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7799農村人

    喂穀子的雞很好吃肉質鮮美有彈性。

    飼養技術

    1、選擇合適的場地:土雞養殖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高燥、取水方便、遠離村莊、交通便捷、樹冠較小、果樹稀疏的地方為宜。切忌沿江沿河密佈雞場,場與場間距不少於200米。利用山區自然屏障的優勢,提倡一個山包一個場。

    2、場地消毒:新場地,育雛室用5-10%石灰水或1:600百毒殺、1:1200消毒威、2%燒鹼等進行場地噴霧消毒;老場地,地面清掃沖洗,在上述方法的 基礎上,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福牧網,用高錳酸鉀14克/平方米 加甲醛28亳升/平方米密閉燻蒸消毒1-2天(將飲水器、料桶等用具一齊放入消毒)後,開啟通風1-2天。

    3、溫度要求:溫度是育雛成功與否關鍵。進雛雞前,提早半天就應調節好溫度,一般育雛舍溫度控制在:0-1周齡32-33℃,以後每週降1-2℃,直到4周齡 後方可脫溫。觀察溫度是否適宜有二個辦法:一是看溫度表,二是看雞群狀況。當雞群扎堆、緊靠熱源、不斷鳴叫、表明溫度偏低;當雞群遠離熱源、分佈四周、不 斷張口呼吸,表明溫度偏高;當雞群分佈均勻、活動自如、比較安靜,表明溫度較為適宜。

    4、選擇優質的雞苗:養雞成功與否雞苗質量起決定性的作用。目前,江村黃、三黃雞、廣西麻雞、浙大黃、固始雞、仙居雞、福建青雞等中小型的遲速型雞,以其對環境要求低、適應性廣、抗病力強、活動量大、肉質上乘等特點,比較適合我市的野外養殖。要選擇品種較純、體質健壯的雞苗。一般雞群活潑、叫聲有力、雛雞頭大、眼凸有神、掙扎有力、身體潔淨、個體均勻、毛色一致的為優質的苗雞。

    5、儘早開水:雛雞第一次飲水叫開水。當雛雞運到後,儘快將它送進育雛室(冬季尤其必要)讓其自由飲水。對經長途運輸或天熱時的雛雞,飲水中加0.9%葡萄糖 生理鹽水及速補;近距離的飲水中加0.01-0.02%高錳酸鉀。開水應早,要讓80%以上的雛雞同時飲到第一口水;對反應遲鈍、蹲著不動的應人工調教, 或拍手聲刺激促進飲水。應當全天候供水。

    6、適時開料:給雛雞第一次投料為開料。開料時間應適當推遲,最適宜時間應在雞出殼後24-36小時。也可根據雛雞健康狀況和外界氣溫情況來定,一般有85% 的雛雞具有食慾時為好。開料太早,容易引起雛雞卵黃吸收不良而成僵雞,導致育雛率降低及均勻度差的弊端。開料時最好選擇顆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飼料。飼 料應撒在尼龍布或團箕上使雛雞容易吃到,應儘量做到少投勤添,以刺激雛雞食慾,減少飼料浪費。

    7、適當的飼養密度:土雞的飼養密度可稍大於快大雞,一般一週齡內掌握在35只/平方米 ,以後每週降5只左右,直到四周齡脫溫後方可放養。

    8、搞好免疫工作:土雞飼養期較長,其免疫與室內飼養的快大雞應有所區別,主要需做好:

    8.1、選擇優質疫苗。由於土雞飼養期長,疫病威脅性大,故養戶選購疫苗時,務必檢查疫苗的有效期、批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發現破瓶、潮解、失效或有雜質者杜絕使用。應該到農業部門指定的店家購買為好。

    8.2、 疫苗應足量使用。土雞養殖其他方面都可以節省,唯獨疫苗不能剋扣,應當足量使用。方法是:前期若飲水免疫量應加倍(即1000只雞,用2000羽份疫苗),點滴免疫用1-1.5倍量;後期1.5-2倍量為宜。

