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光浮誇
-
2 # 陳沉沉的小號
杜甫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寫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意思是如果你能熟讀萬卷書,自然能寫出神采飛揚的好文章。然而,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在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中稱2016年中國國民人均圖書閱讀量僅為7.86本。以這樣的一個平均值來計算,一個人讀完一千本書大概需要127.62年。很多人看到這個數字估計都放棄了。這簡直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嗎。可是巴菲特一年能看500多本書,比爾蓋茨一年能看一百多本書。他們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是因為他們異於常人嗎?不是也是。在身體構造上,他們和我們並無太大的區別。而且,讀過書的人都知道,讀書最耗費的其實是時間,他們和我們同住地球,自然都只擁有一天24小時,不會比我們多出哪怕一分一秒。那我們和他們那麼大的差距緣自何處呢?他們和我們許多人的不同之處,就是他們擁有讀書的體質。什麼是讀書體質呢?又要如何打造讀書體質呢?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閱讀》一書中給我們做了詳細的說明。
《高效能閱讀》的作者原尻淳一每年都能輕鬆閱讀三百本書,還不包括雜誌。但是,另人想不到的是,他小時候的語文成績很差,以至於都產生了厭學的情緒。直到一個同學給了他一份讀書清單,他從這份清單的閱讀中第一次獲得了讀書的快感,從此走上了讀書人生,透過閱讀百餘冊讀書類書籍,總結出了培養“讀書體質”的一套方法,涵蓋在了89個技巧中。
這89個技巧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培養讀書體質。所謂培養讀書體質簡單的說來就是讓你愛上讀書。第二,學習讀書技巧。無論做什麼事光有滿腔熱血是不夠的,還要學習匠人精神,不斷的打磨自己的技巧,才能在讀書這條路上有更多的收穫。第三,構建自己的知識庫。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輸出。因此,我們要構建自己的知識庫,以備為日後的輸出做準備。
培養讀書體質培養讀書體質具體來說可以從三步著手。首先是不讀。不讀不感興趣的書,不讀不感興趣的章節,不讀看不懂、太難的書。這樣做是為了給我們的讀書思維解綁。我們總是認為一本書一定要從頭看到尾,我們通常把這種讀書叫做“啃書”。今天啃不動,就明天吧,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而培養讀書體質卻是要激發自身的內在動力,完全從興趣出發。《哈利波特》風靡全球的時候,那些字都認不全的小學生廢寢忘食的看,就是因為興趣。所以聽從內心的需求就是培養讀書體質的第一步。
其次,就是和喜歡的書談場戀愛。當你戀愛的時候你會想要了解對方的想法,傾聽他的聲音,和他近距離的接觸。讀書也一樣,你可以搜尋作者的生平和軼文趣事;聽作者的演講,座談;還可以去參加作者的籤售會。透過這種線上線下,2D和3D的轉換,可以增進你對作者和他的作品的瞭解,強化你的內在動力。
最後,就是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孟母認為讀書環境是可以促進讀書的。在這一點上,原尻淳一和孟母的看法正好不謀而合,他認為有必要打造一個能夠促進自己讀書的環境,比如在家裡改造自己的書房,在咖啡館讀書,在美麗的書店邂逅好書,或者直接搬到大學或圖書館附近去吧!
總而言之,培養讀書體質就是讓我們在愉悅的氛圍裡看著想看的書,充分的體會和享受讀書帶來的樂趣,當你愛上了這種讀書的感覺,你的讀書體質就打造的差不多了。
學習讀書技巧有了讀書體質,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修煉讀書技巧了。第一,提高閱讀的速度。這裡的閱讀速度並不是所謂的一目十行。而是一些實用的小技巧,例如透過目錄瞭解書的構架;透過閱讀黑體字輕鬆的完成一本書的略讀;透過設定關鍵字和利用便利貼迅速的找到需要尋找的內容等。藉由這些技巧可以快速的從一本書中獲取你所需要的資訊。
第二,“類比讀書”。類比可以分為垂直類比和水平類比。垂直類比就是同一主題的書,放在一起進行主題閱讀。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夠深入的瞭解一個領域,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也更容易在這一領域內博採眾長,形成自己的思想。另外一種水平類比,就是對眾多領域都有所涉及,卻都是淺嘗則止,必竟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那麼哪種方法更好呢?原尻淳一給出的建議是,70%的垂直閱讀加20%的水平閱讀,還有10%分配給完全未知的書籍。這樣是“營養最均衡”的一種讀書方法。這種方法更利於職業和專業的發展。
第三,“解剖讀書”。所謂“解剖”並不是簡單的把書分為幾個部分,而是把書中的內容按照自己的需求分門別類收入自己的素材庫,並且對每個部分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清楚他們之間的關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構建自己的資料庫在我們大量的閱讀後,如果只是翻一翻書頁,不帶走一片雲彩,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時間。早在還沒有電腦出現的時候,許多作家就利用卡片等各種方法將自己積累的素材進行分門別類,臺灣作家李敖更是直接把書裁剪下來放到相應的資料夾裡來打造自己的素材庫。到了資訊化的時代,我們能夠使用的工具種類繁多。我們要做的就是在讀書的同時打造屬於自己的資料庫。
《論語》中說道: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份獨一無二的資料庫的建立可以方便我們日後“溫故”,並且在不斷的學習中“知新”。這不僅僅是一個數據庫,更是自己知識體系的建立。讀書不能只侷限於投入的讀書,而是要改變成以創造價值為目的的產出型讀書。原尻淳一就在書的最後提出:讀書的終極目的在於著書立說。這也可以說是他最大的“內在動力”了。
如何擁有讀書體質,其實一點都不難。只要你還有好奇心,只要你還有需求,然後找個舒適的環境,調整一下座姿,就可以開始你的《高效能閱讀》了!只要持之以衡,“讀書破萬卷”指日可待!
