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書啟後江

    人與其他動物的區別在於,人貴有自知之明,人有約束自己語言行為的能力,人是情感動物,懂得禮儀廉恥,忠孝節義。

  • 2 # 自然科學冷知識

    大家好,我是醫小白。

    在自然界的各種動物身上,確實存在題主所說的這種現象,在一個動物家庭裡面,當父母變得老邁時,往往會被丟棄出這個家庭。這是由於動物界弱肉強食的環境決定的。年邁的動物會給這個家庭帶來極大的負擔,由於行動不便隨時有可能被其他捕食者盯上,而且由於逃跑的速度變慢,往往也逃不過捕食者的捕獵,甚至會給這個家庭帶來滅頂之災。

    這與其說是動物的本能,不如說是自然界的殘酷,野生的動物每天都生活在生與死的邊緣,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親情觀念會被降至最低,而“強者為王”的本能則會被一次次的強化,從而會做出拋棄自己父母的行為。

    但人類不同,人類已經成為自然界食物鏈的頂端,並且繁衍出了一個文明和諧的社會,沒有生存與死亡的壓力,還有著各種倫理道德和法律的舒服,人類的這種本能已經被降至最低,取而代之的則是孝順父母的親情。

    人類是由猿猴進化而來,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中,很多野蠻的習性,本能都被丟失掉了,就比如初始的人類習慣飲毛茹血,現代人也不會了,亦或是幾千年前,人類在生氣的時候還喜歡錘打胸口,現在也不會了。這是文明的結果。

    此外,由於人類是高階動物,大腦中進化出來的情感要遠遠比野獸要複雜的多,並不會像野獸那樣情感淡漠。

  • 3 # Lucy老師

    動物不管父母,我從貓科動物為例表達一下我的看法。幼貓時期,小貓為了生存或者發展正常的貓格,為以後幸福的貓生打基礎,都會表現出特別的依賴母貓。母貓也會哺乳,給小貓舔舐,教會它們必要的生存本領等。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的小貓離開母貓以後,還會做出踩奶的動作(小貓吃奶前都會用前爪踩踏母貓的胸脯幫助母貓分泌乳汁,而此時母貓也是相當舒坦666),這是小貓懷念母貓的證據。但是如果長時間讓母貓和小貓在一起生活,它們反而會爭鬥或者衝突。這不難理解,貓科動物都是有非常強烈的領地意識的。這就是為什麼小貓不應該長時間和母貓生活。

    而人類是社會動物,至於贍養問題,我想如果拋去經濟因素,時間因素。應該贍養問題不大。但就是這兩個因素,制約了人類敬老。比如經濟,如果老人的經濟自從孩子承認就不再支援孩子,而是自己留著養老。那麼就不存在需要子女養老。如果子女一直啃老,那麼就必須盡到義務。至於有的子女,啃老還不敬老,腦子裡都是滿滿的領土意識,不好意思,我想說這樣做可能咱真比不上貓。貓至少是為了自己一個人開天闢地,抓老鼠經營自己幸福的貓生才早早離開父母。你自己不努力,用了父母血汗錢還不願意贍養,這樣的擔當,放到貓世界,可能你一棵樹的領地都搶不到。

    動物面臨的生活比我們還要殘酷。

    動物都不怕,咱怕啥。

  • 4 # 科學船塢

    人與動物最大的差別在於人類有道德倫理,有情感,所以,就人類來說,贍養父母是本能。生命是父母給的,也是父母撫育長大的,沒有父母也就沒有兒女的一切,無論是從什麼角度來說,子女都應當贍養父母,沒有理由。

    在動物界,特別是生性喜獨居的動物,在它們的子女長大之後,子女都會自動的離開母親,自己闖蕩,比如老虎,老虎的幼崽一般在母親身邊二年多時間就會主動離開母親,自己單獨闖蕩,也許就是從此別過了。從幼崽出生,母虎都是寸步不離,包括之後教導捕獵本領等等,都是無私的不要求回報的,這也是動物的本能。

    人是不能與普通的動物劃等號的,人有情感,文明之所以是文明,在於擺脫了動物的野蠻、粗魯的行為,用智慧建立起了公平合理的規則社會。智慧可以使一個種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就是動物與人不能劃等號的原因,所以無論動物們怎麼做,人類都有贍養父母的本能。

  • 5 # 科學黑洞

    人和動物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我們可以壓制住本能,去做更多的選擇。動物的本能只有一個“活下去繁衍後代”,任何行為都與此有關。人也是動物,當然也是活下去繁衍後代的本能。但是我們有聰明的大腦,有了情感,並且形成人類文明,有了一套道德標準,除了遵從最利己的行為,還會有額外基於情感上的選擇(可能是利他性)。

