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悠遊閭春暉

    這確實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明朝建立初年,無論是各級地方政府的公告,還是朝廷的對外函件,甚至是皇帝的聖旨詔書,都呈現出一股濃濃的元代白話文的味道,與同為漢族政權的兩宋王朝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我以為箇中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與包括明太祖朱元璋在內的明初高層官僚集團的總體文化素養有關,以明太祖為例,他自幼沒有受到過系統的良好教育,雖經後天的努力,但畢竟基礎薄弱,故而他和他的大部分心腹班底成員本身是缺乏文辭修養的,同時,也對傳統知識分子的那些素質不以為然,甚至大有輕視。例如,明太祖在曉瑜沿海州縣對付倭寇侵襲,而下的詔書內容是這樣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當朝堂上儒臣之首的宋濂每每提出修改時,太祖頗不耐煩,公開批評宋濂道:“爾濂雖博通今古,惜乎臨事無為。每事遷延不決,若使爾檢閱則有餘,用之於施行則甚有不足”。此語彰顯了明太祖對於行文繁瑣、辭藻華麗之風的反感與蔑視。

    二,元代因蒙古、色目貴族階層對於唐宋以來中華文明的陌生、無知,催生出能被他們理解、並能反饋、運用的白話體漢語,這在某種角度來說,是漢語文學的一種倒退;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又人為降低了學習、普及漢語的門檻,有利於廣大底層民眾獲取語言文字,這從元代雜居及白話體文學作品的大量出現的事實,可見一斑。也正是因為廣大老百姓習慣、並喜愛上了白話體的語言和文辭,因此明初政府為了更便利地管理地方,也就沿用了元代的行為方式與辭藻,導致了我們今天看到的一些資料的風格。

    至於明代中葉後,因為科舉制度產生的鄉紳階層——文官集團的出現、發展,文言文風采自然而然重新佔據了朝堂和精英階層之中,但白話體漢語依然存留於市井鄉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知道的眾籌平臺有哪些?