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太陽的奇幻漂流

    三國演義本身就是一部小說,歷史演義類的小說,歷史演義小說總歸是還要考慮一點歷史的事實的,而歷史上諸葛亮在那個時間點就是要死掉的,羅貫中老先生前面把諸葛先生吹的實在太厲害了,魯迅說三國演義狀諸葛近妖~所以諸葛亮一定要用一種近妖的方式死去~

  • 2 # 這歷史怎麼說

    我個人覺得《三國演義》的魅力就在這裡。

    三國演義》是以《三國志》為藍本,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加工完成的小說。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以三國曆史為藍本寫作的小說不計其數,卻始終如石沉大海,這又是為何?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多數的三國小說都已經完完全全的脫離實際了,人喜歡的是接近真實的故事,而不是自己加工意淫吹出來的故事。

    舉個例子,我之前無意點到一個推廣三國相關的現在小說。我大致看了一下目錄就關掉了,為啥?因為最後是一個意淫出來的人物統一天下,手下有趙雲、周瑜、姜維這類文武雙全的武將不說了,統一天下就用三四年的時間,有的是按三國的時間統一天下,但是後期竟然都還有盧植這樣的人物,也就是說盧植活了將近200歲!!就像我不知道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鬼,但是我能確定的是古人沒活到200歲的。

    每個人對待三華人物的喜好不同,一般來說都是讀者喜歡啥作者就寫啥,但是在這裡作者完全是從個人角度個人喜好去創作,自然不會有人喜歡,在不明白讀者喜歡啥的情況下,從歷史的角度去寫作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就像去年大火的《三國機密》就是如此,沒有過度的篡改,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細節加工,讓人覺得這段歷史好像真有那麼回事,故事也就變得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了。

    也許有的朋友就會問了,《三國演義》也有被神化的劇情,跟現代這類小說有啥區別?其實區別不是一般的大。

    一、主線故事沒變,分分合合,緣起黃巾之亂,緣滅三國歸晉。

    《三國演義》在故事主線上沒有偏離歷史,雖然有揚劉抑曹的嫌疑,但是總體還是尊重歷史的發展歷程。在史實的基礎上,補充了一些傳言、坊間民謠等,加深了這些故事的可能性。就比如說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最早應該是流傳於民間的,因為在《三國志》裡對於這段故事只用了“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一段話概述了整個事件的經過,給人對這段歷史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也就給了民間留下了各種茶餘飯後的話題。

    二、人物雖有神化,但卻逃不過現實。

    還是拿關羽來舉例子來說。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好多的三國事件,要麼就是移花接木,如關羽斬華雄的故事;要麼就是無中生有,如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在關羽身上安排得滿滿的。以至於讓人覺得關羽就是戰神級別的人物,試問大神級別的人物會是怎麼個死法?《三國演義》裡就按照史實來寫,被馬忠擒獲後斬殺,可謂悲涼。如果關羽不是那麼重要的角色,那估計《三國演義》還可以讓他晚死幾年,例如黃忠之類。

    回過頭再看問題:《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用七星燈續命為什麼沒成功?

    因為諸葛亮是故事主線上的人物,死亡時間想篡改很難。既然都知道諸葛亮是病死在五丈原的,但是為何還要刻意用七星燈續命的故事給他收場呢?

    可能性一、古代將士講究的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如果是因為病死的,那會顯得很窩囊。就像太史慈說的“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古代軍人很看重這個的。基本上能當上將軍的,不光是有出色的指揮能力,而且還有強健的體魄。雖然諸葛亮並非是意義上的武將,但是每次出征都是作為軍事主帥,自然以軍人的天命來衡量,如果說突然的病死,那就真的讓人窩氣,所以就必須給諸葛亮安排個體面的死法。

    可能性二、因為在前期的時候,諸葛亮有幾次與鬼神打交道過,也就是說諸葛亮能實現一些常人無法實現的本事。既然如此,諸葛亮生病的問題自然而然的就是小兒科的問題,用個鬼神的方法回血就好了。

