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草莓畝苗移栽一個月了,地膜蓋久了導致高溫出現炭疽病,不怎麼死也不怎麼生長。
3
回覆列表
  • 1 # 高勇博士

    可以根治。採用康巴金牌生物克菌靈,對種植土壤和草莓苗噴灑消毒,只需要一次操作,當季無需任何化學農藥,我們做過試驗研究。

  • 2 # 洞察三農永珍

    問題:草莓炭疽病可以根治嗎?

    炭疽病是一種常見的農作物病害,病害嚴重時對產量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在農作物管理過程中,總是預防為主,一旦初期發病,需要及時做好治療,草莓種植戶也不例外,也會遇到草莓炭疽病,該病屬於一種高溫高溼病菌,這也就是為什麼地膜蓋久了會出現炭疽病,草莓炭疽病目前已知的已經不止三種,分別是膠孢炭疽病、尖孢炭疽病及草莓炭疽病。那麼一旦草莓種植地出現了草莓炭疽病該怎麼辦呢?

    草莓炭疽病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從潛伏期到逐步發展期再到爆發期,因此在剛開始的時候就要做到先下手為強,比如種植地剛出現了極個別的草莓苗發病時,兩側1米範圍內的苗子都不要留著了,因為炭疽病的傳播速度非常快,從病菌孢子萌發到侵入植物到菌絲產生到再產生孢子,整個過程只需要四天,因此一旦發病就要快速行動,全面防治。

    草莓炭疽病主要危害草莓的葉片、葉柄、匍匐莖、主莖、果等。病菌傳播最適宜溫度在28-30℃,相對溼度在90%以上,這個條件繁殖速度最快,其他條件也可以生病,那麼發病後要如何防治呢?

    物理防治是第一步,首先要把草莓地裡面病葉、病莖,也就是變黑的莖,長斑的葉片徹底清理乾淨,防治這些病原體的進一步擴散。

    藥物防治第二步,根據草莓炭疽病的輕重程度,確定用藥的頻次,如果不是很嚴重,則7到10天左右用藥一次,如果比較嚴重,則要考慮3-5天用藥一次,藥劑需要輪換使用,一方面是為了防止產生耐藥性,另一方面就如上面所說,草莓炭疽病品種多,一種藥物不一定對所有的病菌都有作用,而藥劑的輪換使用可以保證殺滅病菌的效果更好。通常針對草莓炭疽病使用的藥劑有:苯甲.嘧菌脂、吡唑.代森聯、咪鮮胺加嘧菌脂等藥劑,比如可用50%世樂1000倍液或70%炭潤800倍液治,也可用50%使百功1000倍液或40%諾炭寧800~1000倍液防治。用藥時間上需要做到雨前、雨後相結合,用藥方式需要做到受危害部位打透,讓藥液可以觸及主莖周圍的土壤層,讓地面打溼,這樣效果比較好。

    草莓種植過程中,除了上述生病防治更應該注重做好預防,特別是母本圃移栽到假植床的這個過程及涉及劈葉、疏苗時都是重點預防的時候。同時還應該從選用抗病品種及避免連茬、對土壤消毒等方面做好草莓炭疽病的預防工作,確保種植的草莓有個好的收益。

  • 3 # 電商運營知識1717

    以我的經驗根治炭疽病主要方法是使用(速淨70-150ml)+(大蒜油15ml)+吡唑醚菌酯兌水30斤配合使用,3天噴一次,連噴2-3次,注意大蒜油常規使用每30斤水兌15ml,苗期減半5-7ml。

    上面這種方法是我常用的,見效快而且不會產生抗藥性,希望這個方法能幫助你。

  • 4 # 人已醉夢難醒

    草莓炭疽病,半知菌亞門毛盤孢屬真菌,主要發生在草莓苗期,危害葉片、葉柄、莖、花蕾、果實。

    草莓炭疽病發病條件是高溫高溼,當田間溫度達到30℃左右,相對溼度達到90%以上易感染該病,該病借雨水和田間勞作時的人和工具傳播,一旦發病傳播速度非常快,所以必須以預防為主。

