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致守仁
-
2 # 看不見的角落
漢武帝是一個譭譽參半,性格極端的皇帝。他的功勞與過失都非常的明顯,他北征匈奴宣揚大漢天威,但是又窮兵黷武致使天下動盪,盜賊四起。他選賢任能,用人不論出身。但是又刻薄寡恩,當政時期近十位丞相不得善終。綜合他的各種行為來看,漢武帝的各項政策和任命往往帶有很強的情緒化因素和個人因素。正是由於他的喜怒無常,才使得漢武帝晚年弊政亂國,矛盾重重。而立嗣也是漢武帝時期非常重要的一項舉措,他立了年僅六歲的幼子劉弗陵為太子,引得主少國疑也多為後世所詬病。
漢武帝立劉弗陵的原因一方面是武帝晚年剛愎自用,暴戾多疑,經常猜忌身邊的大臣。同時非常篤信方術,行事風Grand SantaFe發荒唐,甚至封方士欒大為將軍,還將公主許配給他。極端的迷信方術祥瑞是自武帝之後漢朝皇帝的通病。漢武帝的曾孫漢宣帝劉詢也是極其迷戀祥瑞吉兆,史書當中有關宣帝的記載很多都是與祥瑞有關。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懷胎十四個月才生下劉弗陵。傳說中,上古聖君堯帝就是母親懷胎十四個月才降生,所以說劉弗陵的出生讓漢武帝大喜過望。將鉤弋夫人寢殿的大門命名為“堯母門”以示恩寵。漢武帝在戾太子死後,思考儲君的人選,這段神奇的故事自然也為劉弗陵加分不少。
第二個方面,就是漢武帝要選擇一個最安全的繼承人。在戾太子死後漢武帝其實一直在打擊外戚勢力對於立儲方面的影響。比如李廣利暗中幫助自己的外甥昌邑王謀取太子之位,失敗後逃亡匈奴。燕王擅離封地進京活動聯絡大臣,也被武帝打壓。廣陵王孔武有力,性情粗魯,野心勃勃,一旦成了氣候恐怕對於漢武帝的人身都會構成威脅。武帝立儲的根本目的就是不希望再出現一個和自己兵戎相見的太子。隨著皇子們的逐漸長大,後宮喋血,陰謀詭詐的疑雲就開始籠罩在漢武帝的心中。齊桓公、趙武靈王的歷史慘禍也成為了他心頭的一根刺。
(劉弗陵)
古來君王立儲要麼是“立嫡以長不以賢”,要麼是“立儲以賢不以長”。可漢武帝偏偏特立獨行,既不立嫡也不立長更不立賢,而是選擇了一個對於自己沒有絲毫威脅的黃口孺子為太子。為了將最後的威脅剷除,漢武帝還賜死了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對於當時已經年過六旬的漢武帝而言,他深知在自己晏駕之前,劉弗陵不會對自己構成任何威脅。所以,劉弗陵也就是儲君的不二人選了。
文:經典守望者
-
3 # 香茗史館
作為漢朝的第八位皇帝,漢昭帝劉弗陵作為漢武帝劉徹的幼子,本與皇位無緣,他能夠被立為太子,更多源於巧合。漢武帝一生雖有六子,但太子劉據因“巫蠱之禍”而死,次子劉閎又英年早逝,其繼承人便只能從剩餘的四個兒子中選,然而其他三人卻先後因故落選,劉弗陵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唯一選擇。
三子燕剌王劉旦:毛遂自薦反而失去繼承資格在劉據和劉閎去世之後,劉旦便已經成為了漢武帝實際上的長子。於是,劉旦便認為,按次序排下來,皇太子之位怎麼也該輪到自己了,奈何漢武帝在“巫蠱之禍”後竟然一直沒有再立太子之意。
後元元年(前88年),漢武帝病重,劉旦眼看父親一直沒有立儲之意,便“自以次第當為太子,上書求入宿衛”,竟然主動上書請求立自己為太子。結果惹得漢武帝大怒,不僅殺了送信的使者,而且以“藏匿亡命之徒、違反漢律”為名削去其三個縣邑,甚至感嘆“生子應置於齊魯之地,以感化其禮義;放在燕趙之地,果生爭權之心”。
