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魔方歷史觀
-
2 # 榮耀歷史
《三國演義》為我們塑造一個武藝天下無雙,信義上卻是徹頭徹尾的見利忘義的戰神呂布!
那麼歷史上的呂布和《三國演義》裡面呈現的呂布是否相同?呂布到底身死何處?被何人所殺?
小說與正史的交鋒《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對諸多歷史人物進行了拔高,比如說關羽、趙雲等,也對一些人物惡意貶低,比如說曹操,但是對於呂布,基本上與歷史中的呂布相差不大。
關於武力值方面,小說裡自然不必多言,天下第一,在正史中也有多處描寫。
呂布歸降董卓後,因為善長騎射,膂力過人,所以被董卓稱為“飛將”;
陳宮對呂布的評價:呂布壯士,善戰無前。
曹姓對呂布的評價:呂將軍大將有神,不可擊也。
郭家對呂布的評價:布之威力不及項籍,而困敗過之,若乘勝攻之,此成禽也。(將呂布與項羽相比較)
陳琳對呂布的評價:其間豪桀縱橫,熊據虎跱,強如二袁,勇如呂布,跨州連郡,有威有名。
基本上可見呂布的武力值是當世公認的!
關於信義方面,呂布也確實如小說中那樣先殺丁原,再殺董卓,背叛劉備奪取徐州,真如張飛的評價:三姓家奴。
曹操對呂布的評價:布,狼子野心,誠難久養,非卿莫能究其情也。
范曄對呂布的評價:術既叨貪,布亦翻覆。
程昱對呂布的評價:夫布,粗中少親,剛而無禮,匹夫之雄耳。
所以總結下來,歷史上的呂布確實是武藝天下無雙,但是謀略偏差,而且見利忘義,反覆無常,這就為他後來的覆滅埋下禍根。
命喪白門樓呂布從劉備手中奪走徐州之後,稱霸一方。起初與袁術結盟,後來曹操假借漢獻帝名義要封呂布為左將軍,前提就是呂布要與袁術決裂。曹老闆這一招果然是抓住了呂布的七寸,他貪婪的本性再次顯現,果斷反悔了自己提出的與袁術結為親家的約定,還殺了袁術的使者。袁術惱怒呂布的背叛,發兵攻打,戰敗。但是呂布也沒有等到朝廷的封賞,這才明白中了曹阿瞞的圈套。
沒過多長時間,呂布又背叛朝廷再次厚著臉皮再次和袁術結盟,擊敗了劉備,把劉備徹底趕出了徐州,投靠曹操。
曹操也看到了呂布的壯大與反覆無常,這就是一個定時炸彈,於是在劉備、陳登等人的勸告下,出兵討伐呂布。
呂布雖然個人武力值比較高,但是他缺乏謀略,卻又不採納陳宮的計策,生性多疑,造成他與各個將領之間的猜忌。這樣的軍隊肯定不是曹操的對手,最後被團團包圍在下邳。
圍城3個月後,人心浮動,頗受呂布猜忌的部將侯成、宋憲、魏續三人率先背叛,幫著陳宮投降了曹操,呂布見大勢已去,讓左右綁著自己下城投降,接下來是曹操與呂布的對話(翻譯版):
呂布曰:我對部將很厚道,他們為什麼要背叛我?
曹操對曰:你都和人家老婆私通了,這還叫厚道?(重點:呂布和部將老婆私通,還不是一個)
呂布曰:能不能給我鬆綁?
曹操曰:綁老虎當然要緊一點,怎麼能鬆綁?
呂布曰:曹老闆,你看我武力值這麼高,以後我給你當小弟,為你衝鋒陷陣,你說好不好啊?
突然旁邊一人插話道:曹老闆,看來你是想做下一個丁原或者董卓了,我曾經受過這種苦痛,我懂,希望你也懂!此人正是劉備。
曹操懂了,下令將呂布絞死,然後梟首傳眾。呂布就此命喪白門樓!