    草莓病發生後要想根治是比較困難的,但是提前預防則可以有效遏制炭疽病的發生。主要預防措施如下:

    1、增施有機肥,減少氮肥的使用量。炭疽病發病的首要原因是營養生長過盛,田間密度過高,所以在種植前要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少施或不施氮肥,合理使用磷鉀肥,培育壯苗,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2、控制田間溫溼度。高溫高溼是炭疽病得病的先決條件,所以控制田間溫溼度至關重要,要做好田間(尤其是保護地栽培的草莓)溫溼度的控制,即使通風降溫,做好田間排水排氣措施。

    3、發病後的藥劑防治。在提前進行預防的前提下,如果發先病株應該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可選擇使用20%咪鮮胺抑菌脲1000-1500倍液加1.8%復硝酚鈉微乳劑1000-1500倍液或60%吡唑醚菌酯懸浮劑2000-3000倍液加0.01%蕓薹素懸浮劑噴霧防治。

  • 5 # 唐嘎老四

    草莓炭疽病,半知菌亞門毛盤孢屬真菌,主要發生在草莓苗期,危害葉片、葉柄、莖、花蕾、果實。

    草莓炭疽病發病條件是高溫高溼,當天件溫度達到30℃左右,相對溼度達到90%以上易感染該病,該病借雨水和田間勞作時的人和工具傳播,一旦發病傳播速度非常快,所以必須以預防為主。

    草莓病發生後要想根治是比較困難的,但是提前預防則可以有效遏制炭疽病的發生。主要預防措施如下:

    1、增施有機肥,減少氮肥的使用量。炭疽病發病的首要原因是營養生長過盛,田間密度過高,所以在種植前要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少施或不施氮肥,合理使用磷鉀肥,培育壯苗,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2、控制田間溫溼度。高溫高溼是炭疽病得病的先決條件,所以控制田間溫溼度至關重要,要做好田間(尤其是保護地栽培的草莓)溫溼度的控制,即使通風降溫,做好田間排水排氣措施。

    3、發病後的藥劑防治。在提前進行預防的前提下,如果發先病株應該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可選擇使用20%咪鮮胺抑菌脲1000-1500倍液加1.8%復硝酚鈉微乳劑1000-1500倍液或60%吡唑醚菌酯懸浮劑2000-3000倍液加0.01%蕓薹素懸浮劑噴霧防治。

  • 6 # 冒藍火的小農民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南方草莓產區發生尤為普遍。在我的省會合肥就有種植草莓的,在我們這還是挺有名的,具體名字由於敏感詞彙就不說了。他們那也經常產生這種病害,對產量和品質都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草莓炭疽病不可不防,不可不重防!

    首先簡要說明一下這個炭疽病的症狀吧!其很明顯的特徵是受害植株的葉片有區域性環形圈病斑,有時會導致全株萎蔫枯死。病斑長3-7毫米,黑色橢圓形,潰瘍凹陷下去,溼度大的時候,可看見那種紅紅的孢子。

    這種病菌在5月下旬後,溫度、溼度較高時幼苗感染,在7-8月傳播嚴重。尤其在連作地,發病尤其嚴重。

    防/治/要/點

    第一就是要選用高抗品種;其次對育苗地和栽種地的土壤進行消毒,避免連作;然後控制種植密度,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就是給養的壯壯的,提高抗病力;再者遇到病葉要及時摘除,並諮詢技術人員配藥防治;最後控制溫溼度,炭疽病容易在高溫高溼的情況下發生,注意通風。

    主要內容就這樣了,農戶們需要依據自身情況排查。

  • 7 # 興化農人

    理論就不要講,我有這多年種植經驗,草莓炭疽病,不可治。必須防,還要看老天爺今年給的氣侯環境是否給力。不利於草炭疽病真菌的繁殖。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種植當中最頭疼的事情,如那位科學家攻破這個難關,能根治這個病。草莓就沒有那麼貴。誰種誰都能活的東西。就不值錢了。