    可能性三、在《三國演義》裡有武侯六出祁山的說法,也就是說祁山是諸葛亮人生的終點。諸葛亮的故事也就是到此結束,結合可能性一根可能性二來看,諸葛亮七星燈續命是必須要失敗的,因為要接近史實。歷史的諸葛亮算是到祁山任務就完成了,自然諸葛亮也是要在這個地方死,如果諸葛亮不死,後續的劇情自然也無法展開,不僅失去了原味,也打亂了後續的故事劇情。比如說魏延該安排怎麼死?

    也許有的人覺得黃忠在《三國演義》裡不也是延遲到夷陵之戰才死的?其實這個問題不難理解。從指揮者的角度來講,諸葛亮算是一個將軍,黃忠只能算是小兵,將軍不死,能改變戰場格局,一個小兵死,會影響整個戰場格局麼?顯然不可能,所以黃忠延後死影響不大,諸葛亮延後死就是個大問題。當然我這裡只是把黃忠比如小兵而已,並非說黃忠就是個小兵,希望喜歡黃忠的朋友勿噴。

    最後總結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就是:《三國演義》要給諸葛亮個體面的死法,但又不能影響整個歷史故事的程序,所以七星燈續命必須失敗。

  • 3 # 十里春風影視剪輯

    諸葛亮用七星燈續命為何沒有成功?縱觀《三國演義》,仔細研究諸葛亮從出山一直到五丈原七星燈續命,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我們可以體味到諸葛亮續命沒有成功,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

    諸葛亮

    01

    我們先看看《三國演義》這本小說對於諸葛亮五丈原七星燈續命的有關表述。

    姜維入帳,正見孔明披髮仗劍,踏罡步鬥,壓鎮將星。忽聽得寨外吶喊,方欲令人出問,魏延飛步入告曰:“魏兵至矣!”延腳步急,竟將主燈撲滅。孔明棄劍而嘆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魏延惶恐,伏地請罪;姜維忿怒,拔劍欲殺魏延。……孔明止之曰:“此吾命當絕,非文長之過也。”

    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是魏延將主燈撲滅,造成了諸葛亮七星燈續命沒有成功,這是直接原因。但凡事出有因,如果仔仔細細推敲的話,追查責任,姜維是推脫不了的。因為,諸葛亮在祈禳七星燈續命前對姜維作了交代,他在帳中祈禳北斗之時,閒雜人等,不等入內。姜維作為命令的執行者,工作沒有執行到位,放進了魏延。況且帳外還安排了甲士四十九人,這些人都去幹什麼了,沒有阻擋魏延。這軍紀又是如何執行的,魏延進帳見上司,是不是需要通稟報告,得到允許才可進入啊!諸葛亮帳中七星燈續命魏延不是不知情的,將主燈撲滅,這是無意行為,不知者無罪。所以孔明說:非文長之過也。

    網路配圖

    02

    諸葛亮七星燈續命沒有成功,也與他碰上了個軍事對手司馬懿有關。諸葛亮素諳奇門遁甲,司馬懿也會仰觀天文。不僅如此,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和決斷能力在當時也是屈指可數的。正是由於司馬懿夜觀天象看出諸葛亮出現了大問題,派夏侯霸到諸葛亮營地打探軍情,造成了蜀軍的騷亂,才有了魏延誤闖營帳。

    司馬懿在營中堅守,忽一夜仰觀天文,大喜,謂夏侯霸曰:“吾見將星失位,孔明必然有病,不久便死。你可引一千軍去五丈原哨探。若蜀人攘亂,不出接戰,孔明必然患病矣。吾當乘勢擊之。”霸引兵而去。

    司馬懿

    03

    諸葛亮自出世為劉備建功立業,殺人太多。尤其在征討南方,七擒孟獲時,火燒藤甲軍,其狀慘不忍睹。以至於諸葛亮垂淚而嘆:吾雖有功績於社稷,必損壽矣!左右將士,無不感嘆。為了社稷,為了和平,不得不進行戰爭,但看到戰爭下的血淋淋的場面,看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悲慘的死去的現狀,誰的心靈不會遭受創傷呢?

