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穎而出》
這是《毛遂自薦》的一部分
秦兵圍困邯鄲的時候,趙國派遣平原君請求救兵,到楚國簽訂“合縱”的盟約。平原君約定與門下既有勇力又文武兼備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平原君說:“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夠取得成功就太好了;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那麼,(我)就在華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縱’盟約簽定再返回。隨從人員不到外邊去尋找,在門下的食客中選取就夠了。”平原君找到十九個人,其餘的人沒有可以選取的,沒辦法補滿二十人(的額數)。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毛遂(我)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合縱’盟約,約定與門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現在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平原君說:“先生來到(我)趙勝門下到現在(有)幾年了?”毛遂說:“到現在(有)三年了。”平原君說:“賢能計程車人處在世界上,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出來。現在,處在(我)趙勝的門下已經三年了,左右的人們(對你)沒有稱道(的話),趙勝(我)也沒有聽到(這樣的)讚語,這是因為(你)沒有什麼才能的緣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請留下!”毛遂說:“我不過今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如果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我)就會象禾穗的尖芒那樣,整個鋒芒都會挺露出來,不單單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終於與毛遂一道前往(楚國)。那十九個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卻都沒有說出來。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廢也。
毛遂到了楚國,與十九個人談論,十九個人都折服了。平原君與楚國談判“合縱”的盟約,(反覆)說明“合縱”的利害關係,從太陽出來就闡述這些理,到太陽當空時還沒有決定,那十九個人對毛遂說:“先生上去!”毛遂手握劍柄登階而上,對平原君說:“合縱’的利害關係,兩句話就可以決定。今天,太陽出來就談論‘合縱’, 日到中天還不能決斷,(這是)為什麼?”楚王對平原君說:“這個人是幹什麼的?”平原君說:“這是(我)趙勝的舍人。”楚王怒斥道:“為什麼不下去?我是在同你的君侯說話,你算幹什麼的?”毛遂手握劍柄上前說道:“大王(你)敢斥責(我)毛遂的原因,是由於楚華人多。現在,十步之內,大王(你)不能依賴楚華人多勢眾了,大王的性命,懸在(我)毛遂的手裡。我的君侯在眼前,(你)斥責(我)是為什麼?況且,毛遂(我)聽說湯以七十里的地方統一天下,文王以百里的土地使諸侯稱臣,難道是由於(他們的)士卒眾多嗎?實在是由於(他們)能夠憑據他們的條件而奮發他們的威勢。今天,楚國土地方圓五千裡,持戟的土卒上百萬,這是霸王的資業呀!以楚國的強大,天下不能抵擋。白起,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豎子罷了,率領幾萬部眾,發兵來和楚國交戰,一戰而拿下鄢、郢,二戰而燒掉夷陵,三戰而侮辱大王的祖先。這是百代的仇恨,而且是趙國都感到羞辱的事,而大王卻不知道羞恥。‘合縱’這件事是為了楚國,並不是為了趙國呀。我的君主在眼前,(你)斥責(我)幹什麼?”楚王說:“是,是!實在象先生說的,謹以我們的社稷來訂立‘合縱’盟約。”毛遂問:“合縱’盟約決定了嗎?”楚王說:“決定了。”於是,毛遂對楚王左右的人說:“取雞、狗和馬的血來:”毛遂捧著銅盤跪著獻給楚王,說:“大王應當歃血來簽訂‘合縱’的盟約,其次是我的君侯,再次是(我)毛遂。”於是毛遂在宮殿上籤定了‘合縱’盟約。毛遂左手拿著銅盤和血,而用右手招喚那十九個人說:“先生們在堂下相繼歃血。先生們碌碌無為,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依賴別人而辦成事情的人啊。”
