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農小武

    說起收麥子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也是兒時最快樂時光,那時候自己年紀還小,但是想到那時候就感覺太心痛啦,農民種麥子不容易。等到收麥子時間那都是天氣最熱的時候啦,起早貪黑頂著太陽☀面朝黃土背朝天,那時候還沒有收割機,帶著草帽就用鐮刀去割麥子,麥子被綁著一捆一捆立起來,從遠處看挺整齊的,一片金黃田野割需要好幾天,然後用拖拉機裝的滿滿的拉到一片空地,接下來就要用拖拉機拉這石軲轆(你們見過嗎)轉圈跑碾麥子,使得麥子與麥穗分離,最後用我們自制超大風扇吹乾淨麥子(小時候最喜歡在大風扇面前站了,涼快)用袋子裝起來。這些都要一天完成,時不時還要擔心老天下雨。隔天,太陽☀好的話拉出來在乾淨公路上曬曬,等外商來留一點夠自家人吃剩下糧食賣掉變現,辛辛苦苦種一年到收貨季節,幾畝地收入幾千塊錢,不成正比,總感覺農民這一輩子太辛苦。

    現在好多了,家鄉大部分農民都不種麥子了,因為辛苦買不到價錢,在我們家鄉改開始種獼猴桃每年總體下來收入還可以,客商來收購再加上網上銷售獼猴桃,農民收入有一定保障啦。

  • 2 # 魯山雷子

    我小的時候,我們村還沒有割麥機。當時村裡人都是用鐮刀割麥子的。每到收麥子的時候,地裡總是很熱鬧,有三輪車的都把三輪車停在地頭邊,沒三輪車的就拉個架子車,用來拉麥子。

    那時候收麥子,總會帶兩瓶子水再出發,到了地裡,爸爸媽媽總會讓我坐在地頭邊的樹蔭下等著他們,他們在地裡一鐮刀一鐮刀的割麥子。收麥的時候,天氣總是非常悶熱,汗水溼透了衣裳,額頭上的汗水一直流,流到眼睛裡。

    我坐在地頭邊其實沒啥幹挺無聊的,偶爾也會去撿撿遺落在地裡的麥穗,看見老大爺騎著腳踏車來賣雪糕,嘴裡別提有多饞了。但是當時家家裡不富裕,我知道,只要一說我想吃雪糕,爸爸媽媽一定會讓我喝水,所以只能咽幾下口水。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每個村裡都有割麥機了,割麥機從地裡來回開幾趟,麥子杆兒落在一邊,麥子則留在割麥機裡,一塊地一會就收完了。 至於當時讓我饞得流口水的雪糕,我可以想吃幾個就買幾個,但是當初收麥子的場景依舊讓我記憶猶新。

  • 3 # 農鑑澤克周
    在機械化之前,秋收對於農民來說真的是一場“艱苦的戰鬥”。當稻穀快收割時,每個人都開始準備收割工具,削尖刀具,找到杆子,搓股繩子,田間的稻穀變成黃金的顏色,利用好天氣,每個人帶著鐮刀,拿著水壺到田裡割稻穀。再大的區域也必須用鐮刀割。稻穀被製作一捆稻穀,立放在稻田裡。鐮刀不停地揮動著,大塊的金色稻穗慢慢變成了成排的稻靶子。農民忙碌的一天看著一排排稻靶子,眼睛充滿了希望。如果天氣好的話,稻靶子將在田間停留幾天,將稻穀晾乾一半,然後將其用一根繩子捆紮,然後挑回家在門口堆起來。那時,不管多遠。每個人都是這樣挑稻靶子回家。情況好一點的,就用板車拉,人要輕鬆容易得多。

    稻靶子堆在門口時,把稻靶子解開鋪在稻場用石磙壓。起初,它是一個人或一頭牛,推著轉圈,直到所有的稻穀從稻草上被砸碎。然後,用羊叉撿起稻草,透過提升和篩選等方法清理剩餘的稻草,清理稻草,然後將稻穀包裝好,最後放入袋中。

    現在有了機器,不需要原始的繁瑣和累人的程式。收割機直接從田地收穫。當稻穀被汽車拉回時,它可以直接倒在谷鋪(老家話翻譯)上面曬。完成包裝,存放或直接銷售,即可完成。 雖然目前的秋收比以前容易得多,但村裡的農民越來越少......
  • 4 # 少年初心

