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響寶寶改二甲

    我愣是沒看懂這是什麼意思

    思索了一下大概是要定遠艦的介紹

    因為定遠號雖然定義上應該是鐵甲艦

    但實際上也可以被算作戰列艦

    (定遠號 1885年)

    為什麼是德系戰列艦呢?

    因為定遠號實際上是大清帝國向德國定做的

    所以說是德系倒也沒啥問題

    (原始設計圖 張帆狀態)

    北洋水師之殤

    定遠號是清朝海軍艦隊北洋水師的戰艦之一,其同型艦(定遠級鐵甲艦)為鎮遠號。

    與鎮遠號一樣,定遠號同為清廷向德國訂購的戰艦之一,於斯德丁(今波蘭什切青)的伏爾鏗造船廠建造,為大清國北洋艦隊的主力艦。在造艦合約中,原本訂明除艤裝外在完工後付運中國,但受中法戰爭影響,德國需保持中立,所以在戰爭結束後才付運。定遠號於1885年10月服役,併成為大清國北洋水師的旗艦。在甲午戰爭前,定遠號曾出訪俄羅斯、北韓半島、日本等地,日本方面一度為這艘強大戰艦所震懾。在大東溝海戰中定遠艦開炮時洋員馬吉芬(“鎮遠”艦幫辦)回憶曾和丁汝昌一同站在炮口附近突遇冷不防開炮,被炮風震倒,但在翻譯時被誤作“與此橋齊飛”,長期地造成了定遠的飛橋腐朽不堪的錯誤說法。

    此艦於1895年二月十日中日甲午戰爭遭日軍魚雷擊中失去行動能力,隨即彈藥用罄,定遠號管帶(艦長)劉步蟾下令將炸艦自沉,隨後劉步蟾吞鴉片自殺。隔日,北洋海軍水師提督丁汝昌自殺。

    (定遠號簡要側檢視)

    紀念

    為紀念這段歷史,2004年,中國方面開始建造定遠艦的一比一複製品。工程於5月開始,威海港及當地企業威高集團投資5000萬人民幣,秦皇島瑞星船務工程負責,嚴格按照當時的規格仿造。紀念艦於9月13日建造完成並下水,至2005年4月16日駛往威海港,當日也進行了海祭儀式,紀念甲午戰爭中抗擊日軍的北洋水師。現時這艘仿製品停泊於威海港作為水上博物館,展出定遠艦、北洋水師及甲午戰爭等內容。(全比例仿品)

    效能資料

    標準排水量

    7144噸

    滿載排水量

    7355噸

    全長

    94.5米

    全寬

    18.4米

    吃水

    5.94米

    動力系統

    燃煤專燒鍋爐8座

    往復式蒸氣引擎(2機2軸)

    功率

    6200匹

    最高航速

    15.4節

    續航里程

    10節航速下4500浬(海里)

    乘員

    363人

    武備

    克虜伯 305MM(12英寸)/25倍徑 雙聯裝炮 位於兩座水壓動力露炮臺內

    150MM(5.9英寸)/35倍徑 單裝副炮 2座 首位各一座

    57MM速射炮 2門

    47MM速射炮 2門

    37MM轉管式機炮 8門

    14英寸水上魚雷發射管 3門

    魚雷艇 3艘

    衝角 1座

    (1895年素描)

    (題外話)定遠級鐵甲艦

    定遠級戰列艦是清廷委託德國普魯士伏爾鏗造船廠製造的7,000噸級的鐵甲艦。定遠級鐵甲艦有兩艘,分別為定遠及鎮遠,二艦於1885年開始服役,成為清北洋水師的主力戰列艦,而定遠則同時為艦隊旗艦。排水量7,000噸的定遠與姊妹船鎮遠是中國海軍史上唯有的兩艘戰列艦,裝甲厚12至14英寸(305~356毫米),主要武裝為2座305毫米(12英寸)口徑的雙聯主炮(共四門)。