毛遂比至楚,與十九人論議,十九人皆服。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十九人謂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劍歷階而上,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楚王謂平原君曰:“客何為者也?”平原君曰:“是勝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毛遂按劍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今十步之內,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縣於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其勢而奮其威。今楚地方五千裡,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毛遂曰:“從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毛遂奉銅盤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從於殿上。毛遂左手持盤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於堂下。公等彔彔,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簽訂“合縱”盟約之後歸來,回到趙國,說:“趙勝(我)不敢再鑑選人才了。趙勝(我)鑑選人才,多的千人,少的百人,自以為沒有失去天下的人才;今天卻在毛先生這裡失去了。毛先生一到楚國,就使趙國的威望高於九鼎和大呂。毛先生用三寸長的舌頭,強似上百萬的軍隊。趙勝(我)不敢再鑑選人才了。”於是把毛遂作為上等賓客對待。
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復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遂以為上客。
參考資料:http://www.fainfo.com/puton/lang/lang13/lang13111.asp
《破釜成舟》出自《鉅鹿之戰》
[鉅鹿之戰及其譯文]
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大破之。當此時,趙歇為王,陳餘為將,張耳為相,皆走入鉅鹿城。章邯令王離、涉閒圍鉅鹿,章邯軍其南,築甬道而輸之粟。陳餘為將,將卒數萬人而軍鉅鹿之北,此所謂河北之軍也。
楚兵已破於定陶,懷王恐,從盱臺之彭城,並項羽、呂臣軍自將之。以呂臣為司徒,以其父呂青為令尹。以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
初,宋義所遇齊使者高陵君顯在楚軍,見楚王曰:“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居數日,軍果敗。兵未戰而先見敗徵,此可謂知兵矣。”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說之,因置以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趙。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項羽曰:“吾聞秦軍圍趙王鉅鹿,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宋義曰:“不然。夫搏牛之鰦不可以破蟣蝨。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罷,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鬥秦趙。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天寒大雨,士卒凍飢。項羽曰:“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併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強,何敝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內而專屬於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項羽晨朝上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當是時,諸將皆懾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將軍家也。今將軍誅亂。”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使人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使桓楚報命於懷王。懷王因使項羽為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皆屬項羽。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閒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譯文]
章邯擊敗了項梁軍隊以後,就以為楚國的兵力不足以憂慮,於是引兵渡過黃河攻打趙國,大敗趙兵。這時,趙歇作趙王,陳餘為大將,張耳任相國,都逃進了鉅鹿城。章邯命令王離、涉閒包圍鉅鹿,章邯自己駐軍在鉅鹿南面,修築通道,給駐軍運送糧食。陳餘為大將,率軍幾萬人駐紮在鉅鹿北面,這就是所謂河北之軍。
楚兵在攻破定陶之後,懷王很恐懼,從籲胎來到彭城,合併項羽、呂臣二支軍隊,親自擔任統帥。以呂臣為司徒,以呂臣的父親呂青為令尹。以沛公為碭郡守,封為武安侯,統率碭郡的軍隊。