    8.3、合理的免疫程式。 4-5日齡H120疫苗,8-10日齡Ⅱ系或L系疫苗,13-15日齡法氏囊疫苗和禽流感疫苗,25-26日齡法氏囊疫苗,28-30日齡I系疫苗和禽流 感疫苗,32-34日齡H52疫苗。飼養期超過100天的,建議60-65日齡注射一次I系疫苗。

    8.4、採取正確的免疫方法。前期由於雞個體小、活動量不大,容易被抓,應提倡逐只滴鼻、點眼或滴口免疫,後期採取注射法,這樣能確保雛雞隻只免疫到位,免疫效果確實,防止飲水免疫帶來飲多飲少,甚至飲不到的弊端,造成免疫死角。

    9、育出雛階段主要疾病的防治

    9.1、白痢病。該病主要發生在7日齡內,特徵是雛雞肛門粘有白色糞便,用恩諾沙星、佛哌酸、敵菌淨、土黴素等藥進行防治。

    9.2、黴菌病。好發於半月齡內,以呼吸困難、肌體脫水、消瘦,剖檢可見肺氣囊內含黴菌結節為特徵。防治上應杜絕黴變飼料、降低舍內溼度、經常更換墊料,可用制黴菌素治療。

  • 2 # 客家農人老王

    不能,剛出殼的小雞還很稚嫩,消化系統還不健全。應該喂易消化的顆粒飼料,碎米飯粒等,在天氣較冷時還應注意保暖。

  • 3 # 靈秀蓉硒

    不能。

    剛出生的小雞還很嫩,消化系統不健全,這樣會噎壞的,它可以碎碎得米粒兒,帶點穀子皮也可以,但是都要碎一點。

  • 4 # 鄉情大巴山

    幼雞太小,食道與消化功能沒那麼強大,大顆粒與稻穀類的食物是不能進的,穀子表面粗糙,殼帶尖型,容易傷害小雞的胃。

  • 5 # 生產隊長老楊

    問:小雞苗能吃穀子嗎?

    剛出蛋殼的小雞苗是不能吃帶皮的穀子的,但是,碾去穀殼的小米經水泡過後是可以喂小雞苗的。

    那是因為,雞在成長過程中要吞進許多小碎石子在沙囊裡,雞沒有牙齒,吃進的穀物要在沙囊裡,經蠕動沙子把穀物磨碎的,穀物被磨碎後才進入腸道消化的。

    剛出殼的小雞苗還沒有沙囊,還沒有吞入沙子,它吞入的穀子進入腸道沒有被磨碎,它就消化不了穀殼,吃多了還會被漲死的。

    但是小雞苗吃麵食或穀子碾去殼的小米,再用水泡了就能消化了。

    等小雞長大一些,沙囊裡吃進了沙石,小雞就能消化帶殼的穀子了。

    過去,我們養的老母雞孵了小雞,或是剛買來的小雞苗,都是先喂幾天用水泡透的小米,說吃了小米腿壯。

    然後的十幾天,就是喂水泡捏碎的玉米麵窩頭,等到十幾天以後,就可以放出院裡,讓它們隨便覓食了。在隨便覓食的時候,它們就撿食一些小沙子或細瓦瓷,這以後,它們就能吃帶殼的穀子了。

  • 6 # 小晴子的短髮

    小雞苗剛出生,食道管很細,各方面消化系統啊器官什麼的都還沒完全發育好,我們這裡的小雞苗都是吃那種加工過的碎米粒,待到長大一些了再給餵食稻穀,接著就是些雜糧

  • 7 # 鄉里親

    雛雞出殼後24-36小時,才可餵食。餵食常用的有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麥等,可煮至八成熟後再喂,這樣有利於雛雞消化。

  • 8 # 泥糖小丫

    不能,因為小雞的消化器官容積小,消化機能發育不健全,所以不能餵食外表粗糙,顆粒大的穀子,只能餵食小碎米粒或者粉碎後的玉米糝子,最好是選用飼料廠生產的顆粒狀的配合飼料來喂。