自此之後,漢武帝便不怎麼待見劉旦了,而他自然也就沒有了繼承資格。值得一提的是,這位仁兄在漢昭帝繼位之後,竟然曾先後兩次謀反,最終自縊而死。
四子廣陵厲王劉胥:因目無法度而不在考慮之列劉胥是劉旦的胞弟,《漢書》記載,劉胥身體健壯,不僅力能扛鼎,而且能夠空手與熊、野豬等猛獸搏鬥,然而這位仁兄卻有些太過放縱自我,目無王法、多有不法之事,他自然也被漢武帝排除在外。
不知道是不是遺傳的問題,劉胥與其兄長一樣對皇位有覬覦之心,不同的是其兄長劉旦是公開造反,這位仁兄則是採用巫術詛咒皇帝。結果,他先是“咒”死了漢昭帝劉弗陵,又“咒”廢了漢廢帝劉賀,然而皇位卻始終與自己無緣,結果最終事發自縊。
五子昌邑哀王劉髆:本有機會但被舅舅坑了在劉弗陵尚未出生之時,作為漢武帝最小的兒子,加上其母親李夫人又甚為漢武帝所寵愛,劉髆一度極受漢武帝的寵愛,因而同樣是儲君的有力爭奪者。
劉髆的舅舅貳師將軍李廣利也是這麼認為的,於是他便和兒女親家、丞相劉屈氂致力於運作此事。徵和三年(公元前90年),內侍郭穰密告丞相劉屈氂夫人詛咒漢武帝,並與貳師將軍李廣利共禱祠,欲令昌邑王為帝,結果劉屈氂被腰斬,其妻也被梟首,而李廣利的妻子也同時被捕,李廣利得知訊息後倉促出戰,結果遭遇兵敗,之後投降匈奴。
由於這一系列的變故,劉髆自然也就失去了繼承資格。而且在漢武帝去世的前一年,劉髆便去世了。
六子漢昭帝劉弗陵:自身條件和客觀條件均較為優越按照排除法來說,劉弗陵雖然最為年幼,但在哥哥們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失去繼承資格後,他事實上便已經成為了唯一的選擇。不過,劉弗陵除了年齡較小之外,他的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也的確非常符合儲君的安排。
首先,早在政和三、四年(前90年、前89年)間,漢武帝便認為年僅五六歲的劉弗陵體格健壯、聰明伶俐,很像他少年之時,因而對其極為寵愛,且抱有極大的期望,甚至已經開始有意立其為儲君。相較於年長劉弗陵的幾位兄長,劉弗陵雖然年紀還小,但在自身條件方面卻是處於優勢。
此外,西漢初年外戚勢力過於龐大,就連漢武帝自己也深受其害,因而對於外戚防範甚嚴,而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乃是民間女子,並無外戚勢力,這也是漢武帝較為放心的一點。不過即使如此,漢武帝在立劉弗陵為太子之後,為免除後患還是將鉤弋夫人賜死了。
綜上所述,劉弗陵被立為儲君,更多源於巧合,若不是兩子先逝,而其他三子又實在不爭氣,這儲君之位也根本輪不到劉弗陵。
-
4 # 寂寂無人
漢武帝一共生有六個兒子,太子劉據、齊懷王劉閎、燕剌王劉旦和廣陵厲王劉胥,昌邑哀王劉髆,最後一個就是鉤弋夫人即趙婕妤所生的劉弗陵。
太子劉據:徵和二年(前91年),江充找了一個巫師跟漢武帝說:陛下的病在目前為止一直不好是有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還就是因為巫蠱詛咒,是皇宮當中裡面有人詛咒您早死,並且這其中的蠱氣也是非常的重,假如說不能將小木人給找出來的話,那麼陛下您的病是不可能會好的。在皇帝聽到了之後,立即的擴大搜查地點吧,一定要將害人的木人全部給找到。在得到命令的江充就誣陷太子劉據,無誇之下劉據起兵,兵敗後自殺。
