神奇兵種,無法找出有效對抗策略,先後被金國擊敗,相繼滅亡。
————————————
金國定都中原後。草原上又崛起了蒙古軍事力量。
最終,蒙古與南宋對峙於江南水網和長江一線。
————————————
相較於金軍,蒙古軍隊才是真正的食人野獸,熱衷於殺戮、屠城、滅絕!這使得蒙古軍隊作戰時,無後方反抗勢力困擾,可以集中更多軍事力量於下一場征服戰爭,具有更高效的擴張能力。
蒙古騎兵野戰無敵。蒙古軍隊還大量吸收了漢人工匠軍事科技,火砲、炸藥、突火槍、霹靂彈(原始手雷)大量應用於戰場,攻城效率大大提升。這使得平原城池一旦被包圍,切斷補給,無法維護,很快陷落。南宋只能放棄秦淮防線,退守江南水網和長江一線,在蒙古尚未擁有高質量水軍前,尚可憑水道維持城池補給,與蒙軍形成戰略軍事。
————————————
為征服南宋,蒙古實施大迂迴戰略。先攻陷四川、攻佔雲南,繞過長江防線,穿插南宋後方。
在這過程中,蒙古大汗被擊斃於重慶釣魚城,直接導致各路蒙軍回師爭奪汗位。
隨忽必烈憑藉漢軍勢力,在爭位中勝出,蒙古各路勢力分裂。除征討南宋外,蒙古在歐洲、北非的攻勢戛然而止。西歐則得以逃脫蒙古鐵蹄的蹂躪,避免了滅亡的命運。
隨南宋滅亡,曾經璀璨奪目的東方儒家文明和中東阿拉伯文明同時殞落,陷入野蠻化,趨於保守、極端。
西歐卻在對蒙古人的恐懼中,逐浙擺脫羅馬天主教廷專制,接過古典中國文明火炬的接力棒,走上政教分離、普及教育、包容言論、鼓勵創新、市場經濟、保障民權的正確發展道路。
可以說,釣魚城一役,奠定後世8百年世界格局!歐美人欠南宋釣魚城守軍一聲感謝!
————————————
話說回來,蒙軍打通雲南後,已突入湖南。但南宋長江防線未失,突入宋境的蒙軍面臨騎兵戰力下降和補給困難,難以長期戰鬥,尚不能對南宋造成毀滅性打擊。
蒙古從西亞引入巨型拋石機技術並加以改進,可以遠距離發射火藥,這使得蒙軍攻城效率進一步提升。
南宋內部權力鬥爭失控,劉整率水師投降蒙軍,做了漢奸。在劉整的幫助下,蒙軍擁有了足以匹敵南宋的高質量水師。
當襄陽與樊城間的水路補給被蒙軍水師切斷後,城池無法維護。守將呂文煥投降。南宋苦心經營多年的長江防線徹底崩盤。
此後,在各路漢奸軍隊的持續打擊下,南宋國土相繼淪陷。大漢奸張弘範於崖山一役,徹底擊敗南宋殘餘軍隊。陸秀夫抱著小皇帝投海,十萬不甘遭受奴役之軍民亦集體蹈海自盡。
自周立朝,華夏首度亡天下於異族!山河為之變色,古典中國至此終結!
————————————
蒙古未亡於爭位內鬥,南宋先亡於漢奸叛國!真是讓人扼腕嘆息!
對華夏民族而言,更應探討為何唐後漢奸叢生、為虎做倀,兄弟相殘、不顧手足之情?一個民族何以分化、異化至如此程度?!
蒙元亡宋如此,滿清亡明如此,日本侵華亦如此!
唯有正視歷史,汲取經驗教訓,徹底剷除弱化、分化、異化同胞的精神鴉片和土壤,華夏才能重新開啟光明、自信、智慧、團結、進取的新篇章!