    一般情況下,0至7日齡的小雞可以餵食經過破碎的顆粒飼料,八日齡以後的小雞就可以餵食小直徑的顆粒飼料了,除此之外,還可以餵食粉末狀的配合飼料。

    雛雞出殼後,先不要忙著餵食,更不要喂穀子之類的食物,要在小雞飲水三小時後,有自主尋食表現跡象時,才可以第一次喂料。

    小雞開食的原則是先飲水,後喂料,因為小雞開食過早,會影響雞肚子裡卵黃的吸收,太遲的話,又會消耗體力,從而影響成長和成活,所以,三個小時後餵食剛剛好,還可以提高小雞的成活的只數。

    沒有購買飼料的,食料可以用磨碎的玉米小粒,小米,碎米等來餵食,先用開水燙軟後,直接撒在乾淨的紙上,或者塑膠布上,讓小雞自由啄食。

    如果購買了配合飼料的,可以把顆粒狀的飼料破碎後直接餵食。一個星期後,就要把餵食的器具改為料槽和料盆了。

    餵食時注意要少喂勤添,第一天可以喂2到3次,以後每天可以增加到5到6次,到了第六週以後可以減少到每天四次左右。

    其實這種小雛雞的餵食量,可以根據雞的品種,日齡大小,健康狀態來喂,這樣不僅可以從每天食料的消耗量上發現雞群有無生病,或者發現飼料質量的好壞了。

    小雞的生長髮育很快,在餵食的期間最好採用高能量,高蛋白質的飼料和穀物,如玉米粒,豆餅,花生餅,葵花餅,米糠,骨粉等等,要喂穀子的話,等雛雞長到一兩個月後再喂也不遲。

  • 9 # 蛋疼混剪輯

    出殼的小雞第一次吃東西前,首先要給予飲水,最初幾天,可在飲水內加入萬分之一的高錳酸鉀,起消毒飲水和清洗胃腸,促進小雞胎糞排出的作用。飲水要預先加溫,使水溫與育雛室溫基本一致。

    雛雞出殼後24-36小時,才可餵食。餵食常用的有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麥等,可煮至八成熟後再喂,這樣有利於雛雞消化

  • 10 # 蕭縣小胖

    小雞可以吃大米嗎寫回答

    小雞可以吃大米嗎

    我家小雞有將近一個月大了,最近不吃小米和蔬菜,我喂的大米,它們很喜歡吃,我可以喂大米嗎?還有就是為什麼他們不喜歡吃小米和蔬菜包米麵了呢?

    展開

    寫回答 共7個回答

    simith666

    LV.2 2019-10-19

    可以的。

    雛雞的飲料配合,根據其營養需要特點:要求較高的能量和較高的蛋白質。一般日糧中,谷實類(玉米、碎米等)為50~60%;糠麩類(米糠、麥麩等)為5~10%;油餅類(花生餅、豆餅、芝麻餅等)為20~25%;

    動物性飼料(魚粉、肉粉等)為7~20%;骨粉、貝殼粉4~5%;食鹽0.3~0.5%。青飼料另外加喂,尤其沒有維生素新增劑時,不能斷喂青料,喂量約為精飼料的30~50%。

    因此,谷實類的碎米是可以餵食的。

    擴充套件資料:

    開飲開食的相關事項:

    1、雛雞在運輸過程中往往容易發生水和飼料供給不足的情況。由於雛雞飲水能力較差, 或飲水器孔發生堵塞, 導致雛雞沒有及時補充水分, 造成雛雞脫水。雛雞飲水不足, 造成脫水的症狀表現為雛雞體重較輕、雞爪乾癟、或暈倒死亡等現象。

    2、按照培育規定, 雛雞在出生24h內就應當開始飲水, 避免雛雞因飲水過遲而產生飢渴現象, 應從雛雞不感到口渴時就準備好飲水器和充足的水, 使雛雞能夠增加新陳代謝。

    3、雛雞的飼料在供給時應當考慮到飼料本身的營養含量, 單一的飼料飼養會使雛雞的營養得不到均衡, 造成部分營養成分的缺乏症, 繼而發展成為相關的疾病, 降低雛雞的成活率, 達不到雛雞高效飼養的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聯:大王叫我來巡山,下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