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草木一秋蟬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文字是情感的表露。

    要有古意,多讀古書,有情感的共鳴,才有意境的流露。

    心之所往,筆之所向。

    正所謂:欲釆奇珍尋幽處,心覓高古與史談。

    淺見,共勉之。

  • 2 # 使用者狼哥

    你學習的物件是古人,自然就有古人的影子,古意也就自然生成。

    你若不甘步古人的後塵,而又想把古意與現代風格相結合,這就成了當今詩壇的流行風格。

    自詡的古意只能貽笑於世。只需要在古人身上下足功夫,無需刻意去創造,都會形成自己的詩歌風格。即古人所說的新意。古人的新意,不是改變詩詞固有的結構,而是語法的運用。

    只要在傳統經典的基礎上磨練自己,古意出新意,就會出現在你的筆下。

  • 3 # 老街味道

    問題:怎樣寫詩詞才能有古意?

    .....

    前言

    作詩有古意,這不僅僅是今天的詩人的自我要求,對於古人來說,他們也追慕自己時期的古人。因此作詩有古意,要從幾個方面注意。

    一、用韻

    用韻自然是古韻,作詩用平水韻,填詞用詞林正韻。如果用中華通韻或者中華新韻,自然沒有古意。

    二、用字

    劉禹錫非六經中的字不用,宋《邵氏聞見後錄》記載:

    “劉夢得作詩欲用糕字,以五經中無之,輟不復為。宋子京以為不然。故子京《九日食糕有詠》雲:劉郎不敢題糕字,虛負詩中一世豪。’

    這件事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是“題糕”成了典故,在後人的詩句中屢次被提到,用來表示詩人對於用字的謹慎,甚至有“無一字無來歷”之語。

    需要注意的是:用字的字,不僅僅是字,而是word,包括詞。例如干部、派出所、汽車這一類詞也儘量避免。

    三、句法

    我寫過一篇小文《老街詩詞閒話72-寫出好詩一定要學會使用詩家語》。古人的句法多變,而且與散文句法不同,錢鍾書先生說過:

    ……蓋韻文之制,局囿於字句,拘牽於聲律,散文則無此限制。……故歇後倒裝,不通欠順,而在詩詞中熟見習聞,安焉若素。......各自不同,韻文視散文得以寬限減等爾......

    詩家語不同於散文語,很少直接用主謂賓的語法結構,例如朱敦儒的詞:我是清都山水郎,主謂賓非常清楚。

    但是更多的古詩沒有這麼規矩,例如“客舍幷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省略主語;“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省略謂語;“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全是名詞的羅列;“日暮鄉關何處是”賓語前置;“行舟綠水前”狀語後置等等......

    四、典故

    用典包括前人的故事和前人的語錄等。

    唐朝人作詩多用唐朝以前的典故,或者本朝較早的典故,宋朝人用宋朝以前的典故。如果朋友之間的贈答之作,儘量用古人代指朋友。例如譚嗣同的《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這首詩中的典故人物都是東漢時的人:張儉和杜根。

    結語

    如果注意以上的幾項, 將您的作品混入古人詩詞中,對於一般讀者而言,未必能看出作者是什麼時候的人,大多數讀者很難把這樣的詩從唐宋作品中區分出來。

  • 4 # 德山道中

    怎樣寫詩詞才能有古意?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我覺得現代寫傳統詩詞就是要達到一種古意,有古意才會有詩味的感覺,在寫詩時儘量不要用現代詞彙,比方說,北京,社會主義,共產,主席,書記,幹部,同志,西安,代表,等等現代詞。否則就達不到古意,達不到古意的詩就是造詣不深,我是這麼認為的。比方說,西安我們可以用長安,北京我們可以用北平。古為今用,意味無窮。這是我的感覺。再就是寫詩要運用修辭手法,要有意象,要有意境,有時某首詩中會用到比較深奧的象徵手法。這樣會使文章顯得深刻,帶來古意。下面是我對詩的古意的探索。————————————————————————————《悼亡兄中前憶大哥雪仿》武中明——————十七巴陵守班房,立志報國離故鄉。五年軍旅人變老,十載務農告爹孃。兩兄從軍黃泉路,當今君王能感傷?人生自古誰無死,陰曹地府樂天堂。

  • 5 # 情感中轉站

    個人覺得,很難!

