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386-556年)一共可以分為三段,都城在山西大同這是第一階段,遷都洛陽是第二階段,北魏分裂成東、西魏是第三階段。
圖為雲中古城遺址。
北魏從道武帝拓跋珪建國,到獻文帝拓跋弘,王陵在雲中金陵,位於今天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古時候這裡有個雲中城,北魏建國時曾在雲中城建盛樂宮,定都於此,所以政權南遷之前,拓跋帝王與宗室均葬於此,《魏書》記載葬於金陵有40多個,遺憾的是雲中金陵具體位置至今未確定。
圖為宣武帝元恪的景陵,此陵墓是建國以來發掘的第二座帝王陵,第一座是萬曆定陵。
孝文帝493年遷都洛陽到534年分裂,穩當的皇帝有5個,其它好多當了幾天、幾個月的皇帝,不做數,王陵在洛陽的邙山,孝文帝元宏的長陵、宣武帝元恪的景陵、孝明皇帝元詡的定陵、孝莊皇帝元子攸的靜陵都在此,另外節閔帝元恭、江陽王元乂、清河王元懌、長樂公主陵墓也在此。
圖為東魏孝靜帝元善見西陵的俯瞰圖。
東魏(534-550年)共2代,因高氏擅權,正兒八經的就一帝,王陵在河北邯鄲的磁縣,有文宣王元亶墓、孝靜帝元善見西陵、宜陽王元景植墓(這個元景植是元善見的哥哥),還有宗室的一些小墳丘。
圖為西魏皇帝元寶炬的永陵。
西魏(535-556年),情況和東魏一樣,宇文泰擅權,正兒八經的就一帝,文皇帝元寶炬,葬永陵,位於陝西渭南市富平縣,旁邊還有他妹妹平原公主墓。
北魏(386-556年)一共可以分為三段,都城在山西大同這是第一階段,遷都洛陽是第二階段,北魏分裂成東、西魏是第三階段。
圖為雲中古城遺址。
北魏從道武帝拓跋珪建國,到獻文帝拓跋弘,王陵在雲中金陵,位於今天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古時候這裡有個雲中城,北魏建國時曾在雲中城建盛樂宮,定都於此,所以政權南遷之前,拓跋帝王與宗室均葬於此,《魏書》記載葬於金陵有40多個,遺憾的是雲中金陵具體位置至今未確定。
圖為宣武帝元恪的景陵,此陵墓是建國以來發掘的第二座帝王陵,第一座是萬曆定陵。
孝文帝493年遷都洛陽到534年分裂,穩當的皇帝有5個,其它好多當了幾天、幾個月的皇帝,不做數,王陵在洛陽的邙山,孝文帝元宏的長陵、宣武帝元恪的景陵、孝明皇帝元詡的定陵、孝莊皇帝元子攸的靜陵都在此,另外節閔帝元恭、江陽王元乂、清河王元懌、長樂公主陵墓也在此。
圖為東魏孝靜帝元善見西陵的俯瞰圖。
東魏(534-550年)共2代,因高氏擅權,正兒八經的就一帝,王陵在河北邯鄲的磁縣,有文宣王元亶墓、孝靜帝元善見西陵、宜陽王元景植墓(這個元景植是元善見的哥哥),還有宗室的一些小墳丘。
圖為西魏皇帝元寶炬的永陵。
西魏(535-556年),情況和東魏一樣,宇文泰擅權,正兒八經的就一帝,文皇帝元寶炬,葬永陵,位於陝西渭南市富平縣,旁邊還有他妹妹平原公主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