    將兀突骨並三萬藤甲軍,燒得互相擁抱,死於盤蛇谷中。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時,只見蠻兵被火燒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鐵炮打的頭臉粉碎,皆死於谷中,臭不可聞。孔明垂淚而嘆曰:“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左右將士,無不感嘆。

    火燒藤甲軍的這個場面是不是太殘忍了。

    網路配圖

    04

    諸葛亮的死因,其實不在於他的祈穰之法。七星燈續命是一種迷信,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七星燈真的能夠續命的話,劉備為什麼沒用?曹操為什麼沒用?周瑜為什麼沒用?……即使明朝劉伯溫續命成功,也不過是傳說而已。諸葛亮的死因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他是一個工作狂。自從諸葛亮入駐劉備的幕僚後,常年征戰,事必躬親,大小事宜都要過問,不分工作主次,不善於放權,最終累死,壽終五十四歲。

    (二)他的作息時間無常,沒有規律。作為軍隊的主帥,常年引軍在外戰爭,從火燒赤壁、平叛南夷到六出祁山,戰爭形勢瞬息萬變,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導致全軍覆沒。為了打贏戰爭,就要審時度勢,徹夜謀劃,幾天不睡覺也是常有的事,以至於諸葛亮心神昏亂,舊病復發。

    (三)諸葛亮飲食出現了問題。孔明屯兵五丈原,多次向司馬懿宣戰,但是司馬懿堅決不戰。為了羞辱司馬懿,送去了女人的衣服和頭巾。但是司馬懿佯裝笑容,問使者:孔明寢食及事之煩簡若何?使者答: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啖之食,日不過數升。從使者的問答中司馬懿看出了諸葛亮身體狀況。司馬懿對眾將說:孔明食少事煩,豈能久乎?

    (四)身體得病,用祈禳之法,而不求醫問藥,是自尋死路。

  • 4 # 時胖紙評職場

    大家好,我是喜歡研究歷史和靈異事件的時胖紙。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七星燈續命,如果成功能夠延壽12年,繼續完成北伐,但是七星燈續命沒有成功,從直觀上來說,是司馬懿設計偷襲,魏延闖帳踢翻了七星燈,直接導致了諸葛亮續命失敗。

    但是從作者羅貫中自己的角度去出發,畢竟他寫的是歷史小說,雖然很多地方都可以去演繹甚至幻想,但是一些基本的歷史事實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就是諸葛亮最終沒能完成北伐,蜀國投降了魏國。

    而在小說中,諸葛亮幾乎是半神一樣的人物,但是即便是智近乎妖的諸葛亮也無法逆轉這個歷史事實,那麼作為這部小說的主角之一,就必須要有一個更加傳奇的謝幕。那麼七星燈續命失敗其實就是一種非常儀式化的安排。羅貫中是要藉著這個方式告訴說明,諸葛亮雖然失敗了,實際上是上天的原因而非其自己的能力不行。但是也為諸葛亮敢於天斗的精神進行了最好的詮釋。

  • 5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三國的諸葛亮是位傳奇人物,被世人稱之為無所不能的“妖人”。他自從提出隆中對而隨劉備下山後,戰功卓越: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舌戰群儒、巧借東風、三氣周瑜、攻佔蜀川,成功幫助劉備完成了霸業。而在劉備死後,諸葛亮秉承先主遺志,盡力輔佐劉禪,以匡扶漢室為已任,七擒孟獲穩後防,六出祁山伐魏國,直到病逝五丈原,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這樣8個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公元234年,屯兵在五丈原的諸葛亮已入豪肓。就在這時,他的老對手司馬懿卻乘機出兵襲擊蜀軍後方,結果斬殺蜀軍五百餘人,獲牲口千餘頭。

