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沂蒙果蔬批發亮亮
-
2 # 散一地暖陽111
行業待遇吸引力不夠。同等的學歷,搞養殖與搞AI相比薪金差了數十倍。更重要的是工作環境對年輕人婚姻、生活、教育等不利,畢業生為了留在城市寧願從事非職業,部分從業的年輕人選擇退出,經過歷練成為合格技術人才的寥寥無幾。另一方面從高校傳遞的資訊看,畜牧獸醫學科漸漸不受生源青睞,意味著將來畢業生越來越少。
人才“水土不服”。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大型養殖企業更換技術場長頻率很高。養殖場聘請了職業技術場長,操作規程、管理制度弄了一大堆,看起來井井有條,可經濟效益就是上不去。並不一定是技術場長能力不行,他處於老闆和職員之間,受到各種勢力的牽制,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再高的技術也無用。有的被抓住小辮子、被打小報告趕走,有的被派系擠兌下馬。千里馬難尋,伯樂更是少有。真正專研技術的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毛病,或者不善於表露,這些人用對了地方就是人才,用不對地方或者不用,那他們就是庸才。
人才價值沒有得到尊重。資本的本性就是剝削和貪婪,勞資利益水火不容,社會制度強制二者關係。我們的傳統文化、各種“主義”和經濟學說,它們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降低或掩蓋勞資衝突,尋找二者和平共處的路徑。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能穩定勞資關係,企業就不會因為人而失敗。否則,在現實社會里,用情感、道德綁架沒用!勵志說教、前景誘惑沒用!華為全員持股模式很成功,相對公平,華為可謂是人才濟濟。但是,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效仿華為。中國最不缺乏“成功學”,歸根結底,原始資本的積累靠的是“血和淚”,可以是自己的“血和淚”,也可以是別人的“血和淚”,回過頭來要用資本贖罪,重建道德,“財聚人散,財散人聚”,人才是最稀缺資源,人心散了,資本必將走向深淵。大部分老闆們明白這一點,可是,養殖業是既辛苦又微利的行業,自己尚未吃飽,讓他們優待技術人員在境界上、物質上都有難度。
群雄並起,人才分散。稍微上點規模的企業都按照全產業鏈目標去謀劃。寧當雞頭,不當鳳尾。家家都在招兵買馬,所以倍感人才稀缺。一個產業帝國的建立,必須是君主雄才大略,文臣陽謀賢明,武將忠誠神勇,有一種持續穩定的凝聚力,有強健的免疫功能和必要環境條件。否則,野心越大死得越慘。每個人找準自己的定位很重要,能力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有能力引導產業鏈你就當仁不讓做龍頭,沒有那麼大的能力你就在產業鏈中找一個合適的位置,輕鬆自得地過日子。農戶在知識儲備、設施裝備等方面遠遠落後於現代化的規模場,但他們的運營狀態和單產水平總高於規模場。適度規模的家庭農場由家庭成員管理,雖然不是科班出身,養殖場整體經營狀況最好,只要用心,不是人才,勝似人才。
社會不浮躁,人才缺口就會降低。不要擔心這種觀點引起社會消極懈怠,因為攀比和不甘落後是靈性動物的天性。偉大的思想家老子主張“無為”,我們把它奉為經典,但是一代代風流人物總是大有作為,推動社會不斷地發展。
-
3 # 漫步的山歌
如果二十年前,馬雲在養殖業領域創業,現在他會成為中國首富,譽滿全球的企業家嗎?
答案很明瞭。不會。
簡明扼要的理解。
1,產業屬性不一樣,養殖業屬於第一產業,通訊業和電子商務產業屬於第三產業,受地域和空間的限制,第一產業很容易碰到天花板,生產規模和銷售額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發展趨勢不一樣,養殖業是傳統產業,主要是穩定和供應市場需求,而通訊業是新興產業,順應,更準確地說是引領了社會發展的趨勢,提升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方式,市場需求旺盛。
三,創新和技術不一樣,養殖業是從有到多的發展過程,通訊業是從O到有再到強的發展過程,需要全球頂尖的人才,鉅額的資本來背書作基礎。
小米的Quattroporte雷軍就說過這麼一句話,風來了,豬都能飛的起。趨勢就是未來,趨勢造就了財富,趨勢造就了企業家。
把握趨勢,做好當下,這就是趨勢。
-
4 # 第一李雲龍
題主說的養殖業出不了任正非是什麼意思,是出不了像任老的這樣精神財富,還是對社會的貢獻?