    大多數的動物在成年之後都會離開父母,尤其是那種喜歡獨來獨往的動物,例如老虎、豹等。但是貓科動物中的獅子就不一樣了,小獅子(雌)長大後依舊留在獅群,而小雄獅在兩歲左右的時候就會被驅逐出獅群。它們可能一生都不會再見到自己的父母,你認為它會傷心嗎?並不會。因為沒有那個大腦,也傷心不起來。有那個時間多抓捕點獵物、填飽肚子才是本能驅使的事情。

    不拿贍養父母的例子來說,說一個比較簡單能接受的。面對一個溺水的小朋友,如果下水救人有生命危險,這個時候本能上必然是保證自己不出危險的前提下儘量去營救,這點上大家都能接受吧,但是如果這個孩子是自己親近的人,那麼即使冒著付出生命危險的代價也會去救,這個時候就是情感戰勝了本能。

    無論怎麼說任何動物的本能都是“利己”性,有的人可能反對,認為自己做為父母都在為孩子考慮,但你把孩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續,歸根結底還是利己性。但是人類發展出了文明,不再是簡單的聚在一起打獵、填飽肚子和繁衍後代,我們有了“文明”、有了“情感”,有了更多的選擇性。

  • 6 # 七鬥

    人是高階動物,但依然是動物,骨子裡的本性,在對待父母方面,與其他動物應該無什麼區別。

    人類社會經歷了漫長的母系社會和父系社會,在母系氏族時期,人皆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自然不會對他們的父親盡什麼孝心,非但如此,說不定在將來的某些時候,他們會成為對手,為了吃的,或者異性,而大打出手,你死我活。就如非洲的獅群,北美的惡狼,或者村子裡的走狗。

    待過渡到父系社會時期,情況略有好轉。畢竟要在母親的護佑下長大成年,這是個十多年的漫長過程,期間,母愛的天性,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愛護,日積月累,母子之間已經有了割捨不下的真摯感情,儘管成年後要跟隨父輩們去狩獵,但每次回來,依然要與母親共處一隅,帶回來的獵物,也與母親分而食之,飢餓的母親得到食物,當然要對孩子施以愛撫,語言上給與誇讚,行動上撓撓癢癢,捉捉蝨子,潛移默化中,孩子們叼食而回,已成習慣,這就是最早的“孝”,從字面上看,“孝”就是子奉老。

    後來,父系社會也漸出弊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的男人偷懶,不去狩獵,或去了也是渾水摸魚,不出力但還要多分多佔,窩裡反,還有在爭取交配權上,更是恃強凌弱,你死我活,氏族公社被弄得烏煙瘴氣,混亂不堪。

    亂則思變,據說是黃帝這位智者,開天闢地,把紛亂的氏族公社,大刀闊斧,取締了大鍋飯,實行了責任田,一夫一妻,以家庭為個體單位,各自為政,男人捕魚狩獵,女子採集織布,各司其職,人人有活幹,家家有飯吃,多餘的拿來貢獻。

    這是個質的跨越,人類文明的一次飛昇,有了小家庭,社會才得以穩定,夫妻同心同德,養家餬口,任勞任怨,父母呵護孩子,孩子感恩父母,是為,老貓屋上睡,一輩傳一輩。源遠流長,逐漸發展成,父母生而不養著,子女棄而不贍者,皆被罵作豬狗不如。

  • 7 # 線上走馬

    人和動物的區別就是文明和野蠻的區別。釋出這一話題的人,要麼是無情無義人情淡薄的人,要麼就是想這樣卻又怕旁人非議然後找了這樣的一個可笑的藉口。

  • 8 # 安徐正靜順其自然

    東亞中華文化圈倡導尊老愛幼以及贍養老人的文化內涵。其他文明不清楚是否有類似的文化。西方文化,包括日本吧。沒有贍養老人的說法。

  • 9 # 使用者3902057079593

    人是有思想,是地球之尊,,畜生怎能與人並比。人不是動物,人是天神下凡,是智慧向徵,動物是地球幻化的,是畜生,是愚痴的向徵。現在有很多人,做的都動物的行為。身為人,只披著人皮,心理已經與動物平等,這就是因果。相隨心生。怎麼去分別人的善惡。就看他的行為,意思行態,舉執言行。

  • 10 # 使用者645718838817

    到什麼時候但願人不要像有些動物一樣,忘記了生命是父母給的,忘記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因為我們是高階東物,是有感情有思想有文化的動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異地遠嫁,要不要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