    定遠、鎮遠二艦不但是北洋艦隊的主力,服役時更是當時遠東最大型的軍艦,此記錄直至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富士號戰列艦出現。兩艦為甲午戰爭初期的黃海海戰內日軍海軍集中打擊的物件,二艦中彈極多,但是因為其鐵甲堅固而只受一般破損,俱未失去戰鬥力。後來北洋水師退入威海衛以自保,定遠被突入港內的日軍魚雷艇擊中,被迫擱淺。最後被陸上由日軍佔領的炮臺擊中後自沉。而鎮遠則因為觸礁受損,最後投降編入日本海軍。

    1874年爆發牡丹社事件,日本派兵登陸臺灣企圖將之佔據,清兵以僅有之戰船赴臺將之驅逐。事件引起清朝朝野的警惕,清政府於是決定每年撥出四百萬兩作為經費,加快建設海軍。大清海軍分為三洋,當中北洋艦隊由北洋大臣李鴻章主持,負責守衛京師,故此獲得優先集全力建造。北洋海軍最先向英國阿姆斯特朗(阿姆斯壯,Armstrong)購艦,1879年起先後購入六艘排水量400噸、配有一門11英寸口徑主炮的炮艦,即“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及“鎮邊”。這些炮艦為木船外包鋼殼,稱之為“蚊子船”;可作近岸防禦但不具遠洋作戰能力。之後李鴻章再向英國購入排水量為1,350噸,10英寸口徑主炮2門的無防護巡洋艦兩艘,即“超勇”及“揚威”,兩艦於1881年年中完工,並於年底駛回大清服役。

    在“超勇”及“揚威”在建造的同時,李鴻章在1880年3月31日奏準購買兩艘鐵甲艦。同年中,派徐建寅、李鳳苞到英國及德國,考察海軍以及購艦。徐、李在德國參觀伏爾鏗造船廠及其製造的薩克森級鐵甲艦,與及克虜伯公司及其火炮。在英國,二人則參觀阿姆斯特朗及其最新之“英弗來息白”(不屈,HMS Inflexible)鐵甲艦。最後決定由位於德國斯德丁(Stettin,即現在波蘭的什切青)的伏爾鏗建造兩艘集薩克森級及英弗來息白(不屈)之長處的鐵甲艦,噸位、尺寸與薩克森級接近,艦上採用克虜伯火炮。鐵甲艦的設計及技術均為當時最先進的。其噸位亦是遠東第一,號稱“遠東第一艦”。(1883年交艦時的模型)

    定遠級的裝甲佈置類似英弗來息白(不屈)、薩克森級類似的設計,厚達12英寸的裝甲成堡式,集中在船身中部,保護機械、主炮及彈藥庫,而非分散在水線之上。司令塔位於兩座炮臺的相接部,其上方是飛橋(露天指揮台)。炮塔樣式借鑑了薩克森級的露炮臺樣式,用裝甲圍成炮臺,炮臺不動而火炮轉動,上部增加了炮罩,減輕了旋轉機構的負擔。炮臺的佈局借鑑了英弗來息白(不屈)的兩舷對角線的設計,使得每一座主炮擁有在一側舷從艦艏到艦艉180度的射界,向另一側船舷的發射範圍受到侷限。主炮向艦艏或跨甲板射擊都可能殺傷己方人員,例如大東溝海戰時,總兵劉步蟾令定遠主炮向艦艏射擊,就使飛橋上的提督丁汝昌等人受傷;馬吉芬率人往前甲板救火,他身邊的人也因鎮遠右舷的主炮向左舷射擊而死。由於司令塔位於2座主炮塔之間,大東溝海戰中許多炮彈擊中司令塔後,碎片反彈到露炮臺,炮手的傷亡有2/3來自這種彈雨。

    關於炮罩的防護效果,豐島海戰時,日軍一枚使用彈底引信的炮彈擊中濟遠艦艦尾的炮罩,結果彈頭穿出炮罩,而彈身在炮罩內爆炸變成許多彈片,殺死七人,傷十四人,所有在炮罩內的人無一倖免。如果移除炮罩,該彈不會造成如此大的傷亡。馬吉芬認為,除非炮罩厚到足以抵禦穿甲彈,不然寧可不要炮罩。大東溝海戰時,日軍一枚10吋炮彈擊中鎮遠艦6吋的副炮,在炮罩內爆炸,碎片紛飛。如果官兵不是因為該炮故障而已經離開,將無一倖免。(定遠級二號艦 鎮遠)