    割麥子沒有感受過,因為我是南方人。是種水稻的,而卻還是兩季的,還要種一季菸草,可以說整個童年有割不完的水稻,忙不完的農活,所以影響很深。

    現在回記憶起來,還是會想哭,太心疼媽媽了。媽媽是個典型勤勞的農村婦女,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一年也回不來二次,媽媽辛苦拉扯我們兄妹三人,每天操勞。記得媽媽三十而立時,頭髮全白了。

    每到收割時都是三伏天,最熱的時候。在那時我們都是用鐮刀割的,我和哥哥負責割,媽媽負責踩打稻機,弟弟負責搬運水稻給媽媽打。一家人分工合作,有時幾畝水稻幹上二三天,手每每都會被割的到處是傷,熱的全身長扉子。雖然辛苦,但那時覺得挺開心的,因為媽媽會貼心的準備小零食,我們是衝著零食去的,小小的心很容易滿足,做事就特別起勁。突想還是挺想念這樣的場景的,辛苦而快樂著!現在條件好了快十多年沒有下過田了,我也遠嫁外地,挺想家的,也很想媽媽。

  • 5 # 眾志澄城

    那時用鐮刀割麥時的場景,現在我們還記得嗎?

    作為一個95後,五歲前雖在鄉下爺爺奶奶身邊度過,但隨著時間的增長,鄉下那些無憂無慮的時光卻慢慢從記憶中淡去,偶然間看到這個問題,不由得勾起我小時候的回憶。

    爺爺奶奶的獨院是一草一木和著泥巴砌起來的,但就是這樣名副其實的土房子卻幫助爺爺奶奶度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風風雨雨,春夏秋冬。讓我的爸爸順利脫離了一輩子在農村的苦海,併成為當時少有的大學生。讓爺爺奶奶的子孫都可能不再以耕農為生。

    爺爺奶奶獨院的天空總是格外的湛藍,晚上的夜空中星星也是灑滿天空,彷彿伸手就能摘下那般。而每當有星星的夜晚,爺爺奶奶都會給我講起他們從前的事情。

    以前的人們用很類似宣紙的材料做的小票用來換自己想要的日用品,例如生活必備品米油鹽,例如我小時侯愛吃的奶糖,雖然味道不是很正宗,但也是爺爺奶奶種的糧食換的小票所換來的。每張小票雖然很薄很薄,卻凝聚了爺爺奶奶在田野上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在耕種的田野上,微風拂過綠油油的青稞,傳來陣陣清香。

    小時候我就經常被爺爺奶奶帶去田野看他們彎著腰插秧,灌溉,除草,收割。在只有一把鐮刀的情況下,爺爺奶奶用自己的雙手耕種著的不僅僅是飯票,更是養育一家老小的資本。烈日炎炎,當我在樹下乘涼愜意的吃瓜時,爺爺奶奶卻在日頭下勤勞的耕作。哪怕是在暴風雨中也要將田間的植物們照顧的好好的。因此,爺爺奶奶經常對我說,都是老天爺在賞飯吃,沒有好的天氣,就沒有好的收成。

    對於爺爺奶奶,那些艱苦的日子,是怎麼也不會忘掉的。

    但是前輩們的辛苦並不是無用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為將來的後輩們創造更加優越的條件。無論如何,那些艱苦的歲月不光是爺爺奶奶難以忘記,而我們也更要銘記於心。

    雖然隨著科技的發達,現在的收割機也是一代代換的不停,即便如此,我們也改牢記那些年,那些質樸的農村人。在這物慾橫飛的季節,忘不了的不僅是那時辛苦的人們,也是現在稍有的淳樸的人情味。

    根據最新對農作的調查,在科技的發展下,更快更省力的工具能在三天左右將好幾塊田地收割完。

    也許多年後,科技會越來越發達,大家更趨向於尋找更體面,會推動社會發展的工作。袁隆平爺爺在農業方面取得的成果或許在將來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但是食物始終是人們生存的根本,或許人們會將科技與農業的關係聯絡的越來越緊密。而這也將會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天散養產蛋雞喂什麼糧食好,可以使其產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