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總探長

    自古以來的削藩,其本質就是問題穩固疆土,集中皇權。

    康熙初年的三藩是從清朝初期打天下時候遺留下來的,這些曾經為了清王朝付出心血的漢將也成為了江南地區勢力最為強大的三股勢力。

    一方面,清王朝為了感恩他們的功勞,另一方面則利用他們三個在江南以南平定各地的叛亂。當時天下雖平,可是整個江南大地還是會有大大小小的反清勢力在潛伏著,

    對於清廷的任何一個統治者而言,曾經的三大漢將是最為得力的鷹犬。

    我們可以看一下當時三藩所在的地理位置,到了康熙初年清王朝統御之下的萬里疆土,長江以南地區其實是屬於三大藩王,真正的軍事主導權也並不在清王朝的手上,反而是清王朝被這三大藩王牽著鼻子走,不僅僅要給錢,給糧,還要處處看著這三大藩王的臉色。

    這種情況下,試問哪一個帝王不會試圖削藩?這天下究竟是清王朝還是三藩的?

    康熙皇帝剛剛上臺,就著手解決了獨斷專橫的權臣鰲拜,隨即而來的一把屠刀瞬間伸向了長江以南的三大藩王。

    從康熙下令削藩開始,到吳三桂引兵叛亂,其實可以看得出來吳三桂反叛壓根就沒有在康熙皇帝的預估範圍之內。

    可能有很多人會覺得康熙皇帝雖然年幼,卻這是一位少年老成的皇帝,其實不然。我們從康熙的在對於平叛的方針上來看,他其實是沒有預料到吳三桂會引兵反叛的。這也是為什麼吳三桂反叛初期能夠迅速挺兵進入長江中游的真正原因,因為那時的清軍壓根就毫無準備。

    此時康熙在政治上仍舊不夠成熟,想要徹底的運籌帷幄壓根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年輕而生猛的康熙皇帝只能硬著頭皮,頂著壓力往前衝。

    吳三桂扯起反清大旗之後,迅速分兵兩路出擊:

    王屏藩統率軍隊從昆明進軍,進攻四川

    馬寶統率軍隊從貴州進軍,進攻湖廣

    吳三桂前期有規劃的作戰,讓吳軍以犁庭掃穴之姿順利攻佔沅州,轉而攻佔衡州、長沙、常德、嶽州、澧州,成功進入了湖南境內。

    此時的康熙皇帝才真正的反應過來,急忙下令讓清軍前去設防。

    康熙帝急令各路大軍佈防:

    清軍將領巴爾布統領清軍從荊州駐守常德

    清軍將領珠滿統領清軍從武昌駐防嶽州

    清軍將領瓦爾統領清軍從陝西前往四川境內防守

    不僅如此,康熙皇帝還下令徵調京師、山西、河南、山東四地冰凌前往長江兩岸防守。從康熙的表現來看,此時的他已經慌了神。

    可是君無戲言,他康熙皇帝說出去的削藩之舉能夠撤回嗎?

    很顯然不能。

    同樣讓人詫異的是,吳三桂的大軍挺兵進入湖南,以嶽州為大本營竟然開始了對峙。

    帳下所有的部將此時都主張順長江而下,攻取江寧(現在的南京)。如此一來,吳三桂就能夠以以南京遙控江南半壁江山,可是吳三桂卻在這種關鍵的時刻選擇固守嶽州,還想了一條几乎無法實現的戰略構想。

    他竟然向要四川出兵進入陝西,從而跨,攻佔京師。

    試問如此漫長的補給線?這種可能嗎?

    更何況真正進入四川境內的也並非吳三桂帳下的精銳部隊,其實此時的吳三桂僅僅是想要和康熙皇帝談判,他依舊想要回到自己的雲南,做自己的王爺。

    他之所以出兵反叛其實就是想著向年輕的康熙皇帝證明:

    老子想打你簡直易如反掌!

    可是,吳三桂終究已經六十多歲了,從更多的心理來看,這個年紀的人更加倚重什麼?也更加希望自己是一種怎麼的生活?

    那當然是安享晚年!!!

    這其實和虎虎生威的年輕皇帝康熙是截然相反的,康熙皇帝的激進只是想要證明自己能夠有遙領天下的本領,他不僅僅要做給朝堂之上的大臣看,還要做給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看。

    吳三桂終究不一樣,他這樣的年紀,他終究還是不想興兵征討,四處征戰的。這也是為什麼吳三桂在後期幾乎完全據守嶽州、衡陽兩座軍事重鎮。

    因為,所謂的吳三桂起兵反叛,壓根就是被年輕的康熙皇帝逼反的。所謂的政權不穩,年輕的康熙皇帝在乎這些嗎?