    1881年1月8日第一艘鐵甲艦正式簽署合約,1881年5月23日又定造了第二艘鐵甲艦,每艦造價為620萬馬克。清政府吸收之前經驗,派劉步蟾、魏瀚等熟識海軍者到德國船廠監工。兩艘戰列艦由李鴻章親自名為“定遠”、“鎮遠”。同年12月22日,“定遠”號下水,次年鎮遠下水。定遠與鎮遠先後在1883年5月和1884年3月完工。定遠及鎮遠本應在1884年完工交貨。但1883年年底中法戰爭爆發,德國作為中立國,據國際慣例暫停交貨。1885年中法簽訂和約,德國方才於7月履約付貨。定遠及鎮遠由德國水兵駕駛,懸掛德國商船旗,經蘇彝士運河、新加坡、香港,於10月抵達天津大沽。10月29日,定遠升起龍旗,正式成為大清海軍艦隻、北洋艦隊旗艦。

    定遠、鎮遠在北洋艦隊成軍後曾作為旗艦出訪鄰國。1886年7月,定遠及鎮遠等六艦出訪北韓元山。8月,先後到訪俄國海參崴,日本東京及長崎。定遠及鎮遠兩艘當時遠東最大及最先進的戰列艦到日本,一度引起日本朝野的震撼,日本為對付中國的這兩艘鐵甲艦,發行海軍公債制定了海軍擴張計劃。據說東鄉平八郎於北洋艦隊第二次訪問日本上定遠號參觀後,發現清兵在主炮上晾褲。13及15日,大清海軍放假上岸水兵因購物和嫖妓等事與日本人發生衝突,多名水兵及日人死傷。史稱長崎事件。這一事件後來透過外交途徑得到了解決。

    1894年,定遠號作為北洋艦隊旗艦,帶領十多艘戰列艦參加9月17日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上的遭遇決戰。當日下午12時50分,由定遠先向日艦開炮。定遠的管帶(艦長)為劉步蟾,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亦在艦上。在大東溝海戰中定遠艦開炮時,洋員馬吉芬回憶曾和丁汝昌一同站在炮口附近突遇冷不防開炮,被炮風震倒,但在翻譯時被隨意翻成了"與此橋齊飛",長期地造成了定遠的飛橋腐朽不堪的錯誤說法。丁汝昌身負重傷,旗艦亦不能掛旗指揮各艦。戰事一直由中午持續至下午5時,期間定遠、鎮遠一直堅持作戰,是戰鬥的主力;曾以主炮擊中日本旗艦松島號(一說為定遠所擊中,另一說為鎮遠所擊中),引發其堆積的彈藥發生大爆炸,起火退出戰鬥。定遠中彈多達159發,艦上17人死38人受傷,前甲板更曾發生大火。鎮遠中彈更多達220發,艦上13人死28人受傷。但二艦因其裝甲堅厚,並無致命損傷,一路亦未失作戰能力。不過由於定遠及鎮遠二艦火炮射速太低(原本用作更換速射炮的經費受到皇室皇帝大婚、皇太后壽辰修建頤和園的影響而被擱置),彈藥亦不足;在下午戰事完結時,鎮遠主炮炮彈只餘25發,副炮更全部打完(而且剩餘的炮彈中全為訓練用實心彈),在戰事中未有發揮更大的威力。而黃海戰役亦以北洋水師損失五艘軍艦、日方五艦受傷而結束。(甲午戰爭前停泊於旅順船塢中的鎮遠艦)

    黃海戰役後,北洋艦隊退入威海衛不再輕出。11月14日,鎮遠在進入海港時艦底觸礁,以木料作緊急修護。由於清軍的船塢所在的旅順已被日軍佔領,無法修復出海再戰,北洋艦隊實力大減。管帶林泰曾在觸礁後次日引咎自盡,鎮遠由原幫帶楊用霖接任。