  • 8 # 深圳小胖妹

     可以的,治療方案:輕微發病時,奧-力克-速淨按300—500倍液稀釋噴施,或3億CFU/克哈茨木黴菌葉部型300倍液,3—5天用藥1次;病情嚴重時,按300倍液稀釋噴施,4天用藥1次,噴藥次數視病情而定。

      防治要點:

      ①選用抗病品種。

      ②育苗地要嚴格進行土壤消毒,避免苗圃地多年連作,儘可能實施輪作制。

      ④及時摘除病葉、病莖、枯葉及老葉以及帶病殘株,並集中燒燬,減少傳播。

      ⑤對易感病品種可採用搭棚避雨育苗,或夏季高溫季節育苗地遮蓋遮陽網,減輕此病的發生危害。

  • 9 # 卡卡說說吧

    可以,瞭解如下

    草莓炭疽病主要發生在育苗期(匍匐莖抽生期)和定植初期,結果期很少發生。其主要危害匍匐莖、葉柄、葉片、托葉、花瓣、花萼和果實。染病後的明顯特徵是草莓株葉受害可造成區域性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匍匐莖、葉柄、葉片染病,初始產生直徑3~7毫米的黑色紡錘形或橢圓形潰瘍狀病斑,稍凹陷;當匍匐莖和葉柄上的病斑擴充套件成為環形圈時,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溼度高時病部可見肉紅色黏質孢子堆。該病除引起區域性病斑外,還易導致感病品種尤其是草莓秧苗成片萎蔫枯死;當母株葉基和短縮莖部位發病,初始1~2片展開葉失水下垂,傍晚或陰天恢復正常,隨著病情加重,則全株枯死。雖然不出現心葉矮化和黃化症狀,但若取枯死病株根冠部橫切面觀察,可見自外向內發生褐變,而維管束未變色。漿果受害,產生近圓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軟腐狀並凹陷,後期也可長出肉紅色黏質孢子堆。

    發生特點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亞門毛盤孢屬草莓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agariae Brooks侵染所致,其有性階段為子囊菌亞門小叢殼屬的Glomerella fragariae。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發病組織或落地病殘體中越冬。在田間分生孢子藉助雨水及帶菌的操作工具、病葉、病果等進行傳播。 病菌侵染最適氣溫為28~32℃,相對溼度在90%以上,是典型的高溫高溼型病菌。5月下旬後,當氣溫上升到25℃以上,草莓匍匐莖或近地面的幼嫩組織易受病菌侵染,7~9月間在高溫高溼條件下,病菌傳播蔓延迅速。特別是連續陰雨或陣雨2~5天或颱風過後的草莓連作田、老殘葉多、氮肥過量、植株幼嫩及通風透光差的苗地發病嚴重,可在短時期內造成毀滅性的損失。近幾年來,該病的發生有上升趨勢,尤其是在草莓連作地,給培育壯苗帶來了嚴重障礙。 發病規律 致病菌屬半知菌亞門,毛盤孢屬的草莓炭疽菌。病菌隨被害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在7~9月份的高溫季節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浸染髮病。連作地發病重,老殘葉多、植株徒長、栽植過密、通風不良時易發病。

    防治要點

    農業防治

    一是選用抗病品種。

    二是對苗床土壤消毒,儘可能實行輪作。

    三、速淨70-100ml+大蒜油15ml+沃豐素25ml+有機矽兌水30斤噴霧,3天噴施1次,連噴2-3次,控制後改為預防。

    四、是控制苗床繁育密度,不過量施用氮肥,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培育健壯植株,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四是及時摘除病葉、病莖、枯葉、老葉和拔除病株,並集中燒燬,減少傳播。

    五、是從草莓苗匍匐莖抽生期開始用藥預防 ①選用抗病品種。 ②育苗地要嚴格進行土壤消毒,避免苗圃地多年連作,儘可能實施輪作制。 ③控制苗地繁育密度,氮肥不宜過量,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培育健壯植株,提高植株抗病力。 ④及時摘除病葉、病莖、枯葉及老葉以及帶病殘株,並集中燒燬,減少傳播。 ⑤對易感病品種可採用搭棚避雨育苗,或夏季高溫季節育苗地遮蓋遮陽網,減輕此病的發生危害。 ⑥速淨50ml+大蒜油15ml+沃豐素25ml+有機矽兌水30斤,定期噴霧。及時挖除病株,摘除病葉、病莖,並集中燒燬; 3萬株以上苗地挖除老株,並可假植部分苗,以減低密度。