咱們先來看一下任老和華為的榮譽。
2003年網民評選中國it十大上升人物。
2005年美國《時代雜誌》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
2008年胡潤中國品牌榜,華為排12位。
2008年胡潤民營排行榜華為排第三位。
2007年胡潤品牌榜華為排第八位。
2006年胡潤民營品牌華為排第二。
2011年4月,財富中文版公佈中國最具影響力50位商界領袖榜單華為CEO任正非位列榜首,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和海爾董事局主席張瑞敏分列二三名。
2012年財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榜單第一。
2013年美國《時代雜誌》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
2015年2月11日,由人民網主辦2014中國網際網路年度人物活動獲獎名單揭曉,任正非獲2014中國網際網路年度人物。
2016年4月位列中國最具影響力50位商界領袖第二名。
2017年4月財富50位中國商界領袖排行出爐,任正非排第一。
2018年9月,任正非入選世界最具影響力十大華商人物吧。
2018年10月24日入選全國工商聯釋出的改革開放40年明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
一起來看一下任老的經典語錄
不求全責備,要用人所長。
將責任與權力前移,讓聽得見炮聲的人呼喚炮火。
華為主張在顧客員工與合作者之間結成利益共同體,努力探索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內部動力機制,我們決不讓雷鋒吃虧奉獻者當得到合理的回報。
認真負責和管理有效的員工是華為最大的財富。尊重知識,尊重個性,集體奮鬥和不遷就有功的員工,是我們事業可持續成長的內在要求,我永遠都不知道誰是優秀員工,就像我不知道在茫茫草原上誰是領頭羊一樣,企業就發展將一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團體奮鬥。
不早說中國養殖業,像製造業,網際網路金融業。像任老這樣的精神,試問中國企業家有幾個能做到
對了任老還說過一句話,我如果去養豬,可能是中國的養豬大王。
-
5 # 家事國事天下事2015
簡單的說:養殖是生產型的傳統產業,附加值不是太高;華為是知識密集型、創新、高附加值的工業生產力企業;兩者比較差距太大。
-
6 # 江南蘇曉
為什麼在養殖業出不了大咖,不是有一句話麼:“家有千萬,帶毛的不算”,養殖業還是太難了,很難做大做強,像希望飼料老總劉永好他也只是做飼料,也不是直接做養殖,我想他也曾經努力過也許就是太難了。
因為都是鮮活的生命不好把控,一個瘟疫來臨即全軍覆沒,像前幾年的禽流感,這兩年的非洲豬瘟疫,當你還沒反應,瘟疫已悄然而至打得措手不及。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說沒就沒,損失金錢不說弄得人挺沮喪。
另外,像農業中種植業、養殖業都屬於菜藍子,你生產的物品不能售價太高讓老百姓吃不起,所以就沒多少利潤,風險係數高利潤少使得養殖業才很難出現像任正非這樣的人。
也許還沒出現,相信也許就在未來的某一天!希望與夢想,華人一直在努力!