齊懷王劉閎:死的早 ,想給機會也沒有用。
廣陵王劉胥:劉胥跟他哥哥劉旦一樣,天天做皇帝夢。他的皇帝夢是靠詛咒,他請來女巫李女須詛咒皇帝。先詛咒劉弗陵,劉弗陵死了;再詛咒劉賀,劉賀被廢了;又詛咒劉詢,結果不管用。聽說劉詢要立太子,他覺得自己沒戲了,就停止了詛咒。 燕剌王劉旦:劉旦是一個做皇帝夢做瘋了的皇子,也是漢武帝兒子中最二的一個。漢武帝活著的時候,他自己上書請求被立為太子,結果被漢武帝訓斥,削去三縣。漢武帝駕崩,劉弗陵即位之後,劉旦又兩次想造反,兩次皆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昌邑王劉髆:劉髆倒是沒有做皇帝夢,他的舅舅替他做了。徵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廣利出擊匈奴,出征匈奴前與丞相劉屈犛密謀推立李夫人之子劉髆為太子,後事發,劉屈犛被殺,李廣利投降匈奴。徵和四年李廣利投降匈奴一年後,被殺。
最後一個只有劉弗陵,沒得選了,關鍵是漢武帝認為年僅五六歲的劉弗陵體格健壯、聰明伶俐,很像他少年之時,對他抱有很大期望。所以漢武帝病重後,就將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立為了皇太子。
-
5 # 唐代丹藥
漢武帝劉徹,16歲登基,執掌大漢帝國近60年。到了晚年,子孫眾多,甚至有了曾孫,為何還要立八歲的幼子為繼承人?
總體上來看,深深的無奈真的是多上一些。
巫蠱之禍後,太子劉據自殺,皇孫也赴死,皇后衛子夫憂憤自縊。
漢武帝劉徹接受守陵小官田千秋的諫言,幡然悔悟,建思子宮,族滅在巫蠱之禍中封侯的幾人。
一番報復之後,劉徹又需要面對一個之前已經規劃過一遍的大事,立嗣。
擺在劉徹眼前的儲君人選,著實不少。
長子劉據已死,次子劉閎病亡,三子燕王劉旦,四子廣陵王劉胥,五子劉髆,幼子劉弗陵。
孫輩則更多,舉不勝舉。
劉徹在此時此刻慎重起來,沒有在輪臺詔之後即刻表態,而是將此事暫時擱置起來,開始著手處理征討匈奴大計的收尾工作,休兵養民。
也就是在這個忙亂且懊惱的時期,有關於三子和四子的壞訊息不斷傳來。
劉徹的三子劉旦和四子劉胥,在各自的封國內的一舉一動,劉徹是瞭如指掌。
燕王劉旦,有賢名,為人辯略,博學多才。
廣陵王劉胥,有氣力,可扛鼎,善騎射,有霸王之風。
相比之下,劉旦獲得皇位的可能是較高的,比較符合劉徹當時的策略休兵養民,以文治治天下。劉胥雖然少文風,卻勇武過人,如放在合適的武職上,也定有一番作為。
可是兩兄弟都有漢武帝不取為嗣的“點”。
劉旦好文,所學駁雜,分心偏重小術,對於治國理政的大術來說,精力有些分散。
另外一點,是漢武帝頗為反感痛恨的。
“巫蠱之禍”,發於江充之口,起源卻是一名遊俠任意進出宮禁,而後開始於公孫敖的解救子嗣的舉措。
劉旦犯了忌諱而不自知,一再任性接納亡命和遊俠,被削奪三城,不思悔改。並急功近利,暗自探究“上意”而上表自請入京,觸及了漢武帝的底線,不立為繼承人也是咎由自取。
劉旦一母同胞的兄弟劉胥,所行大多與其兄長相反,好武藝,逞兇狠。這在“巫蠱”之前,征討匈奴之中,崇尚“武功”之時,定會得到漢武帝的嘉許。然而,到底四肢發達了,頭腦卻蠢笨起來,“輪臺詔”之後,漢武帝封田千秋為“富民侯”,他的心意表露無遺,而劉胥一頭紮在強身健體之中不自拔,後見兄長如此俊傑也不得立,便再行巫蠱詛上,由此失去了進取之心,奢靡不已,不得漢武帝的歡心。