    古人的詩,怎麼讀怎麼美,正宗;

    現在人寫舊體詩,怎麼看怎麼像打油詩,水的很;

    咋就有這麼大區別呢?

    一:社會環境不同。

    做人、作文、求官,這是文人的路數!

    大家都是要臉要面的,雖然也有渣男,也有混混寫出不同凡響的詩文,但總歸不是主流,更多文人騷客,拿不出點真本事,就太丟人了,還談什麼安身立命呢!儒文化能繞得過讀書人?

    詩文是敲門磚,也是花街柳巷的小門票。

    現在的人,屁股決定腦袋,錢、權、名、利,虛頭巴腦的實惠,踏實肯幹要吃虧,雖然也有安於窮困熱衷寫作的,但畢竟少之又少,風向變了,學問有沒有倒是不那麼重要的!

    二:文化起點不同。

    作詩作文,貴在真誠,貴在有感而發,小團體也好,行吟苦唱也罷,詩歌都是與作者本人緊密相關的,古人們學的是三字經、百家姓,玩的是六藝;

    現在,我們學的是ABC,玩的是高科技,說得好聽點,詩文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娛樂方式罷了,起點就有大大的不同,語境也有很大差異。

    三:思維方式不同

    你看看“吟安一個字,捋斷數根鬚”

    你看看“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你看看“語不驚人死不休”

    乖乖,咱們是個快餐時代,是個讀圖時代,是個娛樂至死的時代,寫詩作文,不是用作品說話,而是用官位、階層說話,名人出書火爆得一塌糊塗,為個啥?

    什麼梨花體,什麼羊羔體,沸沸揚揚的,文人相輕,都想一統江湖似的,都認為自己才是正統,啥呀!

    綜上,有點古意不難,難的是古意普遍存在!

  • 6 # 郭存霖

    寫詩詞要有古意,就要接觸古文化,要寫好現代詩,深入瞭解中國現代的發展內容,不然寫出的詩詞,會很空洞,很生硬……

  • 7 # 庭蔭囀鶯

    詩詞有古義,首先,得真弄懂詩或詞的“格”和“律”,知平仄,曉韻律,明格式,懂比興,遵起承,有轉和。

    其次,有豐富的語言基礎,靈活的駕馭能力,不是瞎編亂造,甚至強湊。

    其三,主題是魂,意境是身,魂要靈動。身要豐盈。如茶似酒,甘烈沁脾,回味綿長。連白開水都不是,能叫詩詞?

  • 8 # 亦有所思

    教你一個取巧的法子,但這個法子只要一用,此生就與真正的詩詞無緣了。

    所有的名詞,全換做古詩中常用的名詞,古意就能出來一半。大道理我不說,舉例如下

    2、詩詞難寫硬揮筆,心事還愁只亂書。改為:詞賦難工偏硯墨,心情不減更塗鴉。是不是古意多了一點?

    3、空居寂寞噪烏鴉,濁酒詩書一案花。改為:孤冷寒齋聞暮鴉,書寒酒瘦只瓶花,是不是古意多了一點?

    尤其是數量詞後面的名詞,簡直必須要帶上古典詞句才可以,要不然,鐵定沒有味道。比如

    1、四十多年都忘卻,三千里路更多些。改為:四十角弓猶不忘,三千弱水只長嗟。是不是顯得比之前的緊一些了?

    2、雨洗銅鐘十年遠,舟回小巷一枝多。改為:晨鐘風洗十年客,舞榭船歸一樹鵜。是不是顯得古意更多了一些?

    還有,動詞的應用,才要用心才好,詩中的動詞要煉字,詞中的動詞要自然。比如

    1、二月桃花映水紅,雙雙燕子笑東風。看起來平常無趣,改一下,二月桃花照水紅,雙雙燕子惹東風。照,有些擬人了,而且有持續的動態,惹,把小清新氣息弄出來了一小點,是不是顯得比前一句生動不少?

    2、故鄉昨夜梅還在,寂寞此時淚不幹。這一看就是詞,改一下,故鄉昨夜梅應發,香枕空時淚已殘。

    當然,玩結構也不失為一種妙法,連動詞都省略了,比如溫八叉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為了模擬出這個,我當年想了六個月,也是不行。還有杜公《秋興八首》裡的“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你如果按照原本的順序排一下,就是“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顯然沒啥子韻味嘛!改個順序,效果就逆天了!