  • 10 # 投身三農的劉先生

    炭疽病是夏季草莓育苗基地的重要病害之一,一旦發生蔓延速度非常快,對草莓苗的質量影響很大,嚴重甚至是毀滅性的。用於炭疽病防治的有效藥劑有幾十種之多,但莓農們每年育苗期間的炭疽病往往都是防不勝防,除去管理因素,我們聊聊草莓炭疽病因藥劑不合理使用造成防效差的原因。

    01

    用藥配方不合理

    目前已登記炭疽病的藥劑(單劑)

    保護性殺菌劑

    二氰蒽醌、百菌清、丙森鋅、代森聯、代森錳鋅、克菌丹、福美雙、福美鋅、氟啶胺、絡氨銅、氫氧化銅、松脂酸銅、波爾多液

    內吸性殺菌劑

    戊唑醇、烯唑醇、苯醚甲環唑、氟矽唑、氟環唑、腈菌唑、多菌靈、甲基硫菌靈、三氯異氰尿酸、嘧啶核苷類抗菌素、抑黴唑、咪鮮胺、咪鮮胺錳鹽、溴菌腈、吡唑醚菌酯、啶氧菌酯、嘧菌酯、肟菌脂

    目前登記防治炭疽病的殺菌劑成分要幾十種之多,其中保護性殺菌劑有13種,內吸性的殺菌劑有18種。很多莓農朋友防治炭疽病時只注重內吸治療性的藥劑,輕視保護性藥劑的使用。

    保護性殺菌劑噴施後可以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層緻密的保護膜。抑制病菌孢子的萌發和入侵從而達到殺菌防病的效果,保護性殺菌劑殺菌譜廣,兼治性強,不易使病菌產生抗藥性。

    內吸性治療性殺菌劑是指病菌侵入作物後或作物發病後,施用的殺菌劑能滲入到作物體內或被作物吸收並在體內傳導,對病菌直接產生作用或影響植物代謝,殺滅或抑制病菌的致病過程,清除病害或減輕病害。這類殺菌劑殺菌專性強,治療效果好,但易使致病菌產生抗藥性。

    一般在防治草莓炭疽病用藥時應2-3種農藥混配使用,混配的目的是為了延緩抗性和相互增效,但農藥復配是一門科學,不是隨意選幾種藥劑混用就可以達到最佳效果的,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

    殺菌劑之間的混配會有三種不同的結果,分別是拮抗效果(1+1<2),相加效果(1+1=2),增效作用(1+1>2),作為草莓種植者很難去掌握這些專業性很強的知識,但可以遵循兩條基本的原則,①不同作用機理的殺菌劑進行混配②保護性殺菌劑與內吸性殺菌劑進行混配。

    02

    噴藥效率低

    草莓炭疽病前期主要是在匍匐莖上發生,草莓匍匐莖細長,上面有附著細細的絨毛,使得匍匐莖很難均勻的附著藥劑,即使噴再多的藥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影響防治效果。

    ①每次噴藥都應加入噴霧助劑,可以減少藥液的表面張力,達到更好的潤溼性,使藥液更均勻的附著於匍匐莖和葉片,起到更好的保護和治療效果。如:有機矽類助劑、植物油類助劑。

    ②噴藥過程中應注意的是選用霧化效果好的噴頭,省藥的同時也提高防治效果。

    03

    藥劑質量良莠不齊

    很多不法企業瞅準莓農朋友們對草莓炭疽病防治難的頭疼心理,在包裝上進行虛假和誤導宣傳,如對炭疽病”特效”,還有隨意編造有效成分的。建議莓農朋友們在購買農藥的時候首先應查詢農藥登記證與藥劑的有效成分,還有與生產企業是否相符。推薦個農藥登記證便捷查詢的APP「農查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理解安身立命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