五子昌邑王劉髆,其母李夫人,乃是樂師李延年和貳師將軍李廣利之妹。漢武帝生平愛作詩賦,但大多失傳,留下的數首詩賦,有兩則關於李夫人,尤其《李夫人賦》,已是晚年的漢武帝將心中暗藏愛意,在悲嘆之中緩緩道出,對李夫人的寵愛之情躍然紙上。
可是,劉髆自小體弱,可說是羸弱,乃至於天天抱著藥罐,如此嬌弱的身體,定然不堪帝王重負。而在這之前,還發生其舅李廣利與妹夫、時任宰相的劉屈氂相互聯合,趁太子自縊,儲位虛懸,商議推立劉髆為太子。
事發,劉屈氂腰斬,李廣利率兵逃亡匈奴。再加上劉髆在漢武帝離世前一年就已過世,故不得立。
雖然,劉髆有子劉賀(日後的漢廢帝,海昏侯),可是不見賢名傳出,也是不在漢武帝考慮之中。
因此,只留下幼子劉弗陵。
劉徹的選擇劉弗陵的理由與曾祖劉邦改立劉如意的理由是如出一轍,“類我”,聰明伶俐,有識人之明。
雖然,在被立時劉弗陵才八歲,六年之後,卻是一眼識破上官桀汙穢霍光的用心。
即便如此,對於幼子劉弗陵,漢武帝也並非是完全的“放心”。他的不放心,不是針對劉弗陵的才能或者性格上,而是主要集中在劉弗陵是否能夠在一個合適的環境之中成長起來。
畢竟是坐鎮大漢帝國的近六十年的君王,漢武帝在選定好繼承人後,開始動手建立這個適宜的環境。
先以圖鑑啟發武將世家出身的文臣霍光,在得到迴應後,漢武帝以自身遭遇為教訓殺外戚收攏皇權,提升太僕上官桀為左將軍,以忠心耿耿的匈奴人為車騎將軍,統統置於能文能武的霍光之下,進行輔政。
後宮,選取蓋長公主看護劉弗陵。
內政方面,同樣用的是忠心敢言之人,田千秋。加之理財能手桑弘羊組合成一個高效忠心的班底,為劉弗陵打造最佳的執政空間。
最後,漢武帝劉徹有兩個地方的安排,細思之下,很有意思。
第一、提升守陵小官田千秋為宰相,只因他敢在巫蠱之禍,第一個站出來指責漢武帝。事後證明,田千秋才能有限,膽略不足。
第二、先是下令屠監獄,後又大赦,放了曾孫劉病已。
或許,田千秋是令劉徹悔悟,劉病已則是讓劉徹時時回憶起他的最大錯誤。
如同一本書,一個將劉徹的錯誤進行了柔和的總結,翻了過去。一個卻死死的將這一頁翻了回來。
回覆列表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因為漢武帝總共也就只有6個兒子,逼死一個,早死兩個,還有兩個武帝不喜歡,所以只剩下劉弗陵了。
武帝長子劉據,很早就被立為太子,但是因巫蠱之禍被逼起兵反抗,後兵敗自殺。
次子劉閎,武帝很喜歡這個孩子,封他為齊王,就是原齊國七十餘城一併給他,是諸侯王中最強大的存在,可惜18歲就去世了。
三子劉旦,武帝封他為燕王,巫蠱之亂後他私自跑回長安想奪太子之位,結果犯了私離封地之法,武帝認為這樣的人不能繼承大統,不僅沒讓他當太子,還削了他一部分封地?
四子劉胥,此人天生神力,非常勇武,喜歡和猛獸搏鬥,但是為人太過野蠻,武帝非常不喜歡這個孩子。
五子劉髆,也就是廢帝昌邑王劉賀他爹,漢武帝很喜歡這個孩子,但是還是因為死得早,而且在此之前李廣利陰謀立劉髆為太子,和朝臣勾結讓漢武帝極為不滿,沒機會。
六子劉弗陵,數來數去也就只剩下他了,不過劉弗陵能當皇帝絕對不是矮子裡面拔高個。劉弗陵雖然年僅八歲但是博聞強記、聰明伶俐,很像漢武帝小時候,武帝非常喜歡劉弗陵。不過武帝也不是完全放心,他為了能讓劉弗陵順利繼位,殺了他的生母鉤弋夫人,安排霍光、桑弘羊、金日磾,上官桀四人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