    其實,他根本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權威和顏面。

  • 2 # 七個名字真不容易

    他就是初掌權力之後膨脹了唄,非要搞出點事情證明一下自己很牛皮,類似的如明英宗朱祁鎮,只不過明英宗是玩脫了,麻哥是差點玩脫了,被吳三桂打的一度懷疑人生,差點跑回關外去,要不是他奶奶還有兩把刷子和吳三桂太老了這結果還不知道怎麼著呢,話說吳三桂沒幾年活頭了,康熙非搞出點事情逼反他這要是能說是英明神武聖主明君我也是醉了。

  • 3 # 品茗讀史

    前言:康熙皇帝下令削藩,一是三藩權力過大,國家的財賦都快被他們佔完了;二是平南王尚可喜主動退藩,要求回遼東養老。此舉堅定了康熙削藩的決心,使康熙誤以為削藩的阻力並不大。

    康熙削藩的主要原因是三藩權力太大,不但向朝廷要糧要餉,而且還自己選任官員,收取地方稅賦。比如,吳三桂任用的地方官員,就被稱作“西選”。

    康熙害怕時間長了,三藩的勢力會發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剛好這時各地的殘明反清勢力都被消滅了,康熙認為天下已經太平,滿清的統治已經穩固,不需要維持三藩這樣的巨大財政支出了。

    尚可喜上書歸藩,要回遼東養老。康熙皇帝大喜過望,立即對尚可喜表彰有加。同時,也向天下昭示出自己要削除三藩的意向。

    於是,嗅覺靈敏的朝廷大臣們紛紛上書,建言康熙削除三藩。一時之間,削藩的呼聲響徹朝野。

    在此形勢下,吳三桂為了試探康熙,也被迫上書,表示自己也要歸藩養老。

    吳三桂以為康熙肯定不會同意自己歸藩的請求,還會讓自己繼續鎮守雲南。誰知康熙就坡下驢,順勢答應了吳三桂歸藩的要求。

    這一下,吳三桂弄巧成拙,騎虎難下。因為吳三桂一直想像明初沐英那樣,世代鎮守雲南,永為藩王。沒想到,年輕的康熙皇帝竟把他逼到了死角。

    無奈之下,吳三桂起兵反清,三藩之亂爆發了。

    三藩之亂開始以後的天下形勢,令康熙皇帝震驚萬分。他萬萬沒料到吳三桂登高一呼,八方響應,一時間措手不及,亂了陣腳。

    如果不是吳三桂年老多慮,徘徊長江南岸,遲遲不過江直搗中原,給了康熙喘息之機,滿清在中國的統治早就結束了。

    結語:康熙下令削藩,是錯誤判斷了吳三桂的決心,過於樂觀了。在平定三藩之亂的戰爭中,康熙皇帝並不佔明顯優勢,他勝在吳三桂的戰略失誤上。

  • 4 # 雍親王府

    康熙朝時期的“三藩”,儼然如同“無底洞”一般,成為了大清王朝巨大的財政負擔。

    在清朝的歷史上,一共出現了四位異姓藩王,即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和平西王吳三桂。

    這四人中,前三位是在“吳橋兵變”後,投降了皇太極,這個時候還處於後金政權時期,而他們三位在清朝不斷髮展壯大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且立下了汗馬功勞。

    吳三桂歸順的時間相對較晚,是在順治元年(1644年),“山海關大戰”的時候在陣前投降了清朝,並且在此之後隨同其他三位藩王一同南下,平定了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和張獻忠的大西政權,接著又蕩平了南明小朝廷,同樣功勳卓著。

    順治九年(1652年),隨著定南王孔有德在桂林戰死,全家除了其女孔四貞外,盡皆被李定國屠戮,定南王世襲被取消。

    至此,清朝初年“三藩”鎮守的格局正式形成。

    平西王吳三桂鎮守雲南,兼領貴州,主要對付的是南明永曆政權以及李定國的殘部;

    平南王尚可喜鎮守廣東,主要對付張獻忠的餘部;

    靖南王耿仲明,在其去世後由其子耿繼茂繼任,之後便是耿精忠襲承靖南王,耿家先是鎮守四川對付張獻忠的殘部,後駐防福建防備盤踞在金夏,後又佔領臺灣的鄭氏集團。

    “三藩”是有大功於清朝,並且早在皇太極以及順治時期開始,就透過歃血為盟的方式,對藩王們立下“永不相負”的承諾,朝廷對於藩王也給予了巨大的優待與封賞。

    然而,伴隨著康熙元年(1662年),吳三桂帶兵攻入緬甸,逼迫緬甸國王交出永曆皇帝朱由榔,並將其絞死在雲南昆明,明朝皇室血脈就此斷絕,而清朝也基本完成了中國大陸地區的統一。

    與此同時,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首的輔政大臣也非常清醒的認識到,此時的國家已經從戰時狀態轉向了經濟發展的狀態,於是宣佈“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開始對全國的軍事行動進行節制。

    “從此大兵得以休息,糧餉不致糜費。宣詔中外,鹹使聞知。”

    即便是如此,“三藩”的存在依然讓清朝朝廷背上了巨大的財政包袱。

    順治十七年(1660年),清政府的財政收入為875萬兩白銀,但是僅吳三桂一鎮的支出就高達900萬兩,因而朝中便有人感慨:

    “竭盡全國之財力,尚不足一省之需求。”