    諸葛亮知道後,喟然長嘆,據史書記載:當天晚上諸葛亮夜觀天象,三臺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隱,其光昏暗,諸葛亮便算到自已的命不長久,但是他依然放不下先主的重託,於是想續命完成大業,於是便設七星壇作法,對姜維說:如果七天內燈不滅,我便可增加12年壽命,如果燈滅,我必死無疑。

    這就是所謂的七星燈續命的故事,於是諸葛亮在大帳內設七星燈,披頭散髮,步罡踏斗,為防外人打擾,諸葛亮命親信姜維率百名精甲將士在帳外護衛,任何人不得入內。

    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意外出現了。因為知道諸葛亮病重,原本一直以堅守為策略的司馬懿採取了騷擾戰術,不時派將士出戰侵襲蜀軍大營。

    魏延收到士卒的報告後,貿然闖進大帳彙報情況,哪知他走得太快,竟然帶滅了帳內的主燈。主燈一滅,七星續命法宣告失敗,氣得姜維拔刀就要砍了魏延。

    諸葛亮阻止了姜維,他發出了8個字的長嘆:嘆息道:“生死有命,不可挽也。”當時就口吐鮮血,臥倒在床上。

    諸葛亮知道司馬懿看到自己的將星墜落,一定會帶兵來追,那時候損失很多兵馬將士。於是決定給自己設最後一條計策,堪稱是逆天而行的計策。史書中是記載的:“吾死之後,不可發喪。可作一大龕,將吾屍坐於龕中,以米七粒,放吾口內,腳下用明燈一盞,軍中安靜如常,切勿舉哀,則將星不墜。吾陰魂更自起鎮之。司馬懿見將星不墜,必然驚疑。”

    意思就是說諸葛亮死後,在他的口裡面放七粒米,在其腳下放孔明燈一盞,這樣諸葛亮的將星就不會墜落,並把模仿自己製作的木像推到陣前,製造自己仍然活著的假象,如此可嚇退司馬懿,保住蜀軍安全撤返。

    叮囑完後事,諸葛亮溘然長逝。

    後來,諸葛亮死後,楊儀按其遺命照辦。果然,將星雖然暗淡,但一直沒有墜落。司馬懿心中狐疑不定,難道是自己判斷錯了?他擔心其中有詐,於是一直按兵不動。而蜀軍呢?按照軍師遺命,緩緩而退,等司馬懿發現,蜀軍已經全身而退。

    另外,諸葛亮死前還留下遺囑,對自己的身後之事進行了安排。

    諸葛亮讓後主劉禪派四名軍士抬著自己的棺材往南走,一直走到“繩爛槓斷”之處,就可以就地埋葬,並且不起墓丘,不立石碑,不載樹木。

    劉禪雖然不明就裡,但還是按照諸葛亮的遺囑行事。這四名軍士抬著諸葛亮的棺材往南走,走了好幾天,越走越累,可繩子和槓子還好好的,眼看這樣走下去不知何年馬月才能斷呢?四個人一商量,就很機智地把繩子隔斷,把諸葛亮的棺材就地掩埋了,然後回去覆命。劉禪也不傻,覺得那麼粗的繩子不可能這麼快就斷了,於是便逼問四人真相。

    四人一看騙不過皇帝,只得說了實話,劉禪大怒,把這四個人都殺了。但是剛殺完他就後悔了:忘記問諸葛亮到底被葬在了何地。從此之後,諸葛亮的埋葬地就成了千古之謎,直到現在也沒有被找到了。

    當然,無論是諸葛亮用“七星燈續命”還是“七粒米穩星”,亦或是“繩爛槓斷”下葬,這些都是“演義”之言,真偽值得懷疑。當然,之所以這些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從側面也證明諸葛亮在民眾心裡的崇高地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做好建築工程現場監理管理工作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