當初,宋義所遇到的齊國使者高陵君顯正在楚軍中,見了楚王說:“宋義斷定武信君兵必敗,過了幾天,果然失敗了。軍隊還沒有出戰,就看到了兵敗的徵兆,這真可以說是懂得用兵。”楚王召見宋義,與他議事,非常喜歡他。因此任命他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出兵救趙。其他將領都為宋義部屬,號為卿子冠軍。行軍到安陽,停留四十六天,不再前進。項羽對宋義說:“我聽說秦軍在鉅鹿圍住趙王,我們應該儘快帶兵渡過黃河,楚軍攻打他們的外圍,趙軍在裡面響應,必定可以擊破秦軍。”宋義說:“不對。拍擊牛身上的虻蟲,不可以消滅毛裡藏的蟣蝨。現在秦國進攻趙國,打勝了,軍隊一定疲憊,我們可以趁他們的疲憊之機;打不勝,我們就率領大軍,擂鼓長驅西向,必定推翻秦朝,所以不如先讓秦趙相鬥。披甲胃,執兵器,宋義我不如你,但坐下來運用策略,你不如我宋義。”於是給軍中下達命令說:“勢如猛虎,違逆如羊,性貪如狼,倔強不聽指揮的,一律斬首。”於是派遣他的兒子宋襄去輔助齊王,親自送到無鹽,大宴賓客。當時天寒大雨,士兵凍餓交加。項羽說:“正當合力攻秦,我們卻久留而不前進。今年收成不好,百姓窮困,士卒只能吃芋頭、豆子,軍中無存糧,他卻大宴賓客,不肯引兵渡黃河從趙國取糧食,與趙國合力攻打秦國,卻說‘趁著他們疲憊。’憑秦朝的強盛,攻打新建立的趙國,勢必破趙。趙國破滅,秦更強大,還有什麼秦兵疲憊的機會可乘?況且我們楚兵新近失敗,楚王坐不安席,把全國兵力集中起來交給上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現在上將軍不體恤士卒,卻去鑽營私利,不是安定社稷的臣子。”項羽早晨去見上將軍宋義,就在帳中斬下了宋義的頭,在軍中釋出命令說:“宋義與齊國同謀反楚,楚王密令我殺掉他!”這時,諸將都畏服,不敢有異議。大家都說:“首先擁立楚王的,是將軍家,現在又是將軍誅殺了亂臣賊子。”於是擁立項羽為代理上將軍。項羽派人追宋義的兒子,追到齊國,殺了他。又派桓楚去向楚懷王報告。懷王於是傳令讓項羽擔任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都歸項羽屬下。
項羽殺死卿子冠軍以後,威名傳遍楚國,並在諸侯中傳頌。就派遣當陽君、蒲將軍帶領兩萬兵渡過黃河去救鉅鹿。戰鬥取得了一些勝利,陳餘又請兵出戰。項羽就引兵全部渡過黃河,把船沉入河中,砸破做飯的鍋,燒了住處,只帶三天的乾糧,用以表示一定戰死,不準備再回來(的決心)。在這時就包圍了王離,與秦軍相遇,打了九次戰鬥,斷絕了他們的通道,打敗了他們,殺死蘇角,活捉了王離。涉間不肯投降楚軍,自己燒死了。這時,楚兵為諸侯軍中最強大的。在城下的有十餘支救鉅鹿的諸侯軍,沒有莫放縱自己的軍隊的。到楚軍進攻秦軍時,諸將都在城上觀看。楚軍戰士沒有一個不是以一當十的,楚兵呼聲震動天地,諸侯軍沒有那個不恐懼。在這時就攻破了秦軍,項羽召見諸侯軍的將領,他們進入轅門,沒有不跪在地上前行的,都不敢抬頭仰視。項羽從此開始為諸侯中的上將軍,諸侯都聽從他了。
參考資料:http://bbs.edu.online2.sh.cn/showthread.php?t=7136
《脫穎而出》
這是《毛遂自薦》的一部分
秦兵圍困邯鄲的時候,趙國派遣平原君請求救兵,到楚國簽訂“合縱”的盟約。平原君約定與門下既有勇力又文武兼備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平原君說:“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夠取得成功就太好了;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那麼,(我)就在華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縱’盟約簽定再返回。隨從人員不到外邊去尋找,在門下的食客中選取就夠了。”平原君找到十九個人,其餘的人沒有可以選取的,沒辦法補滿二十人(的額數)。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毛遂(我)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合縱’盟約,約定與門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現在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平原君說:“先生來到(我)趙勝門下到現在(有)幾年了?”毛遂說:“到現在(有)三年了。”平原君說:“賢能計程車人處在世界上,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出來。現在,處在(我)趙勝的門下已經三年了,左右的人們(對你)沒有稱道(的話),趙勝(我)也沒有聽到(這樣的)讚語,這是因為(你)沒有什麼才能的緣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請留下!”毛遂說:“我不過今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如果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我)就會象禾穗的尖芒那樣,整個鋒芒都會挺露出來,不單單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終於與毛遂一道前往(楚國)。那十九個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卻都沒有說出來。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廢也。