很多人以為我上面說的是《三國演義》中的橋段,其實這是《三國志》中記載,被完整地引用到小說中。
呂布為何敗亡,追根究底是因為他的背信棄義,讓他不相信別人,也讓別人無法相信他,最終眾叛親離,無人願意搭救他。
-
3 # 魚小糖吖
《三國演義》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曹操引兵攻下邳,呂布自恃糧食足備,且有泗水之險,只作守而不攻之策,不聽陳宮以逸擊勞之計。結果兵敗城破,自己也被手下宋憲和魏續趁熟睡之際繩纏索綁,緊緊縛住獻給了曹操。
呂布見得曹操,叫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操回顧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布目視玄德曰:“是兒最無信者!”……操令將呂布縊死,然後梟首。
《三國志》:曹操遂生縛呂布,呂布曰:“縛太急,小緩之。”曹操曰:“縛虎不得不急也。”呂布清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呂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布,令呂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曹操有疑色。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呂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曹操頷之。呂布因指劉備曰:“是兒最叵信者。”於是縊殺呂布。梟呂布首,然後葬之。
這分別是羅貫中歷史小說和陳壽正史中關於呂布之死的描寫,相差不多,確定呂布死於曹操之手,被縊死的,死後砍了頭。
從史書看,曹操對於殺呂布還是有些遲疑,有些不忍,呂布必定是三國中言談必及的猛將,以曹操的愛才之心,肯定還想著收為己用,另一方面擔憂呂布的反覆無常。劉備的揭老底行為,徹底使曹操心裡殺與不殺的天平傾向於了殺。也難怪呂布死前最後一句話是“大耳兒,汝不見轅門射戟之事乎!”
劉備為何慫恿曹操殺呂布呢?留呂布在曹操身邊不是更好嗎?以呂布兩次弒父的反覆無常性格,曹操留他在身邊不是留了一害嗎?其實不然,劉備心懷光復漢室之願,不論呂布還是曹操都將是他以後的敵人。對於呂布,劉備自然知其威猛,手下關張二人未必是他對手,如若他反了曹操,劉備也沒那個自信能擒殺了他。如若他真的賣命於曹操,曹操如虎添翼,劉備自然沒有贏得把握,更不要說鼎足而立了。是以,他才會揭呂布老底,借曹操之手殺了呂布。
反觀曹操,呂布對於他來說殺與不殺的比重是一樣的,不殺他或許能在短時間內利用他掃蕩天下,但是呂布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爆炸,這樣曹操心裡總是毛毛的。如果殺了呂布,曹操又實在是惋惜,這麼一員猛將不能為他所用,就這樣白白殺了真是可惜。就是這種猶豫不定,讓劉備看穿了心思,臨頭一棒給了他,想追隨丁建陽和董卓的後步的話你留著呂布。就這麼輕飄飄一句話,堅定了曹操殺呂布的心,一代猛將呂布就這樣被勒死了。
-
4 # 笑笑說說
呂布被曹操戰敗所殺死,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分析深層次的原因,與其說呂布死於被曹操所殺,還不如說呂布死於為自己的背信棄義所殺。
呂布是一個無信無義、不講做人原則、沒有道德底線的人。為了個人利益,他可以不斷易主並殺主求榮。例如,先事丁原,為丁原部將,拜丁原為義父,後受董卓唆使與誘惑,殺了丁原投奔董卓,又拜董卓為義父。再後來又為王允唆使殺掉董卓,所以呂布被稱為“三姓家奴”。為了個人利益,他可以背後對朋友捅刀子,反戈一擊。例如,呂布一次戰敗後走投無路便去徐州投奔劉備,可是乘劉備與袁術打仗之機,見徐州空虛就乘機佔領了徐州,將徐州據為己有。可見,呂布是何等賣主求榮之人,是何等見利忘義之人!