-
3 # 弓長說事兒
真正愛上閱讀是個人的事情。每個人愛上閱讀的原因千差萬別,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實用性。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高階動物,不管是眼前的,或是近期的,長遠的……對自己沒有用處的事情是斷然不會去做的,閱讀也不例外。我愛上閱讀的原因是:閱讀可以增長見識,拓展視野;人文修養,書讀千篇氣自華;給自己充電,提高工作業務能力;給興趣加油,提高碼字水平和能力……
你呢?……
-
4 # 譚元嬰
題主的問題有些不達意,如何真正的愛上閱讀,難道還有假的閱讀?
這麼說吧,第一不喜歡閱讀的人硬要喜歡是不行的,所謂強拎的瓜不甜呀。
最好的方式就是讀自己喜歡的書,像武俠、都市愛情,偵探小說,科幻小說,都可以,看自己喜歡的書能不是真正的嗎?
告訴你一個好方法,既然覺得看這個書是有用的那麼就可以帶著疑問來看,也許一開始對沒興趣的事看不下,也許作者的文筆實在太無聊,但是-請繼續看下去,那是你的文化薄弱地帶,你只有堅持看下去,有了一定的理解,就能看完一本書,我有很多書是一開始看好像看天書,第二次看感覺好像可以消遣時間,第三次看感覺臥槽這是個寶藏書籍啊
相信我閱讀是一種習慣,遇到不喜歡的要逼自己看完前段部分,破了第一塊冰,後面就好解決了
-
5 # 懶貓視野
首先你要知道讀書有什麼好處,能得到什麼,然後需要怎麼讀書,挑什麼樣的書,合適的書。
1.讀書是當今最有效最快速的學習方法,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讓你更快的獲得知識,充實你的認知,開闊視野,更好的瞭解社會百態,提升你的個人視角,你所讀的每一本書都會形成無形的財富,闊寬眼界增強邏輯能力。
2.挑選書籍首先是符合科學性書籍是我們挑選的首選原則,一本具有建設性的書才值得你讀,我們看書重點弄清楚是要解決什麼問題。一本好書我們要先看它的出版機構,比如:中信出版社,商務出版社,三聯出版社,等等。挑選書籍要有針對性,讀書帶給我們的是恰到好處,能夠解決你遇到的問題,不同的人對同一本書獲得的也是不一樣。
3.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定製必讀書單,比如:道德經,論語,老子,詩詞等,心零讀物可以看看:思辨與立場,活法,恰如其分的自尊,少有人走的路。
如果是家長家庭類的可以看看:親密關係,正面管教,翻轉式學習等等,根據你的喜好去選擇定製書單。
要讓自己愛上閱讀你就要明白這些不斷的去學習,去書中獲取知識,讓自己不斷充實,改變自己。給自己一個閱讀計劃多久看一本書,養成習慣你就會喜歡上閱讀。
-
6 # 昕琪聊心理
對於如何才能真正愛上閱讀,我覺得首先要讓讀的書對自己有用。
當一本書對你有實用價值的時候,你就是帶著某個想要解決的問題去閱讀的。
這時候的閱讀因為有了針對性,想要透過書本找到某個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讀起來也不會覺得乏味。
通常閱讀的目的包括:工具類的理論書,和培養文學素養類的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
一、工具類的理論書
這種型別的書多半都是教你一些技能方法。讀這些書,也是因為裡面的方法會在實際工作中,幫到你。
而這類書的閱讀,因為都是純理論的東西,所以比較枯燥。
這個時候,你不妨用以下的方法試試,或許可以讓理論類的工具書讀起來沒那麼困難,進而愛上閱讀。
1.第一部分先看這本書的前言、後記,和目錄。
通過了解前言後記和目錄。這就相當於有一個全域性觀,在閱讀具體章節之前就知道了,這本書要講個部分,每一個部分的大概內容。
這樣就會在腦子裡形成一個框架,之後的每一章閱讀都像是往這個框架裡填內容。有點多像升級打怪,不斷闖關,最後才能成功通關一樣。
2.一個章節,一個章節的閱讀。讀完每一個章節需要做筆記或是思維導圖。
做筆記思維導圖的目的,是讓這一章在腦子裡形成一個影象。就像畫地圖一樣,知道每一個節點是什麼知識點?它們之間的關聯是怎樣的?弄懂了這一點,再繼續往下學習,就像打地基一樣,地基打好了,樓才能越建越高。抵擋狂風暴雨。
而書的前幾章就是像地基一樣,要把這基礎掌握紮實,才能向後學習。
就像打遊戲一樣,一步一步通關的時候,會覺得很滿足很充實,閱讀也一樣,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很快樂,因為它讓你學到了很多的新知識。