    1895年2月4日,日軍魚雷艇偷襲威海衛,以魚雷擊中定遠左舷。清軍將定遠移至淺灘擱淺,當作炮臺使用。2月9日,陸上之日軍佔領威海衛附近的清軍炮臺,以岸炮擊傷定遠。10日,管帶劉步蟾下令炸燬定遠號以免資敵。定遠號沉沒後劉步蟾亦自殺。鎮遠與北洋艦隊其他殘餘艦隻投降。

    定遠的部分殘骸後來由日本於1896年打撈。其舵輪後來被一名居住日本長崎的英華人格拉巴改造為咖啡桌。此桌在二戰時被日本政府沒收,戰後在長崎格拉巴公園內展出,1980年代一中國代表團訪日時發現並向日本政府表示了抗議,之後此咖啡桌被收儲不再對外公開展出,但此桌至今仍存放在日本長崎格拉巴公園內的一個倉庫中。

    2005年8月,中國製造了定遠艦的一比一複製品,停放在威海作為博物館展品的一部分。

    甲午戰爭後,日本接收鎮遠為戰利品,於1895年2月17日在威海衛被日本海軍接收。西京丸號特設巡洋艦將其拖至旅順維修,恢復自航能力後,於7月4日離開旅順,前往日本。此後鎮遠作為在日本艦隊內服役,仍名為鎮遠,級別列為“第一種軍艦”。1898年改列為二等戰列艦。

    1904年2月6日日俄戰爭爆發後,鎮遠隨日本聯合艦隊第五艦隊參加北韓海峽警備作戰和旅順口封鎖作戰,並參加了黃海海戰。改為一等海防艦,並參加日俄戰爭中的黃海海戰。1905年5月27日至5月28日參加對馬海峽海戰。1911年4月1日退役,改作靶船。1912 年4月6日出售拆解,作廢鐵拆解。出售所得費用被用來修建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的大禮堂。其中指揮艙中的陳設炮、大清海圖等交付日本海軍部紀念館儲存,所遺鐵錨、鐵鏈、炮彈被搬至東京上野公園內展示。至二次大戰後日海軍部精品陳設均被美軍繳獲,其中“鎮遠”艦指揮艙陳設炮、大清海圖及日本海軍部甲午海戰圖片文字等重要文物現收藏於美國亞洲文化學院歷史博物館。(被魚雷艦擊中,後自爆彈藥艙的定遠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華民國海軍少校鍾漢波前往日本找回原屬鎮遠和定遠的遺物(主要是船錨),並銷燬上野公園內的碑文。1947年5月18日從日本運抵中國上海,現時於北京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內展出。

    現時仍有許多定遠艦和鎮遠艦的遺物保存於日本民間。甲午戰爭過後,日本人小野龍介出資兩萬日元,從日本海軍手中買下部分由軍方打撈的定遠艦殘骸,用這些艦材於太宰府建造了一座名為“定遠館”(定遠館/ていえんかん)的別墅。

    部分鎮遠、定遠兩艦在日遺物:

    定遠艦部分殘骸(裝甲板、水密門等)建造的定遠館,於福岡縣太宰府市。定遠艦長辦公桌,於福岡縣太宰府市光明禪寺。定遠艦舵輪兩枚,一枚於東京靖國神社,一枚於長崎縣長崎市的格拉巴宅邸。鎮遠艦船鐘2只,一隻於神奈川縣小田原市小田原高校,一隻於香川縣三豐郡慄島海洋紀念館。鎮遠艦實心彈2枚,於神奈川縣橫須賀市三笠艦紀念公園。鎮遠艦305毫米炮彈兩枚,一枚於和歌山縣須佐神社,一枚於奈良市冰室神社。定遠艦炮彈一枚,於長崎縣佐世保市的舊海軍佐世保墓地。鎮遠艦鐵錨一隻,於崗山縣吉備津福田海本部。定遠艦媽祖神龕,於福岡市博多區東公園內的元寇史料館。鎮遠艦指揮艙陳設炮、大清海圖,於美國亞洲文化學院歷史博物館。轉發點贊人人有責

    本人專業解答戰艦世界相關問答(有時候還寫一點GalGame相關文章)

    例行一圖結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泳法分離混合蛋白質的基本原理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