毛遂到了楚國,與十九個人談論,十九個人都折服了。平原君與楚國談判“合縱”的盟約,(反覆)說明“合縱”的利害關係,從太陽出來就闡述這些理,到太陽當空時還沒有決定,那十九個人對毛遂說:“先生上去!”毛遂手握劍柄登階而上,對平原君說:“合縱’的利害關係,兩句話就可以決定。今天,太陽出來就談論‘合縱’, 日到中天還不能決斷,(這是)為什麼?”楚王對平原君說:“這個人是幹什麼的?”平原君說:“這是(我)趙勝的舍人。”楚王怒斥道:“為什麼不下去?我是在同你的君侯說話,你算幹什麼的?”毛遂手握劍柄上前說道:“大王(你)敢斥責(我)毛遂的原因,是由於楚華人多。現在,十步之內,大王(你)不能依賴楚華人多勢眾了,大王的性命,懸在(我)毛遂的手裡。我的君侯在眼前,(你)斥責(我)是為什麼?況且,毛遂(我)聽說湯以七十里的地方統一天下,文王以百里的土地使諸侯稱臣,難道是由於(他們的)士卒眾多嗎?實在是由於(他們)能夠憑據他們的條件而奮發他們的威勢。今天,楚國土地方圓五千裡,持戟的土卒上百萬,這是霸王的資業呀!以楚國的強大,天下不能抵擋。白起,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豎子罷了,率領幾萬部眾,發兵來和楚國交戰,一戰而拿下鄢、郢,二戰而燒掉夷陵,三戰而侮辱大王的祖先。這是百代的仇恨,而且是趙國都感到羞辱的事,而大王卻不知道羞恥。‘合縱’這件事是為了楚國,並不是為了趙國呀。我的君主在眼前,(你)斥責(我)幹什麼?”楚王說:“是,是!實在象先生說的,謹以我們的社稷來訂立‘合縱’盟約。”毛遂問:“合縱’盟約決定了嗎?”楚王說:“決定了。”於是,毛遂對楚王左右的人說:“取雞、狗和馬的血來:”毛遂捧著銅盤跪著獻給楚王,說:“大王應當歃血來簽訂‘合縱’的盟約,其次是我的君侯,再次是(我)毛遂。”於是毛遂在宮殿上籤定了‘合縱’盟約。毛遂左手拿著銅盤和血,而用右手招喚那十九個人說:“先生們在堂下相繼歃血。先生們碌碌無為,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依賴別人而辦成事情的人啊。”
毛遂比至楚,與十九人論議,十九人皆服。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十九人謂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劍歷階而上,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楚王謂平原君曰:“客何為者也?”平原君曰:“是勝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毛遂按劍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今十步之內,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縣於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其勢而奮其威。今楚地方五千裡,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毛遂曰:“從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毛遂奉銅盤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從於殿上。毛遂左手持盤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於堂下。公等彔彔,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簽訂“合縱”盟約之後歸來,回到趙國,說:“趙勝(我)不敢再鑑選人才了。趙勝(我)鑑選人才,多的千人,少的百人,自以為沒有失去天下的人才;今天卻在毛先生這裡失去了。毛先生一到楚國,就使趙國的威望高於九鼎和大呂。毛先生用三寸長的舌頭,強似上百萬的軍隊。趙勝(我)不敢再鑑選人才了。”於是把毛遂作為上等賓客對待。
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復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遂以為上客。
參考資料:http://www.fainfo.com/puton/lang/lang13/lang13111.asp
《破釜成舟》出自《鉅鹿之戰》
[鉅鹿之戰及其譯文]
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大破之。當此時,趙歇為王,陳餘為將,張耳為相,皆走入鉅鹿城。章邯令王離、涉閒圍鉅鹿,章邯軍其南,築甬道而輸之粟。陳餘為將,將卒數萬人而軍鉅鹿之北,此所謂河北之軍也。
楚兵已破於定陶,懷王恐,從盱臺之彭城,並項羽、呂臣軍自將之。以呂臣為司徒,以其父呂青為令尹。以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