    不算以上這兩首古人的句子,我之前舉的那些例子都是取巧之道,上不得檯面,真正想寫出古意的,除了積累以外,你可以試一試這個辦法

    隨便找一首你沒見過的古詩的翻譯,讓別人找也可以。你根據翻譯反過來寫詩,然後和原詩對照一下,就會明白了。

    差距啊!讓人想自殺的差距啊!

    你可以試一試,不過自卑自棄時,不要怨偶。我是沒指望了,也就是取個巧當遊戲了。

  • 9 # 等的淚是傾斜的海

    看雲海有感

    霞雲萬里同天色

    奔瀑流濤海蕩平

    架就登天梯步日

    此身甘在九重瞑

  • 10 # 夏夜流螢伴蟲鳴

    寫詩的目的不是為了展示什麼"古意",這個說法嚴重曲解了詩詞創作的終極目的。縱觀所有關於藝術原理和藝術美學的著作,從中我們都可以發現:寫詩的目的是作者力圖用文字和表達技巧,來塑造美的意境和思想內容,使讀者在欣賞作者的藝術作品時,能感受到和作者同樣的思想、情感和體會,從而從中受到美的薰陶、享受,和汲取積極的教益。離開了這個終極目的,去追求什麼"古意",是詩詞界最大的誤區。請問:哪個年代才算古?北京猿人的年代古不古?《詩經》創作的年代古不古?你的格律詩能寫出《詩經》裡的"古意"嗎?如果能寫出來,那還算是格律詩嗎?所以,我們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所有要求寫詩要寫出"古意"而不是"美點"的觀點和言論都是錯誤的,這樣的觀點都是經不起推敲的。有誰見過詩詞鑑賞的著作裡或者哪位詩詞老師評點詩詞作品時,不考慮詩詞的情境美、文辭美、思想情緒的真實美,不刻意追求詩詞寫作的生動傳神和作品的感染力,不去追求藝術作品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完美結合,反而反常地去追求所謂什麼詩詞的"古意"的?大家可以手摸胸膛想一想:詩詞界有哪位詩詞大家,比如王力和龍榆生先生,在他們的著作裡強調過詩詞必須寫出古意的?如果真有這樣的所謂"要求"和"規矩",那麼,在"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句裡,哪裡體現著所謂的"古意"?在"虎踞龍盤今勝夕,天翻地覆慨而慷"句裡,難道不正是因為詩句表現了作者的博大胸襟、豪放的性格、宏大的氣魄以及充滿正義的美感,此詩才得以征服無數讀者的?假設此等詩詞必須要去追求什麼"古意"的話,難道還會象如今那樣名聞天下的麼?

    另外,咱們還可以試問:又有誰見過詩詞的教材和典籍裡,有專門把寫出詩詞的"古意"來作為衡量詩詞藝術水平高下考核標準的嗎?所以,我們從上面這些具體的例子中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凡是要求詩詞寫作必須寫出古意的說法純粹是故弄玄虛和嚴重的誤導!持這類說法的人,一般都是企圖透過炒作此類"學術性",來冒充專家或者老師,以提升自己在詩詞界的"名望"或"權威"、地位。我們同樣可以對持有這樣觀點的"老師"們進行一項檢測,那就是:事先自己寫一首格律詩,預先發表在"詩詞吾愛"網上。然後再請他按照強化"古意"的技巧,修改完善後再重新發表一次。我們可以透過這前後兩首相似但"古意"不同詩的讀者和點贊量,來考核一下這位"老師"的真實水平。如果連詩詞理論如此豐富的"老師",都不能做到使得更多詩詞愛好者對"古意說"表示首肯、並使他的作品得到更多點贊量的話,那他口口聲聲強調"古意"理論的偽老師、假專家的真面目就自然暴露無疑了!聽他說一萬遍,還真不如看他親自表演一回——這裡也有個"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問題的!

    我想,透過這樣的檢測,我們大概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凡是在詩詞作品裡沒有寫出作者真情實感的、沒有表現出人性和世界上真、善、美、只僅僅追求寫出所謂"古意"的,那統統就是絕對錯誤和絕不可取的。反之,只要在詩詞作品裡寫出了客觀和主觀兩方面(包括景、情)都真實、思想感情都美的作品,那這作品毫無疑問就是一件具有典型藝術性的好作品,而這樣的作品和是否有著什麼所謂"古意"絕對沒有半點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雲頂之弈裝備圖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