-
7 # 月昔丿乀
因素有很多,不能說沒有隻能說太低調了。
第一,風險,養殖業風險很大而科技公司是能迅速止損,養殖業卻不行。
第二,秘密,科技公司的秘密專利很多而且使用技術都是要收專利費的,養殖業沒多少秘密,但是養殖業如果把握住一個品種也可以賺錢,這就是為什麼大的養殖企業一隻賺錢,而小的只能被動賺錢。
第三,市場,農業產品的市場可以說混亂的很,價格混亂不堪以次充好。比如我們的土雞都是本地品種不雜交,山地散養12個月不喂工業飼料也杜絕了抗生素的使用,我們的價格158每隻,而現在養殖6個月以內的雜交雞都賣120一隻,有人還賣80元一隻。單從價效比來說我們產品更有保障也好,但很多消費者認為便宜的更好
第四,政策支援,任正非每年能拿到的補貼不會太少,而養殖企業能拿到補貼的有多少。我們企業紮根農村四年時間為保育繁育本地純種土雞花費了近百萬,還好成功了這四年的努力有了回報。
-
8 # 褲衩開縫屁股涼
不管哪一個行業 一定要紮實 認準就要堅持 不要這樣搞搞 那樣搞搞 最後什麼都是皮毛 認準一件事就踏踏實實的去做好 做精 。
-
9 # 旺旺守海
大家好,我是搞水產養殖的,現在我把我的看法說給大家聽
首先,養殖業是高風險投資,比如大閘蟹它的成活率很大一部分是受天氣影響,有人說可以搞室內養殖不受天氣影響,室內養殖佔地面積大,投資大,水產養殖疾病多,並且有一隻魚蝦有病,其他馬上被傳染,死亡率超高,我們這裡長說的一句話:養殖就像賭博,你今年賺點錢明年可不一定,所以我個人認為養殖業出不了任正非這樣的人
回覆列表
企業創始人的性格、眼光和才能決定了企業的命運。
現在有不少企業在說生意不好做,而根據我的觀察,這些企業大都是一些不太好的企業。
為什麼?
因為在市場上,每一個行業幾乎都是有幾個企業是賺大錢的,然後前面的一小部分也是賺錢的,後面尾部的企業則是不賺不虧或虧的。
這就是經濟的客觀規律嘛,不信你看那些叫苦連天的企業,基本都是處在自身行業的下游。
實際上,也就是說,它們本身就有經營問題,它們的基礎能力不夠,它們沒有抗風險的能力。
市場競爭就是優勝劣汰,當你被淘汰的時候,你抱怨有什麼用呢?
別拿大環境當藉口,能力有問題到哪裡都會出問題,本山大爺說了:你是破壞大環境的人啊?與其抱怨,不如想辦法提升自己的能力,世上沒有救世主,關鍵還是要靠自己。
提升能力,經營好企業的方法都是公開的。
兩年前,任正非在一次重大訪談中就曾回答過「中國有可能成長出許多個“華為”嗎?」的問題。
他說,可以的。
這裡多說一句,任正非原本是一貫的低調,基本上是不接受外界的採訪,最近兩年之所以這麼密集的發聲,也是有緣由的。
我認為大概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此一時彼一時,今天的華為和任正非已經是不同往日,想繼續韜光養晦是不可能了,畢竟實力擺在那裡,都世界第一了,誰還不知道你的厲害?所以既然藏不住,不如就光明正大的展示王者風範。
你看任正非接受中外媒體的姿態,多麼從容,多尖銳的問題都是淡定的回答,這就是實力和智慧帶來的自信。
還有一個就是由任正非出面發聲是對華為有利的,他就像是一個定海神針,有他老人家出面,不管華為內部的18.8萬員工,還是外面的風風雨雨,都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我之所以寫這麼多任正非和華為的文章,一方面是覺得確實對我們創業者很有啟發和學習價值,一方面也是真心覺得這樣的人、這樣的公司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好,繼續說任正非的回答,再造一個“華為”不太容易,但參考任正非的心法、華為的經驗,把自己的企業做好,不變成“破壞大環境的人”,還是妥妥的事情。
比如那個溫氏公司,不就被稱為養殖業的華為嗎。
對於如何做出一個“華為”,任正非提出了三個要求:
第一,小企業做大,就得專心致志為客戶服務。
小企業特別是創業的小企業,就是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真心誠意為客戶服務。小企業不要去講太多方法論,就是要真心誠意地磨好豆腐,豆腐做得好,一定是能賣出去的。只要真心誠意去對客戶,改進質量,一定會有機會。不要把管理搞得太複雜。
第二,先在一個領域裡做好,持之以恆做好一個“螺絲釘”。
第三,小公司不能稍微成功就自我膨脹。我始終認為企業要踏踏實實一步一步發展。
層級越高的人說話往往就越樸實無華,任正非所說的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識,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