二、文學類的書,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文學素養。同時也可以學到一些處世方法。
比如一些在歷史上有很大成就的人,他們的自傳、家書,都會對現在的我們有很大的啟迪作用。
比如讀《曾國藩家書》可以在曾國藩家書的字裡行間,瞭解到他為人處世的方式。我對自己及家人的要求。
就像曾國藩給弟弟的家書裡提到要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這一點對於現在的我們也同樣適用。任何事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完成。而那些急功近利,揠苗助長的方式,只能百害而無一利。
透過閱讀就可以讓我們對學習生活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
所以愛上閱讀其實並不難。關鍵在於讀書的目的。
當你拿到一本書的時候,先明確想要在這本書裡學習哪些知識?哪些技能?瞭解哪些為人處事的方式,那麼閱讀就變得有趣了,你也會不知不覺的愛上閱讀。
-
7 # 拂沙讀書
愛上閱讀之前,首先要養成閱讀的習慣。
這個和找物件還不同,不存在一見鍾情的情況。因為找物件看見對方漂亮、氣質好、有修養,甚至有錢有品位,芳心大動,一見鍾情了。
但是閱讀,總不能看見書封面就喜歡上了吧,總得讀書裡的內容,才知道內容還不好,作者的觀點自己贊不贊同,是不是喜歡這本書,才有最終的結論。
所以說,愛上閱讀之前,就要養成閱讀的喜歡,問題變成如何要成閱讀的習慣。
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強迫自己去閱讀。
這個階段是最痛苦的。可以挑選一些比較精彩的國內小說看,比如餘華的《活著》,嚴歌苓的《芳華》,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的右岸》,還有《白鹿原》等這種的。因為故事性強,文字寫的非常優秀,通俗易懂,讀起來不生澀,可以吸引自己讀下去。
國外的作品,就要認真選中譯版本,很多國外的優秀作品,都毀在翻譯上。我可以推薦東野圭吾的懸疑小說,值得看。
這個階段主要是發現讀書的樂趣。
第二階段,利用閒暇時間大量閱讀
很多人覺得工作生活很忙,抽不出時間讀書。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時間是一分一秒的過,書也要一字一字的讀。所以只要有幾分鐘的時間,身邊恰好有本書,就可以撿起來閱讀。
這個階段,可以增加一些古典文學,儒家經典,詩歌散文,畢竟我們讀書為了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古典文學是非常有價值的。
第三階段,要開始寫書評讀後感
俗話說熟能生巧,讀一百遍時間久了也會忘記,只有隨時記筆記,寫感悟與心得,才能把書中的營養完全吸收。
第完一篇文章,一本書,肯定有一些收穫,那就把這些收穫寫出來,成一篇文章,如果一篇不夠,那就寫兩篇。
知識的價值在於傳播,只有寫成文字才具有傳播性,知識分享的意義就在於此。
我從大學開始喜歡上閱讀,到現在15年多了,按照我的經歷,第一階段差不多需要三個月,三個月還能堅持讀下去,那離成功不遠了。第二三階段,就需要長期堅持了。
最後告訴你一點,切忌不要讓自己超過半個月不讀書,因為養成閱讀習慣不易,毀掉這個喜歡卻很容易。
多買書,身邊到處都是書,是個好辦法。
回覆列表
知識是人類文化的階梯,看書源自於興趣,如果不感興趣強迫看了也吸收不了多少。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時候很多問題自己都是不知道的,那就需要去解答,可以看書解答啊,比如做飯需要看菜譜,這也是書。找自己感興趣的方面看,看笑話看小說等等都是書,不能為了看書而看書。
如果能靜下心來,看一本書,喝一杯茶,歲月靜好,但生活告訴我們很少有時間可以這樣。如果家裡有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書,沒有孩子可以和父母家人坐在一起,放下手機一起看書。再或者找兩個愛看書的朋友一起看,朋友之間是會傳染興趣的。
看一本有意思的書,你會慢慢愛上它,就像一千零一夜那個故事,看書會上癮,最初看五分鐘,每天多看一分鐘,你會發現這會變成一種習慣,開始喜歡看書了。最後送一句冰心的話“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