初,宋義所遇齊使者高陵君顯在楚軍,見楚王曰:“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居數日,軍果敗。兵未戰而先見敗徵,此可謂知兵矣。”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說之,因置以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趙。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項羽曰:“吾聞秦軍圍趙王鉅鹿,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宋義曰:“不然。夫搏牛之鰦不可以破蟣蝨。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罷,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鬥秦趙。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天寒大雨,士卒凍飢。項羽曰:“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併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強,何敝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內而專屬於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項羽晨朝上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當是時,諸將皆懾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將軍家也。今將軍誅亂。”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使人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使桓楚報命於懷王。懷王因使項羽為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皆屬項羽。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閒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譯文]
章邯擊敗了項梁軍隊以後,就以為楚國的兵力不足以憂慮,於是引兵渡過黃河攻打趙國,大敗趙兵。這時,趙歇作趙王,陳餘為大將,張耳任相國,都逃進了鉅鹿城。章邯命令王離、涉閒包圍鉅鹿,章邯自己駐軍在鉅鹿南面,修築通道,給駐軍運送糧食。陳餘為大將,率軍幾萬人駐紮在鉅鹿北面,這就是所謂河北之軍。
楚兵在攻破定陶之後,懷王很恐懼,從籲胎來到彭城,合併項羽、呂臣二支軍隊,親自擔任統帥。以呂臣為司徒,以呂臣的父親呂青為令尹。以沛公為碭郡守,封為武安侯,統率碭郡的軍隊。
當初,宋義所遇到的齊國使者高陵君顯正在楚軍中,見了楚王說:“宋義斷定武信君兵必敗,過了幾天,果然失敗了。軍隊還沒有出戰,就看到了兵敗的徵兆,這真可以說是懂得用兵。”楚王召見宋義,與他議事,非常喜歡他。因此任命他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出兵救趙。其他將領都為宋義部屬,號為卿子冠軍。行軍到安陽,停留四十六天,不再前進。項羽對宋義說:“我聽說秦軍在鉅鹿圍住趙王,我們應該儘快帶兵渡過黃河,楚軍攻打他們的外圍,趙軍在裡面響應,必定可以擊破秦軍。”宋義說:“不對。拍擊牛身上的虻蟲,不可以消滅毛裡藏的蟣蝨。現在秦國進攻趙國,打勝了,軍隊一定疲憊,我們可以趁他們的疲憊之機;打不勝,我們就率領大軍,擂鼓長驅西向,必定推翻秦朝,所以不如先讓秦趙相鬥。披甲胃,執兵器,宋義我不如你,但坐下來運用策略,你不如我宋義。”於是給軍中下達命令說:“勢如猛虎,違逆如羊,性貪如狼,倔強不聽指揮的,一律斬首。”於是派遣他的兒子宋襄去輔助齊王,親自送到無鹽,大宴賓客。當時天寒大雨,士兵凍餓交加。項羽說:“正當合力攻秦,我們卻久留而不前進。今年收成不好,百姓窮困,士卒只能吃芋頭、豆子,軍中無存糧,他卻大宴賓客,不肯引兵渡黃河從趙國取糧食,與趙國合力攻打秦國,卻說‘趁著他們疲憊。’憑秦朝的強盛,攻打新建立的趙國,勢必破趙。趙國破滅,秦更強大,還有什麼秦兵疲憊的機會可乘?況且我們楚兵新近失敗,楚王坐不安席,把全國兵力集中起來交給上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現在上將軍不體恤士卒,卻去鑽營私利,不是安定社稷的臣子。”項羽早晨去見上將軍宋義,就在帳中斬下了宋義的頭,在軍中釋出命令說:“宋義與齊國同謀反楚,楚王密令我殺掉他!”這時,諸將都畏服,不敢有異議。大家都說:“首先擁立楚王的,是將軍家,現在又是將軍誅殺了亂臣賊子。”於是擁立項羽為代理上將軍。項羽派人追宋義的兒子,追到齊國,殺了他。又派桓楚去向楚懷王報告。懷王於是傳令讓項羽擔任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都歸項羽屬下。
項羽殺死卿子冠軍以後,威名傳遍楚國,並在諸侯中傳頌。就派遣當陽君、蒲將軍帶領兩萬兵渡過黃河去救鉅鹿。戰鬥取得了一些勝利,陳餘又請兵出戰。項羽就引兵全部渡過黃河,把船沉入河中,砸破做飯的鍋,燒了住處,只帶三天的乾糧,用以表示一定戰死,不準備再回來(的決心)。在這時就包圍了王離,與秦軍相遇,打了九次戰鬥,斷絕了他們的通道,打敗了他們,殺死蘇角,活捉了王離。涉間不肯投降楚軍,自己燒死了。這時,楚兵為諸侯軍中最強大的。在城下的有十餘支救鉅鹿的諸侯軍,沒有莫放縱自己的軍隊的。到楚軍進攻秦軍時,諸將都在城上觀看。楚軍戰士沒有一個不是以一當十的,楚兵呼聲震動天地,諸侯軍沒有那個不恐懼。在這時就攻破了秦軍,項羽召見諸侯軍的將領,他們進入轅門,沒有不跪在地上前行的,都不敢抬頭仰視。項羽從此開始為諸侯中的上將軍,諸侯都聽從他了。
參考資料:http://bbs.edu.online2.sh.cn/showthread.php?t=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