    康熙皇帝登基後,一方面得益於全國局勢的穩定,財政收入增加,另一方面便是全國戰事的減少,使得財政的赤字虧空情況稍有好轉,但是仍要面臨著“天下之賦,三藩耗其二”的困境。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是四大臣輔政時期,還是後來的鰲拜專政時期,以及康熙皇帝親政時期,朝廷都採取了一定的措施,希望減少“三藩”的開支,這其中包括了派駐地方官員,加強中央集權管理,以及裁剪軍隊,節約朝廷開支。

    然而,面對朝廷的政策,三位藩王特別是吳三桂可謂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僅藉口戰事未平拒不裁軍,更是透過各種手段把持地方官場勢力,使得“三藩”控制的地區,不僅成為朝廷財政的“黑洞”,更是營造了一片中央集權的“真空地帶”,儼然是“國中之國”般的存在。

    所以,此時的康熙皇帝與“三藩”,也就是朝廷中央與地方之間,矛盾已然是愈發的不可調和,康熙皇帝也就此產生了“裁撤三藩”的想法。

    裁撤三藩,康熙皇帝初衷是好的,但是方法卻是錯誤的。

    1673年(康熙十二年),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接受了手下謀士的建議,決定急流勇退,自請撤藩,本人回遼東養老,由其子尚之信襲承其平南王的爵位,繼續世守廣東。

    尚可喜的撤藩請求無疑讓康熙皇帝找到了“剛想睡覺就有人送枕頭”的感覺,立馬予以了同意。在這之後,平西王吳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先後上疏自請撤藩,等待康熙皇帝的回覆。只不過,尚可喜自請撤藩是真心的,而吳三桂和耿精忠顯然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

    這個時候擺在康熙皇帝面前的,其實有很多種選擇。

    首先,他可以將“三藩”撤藩的請求駁回,繼續遵循皇太極以及順治皇帝與“三藩”的約定,繼續保持現狀,但是以清朝當時的國力,確實難以為繼。

    其次,他可以暫時不進行裁撤,等到吳三桂、尚可喜這兩位有能力、有實力、有威望的“老人”去世了,再行撤藩之事,這樣一來壓力和阻力都會小很多,“三藩”的威脅性也會小很多。

    再次,學習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與“三藩”談好條件,用榮華富貴和子孫後代的安穩,換取朝廷的穩定局面。

    最後,那就是區別對待了,分期撤藩,這樣減少了朝廷所面臨著的危險與壓力,同時也更容易在“三藩”之間製造隔閡,使之相互記恨,進而成為牽制力量。

    而這幾種方式,也是當時的朝中大臣力諫的對待“三藩”的態度與手段,只不過康熙皇帝卻都沒有同意,他選擇的是一次性將“三藩”全部裁撤,一勞永逸的解決三藩問題,而康熙皇帝的做法僅僅得到了明珠、米思翰、莫洛等少數官員的贊同。

    可即便面對朝中大部分官員的極力反對,康熙依舊固執己見,甚至說:

    “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

    可以說康熙是下定了決心要同時裁撤三藩,並且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但是從此前朝臣們的建議來看,其實當時的康熙確實有更為有效、更為溫和,甚至代價更小的方案解決“三藩”問題,只不過康熙皇帝選擇了最為激烈且暴力的方案,最終導致持續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亂”,使得整個國家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百姓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所以,康熙確實要為“三藩之亂”的爆發承擔主要的責任。

    歸根結底,之所以如此,還是此時康熙在政治上的不成熟所致。

    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皇帝去世,年僅八歲的康熙皇帝即位。在此後的八年時間裡,朝政一直掌握在四位輔政大臣手中,特別是此後經歷了鰲拜專政時期,這一階段的康熙尚處於學習階段,並沒有過多的參與施政。直到康熙康熙八年(1669年),以“智擒鰲拜”、清算鰲拜集團為標誌,康熙這才真正掌握全國政權,這一年,康熙不到十六歲。

    而到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此時的康熙也僅僅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少年,掌握政權也不多短短的四年時間,並且康熙皇帝本人是完全沒有見過三位藩王,特別是吳三桂和尚可喜這兩位“老人”,於是更加忽視了其本人的實力。再加上此前“智擒鰲拜”平添了康熙以巨大信心,於是在“裁撤三藩”的問題上,康熙犯了自以為是和年少輕狂的錯誤,最終導致了“三藩之亂”的爆發。如果康熙此時能多聽一聽諸如遏必隆、索額圖這些與吳三桂、尚可喜等這些共事多年的朝臣的意見,或許歷史也就不會如此走向了。

    除此之外,康熙也是太想要解決“三藩”的問題。

    特別是在叛亂之初,吳三桂掌握了戰場的絕對主動,佔領了長江以南的大片國土,加上其他兩藩的叛變,臺灣鄭氏集團的進攻,西北王輔臣的反覆無常,甚至連歸順大清數十年的察哈爾蒙古都已經將兵鋒直指北京城,康熙處在了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而最終,還是康熙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但這卻也是一場慘勝,況且這本身也是一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的叛亂,如果歷史再給康熙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的話,說不定康熙真的會改變自己起初的想法和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興之主必能中興清朝?為何說清朝的喪權辱國是歷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