-
4 # 滄桑短笛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是後世偉人對歷史的評判,很顯然這是真理。宋朝得國,只要是透過戰爭打下來的,就是正。所謂“得國不正”的說法,荒誕之極。簡言之,宋朝是中國封建社會高度發展,甚至很多都是頂級的存在,這一點無可辯駁。
一、宋朝是很牛的
宋朝的經濟發展是前後朝代都無法企及的。大運河的絕對優勢,在宋朝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有人說,china是中國的稱謂,也是瓷器的稱謂。宋瓷的製作水平、藝術價值,以及作為收藏品在後世的價值,顯然是首屈一指的存在。相似的有很多。官吏制度(包青天)、司法水平(法醫鼻祖宋慈)、經濟發展,宋版書籍等等,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二、宋朝真的“很牛”
傳統文化並不都是精華。比如漢朝劉邦發明的家天下---“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開國皇帝,最關心的不是國家,而是統治權。“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意味著的,是一旦執政權受到威脅,戰爭、屠殺就是第一選擇。
趙匡胤將家天下推向了更高的高峰----文官挾制武將。一個國家,軍隊是軍隊、將帥是將帥,兩個晉渭分明。這是多麼奇葩的一種思維方式?軍隊和將帥之間,相互不瞭解,相互不熟悉,甚至不許相互往來。戰爭只是臨時授權,而且始終處於文官的挾制之下。這樣的軍隊,訓練的再好,水平再高,也始終無法擺脫外行指揮內行的窘迫。戰爭上的失敗,不是必然的嘛?
究其根本,趙匡胤黃袍加身開始了當皇帝的程序。而如此奇葩的軍隊設定方式,唯一的作用就是不會有第二個“黃袍加身”。
三、家天下的必然
宋朝敗落一切的一切,都是源自這個文官挾制武將,杜絕黃袍加身。從本質上說,就是趙宋皇族,把家天下當作第一利益。國家、社會、文臣武將、民眾等等,在家天下面前全部靠邊站。宋朝的恥辱,根源就在家天下。
《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駁斥嘉靖皇帝的一段話,放在宋朝也很恰當。“設百官如家奴,視國庫為私產。以一人之心奪萬民之心”。趙宋皇族,唉。。。。
宋朝其實並不孤獨。其後的明朝,大量分封皇族、重稅優待皇族的同時,對皇權的“監護”甚至到了連皇族自己都提防。明朝的皇子不得進京、清朝皇子不得出京,本質上都是家天下思維的延續。
所以,這些屈辱,本質上都是家天下導致的。
“國者,公器也”。先秦時期天下為公的思想在漢朝的終結,劉邦家天下的發明,早就註定了2000年封建制度的皇帝輪流做。宋朝並不特別。
回覆列表
曾經看過一箇中央臺的紀錄片 ,歷史經歷安史之亂起至五代十國亂世,百姓不堪其苦,民不聊生。時代呼喚英雄拯救黎民百姓,趙匡胤作為拯救黎民百姓的英雄人物應運而生,建立北宋。
至於有人說過篡位,只是言者的沒有見識。江山社稷有德者據之。五代十國沒有一個是正統,五代十國五十多年時間經歷十多位皇帝,都是沒有秩序,沒有廉恥,靠軍權發動政變,建立國家。後周自己就是黃袍加身,殺死漢隱帝,殺死無辜的劉贇,完全沒有倫理道德。後周何來的正統?
只不過,現在道貌岸然,或者胸無點墨的多,信口可以開河。
趙匡胤為什麼能建立北宋。
第一,高平之戰沒有趙匡胤這一偏將挺身而出,後周必敗,也有可能柴榮被殺。初立國,即使不死,柴榮信譽大打折扣,後周很難有好的延續。
其二、柴榮南征北戰,首功趙匡胤,當然柴榮有識人之明。
其三、柴榮徵幽雲三州,相當於偷襲,只是地理位置並不重要,契丹幾乎不設防的三州,繼續進軍,必然契丹傾軍而出,後周不是對手。柴榮與趙匡胤都進攻過北漢,都無功而返,一個北漢都拿不下,怎麼可能輕鬆拿下幽雲十六州。
第四,治國,柴榮不是趙匡胤的對手。趙匡胤胸懷寬廣,以仁義治國,能力超群遠超柴榮。柴榮確實是五代十國的英主,但只侷限於五代十國亂世,他的定數確定他成不了千古一帝。
柴榮缺陷有史可鑑:
一、嚴刑峻法,輕視天下。
朱國禎: “有輕天下人而好殺者,周世宗是也。”
趙恆:“周世宗固英主,然用刑峻急,誅殺過當。
然稟性傷於太察,用刑失於太峻,及事行之後,亦多自追悔。這是周世宗得另一面。
周世宗的輕視天下人,好殺加多疑,能將自危,君臣難以坦誠相見,同心戮力。
二、狐性多疑,無法君臣一心。
柴榮死前,懷疑符彥卿,怕符彥卿黃袍加身,所以立他的女兒為皇后。同時調離張榮德,也懷疑趙匡胤,一度猜測並讓趙匡胤靠邊,是無人可用,才徵得符彥卿的同意,臨時任用趙匡胤。
柴榮用符彥卿為首,三個宰相王溥、範質、魏仁浦為顧命大臣,韓通負責調兵,趙匡胤、李重進用兵,互相牽制。因為主少國疑,船老大太多,無法形成有效統一意見,主要將領很危險,包括張榮德、李重進、趙匡胤等都有被冤殺的危險,韓通的兒子已策劃殺掉趙匡胤,如不發動政變,趙匡胤等很危險。如果趙匡胤被除掉,後周必然動亂,後周必有其他將領黃袍加身,張榮德、李重進必然黃袍加身,誰會聽一個七歲小孩的胡亂指揮,到時後周皇室必然身死國滅,華夏民族基本統一將遙遙無期,百姓永無寧日。
柴榮之死跟他狐性多疑有關,整天工於心計,嚴防死守,難以很好休息,長期會有抑鬱,會嚴重影響他的生命。
主要是說軍事弱吧,當然跟教科書編者的水平有關係。編者基本屬於文人出身,沒有權利經歷,也沒有有高度的事務判斷能力,比較信仰人云亦云。民國大家錢穆先生一生著作很多,影響很大,他對宋的定義積平積弱,積平積弱是從錢穆先生開始才有的,其實錢穆先生史學界公論的二流史學家,遠不如陳寅恪。那為什麼還要採信,因為民國前後多災多難,借宋喻今。
曾看過鏘鏘三人行,有多位史學達人得出結論,以武力論英雄,是比力氣,很粗鄙。這當然是針對說宋弱的而言,宋留給世界的文明對於中國而言舉世無雙。如同一個博士,留給人類的是文明;一個混混,留給社會的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所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對粗鄙者也有啟蒙性教育,中央臺的結論,宋是中國歷史上經濟科技文化的巔峰,是中國舉足輕重的朝代。近代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結論是,中華文明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式微。即趙宋文明成果到現在還沒有達到。一個國家的好與否,要看當時的文明程度怎樣,百姓過的怎麼樣,留給後人的物質財富精神食糧怎麼樣。
宋無疑是當時文明程度世界第一,經濟世界第一,百姓生活富足,豐衣足食;文明程度世界第一,第一次有了做人尊嚴;文化、科技、教育、醫療、航海等等毫無疑問是世界第一,給世界留下了寶貴財富。
至於軍事,宋看起來弱,受累於所謂強唐。
唐朝讓少數民族政權崛起,唐國都七次陷入,大都靠少數民族政權僱傭收回,唐自己無能力收回。每次收回,答應少數民族政權縱兵搶掠七天。契丹在宋之前早已建立,幽雲十六州是後晉送給契丹的,是人家的固有領土。北宋滅亡前一直在開疆拓土,與契丹打了個平手,上百年和平。打的西夏求和,向北宋稱臣。
至於助軍旅之需,我就搞不懂粗鄙人的想法。這些人不知是不是窮怕了,怎麼想不通,光腳板不怕穿鞋的,我們穿鞋的能夠透過接濟點光腳板,省的光腳板整天惦記有什麼不好。難道我們人類遇到狗,就一定要與狗去鬥嗎,難道要脫下西服,轉起褲腿,去打狗?就不能學聰明點,扔個骨頭嗎,給它點甜頭,我們走我們的路,做我們的事嗎。
金很厲害的,不僅滅北宋, 也滅遼,蒙古前期也是被金收割的。宋面對的是唐種下的禍根,讓少數民族政權崛起。
即使漢唐再世也抵抗不了蒙古。
至於北宋滅亡,是皇帝荒淫無恥,跟富不過三代一樣,何況在宋滅亡前,遼已滅亡。
南宋滅亡更不是淺陋者所知,南宋打死蒙哥,打死闊出,獨自抗衡蒙古四十多年,同期亞歐各國或數月,或數年,或十數年灰飛煙滅。南宋是最後被包圍滅亡的,南宋當然不弱,只是言者的粗鄙沒有見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