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位於中國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交界處,橫跨鄂豫晥三省,呈東南往西北走向,長270千米,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大別山主峰是白馬尖,海拔1777米,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境內。新建成的以白馬尖為核心景點的大別山主峰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和國家地質公園,也是整個大別山區的核心旅遊景區。大別山東視南京,西隔武漢,基本上位於南京和武漢的正中間,正是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大別山對民國首都南京和中心城市武漢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這也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地理前提。大別山區是中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之一。太行山(北緯34°34"——40°43"、東經110°14"——114°33"。),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是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位於河北省與山西省交界地區,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間,山脈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與山西交界地區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數400餘公里。它是中國地形第二階梯的東緣,也是黃土高原的東部界線。太行山脈的的地質基底是複式單斜褶皺。東側為斷層構造,相對高差達1500~2000米,山前發育典型的洪積扇以及衝洪積平原。從北向南有小五臺山(海拔2882米)、太白山、白石山、狼牙山、南坨山、陽曲山、王屋山等山峰。山西高原東部河流多切過太行山進入河北平原,匯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匯入黃河。太行山是中國東部的一條重要地理界線。東部的華北平原是落葉闊葉林地帶,西側的黃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帶和乾草原地帶,兩側的植被、土壤垂直帶特徵也存在明顯差異。太行山脈多東西向橫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時有著名的"太行八陘"。
大別山位於中國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交界處,橫跨鄂豫晥三省,呈東南往西北走向,長270千米,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大別山主峰是白馬尖,海拔1777米,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境內。新建成的以白馬尖為核心景點的大別山主峰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和國家地質公園,也是整個大別山區的核心旅遊景區。大別山東視南京,西隔武漢,基本上位於南京和武漢的正中間,正是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大別山對民國首都南京和中心城市武漢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這也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地理前提。大別山區是中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之一。太行山(北緯34°34"——40°43"、東經110°14"——114°33"。),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是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位於河北省與山西省交界地區,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間,山脈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與山西交界地區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數400餘公里。它是中國地形第二階梯的東緣,也是黃土高原的東部界線。太行山脈的的地質基底是複式單斜褶皺。東側為斷層構造,相對高差達1500~2000米,山前發育典型的洪積扇以及衝洪積平原。從北向南有小五臺山(海拔2882米)、太白山、白石山、狼牙山、南坨山、陽曲山、王屋山等山峰。山西高原東部河流多切過太行山進入河北平原,匯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匯入黃河。太行山是中國東部的一條重要地理界線。東部的華北平原是落葉闊葉林地帶,西側的黃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帶和乾草原地帶,兩側的植被、土壤垂直帶特徵也存在明顯差異。太行山脈多東西向橫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時有著名的"太行八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