曹操本是重才之人,禮賢下士,求賢若渴,凡為自已所用之人都儘量網羅。呂布是東漢第一猛將,有萬夫不當之勇,被稱為“馬中赤兔,人中呂布”,照理人才難得,被曹操打敗擒住後,應該留下重用。曹操起初也有不殺呂布之意,呂布為了話命也表態願意歸附曹操。可是劉備一句話提醒曹操“你忘了丁原和董卓的教訓了嗎?”曹操於是便下決心將呂布殺了。
古人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做人首先要把道德操守放在第一。有才無德是危險分子,其危害程度比普通人還高。像呂布這樣隨時可以背信棄義之人,即便再有才能,誰還敢留下重用?越是這種有本事卻無信義可言之人,留下他就是給自已日後留下禍根,被殺掉以免除後患那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所以,與其說呂布為曹操所殺,不如說呂布為自已無信無義所殺。
-
5 # 魏門寒士
俗話說得好:“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赤兔馬是三國演義裡有名的汗血寶馬,而呂布可不僅活躍在演義中,正史裡的呂布依然是當之無愧的三國名將。說到他的死亡真相,這並不是指他因為什麼外因導致他的生命活動停止。所謂“死亡真相”應當是導致他敗亡的原因。因為追究他在白門樓上是被吊死還是被斬首是沒有意義的。
導致呂布敗亡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呂布的性格導致他最終的軍事失敗,另一個就要得益於劉備的助攻了。
呂布自身呂布為什麼被人家張三爺叫做“三姓家奴”?因為此人反覆無常。自己本性呂,拜丁原作了義父,後來為了匹馬殺了義父,拜董卓作義父。被稱作三姓家奴。這反覆無常的性格已經成為呂布的標配了。他殺了董卓之後出去自立門戶,後來又投靠劉備,又背叛劉備。歸順朝廷又叛出朝廷歸順袁術。放別人身上可能還需要考慮考慮自己這天天叛逃是不是不仁不義。呂布則是覺得理所當然,要是忠義無雙那就不是呂布了。
建安三年(198年),呂布再次反叛朝廷與袁術結盟,派中郎將高順、北地太守張遼攻打沛城,劉皇叔不敵呂布被擊敗了。隨後曹操派夏侯惇援救劉備,也被高順等人打敗,九月,高順等人攻破沛城,俘虜了劉備的妻兒,劉備敗投向曹操。這是一個關鍵,這裡呂布徹底惹上了曹操。
呂布這人,剛愎自用,總有一股子迷之自信。一邊聽著陳宮建議不聽點頭稱是,另一邊又自作主張向袁術求援,自己率領起兵出城,被人捶了又跑回來守城不出去。導致他手底下幾乎是人人離心。然後曹操在那圍著,一直圍到漲水,一波水淹下邳給呂布來了個團滅。此時,呂布投降曹操還是有可能的,畢竟曹老闆愛才,這麼一位五星級史詩無雙猛將是不容易遇見的。
劉皇叔的補刀前面我們說到過劉備在被呂布打敗後投了曹操,所以在呂布的戰犯審判會上劉備是在旁邊的。
當時,呂布雖然失敗了,但還是滿臉希望的告訴曹操:“你領步兵,我統騎兵。你我合心,天下任行!”為曹操簡單勾勒了一出極其完美的霸業藍圖,順便介紹了一下自己的獨特價值。曹操動心了,不過還是象徵性的問了下左右。劉備閉著眼睛,緩緩地說了一句:“你還記得丁原、董卓怎麼死的嗎?”曹操冷汗下來了。這要是收留了他,自己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呂布(?-199年2月7日[1] ),字奉先,漢族,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紹效力,後佔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由於《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演繹,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之中。
回覆列表
演義中的呂布之死這個情節應當是屬實的,因為在《後漢書》中對此同樣有記載,呂布確實是被曹操下令殺掉的。
布及宮、順皆縊殺之,傳首許市。呂布這個人物“勇武”是有的,就是缺點腦子,做事也是以強硬的態度為主,畢竟呂布是很能打的,有那個資本狂妄,而呂布此人的人品風評也不是那麼好,畢竟在一開始時,呂布把“出爾反爾”用到了極致,先跟著丁原混,後來殺了丁原投董卓,而後又把董卓被殺了。
後來的呂布混跡於那個亂世,也慢慢有了自己的人馬,如果穩步發展的話,絕對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勢力,但是呂布並不求穩,樹立的對頭不少,打過劉備,救過劉備,得罪過袁術,後來也跟曹操對上了。
而呂布最終栽在了曹操的手中,還是頭腦的問題,按理來說,呂布麾下有著陳宮這樣出色的謀士,怎麼會被曹操給活捉了呢,還是呂布自身的原因,他不聽勸,呂布不聽謀士的話,自己腦子又不夠用,而曹操是那種自己腦子夠用,而且還會採納謀士建議的人,如此一對比,高下立判,呂布被曹操所活捉,並不冤枉。
而呂布被帶到曹操面前之後,本身生還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曹操此人是愛才,但沒有愛到在身邊留一隻反覆無常的猛虎,再加上丁原與董卓的前車之鑑,曹操殺掉呂布,也是不讓人意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